学术投稿

用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状研究

刘新平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发展趋势, 发展方向
摘要:近年来,支气管哮喘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和发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医师可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对症治疗,从而缓解或治愈该病。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使用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状,为临床上科学地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参考。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性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5.71%和20.00%。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22.86%。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可明显减少其治疗的时间与治疗的费用,远期效果较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锦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护理配合现代康复护理,为对照组患者进行现代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TREAM评分和ADL评分及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TREAM评分和ADL评分及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方法为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郝桂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臭氧液和常规药物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用臭氧液和常规药物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臭氧液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体征及症状改善的情况,通过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对比分析其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8%)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1,P<0.05)。结论:用臭氧液为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操作简单安全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翔云;顾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0例,为有效的患者有8例,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在观察组3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8例,为有效的患者有2例,为无效的患者有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姜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肝肾同治法协同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用肝肾同治疗法联合活血化瘀疗法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肝肾同治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肝肾同治疗法联合活血化瘀疗法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肝肾同治疗法与活血化瘀疗法治疗慢性肝病的效果显著,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急诊呼吸阶梯性疗法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急诊呼吸阶梯性疗法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使用传统的呼吸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治疗,使用急诊呼吸阶梯性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的复苏率和从治疗开始至呼吸恢复稳定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的复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从治疗开始至呼吸恢复稳定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急诊呼吸阶梯性疗法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治疗具有效果好、起效快的优点。此方法可作为临床上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玲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程序化代教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程序化代教模式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护理实习的25例护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实习的时间顺序,将这25例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13例护生,对照组有12例护生。在对这两组护生进行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我院使用常规代教模式对对照组护生进行代教,使用程序化代教模式对观察组护生进行代教。代教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试的成绩、操作考试的成绩以及他们对代教结果满意度的评分和由他们护理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的成绩、操作考试的成绩、对代教结果满意度的评分和由他们护理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程序化代教模式可有效地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和对代教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代教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护理干预在剖宫产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剖宫产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0例产妇。为对照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产妇在进行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进行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产妇在产后第1个月、第3个月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的初动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将观察组患者按照其病灶结节的大小分为大结节组和小结节组,其中大结节组有13例患者,小结节组有15例患者。再次对观察组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进行诊断。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结节组患者进行增强扫描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与小结节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的准确性高,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丕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66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其心功能,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爱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在儿科护理中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与患儿进行沟通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中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与患儿进行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儿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儿。我院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与实验组的患儿进行沟通,用常规的沟通方式与对照组的患儿进行沟通。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极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家属对护理技术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家属,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与患儿进行沟通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而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娟娟;闫凌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辩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1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HP转阴率为50.00%,观察组患者的HP转阴率为88.89%,观察组患者的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11.11%,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溃疡面的愈合,还具有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玫;尹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采用安全性静脉留置针与传统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釆用安全性留置针与传统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输液治疗的72例患者根据建立静脉通路方法的不同分为安全组和传统组,每组各36例患者。为安全组患者采用安全型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为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并对比分析其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输液的通畅率及针剌伤的发生率。结果:为安全组患者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的脱针率为2.8%传统组患者的脱针率为5.6%,二者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输液的通畅率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针刺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相比,采用安全性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和输液通畅率较高,发生针刺伤的几率较低,更适合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及消毒隔离质量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较高,住院的时间也相对缩短,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芦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偏瘫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偏瘫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偏瘫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5例患者均进行溶栓治疗,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护效果。结果:这25例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及综合护理后均获痊愈,且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对偏瘫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好。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淑娟;韩国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33例患者的围手术期内,我院对他们进行了综合性护理。结果:经过治疗,这33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他们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6.1%,他们平均的住院时间为5.8±1.2d。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手术的效果,降低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夏云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针灸分阶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针灸分阶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4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针灸分阶段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针灸分阶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陶燕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86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8%,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4.2%。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米司非酮和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性相对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洪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5例患者。我院在为两组患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中效人胰岛素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重组人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TC、LDL-C 、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观察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LDL-C 、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敬华;朱亮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