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针灸分阶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陶燕华

关键词:针灸分阶段,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用针灸分阶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4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针灸分阶段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针灸分阶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4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缓解的时间、咳嗽咳痰缓解的时间、呼吸困难缓解的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成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为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为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以2012年6月为界)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采用病区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为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采用开展健康教育课堂的方式为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2%,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8%,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74%,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青光眼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共有82只患眼)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每组各有41只患眼)。我院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眼压的下降情况、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明显慢于观察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青光眼具有降眼压效果好、对患者血压和心率影响小及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低等优点。因此,此药可作为治疗青光眼的优选药物。

    作者:刘艳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急救与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急救与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进行输液的过程中发生高热惊厥的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40例患儿发生高热惊厥的原因进行分析后,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对其进行救治,同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导致这40例患儿发生高热惊厥的原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在进行急救及综合护理干预后,这40例患儿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其平均的退热时间为(26.35±5.8)分钟。这40例患儿均未发生癫痫及脑水肿等并发症。结论:对在门诊输液的过程中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可控制其病情,防止其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同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治疗效果,进而提升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刘霞;李力;齐灵子;盛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内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手术后胆管狭窄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内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手术后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胆道手术后发生胆管狭窄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内镜手术组(20例)和开腹手术组(20例),为内镜手术组患者实施内镜手术,为开腹手术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内镜手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开腹手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0%,内镜手术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内镜手术治疗胆道手术后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索俊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腹腔镜手术对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0例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的时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少,止痛药物的使用率较低,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段照华;彭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试验组(7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胸外科手术护理,为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胸外科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9±2.7)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6±3.0)d,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分数为97.2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分数为80.8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9%。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素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南宁经开区2013年入托、入学儿童疫苗接种状况的分析

    目的:分析南宁经开区2013年入托、入学儿童疫苗接种的状况。方法:对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小学和幼儿园2013年秋季入托、入学儿童的疫苗接种证及补证补种工作进行调查了解,并分析其进行疫苗接种的情况,总结相关的工作经验。结果:在7026例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入托、新入学的儿童中,持疫苗接种证的儿童有6996例,持证率为99.57%;应补证的儿童有30例,共补证30例,补证率为100.00%。在7026例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入托、新入学,需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中,漏种疫苗的儿童有2458例,漏种率为34.98%;补种疫苗的儿童有2364例,补种率为96.18%。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片区新入托、入学儿童对脊灰疫苗、白破疫苗、A+C群流脑疫苗的漏种率偏高,对A群流脑疫苗的补种率低(为0.00%),对百白破疫苗的补种率为63.21%。吴圩镇已补种全的儿童有572例,那洪已补种全的儿童有852例,槎路已补种全的儿童有855例,补种全率达92.72%。结论:南宁经开区儿童的持证率较为理想,但漏种率偏高,对该区新入托、新入学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证查验可提高其疫苗补种率及补全率。我们应将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及加强各部门工作的协调性等方面。

    作者:玉震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可塑纤维桩对口腔残根进行修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可塑纤维桩对口腔残根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口腔残根修复治疗的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可塑纤维桩对其进行修复治疗,其临床并将治疗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60将这44例患者的牙根牵引至适合的长度,并通过正畸法对其进行修复治疗以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控制和改善,其中治疗成功的患牙有42颗,治疗失败的患牙有2颗,治疗的成功率高达95.4%。例均治疗果结论:应用可塑纤维桩对口腔残根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怀军;孙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近期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应用抗结核药物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应用酞咪哌啶酮和抗结核药物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痰液涂片检查结果的转阴率为41.94%,观察组患者痰液涂片检查结果的转阴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痰液涂片检查结果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常虎飞;常小红;高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60例健康人的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抽取这60人的血液标本,然后取120根试管,将这120根试管随机分为A号试管和B号试管,每号各有60根试管。将1个人的血液标本平均分成2份,分别放入A号试管和B号试管中,然后对B号试管中的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处理。完成上述操作后,检测所有试管中血液标本HBDH(α-羟丁酸脱氢酶)的水平、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CK(肌酸激酶)的水平、LDH(乳酸脱氢酶)的水平、钾离子的水平、钠离子的水平和总蛋白的水平,并对两种试管中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号试管中的血液标本HBDH的水平、AST的水平、CK的水平和LDH的水平均明显低于B号试管中的血液标本的上述水平,其钠离子的水平明显高于B号试管中血液标本钠离子的水平,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号试管中的血液标本其钾离子的水平和总蛋白的水平与B号试管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可严重影响其中的HBDH、AST、CK、LDH和钠离子的检测结果。此情况应引起检验科医生的注意。

    作者:王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在我市流浪乞讨的重症精神病患者受到诊治的情况及死亡原因

    目的:分析流浪乞讨的重症精神病患者受到诊治的情况及死亡原因,以期为关心和救治这类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031例流浪乞讨的重症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我院自制的《柳州市社会福利医院2009~2013年重症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诊治情况统计表》对这1031例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其死亡的原因。结果:在这103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的比例明显大于女性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在18~60岁之间患者的比例明显大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我们对这1031例患者的发病情况及病情进行分析后发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多,占患者总数的84.87%,患有旅途性精神病的患者少,占患者总数的0.29%;患有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多,占患者总数的8.54%,患有HIV的患者少,占患者总数的0.48%。我院主要使用药物疗法对这1031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或抗焦虑药物对其中的部分患者进行治疗。这1031例患者均未使用电休克疗法进行治疗。对于存在重症躯体疾病的患者,我们按照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在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均获得转归,其中,有35例患者死亡,占患者总数的3.39%。结论:加强对重症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进行管理,积极诊断与治疗其相关疾病,对于促进这类患者转归,降低其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国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染色体异常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分析染色体异常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联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染色体检查的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是否存在关联性。结果:在本组患儿中,有3例患儿发生性染色体异常(占17.6%),其中有2例患儿发生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占66.7%),有1例患儿发生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占33.3%)。在本组患儿中,有15例患儿发生常染色体异常(占82.4%),其中有11例患儿发生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占73.3%;有4例患儿发生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占26.7%)。在本次研究中18例染色体异常患儿中,有1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占72.2%)。在本次研究中染色体正常的患儿中,有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占6.3%)。与染色体正常的患儿相比,染色体异常的患儿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与染色体异常具有较密切的关系。染色体核型异常患儿极易发生先天性心脏病。我们在发现患儿存在染色体异常的情况时,应及时为其进行心脏检查。若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家族史,即使其不存在染色体异常的情况也应及时为其进行心脏检查。

    作者:杨红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1000例疑似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宫颈涂片法进行筛查,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法进行筛查,并将其检查的结果与其进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率的符合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进行传统的宫颈刮片筛查相比,为患者联合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准确率较高,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邵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使用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进行呼吸机辅助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6例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其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在此期间,对其均进行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这56例患儿中,治愈的患儿有51例,死亡的患儿有5例,这些患儿的治愈率为91.07%。其中,有14例患儿出现了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结论:对进行呼吸机辅助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静;李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7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有23例患者,实验组有24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产后大出血,为实验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止血的时间、手术的时间、月经恢复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子宫的切除率为17.39%。实验组患者子宫的切除率为4.17%。实验组患者子宫的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26%。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效果显著,具有止血快、副作用小的特点。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孔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在儿科护理中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与患儿进行沟通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中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与患儿进行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儿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儿。我院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与实验组的患儿进行沟通,用常规的沟通方式与对照组的患儿进行沟通。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极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家属对护理技术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家属,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与患儿进行沟通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而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娟娟;闫凌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68例患儿治疗期间,我院对他们进行了综合性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这68例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其家长能够准确掌握有关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方面知识的几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这68例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的时间为3.1±0.5天,住院的时间为5.2±0.6天。这68例患儿家长能够准确掌握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方面知识的几率为91.2%,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5.6%。结论:对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缩短其治疗的时间,提高其家长对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方面知识的掌握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唐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状研究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和发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医师可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对症治疗,从而缓解或治愈该病。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使用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状,为临床上科学地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参考。

    作者:刘新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清除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和尿激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意识恢复的时间、血肿清除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彦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