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虎飞;常小红;高春燕
目的:探讨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3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戊酸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丙戊酸进行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7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0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3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用臭氧液和常规药物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臭氧液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体征及症状改善的情况,通过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对比分析其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8%)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1,P<0.05)。结论:用臭氧液为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操作简单安全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翔云;顾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为发生急性肾衰竭的肝移植患者在进行血浆透析滤过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血浆透析滤过治疗的8例发生急性肾衰竭的肝移植患者进行全面的优质护理,并观察其在接受护理前后哥斯拉昏迷评分(GCS)、APACHⅡ指标及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进行护理前相比,本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GCS评分、APACHⅡ评分及其他相关的血生化指标(除碱性磷酸酶指标以外)均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肝移植手术。结论:为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在进行血浆透析滤过治疗期间进行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别使用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收缩期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收缩期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缬沙坦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为氨氯地平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改善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缬沙坦组患者血压的改善情况优于氨氯地平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缬沙坦治疗老年收缩期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银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将护理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这5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均顺利地度过孕产期,无1例母婴死亡,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经过为期2个月的随访,所有母婴的情况均正常。结论: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脏病突发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其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玉媚;利伟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程序化代教模式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护理实习的25例护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实习的时间顺序,将这25例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13例护生,对照组有12例护生。在对这两组护生进行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我院使用常规代教模式对对照组护生进行代教,使用程序化代教模式对观察组护生进行代教。代教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试的成绩、操作考试的成绩以及他们对代教结果满意度的评分和由他们护理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的成绩、操作考试的成绩、对代教结果满意度的评分和由他们护理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程序化代教模式可有效地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和对代教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代教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内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手术后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胆道手术后发生胆管狭窄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内镜手术组(20例)和开腹手术组(20例),为内镜手术组患者实施内镜手术,为开腹手术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内镜手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开腹手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0%,内镜手术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内镜手术治疗胆道手术后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索俊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急诊呼吸阶梯性疗法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使用传统的呼吸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治疗,使用急诊呼吸阶梯性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的复苏率和从治疗开始至呼吸恢复稳定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的复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从治疗开始至呼吸恢复稳定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急诊呼吸阶梯性疗法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治疗具有效果好、起效快的优点。此方法可作为临床上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玲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8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了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及综合性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这5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这5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被评定为症状部分缓解的患者有40例(占80%),为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有7例(14%),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6%),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7/50)。结论:在为肺癌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期间,为其施行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莹;柯蕊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费用较低,该疗法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召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直肠癌造口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造口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直肠癌造口术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造口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并将护理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精心的造口护理干预,在这45例接受直肠癌造口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了造口水肿的情况,护理人员在使用浓度为10%的高渗盐水对其伤口进行湿敷后,水肿快速消退,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任何造口并发症。结论:对接受直肠癌造口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造口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改善直肠癌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国利;张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应用抗结核药物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应用酞咪哌啶酮和抗结核药物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痰液涂片检查结果的转阴率为41.94%,观察组患者痰液涂片检查结果的转阴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痰液涂片检查结果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常虎飞;常小红;高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穴位埋线法对脑卒中所致上肢痉挛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脑卒中所致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使用穴位埋线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上肢痉挛症状彻底消失的时间及临床治疗方案实施的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穴位埋线法治疗脑卒中所致上肢痉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0例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的时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少,止痛药物的使用率较低,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段照华;彭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护理配合现代康复护理,为对照组患者进行现代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TREAM评分和ADL评分及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TREAM评分和ADL评分及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方法为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教育课程的设置。方法:选取我国12所高职院校3年制医学检验专科和美国11所高职院校2年制医学检验专科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学校医学检验专科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四大类,然后比较两个国家高职院校这四类课程设置的情况。结果:中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共设置30门课程,美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共设置21门课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开设的通识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较多,美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开设的课程分布较为均匀。结论: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有较高的相似度,但由于两国国情不同,中国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比美国高职院校多,希望以后中国高职院校在对医学检验专科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
作者:李燕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降纤疗法、抗凝疗法和抗血小板聚集疗法治疗进行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3例患者。我院使用抗凝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降纤疗法、抗凝疗法(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和抗血小板聚集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凝血酶原的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的时间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凝血酶原的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的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的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的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减慢,但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降纤疗法、抗凝疗法和抗血小板聚集疗法治疗进行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体内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而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江艳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患有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6例),使用氨氯地平片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48%,对照组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6.06%,观察组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进行降脂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患者进行降脂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12%,观察组患者进行降脂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倪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使用静脉滴注催产素进行计划分娩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静脉滴注催产素进行计划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及其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进行引产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使用静脉滴注催产素进行计划分娩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好,可有效地提高其引产的成功率,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银英;关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单纯使用奥扎格雷钠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奥扎格雷钠和依达拉奉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BI指数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的BI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促进其日常基本活动能力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林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