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评析

王倩

关键词:丙戊酸, 拉莫三嗪, 各型癫痫, 效果,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3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戊酸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丙戊酸进行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7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0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3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状研究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和发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医师可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对症治疗,从而缓解或治愈该病。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使用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状,为临床上科学地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参考。

    作者:刘新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进行血浆透析滤过治疗的肾衰竭肝移植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为发生急性肾衰竭的肝移植患者在进行血浆透析滤过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血浆透析滤过治疗的8例发生急性肾衰竭的肝移植患者进行全面的优质护理,并观察其在接受护理前后哥斯拉昏迷评分(GCS)、APACHⅡ指标及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进行护理前相比,本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GCS评分、APACHⅡ评分及其他相关的血生化指标(除碱性磷酸酶指标以外)均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肝移植手术。结论:为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在进行血浆透析滤过治疗期间进行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发生术中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目的:分析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发生术中出血的原因,总结其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发生术中出血的18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182例产妇发生术中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止血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在治疗后,这182例产妇中有172例患者止血成功,无1例产妇死亡。其中,有9例因止血无效而行子宫切除术的产妇;有1例因子宫切口裂伤而出现术后出血性休克,并形成腹膜后血肿的产妇,我们使用进腹血肿清除术对其进行了治疗。结论:可导致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发生术中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及子宫切口裂伤等。临床上应根据不同产妇的病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止血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以降低其子宫切除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张相明;马海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单纯使用左旋多巴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普拉克索和左旋多巴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抑郁状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UPD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4w、第8w及第12w,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TES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在为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期间施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为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期间施行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手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期间采用硝普钠进行控制性降压,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期间采用瑞芬太尼进行控制性降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A0)、降压十分钟后(A1)、降压二十分钟后(A2)、停止降压十分钟后(A3)、停止降压二十分钟后(A4)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并评价为其进行术中控制性降压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A1时的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A0时,A3时的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A2时。对照组患者在A1时的心率明显比A0时加快,其在A3时的心率明显比A2时减慢。观察组患者在A1时的心率明显比A0时减慢,在A3时的心率明显比A2时加快。观察组患者在A1、A2、A3、A4时的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进行术中控制性降压效果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应用硝普钠相比,在为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应用瑞芬太尼进行控制性降压具有安全性高、起效快、调控方案简单且可迅速升压、可降低心率、可显著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等优势,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增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性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为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阳性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结果的总阳性率为92%,对照组患者检查结果的总阳性率为48%,观察组患者检查结果的总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68例患儿治疗期间,我院对他们进行了综合性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这68例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其家长能够准确掌握有关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方面知识的几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这68例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的时间为3.1±0.5天,住院的时间为5.2±0.6天。这68例患儿家长能够准确掌握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方面知识的几率为91.2%,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5.6%。结论:对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缩短其治疗的时间,提高其家长对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方面知识的掌握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唐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8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了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及综合性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这5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这5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被评定为症状部分缓解的患者有40例(占80%),为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有7例(14%),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6%),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7/50)。结论:在为肺癌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期间,为其施行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莹;柯蕊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解酒护肝方药的研究进展分析

    酒是我国的常见饮品之一。研制有效的解酒方药在降低或消除酒精对人体的危害、防治酒精相关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从中药提取物及复方制剂的解酒护肝作用及解酒方药的临床应用效果等方面对中医解酒护肝方药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资料。

    作者:肖继梅;郭炜;吕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青光眼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共有82只患眼)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每组各有41只患眼)。我院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眼压的下降情况、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明显慢于观察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青光眼具有降眼压效果好、对患者血压和心率影响小及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低等优点。因此,此药可作为治疗青光眼的优选药物。

    作者:刘艳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全凭静脉麻醉,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吸入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认知功能的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困难及其他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毕至睁眼的时间为(15.7±5.7)min,对照组患者术毕至睁眼的时间为(32.2±7.6)min,观察组患者术毕至睁眼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h的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h,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基本恢复至手术前的水平,而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在手术24h后才基本恢复至手术前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均会导致老年患者在术后的短期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但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速度及麻醉效果明显优于接受吸入麻醉的患者。

    作者:江进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对风湿病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对风湿病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的临床意义,以期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风湿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液检测,并比较其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CT值为(37.4±0.82)%,对照组患者的HCT值为(36.2±2.78)%。两组患者的HCT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为(11.8±2.82)mg/L,IgA为(3.63±0.49)mg/L,IgG为(28.07±13.42)mg/L,IgM为(3.19±0.44)mg/L;对照组患者的CRP为(5.13±0.74)mg/L, IgA为(2.34±0.55)mg/L,IgG为(2.83±4.74)mg/L,IgM为(1.39±0.52)mg/L。观察组患者CRP的水平、血浆黏度值、IgA水平、IgG水平以及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风湿病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并将其血液检验结果与健康人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比较,有利于进早对患者的风湿并进行确诊,并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田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我院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患者进行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59%。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显示,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80%,对照组患者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显示,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9.39%。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显示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更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绪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5例患者。我院在为两组患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中效人胰岛素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重组人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TC、LDL-C 、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观察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LDL-C 、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敬华;朱亮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CT影像辅助检测颅脑外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CT影像辅助检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CT影像对这540例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在这540例患者中,有141例患者发生单纯性颅骨骨折,有303例患者发生颅内血肿,有79例患者发生脑挫裂伤,有10例患者发生外伤性气颅,有7例患者发生外伤性脑梗死。结论:用CT影像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辅助检测可更加直观、准确地观察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缩短其诊断时间,并为临床上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治疗赢得时间。该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陆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雾化组(6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雾化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雾化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雾化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11.045,P=0.008<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爆裂性眶壁骨折整复术治疗爆裂性眶壁骨折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用爆裂性眶壁骨折整复术治疗爆裂性眶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例爆裂性眶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28例患者中,有10例存在复视症状的患者,有13例存在眼球内陷症状的患者,有5例同时存在复视和眼球内陷症状的患者。我院使用爆裂性眶壁骨折整复术对这28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这28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用爆裂性眶壁骨折整复术治疗爆裂性眶壁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治疗此病患者存在的复视和眼球内陷的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喉罩静脉全麻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喉罩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喉罩静脉全麻,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插管即刻、插管后3min、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min,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值在手术各时段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值在插管即刻、插管后3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等各时段的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1±0.5)h,术毕至苏醒的时间为(7.1±2.4)min;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3±0.7)h,术毕至苏醒的时间为(10.7±1.5)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中术毕至苏醒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喉罩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还能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小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老年疝气患者进行院外跟踪护理对其行为依从性及病情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老年疝气患者进行院外跟踪护理干预对其行为依从性改善情况及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日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有40例患者,观察组中有42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发放联系卡,为观察组患者发放联系卡并进行院外跟踪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行为的依从性和病情的复发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行为的依从性、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疝气患者进行院外跟踪护理有利于提高其行为的依从性,纠正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疝气发病的原因及自身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使其重视并预防该病,降低病情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锁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为治疗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达那唑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取得确切的疗效,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俞双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