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江进红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 吸入麻醉, 老年手术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全凭静脉麻醉,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吸入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认知功能的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困难及其他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毕至睁眼的时间为(15.7±5.7)min,对照组患者术毕至睁眼的时间为(32.2±7.6)min,观察组患者术毕至睁眼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h的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h,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基本恢复至手术前的水平,而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在手术24h后才基本恢复至手术前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均会导致老年患者在术后的短期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但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速度及麻醉效果明显优于接受吸入麻醉的患者。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在为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期间施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为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期间施行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手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期间采用硝普钠进行控制性降压,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期间采用瑞芬太尼进行控制性降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A0)、降压十分钟后(A1)、降压二十分钟后(A2)、停止降压十分钟后(A3)、停止降压二十分钟后(A4)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并评价为其进行术中控制性降压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A1时的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A0时,A3时的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A2时。对照组患者在A1时的心率明显比A0时加快,其在A3时的心率明显比A2时减慢。观察组患者在A1时的心率明显比A0时减慢,在A3时的心率明显比A2时加快。观察组患者在A1、A2、A3、A4时的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进行术中控制性降压效果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应用硝普钠相比,在为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应用瑞芬太尼进行控制性降压具有安全性高、起效快、调控方案简单且可迅速升压、可降低心率、可显著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等优势,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增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遥观镇儿童发生疫苗接种副反应情况的调查分析

    在各种可引起儿童接种副反应的疫苗中,以百白破疫苗引起接种副反应的几率为高。在发生接种副反应的129名儿童中,1岁以内的儿童发生副反应的比例高。这129名儿童发生接种副反应的时间主要为接种后的24小时内。结论:在2012年~2014年期间,遥观镇儿童发生接种副反应的几率尚处于正常的范围内。遥观镇的医务工作者在以后的疫苗接种中工作中,要更加严格地掌握疫苗接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及时对接种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以进一步降低儿童发生疫苗接种副反应的几率。目的:对遥观镇儿童发生疫苗接种副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2012年~2014年期间遥观镇进行疫苗接种的65800名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65800名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后发生副反应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在这65800名进行预防接的儿童中,有129名儿童发生了接种副反应,接种副反应的发生率为千分之1.96。

    作者:王玲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联合使用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联合使用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经过治疗后,这些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减轻其心脏的负荷,改善其心功能,且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预防痔疮手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预防痔疮手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15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7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81例患者中,发生尿潴留的患者有4例,尿潴留的发生率为4.93%;在对照组76例患者中,发生尿潴留的患者有9例,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1.84%。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其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MTWO镍钛预备系统在对磨牙进行根管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MTWO镍钛预备系统在对磨牙进行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牙体牙髓科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使用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的65例(76牙)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使用MTWO镍钛预备系统预备根管,为对照组患者按常规使用K锉预备根管,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分级的情况、IAE的发生率、根充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磨牙进行根管治疗时使用MTWO镍钛预备系统预备根管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根管治疗的效果。此根管预备系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巧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将观察组患者按照其病灶结节的大小分为大结节组和小结节组,其中大结节组有13例患者,小结节组有15例患者。再次对观察组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进行诊断。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结节组患者进行增强扫描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与小结节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的准确性高,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丕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在护生带教中实施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护生代教过程中实施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的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100名护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名护生。在对这两组护生进行临床带教的过程中,我院使用常规代教模式对对照组护生进行临床带教,在使用常规带教模式(方法与对照组护生相同)的基础上使用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对观察组护生进行临床带教。带教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患者对其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及其总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患者对其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几其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临床护生代教过程中实施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可有效地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患者对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带教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路开芳;董玉会;彭燕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CT检查在诊断腰椎间盘移位症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诊断腰椎间盘移位症中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3314例腰椎间盘移位患者(4644个椎间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其进行CT检查的结果。结果:在本组患者中,有2730例患者发生腰椎间盘膨出,有563例患者发生椎间盘突出,有33例患者发生椎间盘脱出,有817例患者发生椎间盘膨突,有501例患者发生椎间盘膨出并突出,有2332例患者因发生椎间盘移位而导致硬膜外脂肪消失及硬膜囊受压,有626例患者因发生椎间盘移位导致神经根受压,有139例患者的病变椎间盘发生钙化,有253例患者发生侧隐窝填塞及神经根湮没的情况,有203例患者发生椎间盘变性、出现真空征的情况,有173例患者罹患继发性椎管狭窄。结论:CT检查在诊断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移位症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腰椎间盘移位症患者的CT表现及病理改变各不相同,产生的后果也不尽相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根据为此病患者进行CT检查的结果为其设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作者:金勇;赵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手法整复术联合螺丝钉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手法整复术联合螺丝钉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我院使用螺丝钉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手法整复术和螺丝钉固定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手法整复术联合螺丝钉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其治疗的时间,而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武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使用中药灌肠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灌肠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住院部及门诊部收治的5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有26例患者,对照组中有24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灌肠汤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带下异常消失的时间、腰腹痛消失的时间、体温恢复的时间、阴道分泌物恢复正常的时间、腹部压痛消失的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药灌肠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且安全性较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于金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种可用于5FU用药指导的多重SNP检测方法分析

    目的:提供一种可指导5FU用药的多重SNP检测方案。方法:采用多重PCR和毛细管电泳片段分离技术同步检测人基因组DNA的8个SNP位点的16个基因型单核苷酸,分析使用人基因组DNA样品及5FU阳性对照检测时出现的特征峰。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在进行5FU阳性对照检测时出现了全部的20个特征峰,在进行人基因组DNA样品检测时出现12-20个特征峰,检测快速、准确,可将16个基因型、3个人基因组DNA内参及1个PCR反应内参在同一个反应管中进行扩增,并在毛细管电泳时进行清晰的分离。结论:本研究中介绍的多重SNP检测法可通过快速、准确、同步检测多个SNP位点来指导5FU用药,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颜进;王晴晴;南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已婚待孕夫妇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已婚待孕夫妇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的检测结果,以便为孕前优生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我站随机收集的868份已婚待孕夫妇的血清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站采用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对这868份血清标本进行了乙肝两对半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这868份已婚待孕夫妇的血清标本中,乙肝5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指标全部呈阴性的血清标本有453份(占52.19%),在乙肝5项的检测结果中,至少有1项检测指标呈阳性的血清标本有415份(占47.81%)。在乙肝5项检测中除去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的以外,共检测出7种阳性表现模式。结论:在已婚待孕夫妇中开展HBV检查,对保证孕妇母婴的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此外,还应做好室内、室间的相关质量控制工作,终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冯会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状研究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和发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医师可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对症治疗,从而缓解或治愈该病。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使用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状,为临床上科学地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参考。

    作者:刘新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MRI与CT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准确性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MRI与CT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CT检查,为观察组患者进行MRI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梗死病灶的总检出率为92.73%,对照组患者梗死病灶的总检出率为54.55,观察组患者梗死病灶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脑干梗死病灶及小脑梗死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准确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丁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内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手术后胆管狭窄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内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手术后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胆道手术后发生胆管狭窄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内镜手术组(20例)和开腹手术组(20例),为内镜手术组患者实施内镜手术,为开腹手术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内镜手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开腹手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0%,内镜手术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内镜手术治疗胆道手术后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索俊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服务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经过护理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其治疗的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20例骨科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对20例骨科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因素。方法:对某院收治的20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取其POSSUM风险评分表进行手术风险评估。结果:对本组患者的12项风险指标进行评分后发现,计0分的有93例次、计1分的有82例次、计2分的有53例次、计3分的有13例次。在本组患者的12项风险评分中,得分居前6位的风险指标依次是(从高至低):年龄、手术分级、肾功能、手术时间、营养状况、心血管系统的状况。本组患者12项风险评分的人均得分为(11.3±5.8)分,其中评定结果为理想的患者1例,评定结果为低风险的患者有4例,评定结果为有风险的患者6例,评定结果为高风险的患者有9例。在本组患者中,手术风险等级的评定结果为“风险”+“高风险”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高于评定结果为“理想”+“低风险”的患者,其住院时间长于评定结果为“理想”+“低风险”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科患者的合并症较多,营养状况较差,进行手术治疗的级别较高、时间较长,易存在较高的手术风险。临床医师应尽量为此类患者进行择期手术治疗,并在术前尽可能控制其基础疾病,改善其营养状况,以降低其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性。

    作者:赵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切开复位术联合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用切开复位术联合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8例患者。我院联合使用切开复位术和限内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切开复位术和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手术的用时和术后恢复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和术后恢复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切开复位术联合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具有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和患者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联合进行切开复位术和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可作为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优选方法。

    作者:姚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喉罩静脉全麻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喉罩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喉罩静脉全麻,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插管即刻、插管后3min、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min,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值在手术各时段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值在插管即刻、插管后3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等各时段的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1±0.5)h,术毕至苏醒的时间为(7.1±2.4)min;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3±0.7)h,术毕至苏醒的时间为(10.7±1.5)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中术毕至苏醒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喉罩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还能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小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40例患者中,发生局部感染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5.0%),发生肌肉萎缩的患者有0例,发生髋关节脱位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2.5%),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0例,出现发热情况的患者有5例(占患者总数的12.5%);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发生局部感染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17.5%),发生肌肉萎缩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15.0%),发生髋关节脱位的患者有5例(占患者总数的12.5%),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10.0%),出现发热情况的患者有26例(占患者总数的65.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其康复的进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江晶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