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穴位埋线法在治疗脑卒中所致上肢痉挛的价值

周鄂

关键词:穴位埋线, 上肢痉挛, 脑卒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用穴位埋线法对脑卒中所致上肢痉挛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脑卒中所致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使用穴位埋线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上肢痉挛症状彻底消失的时间及临床治疗方案实施的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穴位埋线法治疗脑卒中所致上肢痉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对用布地奈德进行吸入治疗的急性喉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用布地奈德进行吸入治疗的急性喉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的84例急性喉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护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使用布地奈德进行吸入治疗的急性喉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好。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立群;左燕青;李娜;李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南宁市青秀区外来人口较集中的社区分层随机抽取300名年龄小于6周岁、无当地户籍且在本地区的居住时间≤3个月的流动儿童作为观察组,选取本地同龄儿童30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儿童单苗、5苗的全程接种率及未接受5苗全程接种的具体原因。结果:流动儿童的BCG、OPV、DPT、MV、HBV及5苗全程免疫接种率均明显低于本地儿童,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105名未接受5苗全程免疫接种的流动儿童未接种相关疫苗的次数共计262频次,其未接种相关疫苗的主要原因为其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免疫效果存有怀疑、错过了接种时间及其他原因,分别占32.06%、19.85%、10.30%和10.30%。结论: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率偏低,加大进行预防接种相关健康教育的力度是提高该区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解酒护肝方药的研究进展分析

    酒是我国的常见饮品之一。研制有效的解酒方药在降低或消除酒精对人体的危害、防治酒精相关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从中药提取物及复方制剂的解酒护肝作用及解酒方药的临床应用效果等方面对中医解酒护肝方药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资料。

    作者:肖继梅;郭炜;吕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000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低剂量螺旋CT对这1000例体检者进行肺癌筛查。结果:经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发现,这1000例体检者中有30人患有早期肺癌。他们中有肺部腺癌患者24例,肺部类癌患者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4例。经核磁共振检查证实,这30例患者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结果完全准确。同时,经随访证实,另外970例体检者均未患有肺癌。结论: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的准确率高。此筛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郑信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联合使用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联合使用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经过治疗后,这些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减轻其心脏的负荷,改善其心功能,且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种可用于5FU用药指导的多重SNP检测方法分析

    目的:提供一种可指导5FU用药的多重SNP检测方案。方法:采用多重PCR和毛细管电泳片段分离技术同步检测人基因组DNA的8个SNP位点的16个基因型单核苷酸,分析使用人基因组DNA样品及5FU阳性对照检测时出现的特征峰。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在进行5FU阳性对照检测时出现了全部的20个特征峰,在进行人基因组DNA样品检测时出现12-20个特征峰,检测快速、准确,可将16个基因型、3个人基因组DNA内参及1个PCR反应内参在同一个反应管中进行扩增,并在毛细管电泳时进行清晰的分离。结论:本研究中介绍的多重SNP检测法可通过快速、准确、同步检测多个SNP位点来指导5FU用药,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颜进;王晴晴;南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单纯使用左旋多巴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普拉克索和左旋多巴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抑郁状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UPD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4w、第8w及第12w,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TES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Ⅰ组(29例)和Ⅱ组(29例),为Ⅰ组患者实施经胸锁乳突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为Ⅱ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麻,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0±15)min,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0±15)min,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Ⅱ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70±16.8)ml,Ⅱ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50±15.2)ml,Ⅰ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Ⅱ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Ⅱ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麻醉费用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潘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天麻钩藤汤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联合应用天麻钩藤汤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天麻钩藤汤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发生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积分、 SBP与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天麻钩藤汤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可取得显著的疗效,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彭和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使用腹腔镜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开腹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少、在术后恢复快和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低等优点。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翟部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孟鲁司特钠和酮替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用孟鲁司特钠和富马酸酮替酚片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4例患儿。对这68例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儿使用富马酸酮替芬片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使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好,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体征,促进其痊愈,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较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郑文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0例,为有效的患者有8例,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在观察组3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8例,为有效的患者有2例,为无效的患者有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姜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8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9例孕产妇。我院为对照组孕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孕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与对照组孕产妇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在这两组孕产妇出院前,比较她们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8.0%。对照组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77.6%。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作者:沈凤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单纯使用硫酸镁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硫酸镁和低分子肝素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显著降低母婴的死亡率,还能保证母婴有一个好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唐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及消毒隔离质量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较高,住院的时间也相对缩短,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芦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对三组两两易混淆的中药进行鉴别的方法

    月季花与玫瑰花、荆芥与薄荷、芦根与芦竹根是三组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在这三组中药中,每组中的两种中药在外形上都十分相似,很容易被混淆和误用。本文从这三组中药的来源、性状和功效等方面论述了每组中两种中药的鉴别方法。

    作者:牟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间某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5.5±42.8)min,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8.5±40.5) min,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22.5±25.4)ml,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99.8±21.4)ml,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5±3.0)d,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5±2.5)d,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数量为(8.5±3.5)个,研究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数量为(12.5±5.5)个,研究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此方法具有微创、微痛、安全性高等特点,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川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窒息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窒息组(20例)、中度窒息组(20例)和重度窒息组(20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这3组患儿的心肌酶含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及3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轻度窒息组患儿的心肌酶平均值为(956.2±53.5) U/L,中度窒息组患儿的心肌酶平均值为(1826.2±123.5) U/L,重度窒息组患儿的心肌酶平均值为(3565±263.5) U/L。重度窒息组患儿的心肌酶含量明显高于中度窒息组患儿,差异显著(t=6.583,P=0.036<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度窒息组患儿的心肌酶含量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患儿,差异显著(t=13.2665,P=0.003<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的含量可随着新生儿窒息患儿窒息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的结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在进行乳腺钼靶检查时共发现20个病灶,其中有2个病灶为恶性肿瘤病灶,有16个病灶为良性肿瘤病灶,有2个病灶为交界性病灶,有7个病灶边界模糊。本组20例患者在进行乳腺超声检查时共发现21个病灶,其中有2个病灶为恶性肿瘤病灶,有18个病灶为良性肿瘤病灶,有1个病灶为交界性肿瘤病灶,有7个病灶的边界较模糊,有9个病灶的内部回声不均匀,有5个病灶为囊实性混合团块。结论: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医务人员若在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时发现其乳房内的肿块呈叶状分布、边界极为明显、直径超过5cm且无钙化情况时,尤其在发现其病灶有短期迅速增长史时可初步诊断其患有乳腺叶状肿瘤。

    作者:薛学医;薛来平;高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护理配合现代康复护理,为对照组患者进行现代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TREAM评分和ADL评分及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TREAM评分和ADL评分及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方法为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