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群;左燕青;李娜;李晓娟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新型结石封堵器钬激光碎石术与传统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结石封堵器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钬激光碎石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4.28%,其中有1例患者的结石移入肾脏,占2.85%。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60.00%,其中有12例患者的结石移入肾脏,占34.28%。两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及结石移入肾脏的几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新型结石封堵器进行钬激光碎石手术治疗的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可降低其体内的结石在被击碎后移入肾脏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郑红芳;李巧星;王伟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7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有23例患者,实验组有24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产后大出血,为实验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止血的时间、手术的时间、月经恢复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子宫的切除率为17.39%。实验组患者子宫的切除率为4.17%。实验组患者子宫的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26%。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效果显著,具有止血快、副作用小的特点。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孔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48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的结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488例患者痰液中培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标本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痰液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帕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和美洛培南等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较低。结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和美洛培南等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灭活作用,可作为治疗因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而致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者:张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的基础上让其服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7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腰腿疼痛症状的缓解时间与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此方法能有效、快速地改善患者腰腿疼痛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志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为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以2012年6月为界)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采用病区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为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采用开展健康教育课堂的方式为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2%,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8%,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74%,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普及营养知识在儿童保健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健康检查同时存在营养问题的儿童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根据对照组儿童存在的营养问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为观察组儿童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儿童保健及营养知识宣教,观察对比两组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38例患儿中,营养状况评估等级为改善的患儿有26例(占患儿总数的68.4%),为好转的患儿有10例(占患儿总数的26.3%),为未改善的患儿有2例(占患儿总数的5.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7%;在对照组36例患儿中,营养状况评估等级为改善的患儿有19例(占患儿总数的52.8%),为好转的患儿有9例(占患儿总数的25.0%),为未改善的患儿有8例(占患儿总数的22.2%),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儿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及其家长普及营养知识能显著提高儿童的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联合应用天麻钩藤汤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天麻钩藤汤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发生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积分、 SBP与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天麻钩藤汤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可取得显著的疗效,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彭和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阶段女性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发生机制、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的875例妊娠女性及同年龄段的健康非妊娠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妊娠的阶段将这些患者分为妊娠晚期组、妊娠早中期组、健康非妊娠组。妊娠晚期组有500例女性,妊娠早中期组有200例女性,健康非妊娠组有175例女性。分析三组女性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并对妊娠晚期女性进行产后随访,观察其PR间期缩短的发生情况。结果:妊娠晚期组女性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高,其次是妊娠早中期组女性,健康非妊娠组女性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低。妊娠晚期PR间期缩短的女性在产后半年经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心电图恢复正常。结论:女性在妊娠晚期容易出现PR间期缩短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属于良性的电生理性改变,无特殊的临床意义,无须进行处理,预后良好,可使用心电图定期监测其PR间期改变的情况。
作者:李欢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助产士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助产士对产妇进行护理能够明显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可明显缩短产妇的产程,减少其产后出血量,提高其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4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缓解的时间、咳嗽咳痰缓解的时间、呼吸困难缓解的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成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釆用安全性留置针与传统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输液治疗的72例患者根据建立静脉通路方法的不同分为安全组和传统组,每组各36例患者。为安全组患者采用安全型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为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并对比分析其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输液的通畅率及针剌伤的发生率。结果:为安全组患者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的脱针率为2.8%传统组患者的脱针率为5.6%,二者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输液的通畅率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针刺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相比,采用安全性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和输液通畅率较高,发生针刺伤的几率较低,更适合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洁悠神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4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70例患儿,对照组有72例患儿。我院在为两组织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对照组患儿使用氧气雾化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使用洁悠神喷剂联合氧气雾化疗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饮食改善的情况、溃疡面恢复的情况及咽峡部疱疹消退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洁悠神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对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8例进行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4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进行PICC置管相关知识的掌握率。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进行PICC置管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宫外孕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0.17±5.53)分,抑郁评分为(46.23±4.51)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0.21±5.43)分,抑郁评分为(46.43±4.66)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1.24±3.65)分,抑郁评分为(40.07±3.21)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6.75±4.68)分,抑郁评分为(44.78±4.25)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3.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宫外孕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次旺桑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可塑纤维桩对口腔残根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口腔残根修复治疗的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可塑纤维桩对其进行修复治疗,其临床并将治疗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60将这44例患者的牙根牵引至适合的长度,并通过正畸法对其进行修复治疗以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控制和改善,其中治疗成功的患牙有42颗,治疗失败的患牙有2颗,治疗的成功率高达95.4%。例均治疗果结论:应用可塑纤维桩对口腔残根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怀军;孙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单纯使用左旋多巴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普拉克索和左旋多巴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抑郁状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UPD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4w、第8w及第12w,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TES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进入麻醉恢复室后,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从术毕至苏醒的时间、发生麻醉并发症的几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者从术毕至苏醒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发生麻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地缩短患者术后苏醒的时间,降低其发生麻醉并发症的几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启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使用腹腔镜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开腹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少、在术后恢复快和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低等优点。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翟部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全凭静脉麻醉,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吸入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认知功能的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困难及其他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毕至睁眼的时间为(15.7±5.7)min,对照组患者术毕至睁眼的时间为(32.2±7.6)min,观察组患者术毕至睁眼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h的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h,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基本恢复至手术前的水平,而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在手术24h后才基本恢复至手术前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均会导致老年患者在术后的短期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但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速度及麻醉效果明显优于接受吸入麻醉的患者。
作者:江进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应用抗结核药物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应用酞咪哌啶酮和抗结核药物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痰液涂片检查结果的转阴率为41.94%,观察组患者痰液涂片检查结果的转阴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痰液涂片检查结果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常虎飞;常小红;高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