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
目的:探讨用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5例患者。我院在为两组患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中效人胰岛素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重组人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TC、LDL-C 、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观察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LDL-C 、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敬华;朱亮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TWO镍钛预备系统在对磨牙进行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牙体牙髓科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使用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的65例(76牙)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使用MTWO镍钛预备系统预备根管,为对照组患者按常规使用K锉预备根管,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分级的情况、IAE的发生率、根充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磨牙进行根管治疗时使用MTWO镍钛预备系统预备根管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根管治疗的效果。此根管预备系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巧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的结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在进行乳腺钼靶检查时共发现20个病灶,其中有2个病灶为恶性肿瘤病灶,有16个病灶为良性肿瘤病灶,有2个病灶为交界性病灶,有7个病灶边界模糊。本组20例患者在进行乳腺超声检查时共发现21个病灶,其中有2个病灶为恶性肿瘤病灶,有18个病灶为良性肿瘤病灶,有1个病灶为交界性肿瘤病灶,有7个病灶的边界较模糊,有9个病灶的内部回声不均匀,有5个病灶为囊实性混合团块。结论: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医务人员若在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时发现其乳房内的肿块呈叶状分布、边界极为明显、直径超过5cm且无钙化情况时,尤其在发现其病灶有短期迅速增长史时可初步诊断其患有乳腺叶状肿瘤。
作者:薛学医;薛来平;高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77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好,可促进其病情的好转,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苏美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为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ction,ACI)患者联用丹红注射液、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其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在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其血清hs-CRP的水平和NIHSS的评分。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和NIHSS的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和NIHSS的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实验组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和NIHSS评分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联用丹红注射液、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可以较好地抑制其炎症反应,降低其血清hs-CRP的水平,进而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来有;范元;李国泉;邓盈军;黄河;陈利明;赵健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乳腺癌手术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以2013年1月为界)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在术后功能锻炼期间,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毕20天后伤口的恢复情况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术毕20天后,在实验组60例患者中,发生伤口脓肿的患者有3例;在对照组60例患者中,发生伤口脓肿的患者有8例,发生伤口出血的患者有4例,发生伤口裂开的患者有3例。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乳腺癌手术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能明显降低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洪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早期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为早期护理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早期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爱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重症哮喘患者联合使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及爱全乐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及爱全乐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及爱全乐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且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学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用布地奈德进行吸入治疗的急性喉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的84例急性喉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护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使用布地奈德进行吸入治疗的急性喉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好。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立群;左燕青;李娜;李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0例,为有效的患者有8例,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在观察组3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8例,为有效的患者有2例,为无效的患者有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姜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感染菌群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感染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512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对这3512例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进行采集,将其制成标本,对这些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3512例标本中共查到病原菌1050株。其中,肠杆菌属所占的比例大,与其他病原菌所占的比例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本组1050株病原菌中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27.52%,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20.95%,产ESBLs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为14.76%,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于其他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本组1050株病原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CAZ)、头孢吡肟(FEP)、头孢派姆(CFP)、阿米卡星(AMK)、左氧氟沙星(LVF)等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现象。结论:导致我院临床感染的致病菌以肠杆菌属为主,此菌群的耐药性较强,应引起医疗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作者:肖开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辩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1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HP转阴率为50.00%,观察组患者的HP转阴率为88.89%,观察组患者的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11.11%,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溃疡面的愈合,还具有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玫;尹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莫西沙星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中老年尿频尿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中老年尿频尿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研究组的患者在使用莫西沙星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在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大尿流率、生活质量(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莫西沙星联合中药方剂对中老年尿频尿急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其大尿流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其不良反应,进而提升其治疗效果。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吉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的基础上让其服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7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腰腿疼痛症状的缓解时间与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此方法能有效、快速地改善患者腰腿疼痛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志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单纯使用氨氯地平片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替米沙坦片和氨氯地平片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12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33例患者的围手术期内,我院对他们进行了综合性护理。结果:经过治疗,这33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他们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6.1%,他们平均的住院时间为5.8±1.2d。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手术的效果,降低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夏云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在为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蓬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手法整复术联合螺丝钉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我院使用螺丝钉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手法整复术和螺丝钉固定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手法整复术联合螺丝钉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其治疗的时间,而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武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21例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1例患者均使用局部扩大切除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皮瓣的成活率、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的情况及其对手术满意度的评分。结果:在这21例患者中,皮瓣成活的患者有20例,其成活率为95.24%。这21例患者的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均恢复良好,无明显的语言障碍及吞咽障碍。这21例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的评分平均为92.31±3.34分。结论:使用股前外侧皮瓣对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效果好,其皮瓣的成活率高,其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涛;雷荣昌;黎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教育课程的设置。方法:选取我国12所高职院校3年制医学检验专科和美国11所高职院校2年制医学检验专科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学校医学检验专科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四大类,然后比较两个国家高职院校这四类课程设置的情况。结果:中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共设置30门课程,美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共设置21门课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开设的通识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较多,美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开设的课程分布较为均匀。结论: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有较高的相似度,但由于两国国情不同,中国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比美国高职院校多,希望以后中国高职院校在对医学检验专科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
作者:李燕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