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昭君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与食道电生理检查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50例动态心电图患者的检查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选取R-R间期超过1500ms的患者进行食道电生理检查,有36例患者被确诊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结果:窦房结恢复时间≥2000ms,窦房结传导时间≥220ms,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750ms,患者动态心电图的检测结果显示长R-R间期>1500ms,有部分>2000ms,呈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房传导阻滞。结论:当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长R-R间期>1500ms时,应为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在临床检查中将两者结合起来能更好地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作者:杨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为试验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腹泻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毛艾香;郭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康复期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在为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康复期脑梗塞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燕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腹部术后疼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实施腹部手术的16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6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雅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运用随机数字法将这8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3例患者,对照组有41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局麻药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以及进行麻醉诱导的时间短等优点。该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凌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3年12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使用抗生素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为观察组患儿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25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21例,为有效的患儿有3例,为无效的患儿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在对照组25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11例,为有效的患儿有10例,为无效的患儿有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施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为小儿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国英;麻瑞芹;李靖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层次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C三组,分别为其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并对比分析其进行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在进行手术治疗后,A组患者疗效的优良率为92.5%,B组患者疗效的优良率为90.0%,C组患者疗效的优良率为80.0%,三组患者疗效的优良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进行手术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生存质量的评分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年龄层次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提高其生存质量,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晋芳;王洪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小儿面颈部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面颈部烧伤患儿74例作为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7例),使用润烧伤膏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使用无菌生物护创膜为治疗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发热时间为(2.21±1.01)d,创面愈合时间为(7.52±2.13) d;对照组患儿的发热时间为(3.95±1.21)d,创面愈合时间为(8.86±2.41)d。治疗组患儿的发热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小儿面颈部烧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光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患儿。我院给对照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儿在使用利巴韦林(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水平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其中性粒细胞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皮疹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和发热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可快速、有效地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而且安全性高。此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优选药物。
作者:周马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巴塞尔)指数的评分、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黄体酮注射液联合乐孕宁颗粒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单纯使用黄体酮注射液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黄体酮注射液和乐孕宁颗粒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79%,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黄体酮注射液联合乐孕宁颗粒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用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我院使用微创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开颅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手术的用时、住院的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进行开颅手术相比,用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具有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和患者在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因此,进行微创手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脑出血的优选方法。
作者:康绍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模式已经从封闭管理转变为开放式管理,病区设置逐渐趋向家庭化,由患者家属进行陪护的方式已在各精神科医院中广泛应用。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病情具有特殊性,其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当的家属陪护会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医院的病房管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对精神病患者陪护家属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及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CU进行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60例进行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清醒患者常见的心里问题有缺乏安全感、常伴有无助感和孤独感以及易产生焦虑感和恐惧感。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7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ICU进行气管插管的清醒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章伶俐;付显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合并感染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其感染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有21例,其感染的控制率为52.5%。在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其感染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有33例,其感染的控制率为82.5%。观察组患者感染的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合并感染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高学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结石清除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2.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此手术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燚;王万东;聂乐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腹部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患有急性腹部假性动脉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2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动脉插管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查,为研究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检查,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应的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及其病情得到诊断所需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相关的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病情得到诊断所需的时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急性腹部假性动脉瘤的准确率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潘小平;赵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门诊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门诊输液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门诊输液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78.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4.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彩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4例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63例患者,对照组有61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能力的评分、心理能力的评分、生活能力的评分、住院的平均时间、住院的平均费用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能力的评分、心理能力的评分和生活能力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能力的评分、心理能力的评分和生活能力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运动能力的评分、心理能力的评分和生活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的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运动能力、心理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恢复,缩短其治疗的时间,降低其治疗的费用,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行引产的妊娠中期瘢痕子宫孕妇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引产的30例处于妊娠中期的瘢痕子宫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30例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5例孕妇。我院为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孕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孕妇相同),进行综合性护理。然后对比两组孕妇子宫破裂的发生率、产后的出血量、引产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孕妇在子宫破裂的发生率、产后的出血量、引产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引产的妊娠中期瘢痕子宫孕妇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子宫破裂及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