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目的:观察用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采用蛋白琥珀酸铁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富马酸亚铁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铁代谢指标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HCT、Hb、MCV的指标明显较高(P<0.05),MCH的指标明显较低(P<0.05),RBC的指标有所降低(P>0.05)。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SI的指标明显升高,FEP的指标明显降低,与进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6.3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妊娠期贫血的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单双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采用宫腔纱条填塞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的方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及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纱条填塞的平均时间为8~14min,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有9例,无一例患者发生隐性出血、活动性出血、纱条取出困难及纱条血染的情况,无一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197.2±163.7)mL,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为(11.48±4.97)%;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827.5±101.6)mL,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为(7.13±3.12)%。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12±1.13)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98±1.08)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程度均达到了甲级愈合的标准,均未发生晚期出血及产褥感染的情况。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B超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均良好,均未发生盆腔炎等不良症状,子宫复旧情况良好。结论:应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沈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及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7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黄芪注射液联合喜炎平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其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及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显著。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安培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层次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C三组,分别为其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并对比分析其进行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在进行手术治疗后,A组患者疗效的优良率为92.5%,B组患者疗效的优良率为90.0%,C组患者疗效的优良率为80.0%,三组患者疗效的优良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进行手术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生存质量的评分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年龄层次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提高其生存质量,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晋芳;王洪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NB-UVB照射疗法、卤米松和他卡西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3例患者。我院使用NB-UVB照射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NB-UVB照射疗法(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卤米松和他卡西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的评分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4周时和治疗8周时,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时和治疗8周时的PAS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NB-UVB照射疗法、卤米松和他卡西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合并鼻中隔偏曲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诊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42例患者均进行临床诊治,对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这42例患者均成功止血,对这些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后其鼻出血均未复发。结论:对合并鼻中隔偏曲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进行诊治时,应首先对其进行鼻内镜检查,确定其出血点。对于没有明确出血点的患者,不应盲目对其进行鼻中隔矫正术。如果患者鼻中隔偏曲对进行鼻内镜检查造成了影响,应使用鼻中隔矫正术联合低温射频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豆正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2例患者均根据其骨折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5~20个月的随访,并使用X线对其进行复查。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这32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优,有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良,有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合格,治疗的优良率为93.7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康复的速度。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蒋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使用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樊秀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模式已经从封闭管理转变为开放式管理,病区设置逐渐趋向家庭化,由患者家属进行陪护的方式已在各精神科医院中广泛应用。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病情具有特殊性,其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当的家属陪护会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医院的病房管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对精神病患者陪护家属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及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开出的所有使用高血压药物的处方及283例老年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我院的数据中心将所有使用抗高血压药的处方调出,再将其进行聚类分析,从中找出使用抗高血压药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的处方,对这些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的金额及用药频度进行计算。同时,在门诊接待处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83份。对这283例老年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意识和行为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老年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消费金额排在前三位的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DDC排在前三位的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复方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DDDs排在前五位的药物为:氨氯地平、美托洛尔片、脉君安片、氯沙坦钾片、尼莫地平片。日均费用排在前五位的药物为:颉沙坦、氯沙坦钾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培哚普利片、贝那普利片。这283例老年患者的购药意识为:有71.02%的患者完全相信医师的推荐,有57.6%的患者注重药物的效果,有34.28%的患者为亲友推荐,有28.27%的患者认为便宜无好药。在这些患者中,有65.02%的患者用药完全遵医,有24.37%的患者在病情好转时自行停用药物,有36.75%的患者擅自改变用药方案,仅有26.50%的患者注重用药安全。在这283例患者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53%。结论:老年患者选用抗高血压药的类型和品种较为集中,中药复方制剂比较受到老年患者的青睐。由于老年患者选药容易受价格、亲友推荐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其用药不遵医嘱的现象较严重。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应建立高效的药品服务咨询平台,及时解答患者在日常购药及用药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其合理用药的比率。
作者:李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藿香正气水治疗热痱、慢性荨麻疹、压疮及夏季空调综合征等夏季常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2年9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80例夏季常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80例患者中,有20例患有热痱的患者,有20例患有慢性荨麻疹的患者,有20例患有压疮的患者,有20例患有夏季空调综合征的患者。我院使用藿香正气水对这8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在20例患有热痱的患者中,有19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有效,其治疗的有效率为95%;在20例患有慢性荨麻疹的患者中,有17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有效,其治疗的有效率为85%;在20例患有压疮的患者中,有18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有效,其治疗的有效率为90%;在20例患有夏季空调综合征的患者中,有19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有效,其治疗的有效率为95%。结论:用藿香正气水治疗热痱、慢性荨麻疹、压疮以及夏季空调综合征等夏季常见病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使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每组各45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为参考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血压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的幅度大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高于参考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宏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彩色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26例疑似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了彩色超声检查。结果:这126例疑似甲状腺疾病的患者经彩色超声检查后有67例患者被诊断患有甲状腺腺瘤,有40例患者被诊断患有结节性甲状腺肿,有9例患者被诊断患有甲状腺癌。经病理试验检查证实,这126例患者的病理实验检查结果与彩色超声诊断结果相符合的患者有116例(符合率为92.1%),与彩色超声诊断结果不符合的患者有10例(误诊率为7.9%)。结论:用彩色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疾病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诊断信息,具有准确率高,无创伤、费用低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敦晋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为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6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为试验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康复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疗效,显著缩短其病程,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巴塞尔)指数的评分、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用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我院使用微创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开颅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手术的用时、住院的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进行开颅手术相比,用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具有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和患者在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因此,进行微创手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脑出血的优选方法。
作者:康绍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为4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4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性阑尾切除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均较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疗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确切,导致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崔明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进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非心脏手术的8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4例患者。我院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认识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MMSE评分。结果:在术后第1天及第7天,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其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均可导致其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不过,进行硬膜外麻醉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故该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家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微波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我院使用常规药物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微波疗法和干扰素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微波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和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的优点。因此,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荣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更昔洛韦与热毒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9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更昔洛韦组和更昔洛韦与热毒宁联合组,为更昔洛韦组患儿应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为更昔洛韦与热毒宁联合组患儿联合应用更昔洛韦和热毒宁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的CD4+、CD8+及CD4+/CD8+值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更昔洛韦与热毒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侯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