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免费避孕药具管理与供应体制的改革

许丽菊

关键词:基层计划生育, 避孕药具, 供应体制
摘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至21世纪初期,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由于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在很多地区,经济发展快的地区中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要求适当地宽松下来.在计划生育实际工作中,避孕药具是预防怀孕的主要手段,所以,一定要对其加以重视,加强管理工作.本文分析了我国免费避孕药具管理和供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基层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和供应机制的变革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业务水平,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切实可行的变革对策,确保免费避孕药具管理、供应工作满足社会群众的实际需求,从而推动我国计划生育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压力性损伤照顾者知识水平和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压力性损伤照顾者的相关知识水平,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宣教工作.方法 运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就诊于深圳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的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居家照顾者共9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压疮照顾行为问卷、照顾者压疮认知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统计照顾者的相关知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98例居家照顾者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问卷得分总分为7 ~22分,平均(15.23±7.20)分;其中对好发人群及部位维度的掌握情况好,对创面处理的掌握情况差;感知到的严重性、感知到的易感性、气垫床的使用与否及压力性损伤时间可以解释居家照顾者行为38.6%的变异(R2=0.386).结论 居家照顾者对于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的掌握存在不足,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以降低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再发率.

    作者:王珍;吕霞;李锦铃;邓武红;陈翠平;付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深圳市某街道学龄期儿童营养不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某街道学龄期儿童营养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及随机抽样法,选取深圳市某街道620例学龄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了解儿童的基本情况及膳食状况,并对其进行体格测量,评估其营养状况,统计营养不良发生率,运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问卷的600例学龄期儿童中,检出营养不良83例,发病率为13.8%;不同年龄、家庭月收入情况、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饮食规律情况、挑食情况、吃零食情况、吃蔬果情况以及抚养人认知情况的学龄期儿童营养不良发病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情况、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吃蔬果情况、抚养人认知情况是保护因素,挑食情况、吃零食情况是危险因素.结论 深圳市某街道学龄期儿童营养不良现状不容乐观,其危险因素主要为挑食、吃零食等,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干预,以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

    作者:曾宏;钟媛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运动康复干预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析运动康复干预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于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运动康复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较干预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较干预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依从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运动康复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梁宝珊;梁慕儿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中的效果.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开展以“提高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为主题的QCC活动.通过组建QCC小组“心欣圈”,组织成员使用头脑风暴选定主题,通过现状把握,要因分析,拟定有效对策并合理实施的方法,达到提高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的效果.结果 比较开展以“提高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为主题QCC活动前后数据变化发现: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由活动前的62.4%提高至活动后的83.6%,目标达成率为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CC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从而促使住院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有助于提高品管圈小组成员综合能力.

    作者:赵琳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关于32例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的分析

    目的 对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32例贫血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的贫血类型有所不同,通过资料回顾方式来进行分析整理.并选择同期32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进行血液检查,比较两组的血液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溶血性贫血、慢性感染贫血、缺铁性贫血以及地中海贫血患者体内的RDW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CV、MCH和MCHC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MCV、MCHC、RDW、MCH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查,需要分析患者血液中的MCV、MCH和MCHC水平,以此作为确定贫血类型的主要参考依据,这对于提升诊断准确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诗嘉;陈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麻风病低流行地区疫情监测的分析

    目的 分析麻风病低流行地区的疫情监测情况.方法 此文实施研究的资料是2008年1月-2017年12月平远县地区麻风病的疫情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平远县地区疑似麻风病病例的检出状况、怀疑传染来源情况、疑似麻风病病例发现方式情况,研究和评估调查结果.结果 检出疑似麻风病病例20例,未检出麻风病患者;怀疑传染来源为家庭内传染2例,占10.00%,家庭外传染17例,占85.00%,传染源并不明确1例,占5.00%;疑似麻风病病例发现方式为医院皮肤科就诊及自报15例,占75.00%,主动随访以及义诊检查5例,占25.00%.结论 平远县地区虽然属于麻风病低流行地区,仍然检出一定的疑似麻风病病例,没有检出麻风病患者,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麻风病的疫情监测力度,及时检出麻风病.

    作者:黄良君;陈冠松;姚玉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药药剂师参与医院中药用药审核及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药药剂师参与医院中药用药审核及干预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辰区中医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各科室开具的中药处方312份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6份.干预组处方经过中药药剂师审核和干预,修改不当处方,指导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对照组处方不予中药药剂师干预.统计两组处方用药合理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处方用药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 vs 86.54%),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20%vs 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药剂师参与医院中药用药审核过程,并指导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可有效提高中药处方用药合理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殷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方式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方式及价值.方法 选取东莞市谢岗镇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12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防控制方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肺结核知识评分为(92.18±4.68)分、疾病控制时间为(31.25±3.66)d、满意度为98.33%,优于对照组的(83.65±5.16)分、(47.12±4.33)d、8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控制方式应用于肺结核患者效果明显,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使患者具备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丹红;李剑威;张玉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妊高症产妇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妊高症产妇的影响,为以后改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8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92例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吸氧支持及胎心胎动监测等,观察组9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2h内出血量、2~24 h出血量、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降低妊高症产妇血压水平,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评分,是一种优秀质护理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聂柱莲;梁莉;黎玉芳;杨彦;雷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运用品管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便秘发生率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颅脑外伤患者便秘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2017年4-12月期间开展实施QCC活动,将2017年9-10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将2017年4-6月开展QCC之前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52例为对照组;成立QCC活动小组,确立“降低颅脑外伤患者便秘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并予以实施;后进行对策标准化处理.结果 开展QCC后,颅脑外伤患者便秘发生率由32.8%下降至改善后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在降低颅脑外伤患者便秘发生率方面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科学应用质量管理工具的能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美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人才激励机制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给事业单位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所以,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并对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本文首先从事业单位人才管理观念落后、体制和考评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科学和促进员工良好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构建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接着又从建立创新激励制度、健全考评体系、多元化的激励手段、完善监督激励、健全制度、员工发展需求等方面重点阐述了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

    作者:王彦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月三河市燕郊二三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和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PaCO2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苏醒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魏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肺叶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肺叶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对临床护理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天津市海河医院接受肺叶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人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术后阻塞性肺不张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也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对应护理措施,进而提高肺叶切除术术后恢复状况,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机能,临床中可加以推广和运用.

    作者:徐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肝胆胰系统IgG4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肝胆胰系统IgG4相关疾病(IgG4-RD)包括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IgG4相关胰腺炎),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SC),IgG4相关胆囊炎(IgG4-related cholecystitis),和IgG4相关肝病(IgG4-related hepatopathy).新的研究显示IgG4相关肝病与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炎(IgG4-related AIH)具有相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在参与IgG4-RD的器官中,常观察到的与胰腺及胆道受累.1型AIP和IgG4-SC的靶点多为胆道和胰管周围的腺细胞.在IgG4-RD中IgG4的作用尚未明确,通过激活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Toll样受体释放白介素10可上调IgG4的产生.基于此发现,有学者提出肝胆胰系统IgG4-RD发病机制的假说,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其病原学机制.

    作者:丁小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康复理论与技术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综合分析康复理论与技术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12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干预方法)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康复理论与技术干预方法),每组60例.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72.35±6.36)岁.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72.28±6.38)岁.结果 厕所跌倒发生率高于走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边与厕所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理论与技术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明显,积极鼓励患者家属多让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兴趣爱好等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积极转移患者注意力,以期达到更为愉悦的状态.

    作者:白玫;张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并发咯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5月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并发咯血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给予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咯血改善情况、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咯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反复咯血2次以上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0% vs 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结核并发咯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降低反复咯血发生率,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英;张艳;叶燕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尿路结石碎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序号奇偶数编号,利用电脑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制订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输尿管黏膜损伤、输尿管穿孔、出血、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患者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效果理想,患者并发症较少,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黄春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快速康复流程QCC活动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疗效

    目的 通过品管圈(QCC)活动,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指导流程的标准化和护理效果.方法 成立QCC活动小组,制订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快速康复流程活动计划并予以实施.选取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根据对照组快速康复知晓率情况对观察组提出解决对策,比较两组的快速康复知晓率和术后能下地行走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康复训练知晓率为72.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9.2%;观察组患者知晓率累计达8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3%;观察组患者术后能下地行走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QCC活动实施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流程,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快速康复的知晓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林月群;曾燕玲;叶丽萍;余兰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5月124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人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干预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高于对照组的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应用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彭文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DCA循环护理干预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食管反流病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参与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及PDCA循环护理干预,通过胃食管反流病问卷(RDQ)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RDQ、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反流病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效果确切,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肖容;谢远倩;吴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