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明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肺叶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对临床护理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天津市海河医院接受肺叶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人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术后阻塞性肺不张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也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对应护理措施,进而提高肺叶切除术术后恢复状况,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机能,临床中可加以推广和运用.
作者:徐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人才激励机制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给事业单位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所以,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并对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本文首先从事业单位人才管理观念落后、体制和考评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科学和促进员工良好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构建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接着又从建立创新激励制度、健全考评体系、多元化的激励手段、完善监督激励、健全制度、员工发展需求等方面重点阐述了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
作者:王彦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麻风病低流行地区的疫情监测情况.方法 此文实施研究的资料是2008年1月-2017年12月平远县地区麻风病的疫情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平远县地区疑似麻风病病例的检出状况、怀疑传染来源情况、疑似麻风病病例发现方式情况,研究和评估调查结果.结果 检出疑似麻风病病例20例,未检出麻风病患者;怀疑传染来源为家庭内传染2例,占10.00%,家庭外传染17例,占85.00%,传染源并不明确1例,占5.00%;疑似麻风病病例发现方式为医院皮肤科就诊及自报15例,占75.00%,主动随访以及义诊检查5例,占25.00%.结论 平远县地区虽然属于麻风病低流行地区,仍然检出一定的疑似麻风病病例,没有检出麻风病患者,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麻风病的疫情监测力度,及时检出麻风病.
作者:黄良君;陈冠松;姚玉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企业在应用《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导则》前后,工人对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认知状况的改变,为用人单位做好正己烷危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线调查后,采用现场知识培训以及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干预,2周后再次进行相同的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的工人对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其中,“工作岗位禁忌证”、“含有正己烷溶剂”和“正己烷中毒环境”的正确认识方面,分别提高了64.3%、25.4%和24.4%;“接触途径”的知晓率提高了20.7%;“正己烷慢性中毒的典型症状”、“接触岗位”、“职业健康检查时间”、“个人防护措施”以及“应急救援”几个知识点的知晓率均有提高.在“个人防护用品”方面,知识知晓与态度形成、行为改变两两之间的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则》在职业接触正己烷的用人单位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对预防正己烷职业危害发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吴礼康;陈嘉兴;田亚锋;鲜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老年压力性损伤照顾者的相关知识水平,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宣教工作.方法 运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就诊于深圳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的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居家照顾者共9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压疮照顾行为问卷、照顾者压疮认知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统计照顾者的相关知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98例居家照顾者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问卷得分总分为7 ~22分,平均(15.23±7.20)分;其中对好发人群及部位维度的掌握情况好,对创面处理的掌握情况差;感知到的严重性、感知到的易感性、气垫床的使用与否及压力性损伤时间可以解释居家照顾者行为38.6%的变异(R2=0.386).结论 居家照顾者对于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的掌握存在不足,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以降低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再发率.
作者:王珍;吕霞;李锦铃;邓武红;陈翠平;付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镇梅毒疫情情况.方法 采用SPSS软件对2008-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镇梅毒疫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东莞市大岭山镇梅毒疫情报告显示,2008-2017年累计报告梅毒1 105例,其发病人数从2008年的48例(4.34%)升高到了2017年的158例(14.30%),2008-2010年以Ⅰ期梅毒居多,2011-2017年以隐性梅毒居多.Ⅱ期梅毒和Ⅲ期梅毒的发病率基本比较稳定.在人群分布上,以工人、职业不详、农民工为主,从总体上来看,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0.89∶1.结论 2008-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镇梅毒疫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建议相关部门做好梅毒疫情的规范转介和治疗工作,各相关单位还应加强对梅毒疫情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梅毒相关知识,进而有效控制梅毒疫情的传播.
作者:叶东清;杨欲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中山市三角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甲型流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联合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低于联合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发热、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咳嗽咳痰及扁桃体红肿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联合组为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喜炎平治疗甲型流感效果明显,其可快速且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结林;杨惠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Ⅳ期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40例Ⅳ期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湿性敷料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采用VS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干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90.00%;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及感染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S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及控制感染,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在Ⅳ期压疮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敏珍;王红娟;吴赛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至21世纪初期,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由于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在很多地区,经济发展快的地区中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要求适当地宽松下来.在计划生育实际工作中,避孕药具是预防怀孕的主要手段,所以,一定要对其加以重视,加强管理工作.本文分析了我国免费避孕药具管理和供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基层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和供应机制的变革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业务水平,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切实可行的变革对策,确保免费避孕药具管理、供应工作满足社会群众的实际需求,从而推动我国计划生育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许丽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12例阿霉素椎旁介入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此类患者心理负担重,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严重者甚至合并心理异常.护士在治疗期间必须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操作,解除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住院期间护士向患者详细介绍阿霉素椎旁介入治疗方法,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预防医源性感染.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5~7 d,出院时疼痛症状明显缓解,VAS评分为1~3分.结论 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特别是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在阿霉素椎旁介入治疗PHN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李红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闭塞症(ASO)球囊行扩张支架植入术(PTRS)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间入天津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4例ASO患者,均行PTRS治疗.依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空腹血糖(GLU)等血脂与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概念和自我护理技能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30%,对照组为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ASO患者行PTRS治疗的同时加用围术期护理可改善其血脂与血糖指标,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武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32例贫血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的贫血类型有所不同,通过资料回顾方式来进行分析整理.并选择同期32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进行血液检查,比较两组的血液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溶血性贫血、慢性感染贫血、缺铁性贫血以及地中海贫血患者体内的RDW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CV、MCH和MCHC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MCV、MCHC、RDW、MCH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查,需要分析患者血液中的MCV、MCH和MCHC水平,以此作为确定贫血类型的主要参考依据,这对于提升诊断准确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诗嘉;陈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镇水痘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镇水痘发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镇共上报水痘患者160例,水痘高发月份主要为3~5月及12月~次年1月;女性发病率(33.75%)低于男性(66.25%),好发群体为11~20岁,发病率为38.13%.主要发病群体为学生,发病率为63.75%,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场所为中小学校.结论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镇水痘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疾病负担比较严重.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到国家计划免疫程序当中,全面提升疫苗接种率,降低水痘发病率,从而更好地控制水痘传播蔓延.
作者:林瑾;杨欲静;叶东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病患者治疗合理搭配中医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桥头社康中心412例慢性病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疾病类型分为A组(高血压196例)、B组(糖尿病216例).两组患者均按照随机均等原则分为A1、A2和B1、B2,4个小组.A1、B1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后未搭配中医疗法.A2、B2组则在常规治疗后合理搭配中医疗法.对比A1、A2组和B1、B2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结果 A1、A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A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1、B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2组低于B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慢性病患者疾病管理中合理搭配中医疗法,可提升疾病控制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合并贲门缩窄术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消化内科1例胃息肉合并贲门口松弛患者,采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合并贲门缩窄术治疗,整个过程为患者提供专业化整体护理,并对此项治疗效果及护理进行全面系统性总结,以便更好地运用到现有的临床工作中.结果 患者症状消失,终达到患者满意.结论 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术后的专业化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且此治疗方法安全、痛苦小、疗效快,术后恢复快,是一种有效新方法.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内镜治疗,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达到患者满意,更好地服务于全社会.
作者:邵影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食管反流病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参与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及PDCA循环护理干预,通过胃食管反流病问卷(RDQ)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RDQ、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反流病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效果确切,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肖容;谢远倩;吴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品管圈(QCC)活动,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指导流程的标准化和护理效果.方法 成立QCC活动小组,制订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快速康复流程活动计划并予以实施.选取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根据对照组快速康复知晓率情况对观察组提出解决对策,比较两组的快速康复知晓率和术后能下地行走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康复训练知晓率为72.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9.2%;观察组患者知晓率累计达8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3%;观察组患者术后能下地行走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QCC活动实施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流程,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快速康复的知晓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林月群;曾燕玲;叶丽萍;余兰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颅脑外伤患者便秘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2017年4-12月期间开展实施QCC活动,将2017年9-10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将2017年4-6月开展QCC之前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52例为对照组;成立QCC活动小组,确立“降低颅脑外伤患者便秘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并予以实施;后进行对策标准化处理.结果 开展QCC后,颅脑外伤患者便秘发生率由32.8%下降至改善后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在降低颅脑外伤患者便秘发生率方面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科学应用质量管理工具的能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美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药药剂师参与医院中药用药审核及干预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辰区中医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各科室开具的中药处方312份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6份.干预组处方经过中药药剂师审核和干预,修改不当处方,指导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对照组处方不予中药药剂师干预.统计两组处方用药合理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处方用药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 vs 86.54%),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20%vs 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药剂师参与医院中药用药审核过程,并指导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可有效提高中药处方用药合理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殷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东莞市大岭山居民死亡原因及特征进行分析,为其防控策略制订提供依据和支持.方法 以东莞市疾病预防中心监测采集的2015-2017年大岭山居民死亡数据为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其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居民总死亡数为976人,死因顺位前三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伤害、神经系统疾病,分别为总死亡人数的31.4%、22.4%和11.7%,且死亡居民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伤害、神经系统疾病是东莞市大岭山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不同年龄与性别居民有关死亡原因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杨欲静;叶东清;林瑾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