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合并贲门缩窄术的疗效与护理

邵影辉

关键词: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疗效,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合并贲门缩窄术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消化内科1例胃息肉合并贲门口松弛患者,采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合并贲门缩窄术治疗,整个过程为患者提供专业化整体护理,并对此项治疗效果及护理进行全面系统性总结,以便更好地运用到现有的临床工作中.结果 患者症状消失,终达到患者满意.结论 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术后的专业化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且此治疗方法安全、痛苦小、疗效快,术后恢复快,是一种有效新方法.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内镜治疗,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达到患者满意,更好地服务于全社会.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喜炎平治疗甲型流感的效果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中山市三角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甲型流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联合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低于联合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发热、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咳嗽咳痰及扁桃体红肿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联合组为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喜炎平治疗甲型流感效果明显,其可快速且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结林;杨惠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快速康复流程QCC活动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疗效

    目的 通过品管圈(QCC)活动,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指导流程的标准化和护理效果.方法 成立QCC活动小组,制订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快速康复流程活动计划并予以实施.选取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根据对照组快速康复知晓率情况对观察组提出解决对策,比较两组的快速康复知晓率和术后能下地行走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康复训练知晓率为72.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9.2%;观察组患者知晓率累计达8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3%;观察组患者术后能下地行走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QCC活动实施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流程,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快速康复的知晓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林月群;曾燕玲;叶丽萍;余兰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服务进展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情感上障碍,加之肿瘤的复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患病、手术及放化疗的多重打击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地提高我国当前医院护理服务水平,提升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包括电话随访、建立QQ微信联络群、到患者家里探视患者等多种方式与患者交流,随时关注患者身体、心理恢复情况.妇科肿瘤患者延续护理国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模式,我国也很关注这个问题.延续护理服务模式能够增加妇产科肿瘤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再入院率,从而节约医疗成本和资源.

    作者:孟昭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月三河市燕郊二三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和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PaCO2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苏醒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魏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人才激励机制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给事业单位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所以,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并对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本文首先从事业单位人才管理观念落后、体制和考评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科学和促进员工良好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构建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接着又从建立创新激励制度、健全考评体系、多元化的激励手段、完善监督激励、健全制度、员工发展需求等方面重点阐述了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

    作者:王彦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中的效果.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开展以“提高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为主题的QCC活动.通过组建QCC小组“心欣圈”,组织成员使用头脑风暴选定主题,通过现状把握,要因分析,拟定有效对策并合理实施的方法,达到提高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的效果.结果 比较开展以“提高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为主题QCC活动前后数据变化发现: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由活动前的62.4%提高至活动后的83.6%,目标达成率为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CC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从而促使住院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有助于提高品管圈小组成员综合能力.

    作者:赵琳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方式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方式及价值.方法 选取东莞市谢岗镇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12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防控制方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肺结核知识评分为(92.18±4.68)分、疾病控制时间为(31.25±3.66)d、满意度为98.33%,优于对照组的(83.65±5.16)分、(47.12±4.33)d、8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控制方式应用于肺结核患者效果明显,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使患者具备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丹红;李剑威;张玉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在第一产程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产妇在第一产程实施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对第一产程时间与疼痛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的74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同一医院分娩的74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比较两组第一产程时间、疼痛度评分及自然分娩率.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帮助产妇分娩,可促进第一产程加快,减轻分娩痛苦,降低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曹少珊;王娜;刘芬;关桂梅;李绮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两种麻醉方式对肝细胞癌术后预后影响比较

    目的 探究两种麻醉方式对肝细胞癌(HCC)术后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廊坊市三河市燕郊二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HCC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和吸人麻醉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及麻醉不良反应率.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全凭静脉麻醉组疼痛2h评分为(2.24±0.42)分,吸人麻醉组为(3.35±0.73)分,全凭静脉麻醉组低于吸人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凭静脉麻醉组HAMA评分低于吸入组,完全清醒时间和离开清醒室时间也低于吸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患者清醒恢复时间短,能降低患者疼痛感,但两种麻醉方式对患者长期预后无影响.

    作者:王晓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钬激光碎石配合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钬激光碎石配合输尿管镜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台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12月-2018年6月间70例实施钬激光碎石配合输尿管镜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5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1周,干预组结石清除率为97.1%,高于传统组的80.0%;干预组术后排气、腰痛症状消失、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明显低于传统组的2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钬激光碎石配合输尿管镜治疗过程中运用护理干预可提升手术效果,不仅能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

    作者:谭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1例脑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护理

    目的 通过对护理个案的描述,探讨脑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疾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患者入院主因、现病史、既往史及入院后各项检查结果的分析及评估,并随时关注患者人院后各项检查化验结果变化情况,主管医生及时调整相关治疗用药,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找出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主管医生采取对症治疗以及护理方面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患者入院第6天语速较前好转,右肢活动较前灵活有力,NIHSS评分3分,第8天饮水不呛咳,洼田饮水试验2级,经精心治疗及护理14d后,患者病情平稳,准予出院.结论 临床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病情相对较为复杂,但只要治疗及时护理得当,可控制病情并好转出院,早日康复.

    作者:李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椎旁介入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12例阿霉素椎旁介入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此类患者心理负担重,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严重者甚至合并心理异常.护士在治疗期间必须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操作,解除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住院期间护士向患者详细介绍阿霉素椎旁介入治疗方法,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预防医源性感染.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5~7 d,出院时疼痛症状明显缓解,VAS评分为1~3分.结论 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特别是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在阿霉素椎旁介入治疗PHN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李红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作用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中山市三乡医院收治的产妇32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各163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精神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2.45%,低于对照组的1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98.77%,高于对照组的8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宫外孕患者术后的焦虑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玉梅;梁洁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产妇6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待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体位组300例和自由体位组318例,常规体位组采用传统卧位方式,自由体位组采用自由体位.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结果 与常规体位组相比,自由体位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常规体位组自然分娩率为42.00%,低于自由体位组的93.08%;常规体位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分别为46.00%及12.00%,分别高于自由体位组的6.92%及0.00%;自由体位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0.94%,低于常规体位组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体位待产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新生儿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作者:王娜;曹少珊;饶芳芳;关桂梅;李绮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分层护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分层次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血脂等达标情况,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改善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血脂及糖耐量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患者的吸烟、肥胖、高钠盐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升血压、血脂达标率,改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宁冬青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厦门市2011-2017年钩虫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总结和分析厦门市钩虫感染流行特征,为评估防治成效和修订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7年每年对厦门全市6个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3岁常住人口.采用Kato-Katz法进行钩虫感染病原学检查.结果 7年间共调查7 099人,检出钩虫感染者116人,总感染率为1.63%,比1998、2008年分别下降87.57%和72.69%,感染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374.49,P<0.01).男女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随年龄升高而上升(x2趋势=86.68,P<0.01);职业以农民感染率高(5.30%).结论 近20年来厦门市钩虫感染呈下降趋势,钩虫感染已得到有效控制.应加强以农民、中老年人钩虫感染的防治工作,强化落实健康教育、服药驱虫、改水改厕和病情监测等措施,巩固钩虫病防治成效.

    作者:陈华芳;柯雪梅;郭志南;汪家旭;苏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理念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和用药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因为高危药品的管理和用药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如果高危药品的管理不当和用药不合理甚至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西药房的高危药品管理以及用药安全性还存在许多缺陷,主要体现在部分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和西药房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用药安全性的降低.基于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就高危药品的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提高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和高危药品的使用安全性,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张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调查及护理

    目的 分析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天津市西青医院骨科治疗的102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都需卧床治疗,对患者的外伤情况、手术时间、饮食饮水情况、心理状况等因素与发生便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并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75例(73.53%)患者发生了便秘,其中卧床时间长、重伤、大手术患者发生便秘的较多,全麻以及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患者发生便秘的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骨科卧床患者,临床工作人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其护理干预,定时对患者的腹肌进行训练,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指导其合理饮食,减少便秘的发生.

    作者:罗敏;王智杰;杨圆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下肢动脉闭塞症球囊行扩张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闭塞症(ASO)球囊行扩张支架植入术(PTRS)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间入天津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4例ASO患者,均行PTRS治疗.依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空腹血糖(GLU)等血脂与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概念和自我护理技能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30%,对照组为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ASO患者行PTRS治疗的同时加用围术期护理可改善其血脂与血糖指标,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武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胸科手术患者恢复室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 研究胸科手术患者恢复室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42例2017年1-12月间于福建省立医院进行胸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4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躁动的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的躁动情况.结果 42例患者术后出现躁动的主要原因为切口疼痛30.95%、气管插管14.29%、引流管道21.43%、咽喉不适11.90%、缺氧7.14%、低血压14.29%.在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之后,患者的躁动发生几率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护理中,须根据患者出现躁动的主要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有效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的躁动情况,帮助患者在术后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减少患者术后治疗中的痛苦,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卢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