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红;贾玉新;宁俊艳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漏报的情况,分析形成漏报的原因,制定防止漏报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10年度出院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及其漏报率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该医院在2010年度2 326例出院病人资料,发现医院感染病人84例,医院感染率为3.61%.发现漏报医院感染病例20例,漏报率为23.81%.形成漏报的原因是科室感染监控措施不落实,感染诊断标准不熟悉.结论 该医院存在医院感染漏报现象,必须加强科室医院感染监控措施的落实和诊断标准的培训,减少漏报.
作者:冉素平;李东杰;王惠;张洪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纳米银温敏喷雾凝胶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的体外抑菌作用,探讨其抗菌应用价值.方法 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上述两种制剂联合应用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 纳米银温敏喷雾凝胶抗菌效果良好,可以增强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结论 纳米银温敏喷雾凝胶联用环丙沙星体外的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作者:陈美婉;刘长秀;余思琴;杨志文;吴传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临沂市河东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医院消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8-2010年对区直医院、乡镇卫生院及个体诊所(含村卫生室)的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辐射强度进行抽样监测.结果 3年共采样5623份,合格4133份,平均总合格率为73.5%.区直医院、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合格率分别为94.3%、89.7%、70.1%,有显著性差异(P<0.01);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辐照强度合格率分别为70.0%、68.3%、55.0%、86.3%和88.1%,有显著性差异(P <0.01);2008 -2010年合格率分别为72.5%、73.7%、74.4%,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该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较差,特别是个体诊所是医院消毒的薄弱环节,应重点加强个体诊所的消毒知识培训和监督检查.
作者:杨美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杭州市江于区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情况,为制定预防锐器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江于区所属部分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此次共调查临床护士363名,其中有280名护士自参加工作以来至少发生过一次锐器伤,锐器伤的发生率为77.13%.锐器伤发生率高的科室是治疗室和输液室.护士在实习期锐器伤年发生率61.5%.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是医疗锐器伤主要群体,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特别是年轻护士预防锐器伤知识教育,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作者:桑怀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人口老龄化、农村城市化、市场全球化、国际旅行常态化等社会变化,带来了大量耐药菌和新出现病原体的增长、医疗系统感染控制执行中制度疲劳和其它感染控制措施(如内镜清洗消毒)落实不到位,以及普遍存在的感染控制资源或资金有限,法规与标准出台的滞后,公众对感染的认识与媒体报导不足,健康保险的保障不足等等问题,使得感染与消毒在新世纪面临新的更多挑战.下面概括叙述如下.
作者:张文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式和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自含式(快速)测定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效果.方法 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式及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自含式(快速)置脉动真空灭菌器于132℃~134℃8min进行灭菌后,比较生物监测结果.结果 两种生物监测结果一致,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合格率100%,但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自含式生物监测法耗时短,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成本较低,优于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式生物监测法.
作者:黄燕;黄庆文;丘惠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及其致病菌分布,以便提高防控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方法,对富阳市中医院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 近8年该医院住院患者中有171例实施机械通气,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99例,死亡46例,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7.9%和46.5%.从感染病人标本中检出致病菌146株,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居前4位.结论 该院实施机械通气病人中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着重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韩江;章可谓;葛丹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进一步规范医院消毒与灭菌工作.方法 对全区医疗机构连续4年进行消毒效果质量抽样监测,包括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压力蒸汽灭菌器和紫外线灯管.结果 4年共采样1979份,合格1890份,平均总合格率95.5%,其中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灯管和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分别为89.5%、96.9%、95.4%、100%、94.5%和95.5%.结论 连续4年消毒质量表现平稳,但仍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李树梅;陈树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API 20E在消毒液污染菌种类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API 20E系统,对消毒液中污染的肠道致病菌进行了鉴定,同时与常规生化鉴定系统作对比,再经血清学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用API 20E方法对3份消毒液盲样中肠道致病菌作出了鉴定,且与常规鉴定方法的结果一致.结论 API 20E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特异和敏感性较高,适用于消毒液中肠道致病菌鉴定.
作者:王佳彬;慕万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辽宁省省市两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抽检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2008 - 2010年,对辽宁省省市两级医疗机构共采样检测不同消毒样品5227份,消毒质平均总合格率为90.92%.无菌物品和灭菌设备检测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4.18%,室内空气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74.28%.结论 辽宁省省市两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室内空气和医务人员手合格率较低,无菌物品和灭菌设备检测合格率与相关标准相差明显.
作者:贾兴真;张聿为;银燕;张红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内镜清洗消毒工作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内镜诊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内镜消毒质量管理水平,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拟解决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的管理和监控,以提高内镜使用记录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内镜消毒质量.内镜消毒信息化管理是通过给内镜加装IC卡芯片,开发内镜清洗消毒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在内镜消毒过程中,通过电脑监控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提高内镜清洗消毒使用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王彩霞;任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对不同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建立客观的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医疗器械清洗效果,同时与肉眼裸视法、校正视力法作平行比较.结果 肉眼裸视法、校正视力法、ATP生物荧光法评价30件手工清洗医疗器械,合格率分别为73.33%、73.33%、40.00%;评价30件机械清洗医疗器械,合格率分别为66.67%、66.67%、80.00%.3种评价方法相符的为60.00%.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能客观、有效评价医疗器械清洗效果,避免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但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的判定标准还应深入研究.
作者:王艳秋;刘晓杰;孙利群;姜晓春;白翠华;郭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改进雨季透析用水传统消毒法,确保透析用水质量.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效果检测方法,对改进后透析用水制水系统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传统消毒法在30 d采样储水罐出口水细菌总数即超标,60d采样反渗机出口水和储水罐出口水中细菌总数均超标.改进消毒法后,在整个90d连续9次采样,所有出口水的水质全部达标.结论 经过对改进前后消毒效果的比较,采用分段消毒法对整个供水系统进行消毒,3个月内能将菌数控制在200 cfu/ml以下,符合国家有关透析用水标准.
作者:李世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荆门市餐饮业凉菜间卫生状况,为加强凉菜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荆门市68家餐饮业凉菜间卫生状况、消毒设施配备、消毒效果进行随机调查和采样检测.结果 70%有凉菜配制专间,62%有消毒设施,50%餐具消毒不合格.结论 荆门市餐饮业凉菜间卫生状况和消毒质量较差,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餐饮业的卫生监督,特别是凉菜间管理,保障饮食安全.
作者:阮先成;付华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其致病菌分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神经内科连续3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致病菌分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神经内科3年共收治住院患者4 284例,发生医院感染153例,感染率为3.57%.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58.2%.患者的年龄、意识障碍、住院时间较长、吸痰和导尿等侵入性操作等是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为51.90%.结论 该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危险因素和致病菌无特殊规律,建议结合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作者:付琴;徐艳梅;邓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规范介入手术器械和布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意义.方法 改进以往介入手术器械和布类的处理模式,布类转交到洗浆房进行清洗和包装,手术器械独立包装,灭菌后发放使用.结果 布类包转交,减轻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量,杜绝了棉尘污染.手术器械体积减小了50%,重量下降了62.5%,工作耗时下降了 60%.结论 规范介入手术器械和布类包适应了卫生部行业标准,灭菌更加可靠,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陈慧;黄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招待所餐饮具消毒状况,分析卫生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管理措施.方法 对19个招待所的消毒间和凉菜间进行随机采样,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以是否检出大肠杆菌为判定依据.结果 共检测餐(饮)具1380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5.36%.在监测消毒间的5类餐具中,汤匙、筷子、水杯、碟子和碗的合格率分别为100%、99.35%、97.20%、96.91%和96.71%.凉菜间监测的结果中,盘子的合格率高,为95.80%;熟食板的合格率低,为89.33%.结论 19个招待所餐饮具消毒卫生状况总体较好,建议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管和宣传教育.
作者:李彩霞;杨林;任立松;高金拽;于海波;祁向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口腔诊疗机构的消毒工作现状,为有效防控口腔诊疗机构经血传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全市口腔诊疗机构消毒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消毒管理方面,本市口腔诊疗机构消毒管理基本情况良好,但在空气消毒或净化设备、消毒灭菌物品包装标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周期等方面存在不足.在消毒效果方面,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7.98%,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5.14%,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9.27%,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合格率为98.20%.结论 深圳市口腔诊疗机构消毒效果合格率较高,消毒管理工作存在差距,应加强改进.
作者:唐屹君;饶健;谌丁艳;林爱红;谭丽;张韶华;朱子犁;刘东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一种皮肤消毒液在检验科静脉采血皮肤消毒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法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检验方法对该皮肤消毒液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 使用一种皮肤消毒液消毒的患者经擦拭1遍1 min后,手上自然菌平均存活菌数<2 cfu/cm2;用常规碘伏消毒液消毒的患者皮肤擦拭1遍1 min后,消毒后手上局部自然菌平均存活菌数<3 cfu/cm2.两组消毒方法消毒后手上存活菌数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两组皮肤消毒方法对患者手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别,但此种皮肤消毒液消毒流程简便,节省时间,消毒效果好,无刺激性,不会留下色素,减少过敏反应,并且便于观察血管,使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
作者:龙绍芬;黎铁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完善腔镜手术器械集中处理流程及操作技巧,减少其损坏,确保清洗灭菌质量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医院器械成本.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统计,对2007年8月-2010年7月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腔镜器械清点记录、包装灭菌记录、手术对腔镜器械使用问题反馈记录及质量记录进行分析.结果 前18个月,处理器械1897份、30096件,损坏31件,损坏率为1.03%;采取改进措施后18个月处理器械2 446份,38 928件,损坏8件,损坏率为0.21‰.结论 对腔镜手术器械损坏情况及持续改进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能引起损坏各个环节因素合理调整,提供相应工作条件,不断改进操作技巧,腔镜手术器械损坏明显降低.
作者:杨宏娟;高振邦;党清和;张会丽;白建华;周俊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