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福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胍类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其消毒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实验,对该胍类消毒剂杀菌效果及毒性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 用浓度为6000 mg/L聚-[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胍消毒剂溶液作用2.5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用相同浓度的该消毒液对果蔬浸泡作用10 min,对果蔬表面人工染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3.79.该胍类消毒剂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值>5 000 mg/kg(体重),其原液对实验动物完整皮肤无刺激性.结论 该胍类消毒剂能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性能稳定,对动物皮肤无刺激性,属实际无毒类物质.
作者:董非;李爱萍;杨彬;刘文杰;王凤鸣;崔树玉;孙启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荆门市餐饮业凉菜间卫生状况,为加强凉菜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荆门市68家餐饮业凉菜间卫生状况、消毒设施配备、消毒效果进行随机调查和采样检测.结果 70%有凉菜配制专间,62%有消毒设施,50%餐具消毒不合格.结论 荆门市餐饮业凉菜间卫生状况和消毒质量较差,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餐饮业的卫生监督,特别是凉菜间管理,保障饮食安全.
作者:阮先成;付华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3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84消毒液杀菌效果及稳定性.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3种84消毒液相关性能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结果 所观察的3种84消毒液初始有效氯含量与pH值均符合《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编为1号的84消毒液以含有效氯100 mg/L的稀释液作用10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5.00;含有效氯200 mg/L的稀释液作用10min,对悬液内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但1号84消毒液稳定性加速试验结果,其有效氯含量下降率达到48.80%.2号消毒液同样未通过稳定性加速试验,且仅能杀灭2种指标菌.3号消毒液虽通过了稳定性加速试验,但杀菌性能不能满足杀灭3种指标菌的要求.结论 所试验的3种84消毒液均不属于合格产品,必须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作者:刘南;朱兵;杜江;何亚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本院新生儿室环境卫生消毒效果,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方法 每月对新生儿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及无菌物品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共采样207份,合格198份,合格率为95.6%,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1.9%、95.8%、96.2%、100.0%和100.0%.结论 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是新生儿室环境卫生质量控制的难点,应加以重视.
作者:王玲;王作艳;陈峰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人口老龄化、农村城市化、市场全球化、国际旅行常态化等社会变化,带来了大量耐药菌和新出现病原体的增长、医疗系统感染控制执行中制度疲劳和其它感染控制措施(如内镜清洗消毒)落实不到位,以及普遍存在的感染控制资源或资金有限,法规与标准出台的滞后,公众对感染的认识与媒体报导不足,健康保险的保障不足等等问题,使得感染与消毒在新世纪面临新的更多挑战.下面概括叙述如下.
作者:张文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API 20E在消毒液污染菌种类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API 20E系统,对消毒液中污染的肠道致病菌进行了鉴定,同时与常规生化鉴定系统作对比,再经血清学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用API 20E方法对3份消毒液盲样中肠道致病菌作出了鉴定,且与常规鉴定方法的结果一致.结论 API 20E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特异和敏感性较高,适用于消毒液中肠道致病菌鉴定.
作者:王佳彬;慕万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状况,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兵团医院2010年8月20日24小时内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该医院住院病人553例,实查544例,发生医院内感染病人10例、1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84%,例次感染率2.21%.发现社区获得感染131例、135例次,社区感染率24.08%、例次感染率24.82%.医院内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0%;泌尿道感染占25%.结论 该医院院内感染现患率较低,但住院病人社区获得感染较多,需要加强入院病人感染管理和诊断,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作者:张淑敏;朱熠;娜依兰;吴燕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快速生物监测仪检测价值,解决传统生物检测时间太长的问题.方法 对2010年1月-12月植入性手术器械监测284锅次,快速监测法每次培养3h观察荧光结果.结果 284锅次经快速生物监测,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快速生物监测法3h出结果,快速可靠,极大地缩短报告时间,保证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的安全快捷使用.
作者:张星华;徐遂转;杨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寻找一种经济、实用、有效、合适的引流瓶清洗消毒方法.方法 把使用后引流瓶分3组,实验A组由消毒供应中心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实验B组由消毒供应中心用酸化水浸泡5 min,对照组由各病房分散处理,比较三种引流瓶处理方法的清洗质量.结果 实验A组、实验B组和对照组清洗质量目测合格率分别为96.7%、97%、56.1%,抽查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100%、100%和66.7%,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流瓶由供应中心集中式处理,既能保证清洗质量,还能减少消毒液的用量,节省时间,而酸化水处理更能减少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同时能提高单位时间内浸泡引流瓶的数量.
作者:肖丽妹;吴桂英;蒋能慧;沈玉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规范介入手术器械和布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意义.方法 改进以往介入手术器械和布类的处理模式,布类转交到洗浆房进行清洗和包装,手术器械独立包装,灭菌后发放使用.结果 布类包转交,减轻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量,杜绝了棉尘污染.手术器械体积减小了50%,重量下降了62.5%,工作耗时下降了 60%.结论 规范介入手术器械和布类包适应了卫生部行业标准,灭菌更加可靠,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陈慧;黄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内镜清洗消毒工作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内镜诊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内镜消毒质量管理水平,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拟解决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的管理和监控,以提高内镜使用记录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内镜消毒质量.内镜消毒信息化管理是通过给内镜加装IC卡芯片,开发内镜清洗消毒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在内镜消毒过程中,通过电脑监控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提高内镜清洗消毒使用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王彩霞;任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顺义区医院各科室消毒灭菌工作的状况,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统计和分析2007 - 2010年压力蒸汽灭菌、内镜、透析液、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室内空气和呼吸机管路等的监测结果.结果 压力蒸汽灭菌、内镜、透析液、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为100%,手、室内空气和呼吸机管路监测合格率均在97.3%以上.结论 医院总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高,但室内空气消毒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力度,改进消毒灭菌方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云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方法 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本医院在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暴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2010年该医院在职医务人员共1502名,共发生职业暴露19例,发生率为1.3%.职业暴露以护士为主,占84.2%.暴露接触来源主要为来自乙型肝炎的病人血液,暴露原因主要是锐器伤和黏膜暴露.结论 职业暴露发生人群主要为护士,急诊科多,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病人,多数发生在治疗操作结束后,加强医护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职业暴露防范意识,采取防范措施.
作者:梁建红;刘玉坤;付艳霞;冯月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辽宁省省市两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抽检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2008 - 2010年,对辽宁省省市两级医疗机构共采样检测不同消毒样品5227份,消毒质平均总合格率为90.92%.无菌物品和灭菌设备检测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4.18%,室内空气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74.28%.结论 辽宁省省市两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室内空气和医务人员手合格率较低,无菌物品和灭菌设备检测合格率与相关标准相差明显.
作者:贾兴真;张聿为;银燕;张红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郑州市部分医院洁净手术室洁净效果,强化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现场检测方法,对4所医院22间洁净手术室综合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22间洁净手术室中,Ⅰ级和Ⅱ级洁净手术室各有6间,综合性能合格率均为66.66%;有6间Ⅲ级洁净手术室综合性能合格率为75%,另有4间Ⅳ级洁净手术室合格率为50%.在各项监测指标中,沉降菌超标率为31.82%,尘埃颗粒数超标率为18.19%,静压差和相对湿度合格率均为77.27%.结论 郑州市医院洁净手术室综合洁净性能达标率偏低,沉降菌和尘埃粒子数超标严重,特别加强Ⅰ、Ⅱ级洁净手术室质量管理.
作者:袁中良;王广州;王志刚;吕明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口腔诊疗机构的消毒工作现状,为有效防控口腔诊疗机构经血传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全市口腔诊疗机构消毒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消毒管理方面,本市口腔诊疗机构消毒管理基本情况良好,但在空气消毒或净化设备、消毒灭菌物品包装标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周期等方面存在不足.在消毒效果方面,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7.98%,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5.14%,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9.27%,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合格率为98.20%.结论 深圳市口腔诊疗机构消毒效果合格率较高,消毒管理工作存在差距,应加强改进.
作者:唐屹君;饶健;谌丁艳;林爱红;谭丽;张韶华;朱子犁;刘东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临沂市河东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医院消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8-2010年对区直医院、乡镇卫生院及个体诊所(含村卫生室)的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辐射强度进行抽样监测.结果 3年共采样5623份,合格4133份,平均总合格率为73.5%.区直医院、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合格率分别为94.3%、89.7%、70.1%,有显著性差异(P<0.01);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辐照强度合格率分别为70.0%、68.3%、55.0%、86.3%和88.1%,有显著性差异(P <0.01);2008 -2010年合格率分别为72.5%、73.7%、74.4%,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该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较差,特别是个体诊所是医院消毒的薄弱环节,应重点加强个体诊所的消毒知识培训和监督检查.
作者:杨美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一种二氧化氯消毒粉的杀菌性能.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理化测定方法,对该消毒剂性能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结果 消毒粉A和B两剂混合,溶解于2L蒸馏水中活化后二氧化氯含量为3 902 mg/L.用浓度为78 mg/L二氧化氯溶液作用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用相同浓度该二氧化氯消毒液对物体表面作擦拭消毒并作用10min,对表面自然菌平均杀灭对数值>1.00.在天然水样中加入该二氧化氯约1.0 mg/L作用30 min,使水样中大肠杆菌下降至0 cfu/100 ml.结论 该二氧化氯消毒粉杀菌效果较好,在较低浓度条件下对物体表面和水体消毒均效果较好.
作者:饶林;武雪冰;王长德;蒋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完善腔镜手术器械集中处理流程及操作技巧,减少其损坏,确保清洗灭菌质量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医院器械成本.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统计,对2007年8月-2010年7月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腔镜器械清点记录、包装灭菌记录、手术对腔镜器械使用问题反馈记录及质量记录进行分析.结果 前18个月,处理器械1897份、30096件,损坏31件,损坏率为1.03%;采取改进措施后18个月处理器械2 446份,38 928件,损坏8件,损坏率为0.21‰.结论 对腔镜手术器械损坏情况及持续改进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能引起损坏各个环节因素合理调整,提供相应工作条件,不断改进操作技巧,腔镜手术器械损坏明显降低.
作者:杨宏娟;高振邦;党清和;张会丽;白建华;周俊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式和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自含式(快速)测定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效果.方法 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式及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自含式(快速)置脉动真空灭菌器于132℃~134℃8min进行灭菌后,比较生物监测结果.结果 两种生物监测结果一致,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合格率100%,但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自含式生物监测法耗时短,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成本较低,优于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式生物监测法.
作者:黄燕;黄庆文;丘惠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