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姜文利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肠梗阻,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应用西医疗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5±2.7)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4±2.9)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5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为脑梗死并发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行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为脑梗死并发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行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97例脑梗死并发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01例)与对照组(19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在进行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运动功能得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入院时的运动功能得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出院时的运动功能得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脑梗死并发运动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基础上为其进行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必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青少年肺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青少年肺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41例(占患者总数的82%),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14%),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4%),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32例(占患者总数的64%),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的16%),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2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少年肺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谢安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给其加用益气复脉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6MWD 实验(6min步行试验)的结果、血浆NT-proBNP(B型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以及LVEDD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SD (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和LVEF (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进行6MWD 实验的结果和血浆NT-proBNP的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进行6MWD 实验的结果均有明显的提高,他们血清NT-proBNP的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6MWD 实验结果提高的幅度和其血清NT-proBNP水平下降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和LVEF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DD和LVESD均较治疗前有所缩小,他们的LVEF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LVEDD和LVESD缩小的幅度和其LVEF提高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衰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降低其心肌受损的程度。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彩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骨科损伤控制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上述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念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8.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52.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20.0%,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4.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损伤控制技术的指导下为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减少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明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的方法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的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我们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患者,其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患有糖尿病性脑梗死的患者,我们应先对其进行扩血管、抗凝、脱水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尽早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降低其血糖水平。另外,对于处在糖尿病急性期的患者,我们要严密监测其血糖水平,同时纠正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症状,以减轻其病情及脑缺血对其身体的损害,进而改善其预后。

    作者:赵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患者中,其病情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28例,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患者有27例。在观察组的患者中,其病情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27例,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患者有28例。我们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加用氟替卡松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好转率或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呼吸内科疾病,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范罡;廖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研究复方中药功效的方法

    复方中药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传统医学认为,将“君臣佐使理论”和“药物七情理论”作为依据、用方解的方法研究复方中药的功效可获得准确的结果。而现代医学则认为,用“物质基础理论”研究复方中药的功效可获得准确的结果。这两种研究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本文总结了传统医学研究复方中药功效的方法和现代医学研究复方中药功效的方法,旨在为复方中药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田金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及对其误诊原因的分析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探究其病情被误诊的原因。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3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由2名或2名以上具有丰富胸部影像诊断经验的医生共同对这些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其病情被误诊的原因。结果:在53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肺部出现结节或肿块,其中有2例患者的病情被误诊;有21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肺段或肺叶发生实变,其中有6例患者的病情被误诊;有13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发生气管支气管结核,其中有4例患者的病情被误诊;有9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发生纵隔淋巴结结核,其中有3例患者的病情被误诊;有2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肺部出现磨玻璃密度阴影,其病情均被误诊。结论: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检查结果复杂多样,其病情易被误诊。临床医生在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时需结合其临床资料认真进行分析,若无法确诊,应尽早对其病变组织进行活检。

    作者:徐明月;黄慧仪;林子乔;罗祖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针灸辨证取穴法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应用针灸辨证取穴法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头痛患者108例,依据治疗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4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针灸辨证取穴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颅痛定及益脑灵进行治疗,治疗20天后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显效例数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疗效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灸辨证取穴法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和实验组(1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足部护理等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对照组患者更加平稳,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饮食习惯、作息时间及对医嘱的遵守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积极的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降低其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芬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统计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的存活率、死亡率,并分析其尿素氮(BUN)、肌酐(CR)、血糖、血压、白蛋白等指标。结果:在为本组32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有9例患者在一年内死亡,有15例患者在2年内死亡。将这些的患者分成ESDN存活组和ESDN死亡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初次检测时获取的CR和BUN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ESDN存活组患者初检的BUN水平较低,CR水平较高。在ESDN死亡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死于感染性并发症,有3例患者死于恶性病质,有6例患者死于心力衰竭,有1例患者死于脑出血。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的死因主要为发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此外,脑出血、恶性病质及心力衰竭也是此类患者发生死亡的常见原因。在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其各方面的指标,观察其临床表现,确保其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治疗。

    作者:郭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进行综合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方面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为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在预防术后尿潴留方面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残余尿量、导尿率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残余尿量、导尿率、尿潴留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丹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依托比利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依托比利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依托比利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依托比利的基础上加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14/1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0.0%(12/1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依托比利相比,联合应用依托比利与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更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为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为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89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1)。实验组患者接受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5%。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俊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药饮片的质量对其疗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过,目前我国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药饮片的临床效果。本文简单论述了我国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应用内窥镜活检的方法诊断结肠、直肠癌的临床分析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诱因比较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已经成为了工业国家排名第二的常见肿瘤,也是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的肿瘤。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疾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早期检测、确诊手段,传统的方法虽然能够帮助患者确诊但是确诊率不高,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从而错过了佳治疗时间。对于不能确定的结、直肠腺癌患者,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活检组织检测,内窥镜及临床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黄青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泌尿系统感染指的是微生物在尿路内停留繁殖而导致细菌感染出现的临床症候群。一般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以及下尿路感染等,近年来,还可以根据尿路有无功能或解剖异常,是否导致全身疾病,可分成复杂性和非复杂性感染。当前,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为细菌感染常见类型,发病率仅低于呼吸道感染,我国发病率达到0.91%。本文综述了泌尿系感染常见的原因和感染途径研究进展,对泌尿系感染诊断和鉴别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泌尿系统感染治疗和预防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对于临床研究泌尿系统感染产生积极作用。

    作者:闫学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山甲白花汤治疗胰腺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山甲白花汤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只患有荷SW1990型胰腺癌小鼠的实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3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组和化疗联合山甲白花汤组,每组各有30只小鼠。我们给模型组小鼠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治疗,给化疗组小鼠使用吉西他滨进行化疗,给化疗联合山甲白花汤组小鼠联合使用吉西他滨(用法与化疗组小鼠相同)和山甲白花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小鼠体内胰腺癌灶的重量以及其血清中CEA(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和CA199(唾液酸化岩藻戊糖)的水平。结果:治疗结果后,模型组、化疗组和化疗联合山甲白花汤组小鼠体内胰腺癌灶的重量分别为0.77±0.14克、0.15±0.09克和0.06±0.09克。化疗联合山甲白花汤组小鼠体内胰腺癌灶的重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化疗组小鼠,三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化疗组小鼠体内胰腺癌的抑制率为80.52%,化疗联合山甲白花汤组小鼠体内胰腺癌的抑制率为92.21%。化疗联合山甲白花汤小鼠体内胰腺癌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化疗组小鼠,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模型组小鼠血清中CEA和CA199的水平分别为701.1±157.32和14.46±2.58,化疗组小鼠血清中CEA和CA199的水平分别为311.09±69.91和3.14±0.87,化疗联合山甲白花汤组小鼠血清中CEA和CA199的水平分别为159.8±161.83和2.06±1.19。化疗联合山甲白花汤组小鼠血清中CEA和CA199的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化疗组小鼠,三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用山甲花汤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胰腺癌,可能有效地降低胰腺癌的多重耐药性,提高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此疗法可作为治疗胰腺癌的优选方法。

    作者:魏一强;孙素芹;刘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使用中药安全性的探讨与思考

    随着中药产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中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中药使用的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各界的关注。事实上,中药一直以其生物利用度高而闻名,其治疗疾病的神奇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人们不能因为个别中药存在使用上的安全问题就对中药全盘否定,而应该找到产生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正确使用中药的方法,以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对中药使用的现状及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在其住院期间对所有患者都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这些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和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况及效果。结果:在这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中,有7例患者顺利地进行了阴道分娩,有23例患者通过剖宫产终止妊娠,这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的情况发生,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认真负责地做好其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其生产结局。

    作者:王江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