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李俊莲;郭凯
目的:探讨体检静脉采血护理使用沟通方法的效果和体会.方法:将收治的100例进行体检静脉采血的人群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护理,研究组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与研究者进行沟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体检之后的满意程度以及两组检查者晕针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满意程度(96.00%)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程度(75.00%),研究组的晕针人数以及紧张、恐惧的发生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静脉采血时使用沟通方法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对体检人群使用沟通方法进行护理增加了体检人群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邱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108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对照组,统计护理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合理饮食、按时复查、正确服药、规律生活等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睡眠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黄招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的84例AL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MTX浓度和四氢叶酸钙(CF)总需要量,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后0h和20h的MTX血清浓度及骨髓抑制、肝功肾功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44hMTX浓度、CF需要量以及消化道症状和口腔溃疡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ALL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MTX血清浓度、CF解救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云;许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80例急性胸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选择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病因为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让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让患者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朱婷婷;许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医院科室之间、领导与医护人员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老职工间各种利益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政工师发挥其沟通与协调职能,促进医院各方面工作顺利运行.该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探讨医院政工师如何在科室间、医患沟通方面发挥沟通与协调作用.
作者:钱晓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行超声介入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4例确诊为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以及胸腔穿刺输液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超声电导仪行局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胸水吸收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水吸收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李娅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咀嚼口香糖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的影响.方法:将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6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0 例,指导观察组术后6 小时开始咀嚼口香糖,每次10~15min,每天3 次至肛门排气;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但住院总费用无明显差异.结论:咀嚼口香糖能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排气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方法简单、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童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使用中医活血化瘀法的效果.方法:收集子宫肌瘤患者共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中医活血化瘀法,将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改善情况、雌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子宫肌瘤体积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优;观察组雌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医活血化瘀法能够显著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并改善患者机体中的雌激素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雯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配合措施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6例胸腹腔镜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配合,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配合措施.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器械护士器械传递措施、器械准备不足以及器械使用方法错误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巡回护士离开手术室次数以及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配合措施可促进胸腹腔镜治疗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康复,减少护士在工作中的失误.
作者:常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改良芒硝外敷袋联合舒适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胰腺炎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芒硝外敷袋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芒硝外敷袋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护理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稍高于对照组(86.67%),但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为93.33%(28/30),对照组患者护理舒适度为70.00%(21/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芒硝外敷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舒适护理使用过程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薛梅;刘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肥胖症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一种全球流行病,全世界有大约30%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肥胖,并且病态肥胖的人数在近20年内增长约70%.肥胖与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肝胆以及胰腺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文旨在从病理生理学以及预后的角度探讨肥胖对于胆石病、胰腺疾病的影响,为其诊治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
作者:雷鑫明;路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甲型流感病毒H7N9亚型感染可使人产生急性呼吸道症状,严重者脏器衰竭,甚至导致死亡.2015年某医院收治1例H7N9禽流感患者,经积极抢救,患者成功治愈出院.该文试图对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经验,为医疗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王锋生;张兵;周道平;吴怀国;闫萍;解俊;张文燕;王文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EVLT)的临床疗效.方法:取实验犬右后肢静脉(6条)行腔内激光照射,对3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结果:实验犬后肢静脉在激光照射后的12周,其静脉管腔完全闭塞,形成纤维组织增生.该组患者下肢浅静脉曲张消失,5例患肢存在的溃疡14~30天全部愈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5个月均无复发.结论:EVLT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理想方法.
作者:胡开兵;李龙;刘咸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袜在固定小儿手背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对照组采用3M自粘绷带固定穿刺部位,观察组则在3M自粘绷带固定穿刺部位后套上儿童袜自制的小手套.比较两组患儿意外拔管的例数、静脉留置的时间、不良反应及穿刺部位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配合程度、意外拔管例数、留置针不良反应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后应用儿童袜保护,可减少患儿意外拔管,保证静脉留置时间,减少留置期间的不良反应,增加患儿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急性困难气道患者135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组予以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和静脉推注咪达唑仑予以麻醉.对插管前、插后1min、10min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前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Ramsay镇静评分和末梢灌注指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后1min和10min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Ramsay镇静评分和末梢灌注指数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麻醉中能够提升镇静效果和末梢灌注.
作者:张莉;王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口腔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在不同年龄、区域的人群中发病率有一定差异,口腔癌的发生发展与吸烟、饮酒、病毒感染、饮食习惯等危险因素有关.开展对口腔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口腔癌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而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大程度提高口腔癌早期诊断率、患者存活率.该文对近一段时期对口腔癌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陶冶;朱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肠内营养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3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配合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BMI、TP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配合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同时还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马燕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住院期间予按时服药相关知识和一般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对出院3个月后的患者进行回访,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院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帮助患者做好自我管理.
作者:冯银平;朱其华;卞士敏;杜婉莉;卓雪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应用.方法:选取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两组采血方式检验结果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血检验WBC、RBC、Hb、HCT、PLT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末梢血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血采血方法检验,结果准确率较高,为患者的病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吴天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改革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理教学成效,培养实用型临床护理人才.方法:比较传统护理实验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引导的自我导向学习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自我导向学习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实验教学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能力.结论:自我导向学习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教学成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小丽;李远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