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周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方法.方法:根据ICU病区的布局,将一病区的10张床位设为实验组,二病区的10张床位设为对照组.实验组病床使用床头抬高角度仪,对照组采用目测法.由白班、小夜、大夜三个班次不定时检查一次床头抬高角度,1周后比较两组护士床头抬高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护士对床头抬高30°~45°的准确率为95.7%,对照组为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床头角度仪能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的准确率.
作者:戈亚运;姚秀英;黄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某院2016年1月-6月医院未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抽取同期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患者80例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5.0%),研究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96.3%)高于对照组(8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维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1月-12月12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6年1月-12月12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高于实验组的1.67%.结论:在血液科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沈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通过对1例上消化道出血补液过程中致皮肤水泡的患者静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导致皮肤水泡的药液为聚明胶肽,并采取护理措施,积极治疗皮肤水泡直至愈合.
作者:孙红梅;朱其华;贺贞;刘凤;方志琳;卞士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门诊输液厅输液的2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配合整体护理),对照组100例(配合常规输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平均穿刺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穿刺次数为(1.05±0.13)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49±0.23)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可有效提高满意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
作者:徐殷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某医院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胸腔镜下房间隔修补手术11例,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安全护送.结果:手术护理配合顺利,患者术后恢复好,均顺利出院.结论:熟悉胸腔镜手术配合的步骤和特点,全面的评估、充分的准备、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刘迎春;周子娟;杨娟娟;马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液体复苏的相关性.方法:整理5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依照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达标情况,将患者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分析两组患者予液体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以及复苏前后、死亡及生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达标组患者的心输出量指数(CI)和每搏输出量(SV)、每搏变异度(SVV)较未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后的平均动脉压(MAP)、CI和SV、SVV与复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患者MAP、CVP、CI、SV、SVV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前后及达标情况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患者的预后存在密切联系,可以为临床提供指导.
作者:王敏;张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导致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医院住院分娩的高龄孕妇患者149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妊高症组和无妊高症组.采集记录产妇的年龄、体重指数、分娩时孕龄、孕次、产次、胎儿性别、流产引产病史、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高血压家族史等.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阳性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龄孕妇妊高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40岁、妊娠期糖尿病、体重指数>29、前置胎盘、流产引产病史、高血压家族史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40岁、体重指数>29、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是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于40岁,有家族高血压病史,合并孕期肥胖、妊娠期糖尿病的高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较高,应做好预防及相关的治疗准备.
作者:孙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108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对照组,统计护理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合理饮食、按时复查、正确服药、规律生活等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睡眠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黄招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医院科室之间、领导与医护人员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老职工间各种利益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政工师发挥其沟通与协调职能,促进医院各方面工作顺利运行.该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探讨医院政工师如何在科室间、医患沟通方面发挥沟通与协调作用.
作者:钱晓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日前,从中国药学会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上获悉,六安市人民医院申报的两个科研项目均获中国药学会科技传播创新工程2017年首批重点项目立项.
作者:院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应用超薄全瓷贴面和Z350XT光固化树脂的方法进行前牙微创美学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龋病、氟牙症、牙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过小牙、牙间隙过大、切端缺损的前牙应用超薄全瓷贴面的方法对38例患者102颗患牙与应用Z350XT光固化树脂的方法对45例患者101颗患牙进行微创美学修复,分别进行6、12、24、36个月后随访,依据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贴面评价分类标准进行临床效果对比研究,统计成功率.结果:经过3年观察,超薄全瓷贴面和Z350XT光固化树脂微创美学修复在继发龋、边缘适合性、边缘变色、颜色适合性和结构形态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表现,成功率分别为95.1%和92.1%.结论:超薄全瓷贴面和Z350XT光固化树脂微创美学修复,制备牙少,强度高,色泽逼真,是良好的前牙微创美学修复方法.
作者:王骅;王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收治疗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6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67.65%,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1.18%(P<0.05);关于护理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病症不确定感评分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既能使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改善,而且还能使其护理满意度提升,加快患者病症康复.
作者:郭志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应用.方法:选取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两组采血方式检验结果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血检验WBC、RBC、Hb、HCT、PLT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末梢血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血采血方法检验,结果准确率较高,为患者的病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吴天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2014年9月-2016年3月接收精神分裂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氯丙嗪治疗,研究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符号编码、连线测验、语义流畅、持续操作、数字序列、空间广度、情绪管理方面分值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分裂症患者借助喹硫平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其相关机制仍需深入探讨.
作者:王妮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类专业基础课程,难教难学.该文从树立学习信心、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评价的改革等四个方面探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实践证明,科学的课堂设计可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生物化学,为后续的课程打好基础.
作者:余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的84例AL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MTX浓度和四氢叶酸钙(CF)总需要量,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后0h和20h的MTX血清浓度及骨髓抑制、肝功肾功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44hMTX浓度、CF需要量以及消化道症状和口腔溃疡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ALL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MTX血清浓度、CF解救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云;许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6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治疗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因发现颈部包块来医院就诊,通过术中病理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予以甲状腺全切除术及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术后1年随访,发现2例单侧颈部复发,占患者总数的12.5%,均未见骨、肝、肺等组织器官及远端转移.结论: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较为少见、恶性程度较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也较高.主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牛正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案例式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某医院普外科实习的80名同学,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名)及对照组(40名),观察组采取案例式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使用同一试卷对两组实习生同时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分为(88.64±12.46)分,对照组的平均分为(82.24±8.51)分,观察组的成绩要高于对照组的成绩,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2%,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实习生的教学中使用案例式学习法效果显著,案例式教学法可以在临床医学的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血站为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但是其在提供采血、供血服务的过程中所开展的血液、检验、制备、运输等均涉及到劳动力价值成本、物料消耗成本.因此,血站在发展过程中须将社会效益的实现发生在首位,同时加强成本管理工作,通过成本核算促进血站配置资源、节约成本、绩效分配等的合理性得到不断提升.该文主要探讨血站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具体构建措施,旨在为血站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刘凯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