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燕;蔡德雷;夏勇;宋燕华;严峻
目的 调查殡仪馆遗体表面微生物的状况,研究适用于遗体清洁与消毒方法,减少殡仪场所交叉感染.方法 采用棉拭采样检验方法对北京、河北等6省、市、区的25个殡仪馆的遗体表面进行了检测.结果遗体口与鼻部位污染细菌总数分别为52 273 cfu/cm2和36 322 cfu/鼻;耳部细菌总数为17 241cfu/只,面部细菌污染总数平均为1333 cfu/cm2;手部携带细菌总数平均为23 cfu/cm2.结论 殡仪场所遗体表面微生物污染严重,殡仪职工在处理遗体的过程中应注意生物安全防护和消毒问题.
作者:杨德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规范消毒检测中细菌总数极限值结果的报告,使其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方法 采用规范计算和统计方法对同一结果用不同的值报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依据不同规范和标准对同一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报告有所不同,同一检测数据报告结果存在差别.对于检出菌数为0应报告为未检出,检出平均菌数0~0.9者应报告<1.0.结论 目前在消毒检测和卫生学检测中存在对检出菌数小极限值报告结果不同的现象,建议在修订规范和标准中应予以规范.
作者:刘海艳;王华磊;宋英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医务人员手传播病原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已引起医院的高度重视,然而却忽视了夏季医务人员裸露前臂污染所造成的交叉感染和个人安全.为了解临床医务人员裸露前臂的污染程度以及对裸露前臂污染状况的认识,对全院临床科室77名医护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现场采样检测.
作者:张淑敏;赵新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灭菌包装材料是医院必备的耗材,主要用于临床诊疗器材灭菌前的包装,避免灭菌后的器材在进行无菌存放和无菌传递过程中受到污染,在打开包装使用时还保持无菌状态.一次性医用纸塑卷袋是近年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常用的无菌物品包装材料.
作者:马秀荣;康晋萍;孙惠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不同纳米银制剂抑菌作用,为临床应用纳米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稀释法和K-B纸片扩散法,对不同纳米银制剂低抑菌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 纳米银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MIC值为1.0 mg/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2.0 mg/L.纳米银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均为1.0 me/L.含50 mg/L纳米银凝胶对上述3种试验菌抑菌环直径均>7.0 mm;含50 mg/L纳米银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抑菌环直径>7.0 mm,但对大肠埃希菌抑菌环直径<7.0 mm.结论 两种剂型的纳米银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差别不明显.
作者:陈美婉;吴红梅;刘长秀;江少平;吴传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医用生物蛋白缝合线的灭菌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载体浸泡定性杀菌试验法和无菌检验技术对低浓度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浸泡灭菌医用生物蛋白缝合线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用该复方消毒剂处理的缝线在室温条件下存放四年后,其线径平均增大6.40%,抗张强力平均下降7.37%.经多批次无菌试验证实,处理后的产品符合无菌要求.该复方消毒剂原液对染于不锈钢载体上和医用缝合线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8h,可达到完全杀灭.结论 该复方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芽孢作用,对缝线的性能指标影响较小,可用于医用生物蛋白缝合线的灭菌处理.
作者:张冬生;梁金平;缪军;陈和周;户华雄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经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包必须干燥方可保存,湿包容易受到污染.物品包在灭菌器内经干燥过程,取出后需经适当冷却检查是否干燥.若在包裹表面或里面有肉眼或隐蔽存在湿气、水滴、水柱,即可认为是湿包.在压力蒸汽灭菌中,湿包是在灭菌过程中影响灭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提高灭菌成功率,确保灭菌质量,我们对湿包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控制对策.
作者:关瑞锋;张淑北;杨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加强部队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监测工作,加强消毒质量控制,根据<军队卫生防疫机构工作规定>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3年来,我们陆续对2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宋振耀;苏俊锋;胡亚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石榴皮乙醇提取液的体外抗菌作用和毒性.方法 采用抑菌环试验和营养肉汤稀释法以及动物试验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含石榴皮生药150 g/L的乙醇提取液对结核分枝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临床分离菌株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标准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均大于7 mm.石榴皮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低抑菌浓度为25 g/L.小鼠急性经口LD50值大于5000 ms/kg,石榴皮提取原液对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指数为0.13,属于轻度刺激性.结论 石榴皮乙醇提取液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作用,属无毒级物质,皮肤刺激性较轻.
作者:李志富;毛文奎;邵伟;丁静;任少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一种含氯消毒粉水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方法 以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该消毒液不同氧化还原电位条件下杀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以含有效氯50 mg/L不变的条件下,该消毒液的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为700、800、900、980 mV,对悬液内大肠杆菌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分别为2.45、2.83、6.75和6.7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分别为2.22、3.11、6.41和6.41.以含有效氯300 ms/L,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为900、980、1050 mV,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 min,杀灭对数值分别为0.79、2.91和6.23.结论 提高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还原电位值,可明显提高其杀菌能力.
作者:张顺合;张维;陈春田;慈颖;王林;王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无菌医疗器材的质量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控制水平,甚至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为加强复用医疗器材的全程质控管理,建立复用医疗器材下送回收的绿色通道,以保证复用医疗器材的质量安全.为此,抓好复用医疗器材的质量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其优质供应,建立起复用医疗器材从回收、洗涤、包装、灭菌到储存、发放、使用的绿色通道,有效地避免了无菌医疗器材使用前的再污染,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葛常英;刘杜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病房传呼器手柄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不同方法消毒后的传呼器手柄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 医院使用的传呼器手柄污染菌数平均为38cfu/cm2.用75%酒精对传呼器手柄作擦拭消毒至少2遍,对其表面上自然菌消除率为98.38%,消毒后平均存活菌数为0.62cfu/cm2.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对其表面上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8.39%,消毒后平均存活菌数为0.58cfu/cm2.结论 医院使用的传呼器手柄污染严重,用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作擦拭消毒均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红;薛菊兰;王月云;段六生;王靖;赵应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为加强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我们对全区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作者:李冬梅;韩秀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患者供氧方式也在改变,多数大医院的供氧方法多是由医院中心供氧站经管道将氧气输?到每个病人单位,氧气流量表连接在墙上氧气的出口处[1].氧气是医院急救病人必备的医疗用品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而需要吸氧的病人多数病情比较危重,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而中心供氧装置一方面由于其部件难以清洗、消毒;另外,湿化瓶与湿化液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污染率增高.凡接触体腔、伤口、黏膜的用具对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造成了医院感染控制的缺陷.如何有效地对中心供氧装置系统进行消毒,避免引起交叉感染,这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之一.
作者:史婧;杨宏娟;王晓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医院消毒质量对预防院内感染至关重要.为评价玉林市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为医院消毒管理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2003~2007年连续5年对玉林市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罗卡新;程政军;叶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放线菌A01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影印平皿法和杯碟法,筛选出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测定其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从医院周围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代谢物具有较高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放线菌,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命名为A01.结论 A01菌株发酵液对葡萄球菌类致病菌抑制效果较好,温度对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强酸或强碱可降低其活性.
作者:窦会娟;李林珂;孙连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了解我区个体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状况,以便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化开展消毒灭菌工作,2006年我们对辖区内的个体医疗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作者:赵霞;郭振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芽孢杆菌属细菌在自然界分布较为广泛,由于能够产生抗逆性内生孢子,因此可耐受各种不良环境,如可以在pH为2~3的地方生存,也可以在温度高达80℃甚至更高温度的地方生长,而南极寒冷的冰雪中也能见到它们的踪迹.芽孢杆菌属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是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微生物类群.
作者:刘波;李红;姚粟;李金霞;程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了解驻马店市驿城区和开发区两城区内餐饮业专间(凉菜间、蛋糕裱花间、餐具洗消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对已取得卫生许可证的256家餐饮业专间内紫外线消毒灯功率、紫外辐照度、功率与专间面积比、安装高度、开关安装位置、开启时间和照射消毒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孙先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在今年汶川抗振救灾期间,绍兴市人民医院负责收治灾区伤员50人,多以骨折等外伤为主,半数以上的伤员不同程度地有贫血和营养不良,许多伤员的患处只进行了简单的处理,术后感染情况明显,有些没有外露性创口和开放性骨折的病人没及时手术.因此,收住伤员要做好严密的预防性消毒隔离,预防控制外伤感染,未发生一例气性坏疽病例.
作者:蒋景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