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纳米银制剂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陈美婉;吴红梅;刘长秀;江少平;吴传斌

关键词:纳米银, 制剂, 抑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纳米银制剂抑菌作用,为临床应用纳米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稀释法和K-B纸片扩散法,对不同纳米银制剂低抑菌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 纳米银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MIC值为1.0 mg/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2.0 mg/L.纳米银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均为1.0 me/L.含50 mg/L纳米银凝胶对上述3种试验菌抑菌环直径均>7.0 mm;含50 mg/L纳米银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抑菌环直径>7.0 mm,但对大肠埃希菌抑菌环直径<7.0 mm.结论 两种剂型的纳米银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差别不明显.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在手术室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三种不同的空气消毒方法在手术室空气消毒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佳空气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平板沉降法进行采样和培养,对三种空气消毒方法消毒普通手术间空气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每种消毒方法均作用1 h,以空气中总菌数≤200 cfu/m3为合格.动态消毒机消毒后空气质量合格率为100%,紫外线灯照射法合格率为78.26%,用含醋酸氯已定3800~4000 mg/L含酒精复合溶液按5 ml/m3剂量喷雾消毒合格率为93.62%.结论 使用动态消毒机对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好.

    作者:梁远祝;陈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石嘴山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工作是预防病原体从病人、带菌者及医疗器械等传染给他人的重要措施,为了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于2007年4月、10月对辖区31家公、私立医院、个体诊所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王宁红;尤平涛;何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用石蜡油组装方法的改进与灭菌效果观察

    目的 解决医用石蜡油灭菌问题.方法 采用生物监测方法对改进包装后的石蜡油干热灭菌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 改进后包装内石蜡油经160℃干热灭菌处理2 h,灭菌效果连续12次检测每次都合格;灭菌过程中和灭菌后物品无异常气味,不产生异常油烟,小包装使用方便,未产生任何故障.结论 医用石蜡油改进包装后,适用于干热灭菌处理,灭菌效果合格,解决了临床使用问题.

    作者:田桂登;田雍;侯秋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抗震救灾中的医院消毒供应室应急管理

    绵阳市中心医院是地震前线一所三甲综合医院,在地震后的5 d内在原有1222住院病人基础上突增伤员1148人,使医院工作量增加了一倍.为确保抢救伤员生命,建立了临时帐篷病区7个,搭建帐篷121个,每天要在篷区完成手术数百台.此间消毒供应室在余震不断、各种限制较多、器械补给困难的情况下,为抢救伤员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对手术的及时进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者:包燕;汪璐;张晓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种新灭菌容器的制作及应用

    目的 研制一种用于临床物品灭菌及贮存的容器代替现有的部分灭菌容器.方法 对新灭菌容器与临床常用的灭菌容器性能进行使用对比实验.结果 新灭菌容器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结论 新灭菌容器是一种能代替部分灭菌容器进行多种物品灭菌及贮存的容器.

    作者:聂莉霞;景建英;冯春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氧气湿化瓶湿化液的选择与延期更换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氧气湿化瓶湿化液的选择与更换并观察其使用效果.方法 采用细菌检验方法对所选择的湿化液进行检测.结果 使用凉白开水作为湿化液,使用24 h、48 h、72 h,其合格率依次为100%、97.82%、95.65%.用灭菌蒸馏水作湿化液,使用24 h和48 h合格率均为100%,72 h合格率为97.73%.结论 使用凉白开水和灭菌蒸馏水作为氧气湿化瓶湿化液,可连续使用72h,其结果无明显差别.

    作者:吴变兰;李临平;王美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原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的990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78例,医院感染率为17.9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占60.67%;泌尿道感染占23.60%.病原菌检出革兰阴性杆菌占68.08%,革兰阳性球菌占12.76%,真菌占19.14%.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操作、高龄者感染率高.结论 糖尿病患者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医院感染以呼吸道为主,住院时间长和侵袭性操作及高龄为主要诱因.

    作者:詹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监测结果报告

    目的 了解本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状况,找出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度本医院全部出院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医院全年住院病人4682例,感染率为3.3%.在医院感染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构成比为66%;其次是泌尿道感染构成比为24.8%;手术切口感染构成比为4.8%.致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是侵入性诊疗操作,放疗、化疗和使用免疫制剂.结论 本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感染高危因素为侵入性操作和放化疗等.

    作者:曲宏;赫义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二溴海因对嗜肺军团菌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二溴海因对嗜肺军团菌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 用含有效溴200 ms/L的二溴海因消毒液作用10 min和含有效溴400 ms/L的二溴海因消毒液作用2.5 min,对悬液内嗜肺军团菌均可达到完全杀灭.消毒液的温度为10℃时对二溴海因杀灭嗜肺军团菌的效果有轻度影响;菌悬液内含体积分数50%小牛血清对二溴海因杀灭嗜肺军团杆菌的效果基本无影响;消毒液的pH值在9.0~5.0范围内,基本不影响二溴海因的杀菌效果.结论 二溴海因对悬液内嗜肺军团菌有很好杀灭效果,受有机物影响较小,pH值允许范围较宽.

    作者:陈越英;吴晓松;孙俊;徐燕;谈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汶川地震灾区进行卫生防疫消杀工作的经验

    汶川大地震后,许多基础设施和公共保障体系如饮水设施和供水管线、居住的房屋和建筑物、厂矿厂房等都遭到坏,道路塌方和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对人们的饮水卫生、食品供应和居住生活环境以及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卫生防病和防疫消杀工作是抗震救灾工作重中之重,兰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投入汶川地震灾害救援,以快速度奔赴灾区进行卫生防疫消毒杀虫和灭鼠等卫生救工作.

    作者:张俊才;周林;钟志宏;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次性医疗用品热原检测结果

    目的 检测一次性医疗用品热原,控制临床输血输液反应.方法 采用鲎试验方法对采购的一次性输血器、输液器和注射器进行了热原检测.结果 经对108份一次性使用输血器、输液器和注射器以及医院再生玻璃注射器等检品中,检出热原阳性9份,阳性率为8.33%.热原阳性包括:1份输液反应后余液,2份反渗水和6份输血器.结论 医院采购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存在热原阳性,有必要进行批次抽检.

    作者:廖青青;许仁美;方玉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酸链球菌素对蜡样杆菌芽孢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乳酸链球菌素对蜡样杆菌芽孢的作用.方法 借助OD650值测定蜡样杆菌芽孢萌发率,采用定量杀菌试验方法测定乳酸链球菌素对蜡样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结果 经测定,本研究用乳酸链球菌素浓度为672 μg/ml.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萌发剂(L-丙氨酸)100 mmol/L,于37℃条件下作用15 min,可以促使95%以上的芽孢萌发变成繁殖体.用100 mmol/L萌发剂与含量420 μ/ml的乳酸链球菌素作用15 min,对萌发蜡样杆菌芽孢的平均杀灭率达到99.62%.在作用体系中加入萌发剂,可使乳酸链球菌素对蜡样杆菌芽孢杀灭率提高5倍.结论 乳酸链球菌素配合萌发剂对处于萌发状态的蜡样杆菌芽孢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在作用体系中加入萌发剂可明显提高乳酸链球菌素杀灭细菌芽孢的作用.

    作者:李曼;侯利华;曹晓梅;陈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次性医用纸塑卷袋包装材料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灭菌包装材料是医院必备的耗材,主要用于临床诊疗器材灭菌前的包装,避免灭菌后的器材在进行无菌存放和无菌传递过程中受到污染,在打开包装使用时还保持无菌状态.一次性医用纸塑卷袋是近年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常用的无菌物品包装材料.

    作者:马秀荣;康晋萍;孙惠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餐饮业专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调查

    为了解驻马店市驿城区和开发区两城区内餐饮业专间(凉菜间、蛋糕裱花间、餐具洗消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对已取得卫生许可证的256家餐饮业专间内紫外线消毒灯功率、紫外辐照度、功率与专间面积比、安装高度、开关安装位置、开启时间和照射消毒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孙先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综合医院住院病案细菌污染调查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住院病案细菌污染状况,分析病案细菌污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法和细菌计数法对不同病区100份病案消毒前后带菌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 住院病案均不同程度受到细菌污染,有82%的病案细菌污染量超过卫生部所规定的普通物体表面的带菌标准.病案上检出的细菌主要有枯草芽孢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真菌、沙门菌、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结论 住院病案细菌污染严重,检出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应对病案采取消毒措施.

    作者:张保刚;于文红;赵文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消毒检测中细菌总数极限值结果报告

    目的 规范消毒检测中细菌总数极限值结果的报告,使其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方法 采用规范计算和统计方法对同一结果用不同的值报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依据不同规范和标准对同一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报告有所不同,同一检测数据报告结果存在差别.对于检出菌数为0应报告为未检出,检出平均菌数0~0.9者应报告<1.0.结论 目前在消毒检测和卫生学检测中存在对检出菌数小极限值报告结果不同的现象,建议在修订规范和标准中应予以规范.

    作者:刘海艳;王华磊;宋英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层流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

    空气层流净化技术不仅应用于医院手术部,同时也在病房得到广泛应用,很多医院建设了层流病房,以解决某些特殊疾病及重症监护病房空气质量问题.因此,层流手术室、层流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引起普遍关注,为此我们对本院层流病区进行了监测和调查,以提高层流病区的合格指标.

    作者:李箭;席云珍;傅秀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口腔门诊特点是每天医务人员将面对众多的未知感染状况感染者或健康携带者,特别是血液传播性疾病因子可以通过口腔门诊治疗过程传播给其他病人或医务人员,因此,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应引起重视.存在于口腔诊疗过程的严重感染问题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1],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作者:卢晓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病房传呼器手柄消毒方法的观察

    目的 研究病房传呼器手柄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不同方法消毒后的传呼器手柄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 医院使用的传呼器手柄污染菌数平均为38cfu/cm2.用75%酒精对传呼器手柄作擦拭消毒至少2遍,对其表面上自然菌消除率为98.38%,消毒后平均存活菌数为0.62cfu/cm2.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对其表面上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8.39%,消毒后平均存活菌数为0.58cfu/cm2.结论 医院使用的传呼器手柄污染严重,用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作擦拭消毒均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红;薛菊兰;王月云;段六生;王靖;赵应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北京市托幼机构卫生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托幼机构卫生质量情况,为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依据相关法规要求对北京市1059所托儿所、幼儿园进行了卫生质量调查.结果 北京市托幼机构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合格率平均在87%以上.工作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卫生质量合格率平均在80%以上.幼儿用餐饮具合格率平均在93%以上.结论 北京市托幼机构整体卫生质量较好,幼儿餐饮具细菌检验卫生合格率达到93%以上,室内空气、工作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肖潇;邓小虹;佟颖;李凤玲;李长青;彭国克;王劲;包卫华;慈九正;乔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