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生物蛋白缝合线灭菌处理方法的研究

张冬生;梁金平;缪军;陈和周;户华雄

关键词:蛋白缝合线, 过氧化氢, 灭菌处理, 无菌试验
摘要:目的 研究医用生物蛋白缝合线的灭菌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载体浸泡定性杀菌试验法和无菌检验技术对低浓度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浸泡灭菌医用生物蛋白缝合线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用该复方消毒剂处理的缝线在室温条件下存放四年后,其线径平均增大6.40%,抗张强力平均下降7.37%.经多批次无菌试验证实,处理后的产品符合无菌要求.该复方消毒剂原液对染于不锈钢载体上和医用缝合线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8h,可达到完全杀灭.结论 该复方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芽孢作用,对缝线的性能指标影响较小,可用于医用生物蛋白缝合线的灭菌处理.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奉贤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托幼机构是学龄前儿童生活、学习、集中活动的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同时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对疾病的抵抗力也较弱,更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为了解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状况,加强日常消毒管理,提高工作质量,我们对2003~2007年奉贤区各级各类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徐春华;戴辉;王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用石蜡油组装方法的改进与灭菌效果观察

    目的 解决医用石蜡油灭菌问题.方法 采用生物监测方法对改进包装后的石蜡油干热灭菌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 改进后包装内石蜡油经160℃干热灭菌处理2 h,灭菌效果连续12次检测每次都合格;灭菌过程中和灭菌后物品无异常气味,不产生异常油烟,小包装使用方便,未产生任何故障.结论 医用石蜡油改进包装后,适用于干热灭菌处理,灭菌效果合格,解决了临床使用问题.

    作者:田桂登;田雍;侯秋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汶川地震灾区进行卫生防疫消杀工作的经验

    汶川大地震后,许多基础设施和公共保障体系如饮水设施和供水管线、居住的房屋和建筑物、厂矿厂房等都遭到坏,道路塌方和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对人们的饮水卫生、食品供应和居住生活环境以及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卫生防病和防疫消杀工作是抗震救灾工作重中之重,兰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投入汶川地震灾害救援,以快速度奔赴灾区进行卫生防疫消毒杀虫和灭鼠等卫生救工作.

    作者:张俊才;周林;钟志宏;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惠农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为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为加强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我们对全区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作者:李冬梅;韩秀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餐饮业专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调查

    为了解驻马店市驿城区和开发区两城区内餐饮业专间(凉菜间、蛋糕裱花间、餐具洗消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对已取得卫生许可证的256家餐饮业专间内紫外线消毒灯功率、紫外辐照度、功率与专间面积比、安装高度、开关安装位置、开启时间和照射消毒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孙先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引发的医疗纠纷管理

    为预防或尽量降低医院感染相关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院应对的综合能力,我们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加强由医院感染引发的医疗纠纷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加强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沟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医院相关的规章制度,重视证据的保全、感染前重预防、感染后重视治疗等,做到依法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对医院感染相关医疗纠纷的防范意识,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蒋景华;陈文光;章泽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用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的监测

    目的 考核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质量,确保其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生物监测方法,对本医院引进的环氧乙烷灭菌器实际灭菌效果进考核.结果 共监测样本727份,合格708份,总合格率为97.39%.2005年度监测159次,年度合格率为89.94%;但2007年度监测全部合格.结论 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存在灭菌失败的可能性,加强生物监测可确保灭菌质量.

    作者:文翠容;刘振红;杨玉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放线菌A01的筛选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放线菌A01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影印平皿法和杯碟法,筛选出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测定其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从医院周围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代谢物具有较高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放线菌,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命名为A01.结论 A01菌株发酵液对葡萄球菌类致病菌抑制效果较好,温度对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强酸或强碱可降低其活性.

    作者:窦会娟;李林珂;孙连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全院可重复使用的污染物品?回收、清点、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工作.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工作人员每天必须接触被病人血液等污染的物品,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害因素中,因此,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做好职业防护.

    作者:王竹华;周祝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四种抗菌洗液杀菌效果的比较

    目的 了解市售含中草药类抗菌洗液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随机抽样检测.结果 醋酸氯己定含量为125 mg/L和702 mg/L分别与中草药组成的肤阴洁抗菌洗液和洁阴舒洗液对大肠杆菌作用2 min,杀灭率达到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需要作用5和10 min,杀灭率可达到100%.舒敛爽抗菌洗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淋病球菌作用5 min,杀灭率均可达到100%.妇阴康洗液对4种试验菌杀菌效果均比较差.结论 4种含中草药的抗菌洗液均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其杀菌作用与含氯己定及其浓度没有直接关系.

    作者:刘仲霞;林红;苏伟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纳米银制剂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纳米银制剂抑菌作用,为临床应用纳米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稀释法和K-B纸片扩散法,对不同纳米银制剂低抑菌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 纳米银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MIC值为1.0 mg/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2.0 mg/L.纳米银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均为1.0 me/L.含50 mg/L纳米银凝胶对上述3种试验菌抑菌环直径均>7.0 mm;含50 mg/L纳米银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抑菌环直径>7.0 mm,但对大肠埃希菌抑菌环直径<7.0 mm.结论 两种剂型的纳米银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差别不明显.

    作者:陈美婉;吴红梅;刘长秀;江少平;吴传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方法清洗脑压管效果比较

    脑压管是做腰椎穿刺时测量脑积液压力专用器械,为一直径0.3 mm和长度19.5 cm的玻璃直管;另一个为直角管.管长分别为19.5 cm,4 cm.脑压管使用后需要清洗彻底,但其清洗难度较大,现就几种不同方法的清洗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孙显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ATCC 9372的特性及其应用

    芽孢杆菌属细菌在自然界分布较为广泛,由于能够产生抗逆性内生孢子,因此可耐受各种不良环境,如可以在pH为2~3的地方生存,也可以在温度高达80℃甚至更高温度的地方生长,而南极寒冷的冰雪中也能见到它们的踪迹.芽孢杆菌属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是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微生物类群.

    作者:刘波;李红;姚粟;李金霞;程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河南油田餐饮具消毒质量监测

    为了解油田辖区内饮食业餐饮具的卫生状况及消毒效果,预防因餐饮具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传播与流行,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卫生安全,我们于2007年对油田辖区内各类饮食业的餐饮具进行了不定期的随机抽检.

    作者:赵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院中心供氧装置系统细菌污染及消毒处理现状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患者供氧方式也在改变,多数大医院的供氧方法多是由医院中心供氧站经管道将氧气输?到每个病人单位,氧气流量表连接在墙上氧气的出口处[1].氧气是医院急救病人必备的医疗用品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而需要吸氧的病人多数病情比较危重,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而中心供氧装置一方面由于其部件难以清洗、消毒;另外,湿化瓶与湿化液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污染率增高.凡接触体腔、伤口、黏膜的用具对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造成了医院感染控制的缺陷.如何有效地对中心供氧装置系统进行消毒,避免引起交叉感染,这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之一.

    作者:史婧;杨宏娟;王晓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类型化学指示剂对灭菌过程监测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化学指示剂对压力蒸汽灭菌器日常监测结果的影响,评价各种化学指示剂监测价值.方法 采用标准包和规范布放各类化学指示剂,比较不同指示剂变化,分析其结果.结果 化学指示胶带经过常规压力蒸汽灭菌处理,结果全部合格.包内指示剂即化学指示管、化学指示卡和爬行式化学指示剂变色合格率依次为99.29%、99.56%和99.79%.包内三种化学指示剂监测结果不合格出现在不同灭菌过程中.结论 化学指示胶带只能作为指示标识,包内化学指示剂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具有安全性意义.

    作者:王国美;李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病区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的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病区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存在情况和耐药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和纸片法对肺炎克雷伯菌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和药敏进行了检测.结果 该医院老年病区病人标本中分离的80株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出携带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63株,检出率为78.8%.分离的8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替卡西林和环丙沙星类抗生素耐药率为100%;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100%.结论 该医院老年病区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多数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提示临床耐药菌株可能同时对消毒剂存在抗性.

    作者:金法祥;钟建平;李水法;王华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建立复用医疗器材的绿色通道

    无菌医疗器材的质量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控制水平,甚至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为加强复用医疗器材的全程质控管理,建立复用医疗器材下送回收的绿色通道,以保证复用医疗器材的质量安全.为此,抓好复用医疗器材的质量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其优质供应,建立起复用医疗器材从回收、洗涤、包装、灭菌到储存、发放、使用的绿色通道,有效地避免了无菌医疗器材使用前的再污染,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葛常英;刘杜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石榴皮乙醇提取物对临床分离菌株的抗菌作用及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 研究石榴皮乙醇提取液的体外抗菌作用和毒性.方法 采用抑菌环试验和营养肉汤稀释法以及动物试验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含石榴皮生药150 g/L的乙醇提取液对结核分枝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临床分离菌株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标准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均大于7 mm.石榴皮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低抑菌浓度为25 g/L.小鼠急性经口LD50值大于5000 ms/kg,石榴皮提取原液对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指数为0.13,属于轻度刺激性.结论 石榴皮乙醇提取液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作用,属无毒级物质,皮肤刺激性较轻.

    作者:李志富;毛文奎;邵伟;丁静;任少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氧气湿化瓶湿化液的选择与延期更换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氧气湿化瓶湿化液的选择与更换并观察其使用效果.方法 采用细菌检验方法对所选择的湿化液进行检测.结果 使用凉白开水作为湿化液,使用24 h、48 h、72 h,其合格率依次为100%、97.82%、95.65%.用灭菌蒸馏水作湿化液,使用24 h和48 h合格率均为100%,72 h合格率为97.73%.结论 使用凉白开水和灭菌蒸馏水作为氧气湿化瓶湿化液,可连续使用72h,其结果无明显差别.

    作者:吴变兰;李临平;王美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