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方法清洗脑压管效果比较

孙显秀

关键词:脑压管, 清洗, 检测
摘要:脑压管是做腰椎穿刺时测量脑积液压力专用器械,为一直径0.3 mm和长度19.5 cm的玻璃直管;另一个为直角管.管长分别为19.5 cm,4 cm.脑压管使用后需要清洗彻底,但其清洗难度较大,现就几种不同方法的清洗效果进行比较.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葡萄球菌对消毒剂抗性的研究进展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致使通常有效的药物失去抗菌作用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事实上,细菌的耐药现象已不仅仅限于抗生素,早已扩展到了消毒剂.与耐抗生素菌株一样,抗消毒剂菌株的出现可能会导致医院消毒的失败,甚至引起医院内感染的流行和传播.因此,探讨细菌对消毒剂抗性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对葡萄球菌对消毒剂抗性方面的研究作以综述.

    作者:李丹;陈佰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无泡多酶清洗剂在供应室的应用

    一般认为,多酶清洗剂泡沫越多则越能将污染物清洗彻底,没有泡沫或泡沫较少就认为清洗作用受到影响.经过临床实践证明,无泡多酶清洗剂的应用,不但能够保证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使用率,又能确保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无菌物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洪玉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某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为加强部队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监测工作,加强消毒质量控制,根据<军队卫生防疫机构工作规定>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3年来,我们陆续对2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宋振耀;苏俊锋;胡亚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锐器损伤情况,找出原因,加强防护.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际调查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200名护士一年内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锐器伤,损伤发生率为100%;其中发生针刺伤320次,安瓿玻璃损伤184次,其它如刀、剪、开瓶盖损伤120次.被血液污染的针刺伤有67人,占41.1%;其中52人在受伤前不知道患者是否有血液传播的疾病;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操作的护士达123人,占75.5%.多数护士在发生锐器损伤时进行了不同程度处理,其中有22%损伤者能及时挤出伤口血液,有70%伤者对伤口进行了清洗和消毒处理.结论 该医院临床一线护士锐器损伤发生率较高,多数在损伤后对伤口进行了初步处理,但存在未知感染因子的隐患.

    作者:陈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抗震救灾中的医院消毒供应室应急管理

    绵阳市中心医院是地震前线一所三甲综合医院,在地震后的5 d内在原有1222住院病人基础上突增伤员1148人,使医院工作量增加了一倍.为确保抢救伤员生命,建立了临时帐篷病区7个,搭建帐篷121个,每天要在篷区完成手术数百台.此间消毒供应室在余震不断、各种限制较多、器械补给困难的情况下,为抢救伤员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对手术的及时进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者:包燕;汪璐;张晓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二溴海因对嗜肺军团菌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二溴海因对嗜肺军团菌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 用含有效溴200 ms/L的二溴海因消毒液作用10 min和含有效溴400 ms/L的二溴海因消毒液作用2.5 min,对悬液内嗜肺军团菌均可达到完全杀灭.消毒液的温度为10℃时对二溴海因杀灭嗜肺军团菌的效果有轻度影响;菌悬液内含体积分数50%小牛血清对二溴海因杀灭嗜肺军团杆菌的效果基本无影响;消毒液的pH值在9.0~5.0范围内,基本不影响二溴海因的杀菌效果.结论 二溴海因对悬液内嗜肺军团菌有很好杀灭效果,受有机物影响较小,pH值允许范围较宽.

    作者:陈越英;吴晓松;孙俊;徐燕;谈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用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的监测

    目的 考核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质量,确保其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生物监测方法,对本医院引进的环氧乙烷灭菌器实际灭菌效果进考核.结果 共监测样本727份,合格708份,总合格率为97.39%.2005年度监测159次,年度合格率为89.94%;但2007年度监测全部合格.结论 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存在灭菌失败的可能性,加强生物监测可确保灭菌质量.

    作者:文翠容;刘振红;杨玉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种碘伏消毒液的杀菌效果与毒性试验观察

    目的 了解一种碘伏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及其毒性.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对该碘伏消毒液进行了杀菌效果和毒性观察.结果 用含有效碘250 mg/L的该碘伏消毒液作用1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55,对绿脓杆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7;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对数值为6.37.用含有效碘250 mg/L的该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2 min,对志愿者前臂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为1.00以上.该碘伏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5000 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该碘伏消毒液原液对试验动物完整皮肤和眼黏膜无刺激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未发现微核作用.结论 该碘伏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毒性低、无刺激性、元致微核作用.

    作者:曾伶;夏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口腔门诊特点是每天医务人员将面对众多的未知感染状况感染者或健康携带者,特别是血液传播性疾病因子可以通过口腔门诊治疗过程传播给其他病人或医务人员,因此,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应引起重视.存在于口腔诊疗过程的严重感染问题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1],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作者:卢晓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人禽流感流行病学和感染控制及消毒

    人禽流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属乙类传染病,但在发生疫情时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采取相应级别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作者:林锦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病区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的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病区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存在情况和耐药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和纸片法对肺炎克雷伯菌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和药敏进行了检测.结果 该医院老年病区病人标本中分离的80株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出携带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63株,检出率为78.8%.分离的8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替卡西林和环丙沙星类抗生素耐药率为100%;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100%.结论 该医院老年病区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多数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提示临床耐药菌株可能同时对消毒剂存在抗性.

    作者:金法祥;钟建平;李水法;王华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在手术室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三种不同的空气消毒方法在手术室空气消毒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佳空气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平板沉降法进行采样和培养,对三种空气消毒方法消毒普通手术间空气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每种消毒方法均作用1 h,以空气中总菌数≤200 cfu/m3为合格.动态消毒机消毒后空气质量合格率为100%,紫外线灯照射法合格率为78.26%,用含醋酸氯已定3800~4000 mg/L含酒精复合溶液按5 ml/m3剂量喷雾消毒合格率为93.62%.结论 使用动态消毒机对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好.

    作者:梁远祝;陈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长链复合季铵盐消毒液性能的试验观察

    目的 了解长链复合季铵盐消毒液杀菌效果和毒性等消毒相关性能.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过滤冲洗法进行鉴定和动物实验方法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 用含1233 mg/L长链季铵盐活性物总量的该消毒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用5 min,可达到完全杀灭.用相同浓度的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和浸泡衣物5min,对自然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大于1.0.该消毒液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值>5000 mg/kg体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试验结果阴性;有效浓度的该消毒液对完整皮肤无刺激.结论 该长链复合季铵盐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较好,属于无毒级物质.

    作者:宋江南;陈贵秋;庄世锋;高琼;朱应凯;李世康;聂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形成原因与控制对策

    经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包必须干燥方可保存,湿包容易受到污染.物品包在灭菌器内经干燥过程,取出后需经适当冷却检查是否干燥.若在包裹表面或里面有肉眼或隐蔽存在湿气、水滴、水柱,即可认为是湿包.在压力蒸汽灭菌中,湿包是在灭菌过程中影响灭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提高灭菌成功率,确保灭菌质量,我们对湿包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控制对策.

    作者:关瑞锋;张淑北;杨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放线菌A01的筛选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放线菌A01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影印平皿法和杯碟法,筛选出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测定其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从医院周围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代谢物具有较高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放线菌,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命名为A01.结论 A01菌株发酵液对葡萄球菌类致病菌抑制效果较好,温度对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强酸或强碱可降低其活性.

    作者:窦会娟;李林珂;孙连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消毒检测中细菌总数极限值结果报告

    目的 规范消毒检测中细菌总数极限值结果的报告,使其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方法 采用规范计算和统计方法对同一结果用不同的值报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依据不同规范和标准对同一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报告有所不同,同一检测数据报告结果存在差别.对于检出菌数为0应报告为未检出,检出平均菌数0~0.9者应报告<1.0.结论 目前在消毒检测和卫生学检测中存在对检出菌数小极限值报告结果不同的现象,建议在修订规范和标准中应予以规范.

    作者:刘海艳;王华磊;宋英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餐饮业专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调查

    为了解驻马店市驿城区和开发区两城区内餐饮业专间(凉菜间、蛋糕裱花间、餐具洗消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对已取得卫生许可证的256家餐饮业专间内紫外线消毒灯功率、紫外辐照度、功率与专间面积比、安装高度、开关安装位置、开启时间和照射消毒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孙先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纳米银制剂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纳米银制剂抑菌作用,为临床应用纳米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稀释法和K-B纸片扩散法,对不同纳米银制剂低抑菌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 纳米银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MIC值为1.0 mg/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2.0 mg/L.纳米银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均为1.0 me/L.含50 mg/L纳米银凝胶对上述3种试验菌抑菌环直径均>7.0 mm;含50 mg/L纳米银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抑菌环直径>7.0 mm,但对大肠埃希菌抑菌环直径<7.0 mm.结论 两种剂型的纳米银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差别不明显.

    作者:陈美婉;吴红梅;刘长秀;江少平;吴传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规范临床科待灭菌物品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消毒供应室被列为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其工作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消毒与灭菌.为了更好地加强无菌物品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我们针对临床科待灭菌物品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改进管理方法.

    作者:陈春喜;蔡碧芳;徐丽卿;李文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河南油田餐饮具消毒质量监测

    为了解油田辖区内饮食业餐饮具的卫生状况及消毒效果,预防因餐饮具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传播与流行,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卫生安全,我们于2007年对油田辖区内各类饮食业的餐饮具进行了不定期的随机抽检.

    作者:赵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