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碘伏消毒液的杀菌效果与毒性试验观察

曾伶;夏涛

关键词:碘伏, 消毒液, 杀菌效果, 毒性
摘要:目的 了解一种碘伏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及其毒性.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对该碘伏消毒液进行了杀菌效果和毒性观察.结果 用含有效碘250 mg/L的该碘伏消毒液作用1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55,对绿脓杆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7;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对数值为6.37.用含有效碘250 mg/L的该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2 min,对志愿者前臂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为1.00以上.该碘伏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5000 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该碘伏消毒液原液对试验动物完整皮肤和眼黏膜无刺激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未发现微核作用.结论 该碘伏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毒性低、无刺激性、元致微核作用.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锐器损伤情况,找出原因,加强防护.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际调查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200名护士一年内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锐器伤,损伤发生率为100%;其中发生针刺伤320次,安瓿玻璃损伤184次,其它如刀、剪、开瓶盖损伤120次.被血液污染的针刺伤有67人,占41.1%;其中52人在受伤前不知道患者是否有血液传播的疾病;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操作的护士达123人,占75.5%.多数护士在发生锐器损伤时进行了不同程度处理,其中有22%损伤者能及时挤出伤口血液,有70%伤者对伤口进行了清洗和消毒处理.结论 该医院临床一线护士锐器损伤发生率较高,多数在损伤后对伤口进行了初步处理,但存在未知感染因子的隐患.

    作者:陈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汶川地震灾区进行卫生防疫消杀工作的经验

    汶川大地震后,许多基础设施和公共保障体系如饮水设施和供水管线、居住的房屋和建筑物、厂矿厂房等都遭到坏,道路塌方和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对人们的饮水卫生、食品供应和居住生活环境以及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卫生防病和防疫消杀工作是抗震救灾工作重中之重,兰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投入汶川地震灾害救援,以快速度奔赴灾区进行卫生防疫消毒杀虫和灭鼠等卫生救工作.

    作者:张俊才;周林;钟志宏;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次性医疗用品发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如今,一次性医疗用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发放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供应室针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在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并指导临床科室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发放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使一次性医疗用品发放整个过程处于严格细致、科学有序的运作之中,保证了一次性医疗用品无菌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

    作者:周黔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氧气湿化瓶湿化液的选择与延期更换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氧气湿化瓶湿化液的选择与更换并观察其使用效果.方法 采用细菌检验方法对所选择的湿化液进行检测.结果 使用凉白开水作为湿化液,使用24 h、48 h、72 h,其合格率依次为100%、97.82%、95.65%.用灭菌蒸馏水作湿化液,使用24 h和48 h合格率均为100%,72 h合格率为97.73%.结论 使用凉白开水和灭菌蒸馏水作为氧气湿化瓶湿化液,可连续使用72h,其结果无明显差别.

    作者:吴变兰;李临平;王美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病区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的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病区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存在情况和耐药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和纸片法对肺炎克雷伯菌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和药敏进行了检测.结果 该医院老年病区病人标本中分离的80株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出携带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63株,检出率为78.8%.分离的8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替卡西林和环丙沙星类抗生素耐药率为100%;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100%.结论 该医院老年病区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多数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提示临床耐药菌株可能同时对消毒剂存在抗性.

    作者:金法祥;钟建平;李水法;王华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餐饮业专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调查

    为了解驻马店市驿城区和开发区两城区内餐饮业专间(凉菜间、蛋糕裱花间、餐具洗消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对已取得卫生许可证的256家餐饮业专间内紫外线消毒灯功率、紫外辐照度、功率与专间面积比、安装高度、开关安装位置、开启时间和照射消毒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孙先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石榴皮乙醇提取物对临床分离菌株的抗菌作用及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 研究石榴皮乙醇提取液的体外抗菌作用和毒性.方法 采用抑菌环试验和营养肉汤稀释法以及动物试验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含石榴皮生药150 g/L的乙醇提取液对结核分枝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临床分离菌株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标准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均大于7 mm.石榴皮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低抑菌浓度为25 g/L.小鼠急性经口LD50值大于5000 ms/kg,石榴皮提取原液对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指数为0.13,属于轻度刺激性.结论 石榴皮乙醇提取液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作用,属无毒级物质,皮肤刺激性较轻.

    作者:李志富;毛文奎;邵伟;丁静;任少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用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的监测

    目的 考核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质量,确保其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生物监测方法,对本医院引进的环氧乙烷灭菌器实际灭菌效果进考核.结果 共监测样本727份,合格708份,总合格率为97.39%.2005年度监测159次,年度合格率为89.94%;但2007年度监测全部合格.结论 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存在灭菌失败的可能性,加强生物监测可确保灭菌质量.

    作者:文翠容;刘振红;杨玉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殡仪馆遗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殡仪馆遗体表面微生物的状况,研究适用于遗体清洁与消毒方法,减少殡仪场所交叉感染.方法 采用棉拭采样检验方法对北京、河北等6省、市、区的25个殡仪馆的遗体表面进行了检测.结果遗体口与鼻部位污染细菌总数分别为52 273 cfu/cm2和36 322 cfu/鼻;耳部细菌总数为17 241cfu/只,面部细菌污染总数平均为1333 cfu/cm2;手部携带细菌总数平均为23 cfu/cm2.结论 殡仪场所遗体表面微生物污染严重,殡仪职工在处理遗体的过程中应注意生物安全防护和消毒问题.

    作者:杨德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种碘伏消毒液的杀菌效果与毒性试验观察

    目的 了解一种碘伏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及其毒性.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对该碘伏消毒液进行了杀菌效果和毒性观察.结果 用含有效碘250 mg/L的该碘伏消毒液作用1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55,对绿脓杆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7;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对数值为6.37.用含有效碘250 mg/L的该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2 min,对志愿者前臂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为1.00以上.该碘伏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5000 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该碘伏消毒液原液对试验动物完整皮肤和眼黏膜无刺激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未发现微核作用.结论 该碘伏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毒性低、无刺激性、元致微核作用.

    作者:曾伶;夏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层流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

    空气层流净化技术不仅应用于医院手术部,同时也在病房得到广泛应用,很多医院建设了层流病房,以解决某些特殊疾病及重症监护病房空气质量问题.因此,层流手术室、层流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引起普遍关注,为此我们对本院层流病区进行了监测和调查,以提高层流病区的合格指标.

    作者:李箭;席云珍;傅秀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地震灾区伤员感染标本细菌学监测

    目的 了解地震灾区病房伤员感染标本的细菌学分布特点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方法 采用细菌学鉴定技术和K-B试验法对伤员感染标本进行细菌学鉴定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本医院接受77名地震灾区伤员,发生感染53例,感染率为69.74%.采集病人感染检标本83份,检出细菌77株,检出率为92.77%,包括革兰阴性杆菌58株,革兰阳性球菌19株.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有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21株、大肠埃希菌12株、铜绿假单胞菌9株、真菌6株及其他菌株.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及其他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达50%以上,革兰阴性杆菌对测试的18种抗生素中的9种耐药率达80%以上.结论 地震灾区伤员感染率达69.74%,感染病原菌75%以上为革兰阴性杆菌,所有分离菌株对多数抗生素耐药.

    作者:杨怀;罗湘蓉;徐艳;杨锦玲;李琦;杨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口腔门诊特点是每天医务人员将面对众多的未知感染状况感染者或健康携带者,特别是血液传播性疾病因子可以通过口腔门诊治疗过程传播给其他病人或医务人员,因此,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应引起重视.存在于口腔诊疗过程的严重感染问题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1],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作者:卢晓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引发的医疗纠纷管理

    为预防或尽量降低医院感染相关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院应对的综合能力,我们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加强由医院感染引发的医疗纠纷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加强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沟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医院相关的规章制度,重视证据的保全、感染前重预防、感染后重视治疗等,做到依法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对医院感染相关医疗纠纷的防范意识,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蒋景华;陈文光;章泽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消毒管理和消毒标准的商榷

    近年来,随着集中空调系统在公共场所的广泛应用,由此而引发的潜在公共卫生危害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为规范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消毒与卫生,国家制定颁布了多部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现就如何做好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消毒管理和消毒监测标准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商榷.

    作者:李怀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紫外线消毒的环节质量管理

    紫外线灯管照射作为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因其消毒效果确定,取材容易,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环境污染少,而被大多数基层医院、托幼机构等应用.但由于紫外线直照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穿透能力差,消毒范围有限,对人的眼睛、皮肤有损伤等,如何保证紫外线的消毒效果,减少人体损伤等均为消毒工作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杨萍;徐逸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次性医用纸塑卷袋包装材料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灭菌包装材料是医院必备的耗材,主要用于临床诊疗器材灭菌前的包装,避免灭菌后的器材在进行无菌存放和无菌传递过程中受到污染,在打开包装使用时还保持无菌状态.一次性医用纸塑卷袋是近年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常用的无菌物品包装材料.

    作者:马秀荣;康晋萍;孙惠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室层流无菌室的管理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储存室采用层流空气净化,取消了紫外线灯空气消毒,建立健全层流无菌室的管理制度,通过加强一次性物品和再生无菌物品储存和发放管理,确保了临床科室无菌物品的供应质量.

    作者:钟雪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放线菌A01的筛选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放线菌A01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影印平皿法和杯碟法,筛选出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测定其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从医院周围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代谢物具有较高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放线菌,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命名为A01.结论 A01菌株发酵液对葡萄球菌类致病菌抑制效果较好,温度对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强酸或强碱可降低其活性.

    作者:窦会娟;李林珂;孙连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惠农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为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为加强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我们对全区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作者:李冬梅;韩秀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