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罗湘蓉;徐艳;杨锦玲;李琦;杨艳
芽孢杆菌属细菌在自然界分布较为广泛,由于能够产生抗逆性内生孢子,因此可耐受各种不良环境,如可以在pH为2~3的地方生存,也可以在温度高达80℃甚至更高温度的地方生长,而南极寒冷的冰雪中也能见到它们的踪迹.芽孢杆菌属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是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微生物类群.
作者:刘波;李红;姚粟;李金霞;程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性离子水对胃镜的消毒效果,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和棉拭涂抹采样检测方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血清的灭活效果和胃镜清洗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 新生产的该中性离子水含有效氯68 mg/L、pH6.5、氧化还原电位825mV.用该中性离子水原液可完全灭活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用该中性离子水原液冲洗消毒胃镜5min,对胃镜表面和内腔面除菌率均达到100%.结论 该中性离子水能破坏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用流动冲洗法可有效去除胃镜内外表面自然菌.
作者:史利克;王燕;王悦;刘燕;戚小敏;赵桂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医院消毒供应室集中式管理模式是将医院需要消毒灭菌的物品回收到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由有经验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完成,我院供应室于2006年12月开始由原来的分散式管理向集中式管理模式转变,充分利用消毒供应室的卫生资源,对复用器械进行统筹管理,体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倪秀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医用生物蛋白缝合线的灭菌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载体浸泡定性杀菌试验法和无菌检验技术对低浓度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浸泡灭菌医用生物蛋白缝合线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用该复方消毒剂处理的缝线在室温条件下存放四年后,其线径平均增大6.40%,抗张强力平均下降7.37%.经多批次无菌试验证实,处理后的产品符合无菌要求.该复方消毒剂原液对染于不锈钢载体上和医用缝合线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8h,可达到完全杀灭.结论 该复方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芽孢作用,对缝线的性能指标影响较小,可用于医用生物蛋白缝合线的灭菌处理.
作者:张冬生;梁金平;缪军;陈和周;户华雄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规范消毒检测中细菌总数极限值结果的报告,使其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方法 采用规范计算和统计方法对同一结果用不同的值报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依据不同规范和标准对同一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报告有所不同,同一检测数据报告结果存在差别.对于检出菌数为0应报告为未检出,检出平均菌数0~0.9者应报告<1.0.结论 目前在消毒检测和卫生学检测中存在对检出菌数小极限值报告结果不同的现象,建议在修订规范和标准中应予以规范.
作者:刘海艳;王华磊;宋英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现患率及其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齐鲁医院2007年8月22日老年病房全部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120人,发生医院感染10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8.3%;其中呼吸道感染8例,构成比为80%,在医院感染中占首位.120例病人中,抗生素使用率为38.3%;采用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者占34.8%.在老年病人中,卧床病人多、患基础病的多、实施气管机械性操作的多和使用抗生素的多.结论 老年住院病人属于医院感染高发人群,构成医院感染因素较多,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作者:李颖霞;王书会;邓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经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包必须干燥方可保存,湿包容易受到污染.物品包在灭菌器内经干燥过程,取出后需经适当冷却检查是否干燥.若在包裹表面或里面有肉眼或隐蔽存在湿气、水滴、水柱,即可认为是湿包.在压力蒸汽灭菌中,湿包是在灭菌过程中影响灭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提高灭菌成功率,确保灭菌质量,我们对湿包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控制对策.
作者:关瑞锋;张淑北;杨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放线菌A01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影印平皿法和杯碟法,筛选出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测定其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从医院周围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代谢物具有较高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放线菌,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命名为A01.结论 A01菌株发酵液对葡萄球菌类致病菌抑制效果较好,温度对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强酸或强碱可降低其活性.
作者:窦会娟;李林珂;孙连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老年病区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存在情况和耐药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和纸片法对肺炎克雷伯菌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和药敏进行了检测.结果 该医院老年病区病人标本中分离的80株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出携带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63株,检出率为78.8%.分离的8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替卡西林和环丙沙星类抗生素耐药率为100%;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100%.结论 该医院老年病区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多数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提示临床耐药菌株可能同时对消毒剂存在抗性.
作者:金法祥;钟建平;李水法;王华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化学指示剂对压力蒸汽灭菌器日常监测结果的影响,评价各种化学指示剂监测价值.方法 采用标准包和规范布放各类化学指示剂,比较不同指示剂变化,分析其结果.结果 化学指示胶带经过常规压力蒸汽灭菌处理,结果全部合格.包内指示剂即化学指示管、化学指示卡和爬行式化学指示剂变色合格率依次为99.29%、99.56%和99.79%.包内三种化学指示剂监测结果不合格出现在不同灭菌过程中.结论 化学指示胶带只能作为指示标识,包内化学指示剂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具有安全性意义.
作者:王国美;李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臭氧水毒性,以评价其使用安全性.方法 采用动物试验方法对电解臭氧水进行了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含臭氧量10 mg/L的臭氧水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期间未见试验动物出现中毒现象,对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5000 mg/kg体重,属于实际无毒级.亚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大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尿素氮、甘油三脂、肌酐、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处死动物的脏器大体解剖检查和病理学检验均未发现有意义的改变.结论 含臭氧量为10 mg/L臭氧水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类,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未见异常,其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1000 mg/kg体重.
作者:郑云燕;蔡德雷;夏勇;宋燕华;严峻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托幼机构是学龄前儿童生活、学习、集中活动的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同时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对疾病的抵抗力也较弱,更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为了解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状况,加强日常消毒管理,提高工作质量,我们对2003~2007年奉贤区各级各类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徐春华;戴辉;王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二氧化氯气体多次经呼吸道接触对实验动物的蓄积毒性作用及其靶器官,确定人体可直接暴露于二氧化氯气体的安全浓度.方法 采用动物直接暴露二氧化氯气体进行试验,检测血液学指标和脏器指标,以确定其吸入毒性.结果 在高浓度90 mg/m3连续吸入试验条件下,试验动物一般生理体征、行为、大小便等均无异常;体重增长、脏器重量和脏体系数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血常规4项指标和血清生化8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试验动物肝脏、肾脏、气管、肺、胃及小肠等器官的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异常.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二氧化氯气体的小有害作用剂量,二氧化氯气体的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大于90.0 ms/m3/2h.未发现二氧化氯气体对试验动物亚急性吸入毒性的主要靶器官.结论 二氧化氯气体的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大于90.0 mg/m3/2h,以安全系数为100换算,初步获得人体可直接暴露于二氧化氯气体的安全浓度为0.090 mg/m3/2h/d.
作者:杨国光;谢晋卿;杨关玲;胡永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无菌医疗器材的质量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控制水平,甚至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为加强复用医疗器材的全程质控管理,建立复用医疗器材下送回收的绿色通道,以保证复用医疗器材的质量安全.为此,抓好复用医疗器材的质量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其优质供应,建立起复用医疗器材从回收、洗涤、包装、灭菌到储存、发放、使用的绿色通道,有效地避免了无菌医疗器材使用前的再污染,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葛常英;刘杜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汶川大地震后,许多基础设施和公共保障体系如饮水设施和供水管线、居住的房屋和建筑物、厂矿厂房等都遭到坏,道路塌方和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对人们的饮水卫生、食品供应和居住生活环境以及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卫生防病和防疫消杀工作是抗震救灾工作重中之重,兰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投入汶川地震灾害救援,以快速度奔赴灾区进行卫生防疫消毒杀虫和灭鼠等卫生救工作.
作者:张俊才;周林;钟志宏;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锐器损伤情况,找出原因,加强防护.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际调查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200名护士一年内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锐器伤,损伤发生率为100%;其中发生针刺伤320次,安瓿玻璃损伤184次,其它如刀、剪、开瓶盖损伤120次.被血液污染的针刺伤有67人,占41.1%;其中52人在受伤前不知道患者是否有血液传播的疾病;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操作的护士达123人,占75.5%.多数护士在发生锐器损伤时进行了不同程度处理,其中有22%损伤者能及时挤出伤口血液,有70%伤者对伤口进行了清洗和消毒处理.结论 该医院临床一线护士锐器损伤发生率较高,多数在损伤后对伤口进行了初步处理,但存在未知感染因子的隐患.
作者:陈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加强部队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监测工作,加强消毒质量控制,根据<军队卫生防疫机构工作规定>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3年来,我们陆续对2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宋振耀;苏俊锋;胡亚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手术室是外科诊断、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部分医院没有净化层流手术室,仍采用传统的紫外线空气消毒方法.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普通手术室属于Ⅱ类环境,静态标准空气中细菌总数≤200 cfu/m3.紫外线空气消毒静态监测是在紫外线消毒1 h后,开放前采用平皿沉降采样法,结果基本达标.
作者:戴金平;朱艳艳;余少敏;陈海丽;林珍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如今,一次性医疗用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发放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供应室针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在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并指导临床科室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发放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使一次性医疗用品发放整个过程处于严格细致、科学有序的运作之中,保证了一次性医疗用品无菌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
作者:周黔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内镜细胞刷有效的清洗灭菌方法.方法 直接对细胞刷进行人工污染枯草杆菌黑色变种繁殖体和检测方法对不同清洗方法和灭菌的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超声机清洗法能够去除细胞刷污染菌99.19%,手工清洗法对细胞刷污染菌去除率为92.83%.清洗干燥的细胞刷经戊二醛浸泡5h可完全达到灭菌合格,经戊二醛熏蒸柜熏蒸5 h,对手工清洗的细胞刷污染菌杀灭率为46.67%,对超声波清洗的细胞刷污染菌杀灭率为73.33%.结论 细胞刷用后宜采用超声波清洗,采用戊二醛浸泡5 h可达到灭菌合格,但戊二醛熏蒸不适用于细胞刷灭菌.
作者:魏明;黄瑞娟;李月玲;李线明;赵红斌;李党育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