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泡多酶清洗剂在供应室的应用

洪玉琴

关键词:多酶清洗剂, 医疗器械, 供应室
摘要:一般认为,多酶清洗剂泡沫越多则越能将污染物清洗彻底,没有泡沫或泡沫较少就认为清洗作用受到影响.经过临床实践证明,无泡多酶清洗剂的应用,不但能够保证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使用率,又能确保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无菌物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碘伏消毒液的杀菌效果与毒性试验观察

    目的 了解一种碘伏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及其毒性.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对该碘伏消毒液进行了杀菌效果和毒性观察.结果 用含有效碘250 mg/L的该碘伏消毒液作用1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55,对绿脓杆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7;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对数值为6.37.用含有效碘250 mg/L的该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2 min,对志愿者前臂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为1.00以上.该碘伏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5000 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该碘伏消毒液原液对试验动物完整皮肤和眼黏膜无刺激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未发现微核作用.结论 该碘伏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毒性低、无刺激性、元致微核作用.

    作者:曾伶;夏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口腔门诊特点是每天医务人员将面对众多的未知感染状况感染者或健康携带者,特别是血液传播性疾病因子可以通过口腔门诊治疗过程传播给其他病人或医务人员,因此,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应引起重视.存在于口腔诊疗过程的严重感染问题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1],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作者:卢晓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紫外线消毒的环节质量管理

    紫外线灯管照射作为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因其消毒效果确定,取材容易,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环境污染少,而被大多数基层医院、托幼机构等应用.但由于紫外线直照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穿透能力差,消毒范围有限,对人的眼睛、皮肤有损伤等,如何保证紫外线的消毒效果,减少人体损伤等均为消毒工作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杨萍;徐逸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地震灾区伤员病房气性坏疽预防隔离与消毒

    在今年汶川抗振救灾期间,绍兴市人民医院负责收治灾区伤员50人,多以骨折等外伤为主,半数以上的伤员不同程度地有贫血和营养不良,许多伤员的患处只进行了简单的处理,术后感染情况明显,有些没有外露性创口和开放性骨折的病人没及时手术.因此,收住伤员要做好严密的预防性消毒隔离,预防控制外伤感染,未发生一例气性坏疽病例.

    作者:蒋景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内镜细胞刷不同清洗方法对戊二醛灭菌效果影响

    目的 观察内镜细胞刷有效的清洗灭菌方法.方法 直接对细胞刷进行人工污染枯草杆菌黑色变种繁殖体和检测方法对不同清洗方法和灭菌的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超声机清洗法能够去除细胞刷污染菌99.19%,手工清洗法对细胞刷污染菌去除率为92.83%.清洗干燥的细胞刷经戊二醛浸泡5h可完全达到灭菌合格,经戊二醛熏蒸柜熏蒸5 h,对手工清洗的细胞刷污染菌杀灭率为46.67%,对超声波清洗的细胞刷污染菌杀灭率为73.33%.结论 细胞刷用后宜采用超声波清洗,采用戊二醛浸泡5 h可达到灭菌合格,但戊二醛熏蒸不适用于细胞刷灭菌.

    作者:魏明;黄瑞娟;李月玲;李线明;赵红斌;李党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臭氧水亚急性毒性试验观察

    目的 观察臭氧水毒性,以评价其使用安全性.方法 采用动物试验方法对电解臭氧水进行了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含臭氧量10 mg/L的臭氧水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期间未见试验动物出现中毒现象,对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5000 mg/kg体重,属于实际无毒级.亚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大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尿素氮、甘油三脂、肌酐、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处死动物的脏器大体解剖检查和病理学检验均未发现有意义的改变.结论 含臭氧量为10 mg/L臭氧水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类,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未见异常,其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1000 mg/kg体重.

    作者:郑云燕;蔡德雷;夏勇;宋燕华;严峻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形成原因与控制对策

    经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包必须干燥方可保存,湿包容易受到污染.物品包在灭菌器内经干燥过程,取出后需经适当冷却检查是否干燥.若在包裹表面或里面有肉眼或隐蔽存在湿气、水滴、水柱,即可认为是湿包.在压力蒸汽灭菌中,湿包是在灭菌过程中影响灭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提高灭菌成功率,确保灭菌质量,我们对湿包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控制对策.

    作者:关瑞锋;张淑北;杨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紫外线消毒自适应智能控制与管理研究

    医院病房需定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要求每日进行空气定时消毒.目前的方法是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由人工拉动开关控制照射时间.当有关护理人员工作较忙时,会忘记开灯照射或开灯后忘记关,前者造成不能及时消毒.

    作者:王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二氧化氯气体亚急性吸入毒性研究

    目的 观察二氧化氯气体多次经呼吸道接触对实验动物的蓄积毒性作用及其靶器官,确定人体可直接暴露于二氧化氯气体的安全浓度.方法 采用动物直接暴露二氧化氯气体进行试验,检测血液学指标和脏器指标,以确定其吸入毒性.结果 在高浓度90 mg/m3连续吸入试验条件下,试验动物一般生理体征、行为、大小便等均无异常;体重增长、脏器重量和脏体系数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血常规4项指标和血清生化8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试验动物肝脏、肾脏、气管、肺、胃及小肠等器官的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异常.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二氧化氯气体的小有害作用剂量,二氧化氯气体的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大于90.0 ms/m3/2h.未发现二氧化氯气体对试验动物亚急性吸入毒性的主要靶器官.结论 二氧化氯气体的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大于90.0 mg/m3/2h,以安全系数为100换算,初步获得人体可直接暴露于二氧化氯气体的安全浓度为0.090 mg/m3/2h/d.

    作者:杨国光;谢晋卿;杨关玲;胡永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地震灾区伤员感染标本细菌学监测

    目的 了解地震灾区病房伤员感染标本的细菌学分布特点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方法 采用细菌学鉴定技术和K-B试验法对伤员感染标本进行细菌学鉴定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本医院接受77名地震灾区伤员,发生感染53例,感染率为69.74%.采集病人感染检标本83份,检出细菌77株,检出率为92.77%,包括革兰阴性杆菌58株,革兰阳性球菌19株.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有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21株、大肠埃希菌12株、铜绿假单胞菌9株、真菌6株及其他菌株.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及其他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达50%以上,革兰阴性杆菌对测试的18种抗生素中的9种耐药率达80%以上.结论 地震灾区伤员感染率达69.74%,感染病原菌75%以上为革兰阴性杆菌,所有分离菌株对多数抗生素耐药.

    作者:杨怀;罗湘蓉;徐艳;杨锦玲;李琦;杨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乌海市海勃湾区个体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为了解我区个体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状况,以便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化开展消毒灭菌工作,2006年我们对辖区内的个体医疗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作者:赵霞;郭振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院住院部病历夹消毒效果观察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病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排出病原微生物污染医院环境及物品.住院部病历夹是医护人员使用频率很高的工作用具,病历夹受病原体污染的状况日趋严重,但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杜绝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消毒措施.首先是查找医院内潜在的污染源,了解各临床科室病历夹带菌情况,然后对消毒方法及其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作者:马旭亮;马建明;毛晓群;罗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餐饮业专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调查

    为了解驻马店市驿城区和开发区两城区内餐饮业专间(凉菜间、蛋糕裱花间、餐具洗消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对已取得卫生许可证的256家餐饮业专间内紫外线消毒灯功率、紫外辐照度、功率与专间面积比、安装高度、开关安装位置、开启时间和照射消毒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孙先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某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为加强部队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监测工作,加强消毒质量控制,根据<军队卫生防疫机构工作规定>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3年来,我们陆续对2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宋振耀;苏俊锋;胡亚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汶川地震灾区进行卫生防疫消杀工作的经验

    汶川大地震后,许多基础设施和公共保障体系如饮水设施和供水管线、居住的房屋和建筑物、厂矿厂房等都遭到坏,道路塌方和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对人们的饮水卫生、食品供应和居住生活环境以及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卫生防病和防疫消杀工作是抗震救灾工作重中之重,兰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投入汶川地震灾害救援,以快速度奔赴灾区进行卫生防疫消毒杀虫和灭鼠等卫生救工作.

    作者:张俊才;周林;钟志宏;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含氯消毒液氧化还原电位与杀菌效果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一种含氯消毒粉水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方法 以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该消毒液不同氧化还原电位条件下杀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以含有效氯50 mg/L不变的条件下,该消毒液的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为700、800、900、980 mV,对悬液内大肠杆菌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分别为2.45、2.83、6.75和6.7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分别为2.22、3.11、6.41和6.41.以含有效氯300 ms/L,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为900、980、1050 mV,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 min,杀灭对数值分别为0.79、2.91和6.23.结论 提高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还原电位值,可明显提高其杀菌能力.

    作者:张顺合;张维;陈春田;慈颖;王林;王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北京市托幼机构卫生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托幼机构卫生质量情况,为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依据相关法规要求对北京市1059所托儿所、幼儿园进行了卫生质量调查.结果 北京市托幼机构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合格率平均在87%以上.工作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卫生质量合格率平均在80%以上.幼儿用餐饮具合格率平均在93%以上.结论 北京市托幼机构整体卫生质量较好,幼儿餐饮具细菌检验卫生合格率达到93%以上,室内空气、工作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肖潇;邓小虹;佟颖;李凤玲;李长青;彭国克;王劲;包卫华;慈九正;乔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葡萄球菌对消毒剂抗性的研究进展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致使通常有效的药物失去抗菌作用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事实上,细菌的耐药现象已不仅仅限于抗生素,早已扩展到了消毒剂.与耐抗生素菌株一样,抗消毒剂菌株的出现可能会导致医院消毒的失败,甚至引起医院内感染的流行和传播.因此,探讨细菌对消毒剂抗性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对葡萄球菌对消毒剂抗性方面的研究作以综述.

    作者:李丹;陈佰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消毒检测中细菌总数极限值结果报告

    目的 规范消毒检测中细菌总数极限值结果的报告,使其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方法 采用规范计算和统计方法对同一结果用不同的值报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依据不同规范和标准对同一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报告有所不同,同一检测数据报告结果存在差别.对于检出菌数为0应报告为未检出,检出平均菌数0~0.9者应报告<1.0.结论 目前在消毒检测和卫生学检测中存在对检出菌数小极限值报告结果不同的现象,建议在修订规范和标准中应予以规范.

    作者:刘海艳;王华磊;宋英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全院可重复使用的污染物品?回收、清点、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工作.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工作人员每天必须接触被病人血液等污染的物品,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害因素中,因此,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做好职业防护.

    作者:王竹华;周祝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