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华
目的 了解地震灾区病房伤员感染标本的细菌学分布特点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方法 采用细菌学鉴定技术和K-B试验法对伤员感染标本进行细菌学鉴定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本医院接受77名地震灾区伤员,发生感染53例,感染率为69.74%.采集病人感染检标本83份,检出细菌77株,检出率为92.77%,包括革兰阴性杆菌58株,革兰阳性球菌19株.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有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21株、大肠埃希菌12株、铜绿假单胞菌9株、真菌6株及其他菌株.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及其他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达50%以上,革兰阴性杆菌对测试的18种抗生素中的9种耐药率达80%以上.结论 地震灾区伤员感染率达69.74%,感染病原菌75%以上为革兰阴性杆菌,所有分离菌株对多数抗生素耐药.
作者:杨怀;罗湘蓉;徐艳;杨锦玲;李琦;杨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为加强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我们对全区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作者:李冬梅;韩秀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了解驻马店市驿城区和开发区两城区内餐饮业专间(凉菜间、蛋糕裱花间、餐具洗消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对已取得卫生许可证的256家餐饮业专间内紫外线消毒灯功率、紫外辐照度、功率与专间面积比、安装高度、开关安装位置、开启时间和照射消毒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孙先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一次性医疗用品热原,控制临床输血输液反应.方法 采用鲎试验方法对采购的一次性输血器、输液器和注射器进行了热原检测.结果 经对108份一次性使用输血器、输液器和注射器以及医院再生玻璃注射器等检品中,检出热原阳性9份,阳性率为8.33%.热原阳性包括:1份输液反应后余液,2份反渗水和6份输血器.结论 医院采购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存在热原阳性,有必要进行批次抽检.
作者:廖青青;许仁美;方玉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医务人员手卫生不仅与自身防护密切相关,也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在一系列院内感染隔离预防措施中,手的清洁消毒是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清除或杀灭手部皮肤的微生物,切断通过手传播病原体的途径,尤其是在接触传染病及血液、体液后洗手或手消毒则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为此,我院从2006年着重加强了医院工作人员手部卫生状况的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韩雪玲;史锋庆;胡淑芳;马文涛;洪贝;王丽;何红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性离子水对胃镜的消毒效果,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和棉拭涂抹采样检测方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血清的灭活效果和胃镜清洗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 新生产的该中性离子水含有效氯68 mg/L、pH6.5、氧化还原电位825mV.用该中性离子水原液可完全灭活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用该中性离子水原液冲洗消毒胃镜5min,对胃镜表面和内腔面除菌率均达到100%.结论 该中性离子水能破坏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用流动冲洗法可有效去除胃镜内外表面自然菌.
作者:史利克;王燕;王悦;刘燕;戚小敏;赵桂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本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状况,找出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度本医院全部出院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医院全年住院病人4682例,感染率为3.3%.在医院感染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构成比为66%;其次是泌尿道感染构成比为24.8%;手术切口感染构成比为4.8%.致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是侵入性诊疗操作,放疗、化疗和使用免疫制剂.结论 本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感染高危因素为侵入性操作和放化疗等.
作者:曲宏;赫义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病房传呼器手柄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不同方法消毒后的传呼器手柄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 医院使用的传呼器手柄污染菌数平均为38cfu/cm2.用75%酒精对传呼器手柄作擦拭消毒至少2遍,对其表面上自然菌消除率为98.38%,消毒后平均存活菌数为0.62cfu/cm2.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对其表面上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8.39%,消毒后平均存活菌数为0.58cfu/cm2.结论 医院使用的传呼器手柄污染严重,用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作擦拭消毒均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红;薛菊兰;王月云;段六生;王靖;赵应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长链复合季铵盐消毒液杀菌效果和毒性等消毒相关性能.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过滤冲洗法进行鉴定和动物实验方法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 用含1233 mg/L长链季铵盐活性物总量的该消毒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用5 min,可达到完全杀灭.用相同浓度的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和浸泡衣物5min,对自然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大于1.0.该消毒液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值>5000 mg/kg体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试验结果阴性;有效浓度的该消毒液对完整皮肤无刺激.结论 该长链复合季铵盐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较好,属于无毒级物质.
作者:宋江南;陈贵秋;庄世锋;高琼;朱应凯;李世康;聂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现患率及其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齐鲁医院2007年8月22日老年病房全部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120人,发生医院感染10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8.3%;其中呼吸道感染8例,构成比为80%,在医院感染中占首位.120例病人中,抗生素使用率为38.3%;采用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者占34.8%.在老年病人中,卧床病人多、患基础病的多、实施气管机械性操作的多和使用抗生素的多.结论 老年住院病人属于医院感染高发人群,构成医院感染因素较多,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作者:李颖霞;王书会;邓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一种碘伏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及其毒性.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对该碘伏消毒液进行了杀菌效果和毒性观察.结果 用含有效碘250 mg/L的该碘伏消毒液作用1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55,对绿脓杆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7;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对数值为6.37.用含有效碘250 mg/L的该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2 min,对志愿者前臂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为1.00以上.该碘伏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5000 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该碘伏消毒液原液对试验动物完整皮肤和眼黏膜无刺激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未发现微核作用.结论 该碘伏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毒性低、无刺激性、元致微核作用.
作者:曾伶;夏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致使通常有效的药物失去抗菌作用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事实上,细菌的耐药现象已不仅仅限于抗生素,早已扩展到了消毒剂.与耐抗生素菌株一样,抗消毒剂菌株的出现可能会导致医院消毒的失败,甚至引起医院内感染的流行和传播.因此,探讨细菌对消毒剂抗性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对葡萄球菌对消毒剂抗性方面的研究作以综述.
作者:李丹;陈佰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解决医用石蜡油灭菌问题.方法 采用生物监测方法对改进包装后的石蜡油干热灭菌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 改进后包装内石蜡油经160℃干热灭菌处理2 h,灭菌效果连续12次检测每次都合格;灭菌过程中和灭菌后物品无异常气味,不产生异常油烟,小包装使用方便,未产生任何故障.结论 医用石蜡油改进包装后,适用于干热灭菌处理,灭菌效果合格,解决了临床使用问题.
作者:田桂登;田雍;侯秋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乳酸链球菌素对蜡样杆菌芽孢的作用.方法 借助OD650值测定蜡样杆菌芽孢萌发率,采用定量杀菌试验方法测定乳酸链球菌素对蜡样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结果 经测定,本研究用乳酸链球菌素浓度为672 μg/ml.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萌发剂(L-丙氨酸)100 mmol/L,于37℃条件下作用15 min,可以促使95%以上的芽孢萌发变成繁殖体.用100 mmol/L萌发剂与含量420 μ/ml的乳酸链球菌素作用15 min,对萌发蜡样杆菌芽孢的平均杀灭率达到99.62%.在作用体系中加入萌发剂,可使乳酸链球菌素对蜡样杆菌芽孢杀灭率提高5倍.结论 乳酸链球菌素配合萌发剂对处于萌发状态的蜡样杆菌芽孢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在作用体系中加入萌发剂可明显提高乳酸链球菌素杀灭细菌芽孢的作用.
作者:李曼;侯利华;曹晓梅;陈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了解油田辖区内饮食业餐饮具的卫生状况及消毒效果,预防因餐饮具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传播与流行,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卫生安全,我们于2007年对油田辖区内各类饮食业的餐饮具进行了不定期的随机抽检.
作者:赵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一元复方戊二醛消毒剂杀菌效果及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理化分析法对其稳定性和腐蚀性进行了检测.结果 戊二醛含量22 g/L的一元复方戊二醛消毒液原包装,置37℃温箱储存90 d,戊二醛下降率为5.38%.使用中戊二醛消毒浸泡器械7、14、21、28 d后,其戊二醛含量下降率分别为0.00%、0.64%、0.64%和2.86%.常温下浸泡72 h,其原液对不锈钢、碳钢、铜无腐蚀,对铝有轻度腐蚀.结论 该一元复方戊二醛消毒剂性能稳定,对碳钢、不锈钢、铜无腐蚀,对铝有轻度腐蚀.
作者:张晓芸;潘英;李冬丽;张秀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不同纳米银制剂抑菌作用,为临床应用纳米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稀释法和K-B纸片扩散法,对不同纳米银制剂低抑菌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 纳米银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MIC值为1.0 mg/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2.0 mg/L.纳米银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均为1.0 me/L.含50 mg/L纳米银凝胶对上述3种试验菌抑菌环直径均>7.0 mm;含50 mg/L纳米银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抑菌环直径>7.0 mm,但对大肠埃希菌抑菌环直径<7.0 mm.结论 两种剂型的纳米银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差别不明显.
作者:陈美婉;吴红梅;刘长秀;江少平;吴传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了解我区个体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状况,以便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化开展消毒灭菌工作,2006年我们对辖区内的个体医疗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作者:赵霞;郭振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加强部队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监测工作,加强消毒质量控制,根据<军队卫生防疫机构工作规定>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3年来,我们陆续对2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宋振耀;苏俊锋;胡亚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医院病房需定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要求每日进行空气定时消毒.目前的方法是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由人工拉动开关控制照射时间.当有关护理人员工作较忙时,会忘记开灯照射或开灯后忘记关,前者造成不能及时消毒.
作者:王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