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种抗菌洗液杀菌效果的比较

刘仲霞;林红;苏伟东

关键词:抗菌, 洗液, 杀菌效果, Four,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草药, 杀灭率, 杀菌作用, 大肠杆菌, 醋酸氯己定, min, 试验方法, 淋病球菌, 定量杀菌, 抽样检测, 试验菌, 洁阴舒, 妇阴康, 肤阴洁, 悬液
摘要:目的 了解市售含中草药类抗菌洗液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随机抽样检测.结果 醋酸氯己定含量为125 mg/L和702 mg/L分别与中草药组成的肤阴洁抗菌洗液和洁阴舒洗液对大肠杆菌作用2 min,杀灭率达到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需要作用5和10 min,杀灭率可达到100%.舒敛爽抗菌洗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淋病球菌作用5 min,杀灭率均可达到100%.妇阴康洗液对4种试验菌杀菌效果均比较差.结论 4种含中草药的抗菌洗液均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其杀菌作用与含氯己定及其浓度没有直接关系.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

    医务人员手卫生不仅与自身防护密切相关,也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在一系列院内感染隔离预防措施中,手的清洁消毒是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清除或杀灭手部皮肤的微生物,切断通过手传播病原体的途径,尤其是在接触传染病及血液、体液后洗手或手消毒则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为此,我院从2006年着重加强了医院工作人员手部卫生状况的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韩雪玲;史锋庆;胡淑芳;马文涛;洪贝;王丽;何红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北京市托幼机构卫生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托幼机构卫生质量情况,为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依据相关法规要求对北京市1059所托儿所、幼儿园进行了卫生质量调查.结果 北京市托幼机构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合格率平均在87%以上.工作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卫生质量合格率平均在80%以上.幼儿用餐饮具合格率平均在93%以上.结论 北京市托幼机构整体卫生质量较好,幼儿餐饮具细菌检验卫生合格率达到93%以上,室内空气、工作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肖潇;邓小虹;佟颖;李凤玲;李长青;彭国克;王劲;包卫华;慈九正;乔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次性医疗用品热原检测结果

    目的 检测一次性医疗用品热原,控制临床输血输液反应.方法 采用鲎试验方法对采购的一次性输血器、输液器和注射器进行了热原检测.结果 经对108份一次性使用输血器、输液器和注射器以及医院再生玻璃注射器等检品中,检出热原阳性9份,阳性率为8.33%.热原阳性包括:1份输液反应后余液,2份反渗水和6份输血器.结论 医院采购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存在热原阳性,有必要进行批次抽检.

    作者:廖青青;许仁美;方玉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放线菌A01的筛选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放线菌A01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影印平皿法和杯碟法,筛选出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测定其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从医院周围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代谢物具有较高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放线菌,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命名为A01.结论 A01菌株发酵液对葡萄球菌类致病菌抑制效果较好,温度对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强酸或强碱可降低其活性.

    作者:窦会娟;李林珂;孙连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复用器械的集中式管理探讨

    医院消毒供应室集中式管理模式是将医院需要消毒灭菌的物品回收到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由有经验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完成,我院供应室于2006年12月开始由原来的分散式管理向集中式管理模式转变,充分利用消毒供应室的卫生资源,对复用器械进行统筹管理,体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倪秀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病房呼吸道感染的现患率调查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现患率及其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齐鲁医院2007年8月22日老年病房全部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120人,发生医院感染10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8.3%;其中呼吸道感染8例,构成比为80%,在医院感染中占首位.120例病人中,抗生素使用率为38.3%;采用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者占34.8%.在老年病人中,卧床病人多、患基础病的多、实施气管机械性操作的多和使用抗生素的多.结论 老年住院病人属于医院感染高发人群,构成医院感染因素较多,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作者:李颖霞;王书会;邓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锐器损伤情况,找出原因,加强防护.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际调查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200名护士一年内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锐器伤,损伤发生率为100%;其中发生针刺伤320次,安瓿玻璃损伤184次,其它如刀、剪、开瓶盖损伤120次.被血液污染的针刺伤有67人,占41.1%;其中52人在受伤前不知道患者是否有血液传播的疾病;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操作的护士达123人,占75.5%.多数护士在发生锐器损伤时进行了不同程度处理,其中有22%损伤者能及时挤出伤口血液,有70%伤者对伤口进行了清洗和消毒处理.结论 该医院临床一线护士锐器损伤发生率较高,多数在损伤后对伤口进行了初步处理,但存在未知感染因子的隐患.

    作者:陈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餐饮业专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调查

    为了解驻马店市驿城区和开发区两城区内餐饮业专间(凉菜间、蛋糕裱花间、餐具洗消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对已取得卫生许可证的256家餐饮业专间内紫外线消毒灯功率、紫外辐照度、功率与专间面积比、安装高度、开关安装位置、开启时间和照射消毒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孙先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内镜细胞刷不同清洗方法对戊二醛灭菌效果影响

    目的 观察内镜细胞刷有效的清洗灭菌方法.方法 直接对细胞刷进行人工污染枯草杆菌黑色变种繁殖体和检测方法对不同清洗方法和灭菌的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超声机清洗法能够去除细胞刷污染菌99.19%,手工清洗法对细胞刷污染菌去除率为92.83%.清洗干燥的细胞刷经戊二醛浸泡5h可完全达到灭菌合格,经戊二醛熏蒸柜熏蒸5 h,对手工清洗的细胞刷污染菌杀灭率为46.67%,对超声波清洗的细胞刷污染菌杀灭率为73.33%.结论 细胞刷用后宜采用超声波清洗,采用戊二醛浸泡5 h可达到灭菌合格,但戊二醛熏蒸不适用于细胞刷灭菌.

    作者:魏明;黄瑞娟;李月玲;李线明;赵红斌;李党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汶川地震灾区进行卫生防疫消杀工作的经验

    汶川大地震后,许多基础设施和公共保障体系如饮水设施和供水管线、居住的房屋和建筑物、厂矿厂房等都遭到坏,道路塌方和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对人们的饮水卫生、食品供应和居住生活环境以及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卫生防病和防疫消杀工作是抗震救灾工作重中之重,兰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投入汶川地震灾害救援,以快速度奔赴灾区进行卫生防疫消毒杀虫和灭鼠等卫生救工作.

    作者:张俊才;周林;钟志宏;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方法清洗脑压管效果比较

    脑压管是做腰椎穿刺时测量脑积液压力专用器械,为一直径0.3 mm和长度19.5 cm的玻璃直管;另一个为直角管.管长分别为19.5 cm,4 cm.脑压管使用后需要清洗彻底,但其清洗难度较大,现就几种不同方法的清洗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孙显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病区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的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病区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存在情况和耐药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和纸片法对肺炎克雷伯菌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和药敏进行了检测.结果 该医院老年病区病人标本中分离的80株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出携带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63株,检出率为78.8%.分离的8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替卡西林和环丙沙星类抗生素耐药率为100%;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100%.结论 该医院老年病区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多数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提示临床耐药菌株可能同时对消毒剂存在抗性.

    作者:金法祥;钟建平;李水法;王华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建立复用医疗器材的绿色通道

    无菌医疗器材的质量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控制水平,甚至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为加强复用医疗器材的全程质控管理,建立复用医疗器材下送回收的绿色通道,以保证复用医疗器材的质量安全.为此,抓好复用医疗器材的质量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其优质供应,建立起复用医疗器材从回收、洗涤、包装、灭菌到储存、发放、使用的绿色通道,有效地避免了无菌医疗器材使用前的再污染,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葛常英;刘杜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地震灾区伤员病房气性坏疽预防隔离与消毒

    在今年汶川抗振救灾期间,绍兴市人民医院负责收治灾区伤员50人,多以骨折等外伤为主,半数以上的伤员不同程度地有贫血和营养不良,许多伤员的患处只进行了简单的处理,术后感染情况明显,有些没有外露性创口和开放性骨折的病人没及时手术.因此,收住伤员要做好严密的预防性消毒隔离,预防控制外伤感染,未发生一例气性坏疽病例.

    作者:蒋景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纳米银制剂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纳米银制剂抑菌作用,为临床应用纳米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稀释法和K-B纸片扩散法,对不同纳米银制剂低抑菌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 纳米银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MIC值为1.0 mg/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2.0 mg/L.纳米银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均为1.0 me/L.含50 mg/L纳米银凝胶对上述3种试验菌抑菌环直径均>7.0 mm;含50 mg/L纳米银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抑菌环直径>7.0 mm,但对大肠埃希菌抑菌环直径<7.0 mm.结论 两种剂型的纳米银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差别不明显.

    作者:陈美婉;吴红梅;刘长秀;江少平;吴传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用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的监测

    目的 考核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质量,确保其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生物监测方法,对本医院引进的环氧乙烷灭菌器实际灭菌效果进考核.结果 共监测样本727份,合格708份,总合格率为97.39%.2005年度监测159次,年度合格率为89.94%;但2007年度监测全部合格.结论 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存在灭菌失败的可能性,加强生物监测可确保灭菌质量.

    作者:文翠容;刘振红;杨玉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普通手术室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的监测

    手术室是外科诊断、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部分医院没有净化层流手术室,仍采用传统的紫外线空气消毒方法.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普通手术室属于Ⅱ类环境,静态标准空气中细菌总数≤200 cfu/m3.紫外线空气消毒静态监测是在紫外线消毒1 h后,开放前采用平皿沉降采样法,结果基本达标.

    作者:戴金平;朱艳艳;余少敏;陈海丽;林珍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抗震救灾中的医院消毒供应室应急管理

    绵阳市中心医院是地震前线一所三甲综合医院,在地震后的5 d内在原有1222住院病人基础上突增伤员1148人,使医院工作量增加了一倍.为确保抢救伤员生命,建立了临时帐篷病区7个,搭建帐篷121个,每天要在篷区完成手术数百台.此间消毒供应室在余震不断、各种限制较多、器械补给困难的情况下,为抢救伤员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对手术的及时进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者:包燕;汪璐;张晓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在手术室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三种不同的空气消毒方法在手术室空气消毒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佳空气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平板沉降法进行采样和培养,对三种空气消毒方法消毒普通手术间空气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每种消毒方法均作用1 h,以空气中总菌数≤200 cfu/m3为合格.动态消毒机消毒后空气质量合格率为100%,紫外线灯照射法合格率为78.26%,用含醋酸氯已定3800~4000 mg/L含酒精复合溶液按5 ml/m3剂量喷雾消毒合格率为93.62%.结论 使用动态消毒机对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好.

    作者:梁远祝;陈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妇产科手术病人切口裂开6例原因调查

    目的 调查引起切口裂开的原因,控制手术切口的感染.方法 现场调查手术病例,同时对环境物品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该医院妇产科在1个月内进行35例妇产科手术,连续发生6例手术切口裂开,其中4例发生切口感染.在所发生的手术切口裂开的病人中,多数患者为过度肥胖,并恰逢当地气候异常寒冷.各类环境及物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96.67%.结论 该医院妇产科连续发生6例手术后切口裂开并发生感染,主要原因是病人由于肥胖导致切口愈合缓慢;要求外科医生加强患者支持治疗,重视手术技巧,强化无菌操作,有效控制了手术切口裂开和感染.

    作者:梁德玲;杨正杰;胡晓;瞿湘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