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水平;张贵锋;李力强;温鸿源;林楚华;龙洁珍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腹部切口应用微波理疗效果。方法:将同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于术后第四天应用微波治疗仪照射切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科手术后腹部切口微波理疗对于切口的愈合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宇汝彤;银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搞好实验诊断学教学是培养优秀临床医师的必备环节。该文总结分析实验诊断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诸如实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比喻教学法以及试题教学法等,探讨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蒙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中的作用,为实现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目标,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尝试。
作者:陈礼文;盛守琴;周强;管世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中老年重症脑卒中的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某医院就诊的重症脑卒中患者共8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儿采用综合疗法,实验组(41例)患者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之上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之后,实验组患者的SOD活性与MDA水平分别为(8.7±3.3)umol/L、(5.4±1.7)umol/L,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5.3±3.8)umol/L、(10.4±2.6)u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中老年重症脑卒中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SOD活性与MDA水平,值得临床医生大力推广。
作者:彭安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针对民族区域护理人员亚健康发生率高,制订5项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干预效果,形成护理人员亚健康的纠正办法。方法:随机选某医院临床护理人员50名,干预前将干预措施认知度调查表、亚健康突出表现调查表发给对象进行测评。测评后开始实施为期6个月的干预,再对抽取人员进行干预措施认知度和亚健康7项干预效果测评。结果:干预后,亚健康表现突出的7项指标下降,护理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方式。结论:经过实施干预,亚健康群体可以向健康方向发展。
作者:赵光英;吕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选择不同固定方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某医院所接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4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方式(DHS)治疗的50例,Gamma钉固定的18例,国产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的26例。对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三种固定方式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功能评分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就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下地负重时间、引流量等方面,采用PFN固定方式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固定治疗方式(P<0.05)。结论:PFN固定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下地负重时间短等优势,较其他两种固定方式而言,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鹏;艾晓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护理对糖尿病(DM)长期胰岛素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8例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DM患者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6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GQOLI-74量表中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等4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DM长期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沈爱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提出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该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从培养护生以人为本思想、理解人体结构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联系临床护理知识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为切入点,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方琼;刘梅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3种不同治疗方案对阿德福韦酯(ADV)应答不佳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A组应用LAM联合ADV挽救治疗,B组应用ETV治疗,C组应用ETV联合ADV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ALT和AST)、HBeAg和HBVDN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6、48周后B组和C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和HBVDNA转阴率明显优于A组(P<0.05);与B组相比,C组肝功能指标,HBeAg阳性患者阴转率和HBVDNA转阴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ETV治疗ADV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陈继林;郭中华;朱珍才;李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品管圈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4月对急诊科10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分为观察组(n=50,品管圈)和对照组(n=50,常规管理),通过对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住院时间来评价活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682,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4.8±1.5)d短于对照组(6.5±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58,P<0.05)。结论:品管圈模式应用于急诊护理工作中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减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祖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配伍耳穴压豆护理治疗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10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90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较对照组大大缩短,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8.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配伍耳穴压豆护理疗法治疗骨科长期卧床便秘,实现多种治疗便秘方法的优势互补,较一般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作者:农加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硬膜外阻滞下子宫全切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取得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接受硬膜外阻滞下子宫全切术患者144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手术后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硬膜外阻滞下子宫全切术中给予患者舒芬太尼具有较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可使患者手术中疼痛明显减轻,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并且该药物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有着较高安全性。
作者:韦永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与培门冬酶化疗方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共130例,随机分为A组(65例)和B组(65例),分别给予含左旋门冬酰胺酶和培门冬酶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完全缓解率,随访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儿完全缓解率和随访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接近;但含培门冬酶化疗方案可有效降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肝功能损伤风险。
作者:张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降低老年手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老年腹部手术患者500例为对照组,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50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未给予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9.8%,研究组为16.8%,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高,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广泛推应用。
作者:林洪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5月25日六安市人民医院与六安世立医院正式签约建立医联体。今后双方将在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等方面加强合作。据了解,区域性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建设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医联体建设,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新的医疗服务格局和就医秩序,缓解群众看病难。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中颈动脉斑块消失率约为21.67%,治疗12个月,颈动脉斑块消失率约占58.33%,未消失斑块大小均有所收缩;对照组颈动脉斑块治疗前共118块,治疗6个月后增加7个,增长率约为5.93%,治疗12个月后增加19个,增长率约为16.10%;对比两组治疗6个月及12个月的临床效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接受降低治疗的同时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消退颈动脉斑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茂春;骆科美;刘忠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试验组(65例),分别给予内科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等。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德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某医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心绞痛发生率、收缩压以及心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后收缩压以及心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32.65%和住院时间(15.47±1.38)天,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5.10%与(22.78±2.16)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心绞痛症状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农民工的职业卫生行为干预对其病害的预防效果。方法:抽取遵义市1200名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600名进行职业卫生行为干预,作为干预组;另600名农民工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对职业病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结果:干预组对职业病的了解程度以及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农民工对职业病知识的了解,能够有效地预防并控制农民工职业病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作者:刘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总结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某院在2014年5月-2015年8月输液室发生的医患纠纷100例作为分析对象,并对其造成医患纠纷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在急诊输液护理中有效投诉为62.9%,投诉的内容主要包括:输液流程不够规范,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护理责任不强、态度差,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过高,患者对输液相关的费用不满意等。结论:通过对应措施对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防控,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苟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留置双J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上尿路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除系统健康教育外,所有治疗原则及护理均与对照组相同,分别在术前1天,术后第1天,以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在患者来院拔管时对询问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两者之间差值。结果:置双J管后实验组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的健康教育对体内留置双J管患者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焦虑,保证尿液的有效引流,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许桂香;刘桂兰;汪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