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印钞厂35岁以上职工代谢综合征现况分析

来党红;周兴丽;赵永刚;鲍敏敏;郝良珍;蒋守纪;张士平;赵新华;马彩霞;高洁;陈思;段湘玉;卢旭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现况调查, 印钞职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病、血脂紊乱等的患病率显著增加,且常合并出现.有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IR)为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以IR为核心所致的上述各种疾病总称为代谢综合征(MS)[1].笔者于2005年7月对北京印钞厂35岁以上在职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以了解该厂职工MS的发生现状.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1975-2004年上海市金山区糖尿病死亡率及其疾病负担的趋势分析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至2005年已成为上海市金山区居民第5位死因.为了解金山区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及其所造成的疾病负担的趋势,并为进一步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1975-2004年金山区糖尿病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朱晓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糖尿病分组管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糖尿病分组管理干预实施15个月后的效果.方法 通过在11个社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其中筛选出的1 607名确诊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登记,实施分组管理.由医务人员定期(间隔1~3个月)进行空腹血糖监测及饮食、运动指导.实施15个月后,比较管理前后病人血糖监测、运动、用药行为及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管理前相比,15月后进行分组管理的病人在规律服药(干预前94.6%,干预后97.1%)、轻中度体力活动(干预前76.5%,干预后80.7%)有显著改善;收缩压[干预前(130.95+14.66)mm Hg(1 mm Hg=0.133 kPa),干预后(129.58±12.60)mm Hg]、舒张压[干预前(79.41±8.52)mm Hg,干预后(78.24±7.61)mm Hg]、空腹血糖[干预前(7.72±2.4)mmol/L,干预后(7.52±2.23)mmol/L]均有下降(P<0.05),其他指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糖尿病分组管理干预在行为改变、血压及血糖控制上有一定效果.

    作者:阮晓楠;傅东坡;邱桦;张鸿;傅灵菲;冯莉莉;李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社区高血压人群尼阿氢卡治疗方案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尼阿氢卡(NAHC)方案治疗社区高血压人群的效果.方法 对门诊确诊的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NAHC方案治疗6个月~4 a后观察效果.结果 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290例(占96.7%)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10例(占3.3%)血压控制在159/99 mm Hg以下;心血管危险分层发生了显著变化,低危人群从4.7%上升到34.6%,很高危人群从41.6%下降到6.7%.结论 NAHC方案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推荐作为社区高血压人群治疗方案.

    作者:卞红益;王龙海;徐国权;袁继春;张宝安;钱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北京市房山区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房山区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18岁以上居民969人,其中956人(98.66%)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5.0%,标化患病率为37.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2.5%,女性患病率为29.6%.该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为73%,高血压的诊断率为53%.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有上升趋势(χ2=109.053,P<0.01),且与吸烟、体质指数、糖尿病、高脂血症关系密切.结论 房山区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

    作者:赵清水;张琼;王化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延吉市新兴街社区卫生保健现状分析与对策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保健的发展状况,为更好地拓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民和社区、民盛社区、民泰社区50岁以上6 842名居民进行普查.结果 3个社区的朝鲜族人口占多数,居民的文化程度较高,患病顺位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居民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率上升了5.29%,保健合同上升5.74%,健康咨询上升8.97%,上门服务上升3.35%,家庭护理上升5.86%,康复训练上升1.97%,临终关怀上升2.78%;居民对医务人员的满意率下降了8.25%,服务设施下降7.49%,服务态度下降3.34%,节约资金下降9.87%.结论 2004-2005年间居民对社区卫生保健的需求较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满意率尚可,但有所下降.

    作者:邢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济南市城乡结合部居民高脂血症知晓率及高脂血症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脂血症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有关调查显示,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血脂异常患病率约为25%[1].在我国心血管疾病居死因的第1或第2位,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观察表明,血脂异常是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2].据报道,胆固醇下降20%以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30%[3].笔者通过对济南市城乡结合部居民的高脂血症患者的知晓率、遵医情况及高脂血症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以期为高脂血症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冯月秋;王束玫;高莉洁;常彩云;房学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抗原肽处理相关运载蛋白体基因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

    目的 检测安徽省1型糖尿病患者的抗原肽相关运载蛋白体(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基因位点多态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反应-限制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6名1型糖尿病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TAP位点的多态性.TAP1和TAP2基因分别有2和4个多态性位点,其限制性内切酶分别是TAP1等位基因333位点(TAP1-1,Ile-Val)的Sau3Al内切酶,637位点(TAP1-2,Asp-Gly)的AccI酶;TAP2等位基因379位点(TAP2-1,Val-Ile)的BstuI酶;665位点(TAP2-2,Ala-Thr)的MspI酶;565位点(TAP2-3,Thr-Ala)的RsaI酶以及687位点(TAP2-2,Stop-Gln)的BfaI酶.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TAP1等位基因型分别以637 Gly和637Asp为主;TAP2等位基因分别以379Ile和379Val为主,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等位基因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间的某些TAP基因位点有差异,提示TAP基因可能与该病有密切关联.

    作者:翟金霞;沈冲;叶冬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天津市农村居民超重与肥胖现况分析

    目的 对2004年天津市农村居民健康体检的3 202 962名农村居民进行超重和肥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降低农村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 将天津市2004年农村居民健康体检人群分为3个年龄组,7岁以下年龄组应用Z评分法,7~17岁年龄组应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指数值分类标准,18岁以上应用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对农村居民身高、体重的人群和地区分布作一分析,经人口标化后与全国2002年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一类农村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0~6岁儿童的超重率为5.48%,肥胖率为12.76%,;7~14岁儿童的超重率为11.97%,肥胖率为9.30%;15岁及以上人群的超重率为26.7%,肥胖率为13.62%.天津市各组农村居民的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全国一类农村水平.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天津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女性肥胖率明显高于男性)、地区、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低,肥胖率越高)、饮酒.结论 超重肥胖已成为天津市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预防与控制超重肥胖应成为农村地区防治慢性病的关键之一.

    作者:田惠光;解鸿翔;宋桂德;张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57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死病变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死病变(CTO)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25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的57例CTO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单支病变11例,双支病变29例,三支病变17例.在70支病变血管中,无前向血流通过44支,少量血流通过26支;前降支病变32支,回旋支病变16支,右冠状动脉病变22支;闭死时间≤3个月41支,>3个月29支;闭死长度≤20 mm 43支,>20 mm 27支;闭死末端形态呈鼠尾状42支,呈刀切状28支;70支完全闭死血管成功植入支架57支,PCI成功率81.4%.结论 对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男性患者,早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选择适当的病例及病变,对预防CTO形成及提高PCI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孙晓宁;张振刚;李爱华;龚开政;骆秋平;严俊峰;王顺娣;王凌云;凤以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诠释慢性病涵义拓宽防治研究范畴

    科技进步和社会实践,不断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化人们的认识.笔者关注慢性病流行病学和防治研究已近30年,日益感到对慢性病涵义的界定还有商榷的必要.

    作者:李绍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济南市历城区城乡居民高血压流行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为了解历城区城乡居民高血压的流行现状与分布特征,研究影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本文对济南市历城区城乡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开展城乡居民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作者:王创新;李兆民;赵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耐量受损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从糖耐量受损流行特征、自然转归及防治进展对国内研究进行综合描述,以了解我国糖耐量受损流行病学研究现况,目前我国糖耐量受损患病率约为5%,且存在年龄、地区、职业差异;向2型糖尿病转化的年转化率约8%,其中合并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年转化率较高;对糖耐量受损的防治主要采取行为饮食干预、降糖药物治疗等手段,这些手段均能有效阻止或减缓糖耐量受损向糖尿病转化的进程.

    作者:吴建华;俞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004-2005年天津市四种慢性病发病、死亡报告分析

    天津市自1984年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恶性肿瘤等4种慢性病的报告监测工作.笔者对2004-2005年发病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慢性病发病情况.

    作者:张忠琴;宋桂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江西省农村地区中老年女性宫颈癌队列研究

    目的 研究导致江西省农村地区女性宫颈癌高发的危险因素,为宫颈癌的防治及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1995年6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对江西省4个地区20050名≥40岁农村女性居民进行了队列研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期间有1 146人死亡,78人患宫颈癌.结果 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妇科疾病、闭经与否、心情、睡眠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值比(OR)分别为35.534,0.359,2.116,0.598.结论 妇科疾病是导致江西农村地区女性宫颈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宫颈癌预防重点应放在妇科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上.

    作者:文海蓉;梅家模;朱丽萍;吉路;胡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 859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

    脑卒中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当今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了解脑卒中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病学变化,有效提高脑卒中的防治水平,笔者对南昌市第二、三医院近8 a收治的1 859例脑卒中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曹利华;廖征;周义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696例西藏干部超重肥胖患病率及其分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及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使肥胖和超重的患病数增多.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观察表明,肥胖和超重、高血压、血脂、血糖异常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1].笔者于2004年10月-12月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门诊进行体检的696名干部进行了超重肥胖调查.

    作者:闫敏;陈勇;关志峰;杨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天津市慢性病防制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

    为了解目前天津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慢性病防制的人力资源现状,掌握基层实际情况,笔者于2006年3月开展了本项调查.

    作者:纪艳;沈成凤;张忠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湖南省15岁以上居民的就餐行为调查

    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各种各样的食物,因此饮食行为直接影响着营养物质的获取,从而影响到营养素的摄入,对健康产生影响[1].笔者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湖南省数据,对该省15岁以上居民的就餐行为进行分析.

    作者:金东晖;林敏;李光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天津市伤害监测分析与控制措施的探讨

    目的 分析天津市伤害流行的特点和分布,为开展伤害干预奠定基础.方法 由全市各级各类临床医院每日填写急、门诊和住院伤害病例报告卡,辖区防病站每月收集、录入上报,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全市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及信息发布.结果 启动伤害监测的前6个月,共报告伤害病例33 924人,男性为22 996例,占67.79%;女性10 928例,占32.21%;天津市伤害原因的前5位是跌倒、机动车交通事故、暴力(斗殴)、撞伤(击伤)和坠落.结论 伤害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均有发生,但各种伤害具有不同的高危人群,应在伤害监测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控制.

    作者:江国虹;纪艳;沈成凤;潘怡;杨溢;赵焕英;王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机关干部肥胖与血脂、血糖、血压的现状分析

    2003年4月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发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指出,肥胖本身不仅是一种疾病,而且是血脂异常、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VD)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探讨肥胖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关系,笔者对机关干部的体检资料作了相关分析.

    作者:魏以新;叶小丽;何一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