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
目的:利用方法评价决定图表工具(six sigma MEDx Chart)评估某血液分析仪的性能.方法:利用该工具结合近年来该仪器室内质控(IQC)的不精密度、以及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EQA)活动得出的偏倚(Bias)等性能指标,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A' 88)的总误差(TEa)要求,对每个项目做出性能评价.结果:血液分析仪除PLT项目的检测能力外,其他均有良好的性能.结论:该工具能快速、客观地给出各项目的性能指标,并给出初步的设计质控规则.
作者:张惊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5-氨基-4-酮戊酸盐酸盐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选取尿道尖锐湿疣患者2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5-氨基-4-酮戊酸盐酸盐光动力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96.3)显著高于对照组(8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氨基-4-酮戊酸盐酸盐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显著,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临床方法.
作者:黄西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医院档案管理作为当前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医院档案管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对此作了分析,并提出具有创建性的解决思路.
作者:张浩;鲁先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是针对护生开设的一门讲究知行合一的专业实践课程.实践证明,该课程走创新的应用型建设之路不仅切实可行,行之有效,而且可以让护生和在职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得到较大完善和提高.
作者:吕绍玖;陈文;王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体系对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然后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程序进行管理循环,即PDCA循环.结果: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6.31%降至2%.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气管插管患者中,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模式,有效的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规范了护理操作,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水平.
作者:许红梅;曹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中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中应用.方法: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中出现急性脑膨出,15例行一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单侧组),13例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双侧组),比较两组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和脑梗塞差异无显著性,但单侧组术后切口疝发生高于双侧组;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单侧组低于双侧组:术后两组生存状况比较,单侧组良好及中残率显著低于双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时可考虑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以改善预后.
作者:胡朝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面部外伤整形美容缝合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有效沟通与正确引导,稳定患儿及家属情绪,对患儿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及护理手段.结果:732例面部外伤儿童实施了整形清创缝合,在护理人员有效的配合下,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医源性损伤,术后无出血、伤口裂开、感染等情况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通过个性化心理干预及护理手段可有效提高小儿面部整形美容缝合术的效果.
作者:汪以秀;蔡小卫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成人斯蒂尔病的临床特征,总结诊断要点.方法:对某医院2例确诊成人斯蒂尔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斯蒂尔病的临床表现非特异性,易被误诊.结论:成人斯蒂尔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董琳;方昱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资料,12例患者前列腺精囊95%PTV处方剂量为70Gy.13例患者前列腺精囊95%PTV处方剂量为78Gy,盆腔淋巴引流区处方剂量50Gy.结果: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8例,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96.0%.早期胃肠道副反应1级15例,2级9例.早期泌尿系统反应1级12例,2级6例.晚期胃肠道副反应1级5例,2级4例.晚期泌尿系副反应1级3例,2级3例.结论:调强适形放疗提高了前列腺肿瘤靶区剂量,前列腺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放疗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放疗耐受性.
作者:王健;吴爱东;张红雁;钱立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前各地大学生医疗保险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多样性,面临着参保率低、报销水平有限、保险效果不佳等难题.该文对此进行了论述,并从政府、学校和个人三个角度为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张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方法:对112例急性脑梗死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其抑郁情绪状态,同时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本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为69%,抑郁症的程度与日常生活能力之间有明显关联(P<0.05),而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关联(P>0.05).同时研究还表明,皮层下脑梗死后患者的抑郁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皮层脑梗死患者.结论:抑郁症在脑梗死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程度越高,抑郁状态越明显.早诊断、早治疗,以便有利于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丁家翠;汪银;刘亚丽;唐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调节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需要吸氧的早产儿55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用脉搏血氧仪监测,按照目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调节吸入氧浓度(FiO2),稳定半小时后进行血气分析.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调节FiO2,每次FiO2变化为0.0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调节FiO2,每次FiO2变化为0.05.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两组患儿氧疗调节成功率和调节失败率.结果:观察组氧疗调节成功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大于90rnmHg的发生率(8.9%)显著低于对照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小于50mmHg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方法能减少引起氧损伤或氧中毒的发生.
作者:李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在正畸GC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结剂粘结过程中,评价四手操作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44例正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采用GC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结剂进行粘结,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由四手操作完成.统计正畸托槽粘接脱落率以评价效果.结果:四手操作粘结托槽不仅缩短了椅旁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患者痛苦减少,复诊率降低.结论:提倡正畸护理时采用“四手操作”.
作者:夏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91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组,46例)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SPPC组,45例)两组.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残余尿(PVR)、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表(QOL)和出血量来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比较I-PSS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I-PSS、QOL、Qmax、pVR,经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A与B组之间改善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具有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朱奇志;胡洪翔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正在呈逐年递增趋势,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该文就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策略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作者:步仰高;俞敏;张丽丽;许琳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胆石症合并巨脾型晚期血吸虫(晚血)、重度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对10例胆石症合并巨脾型晚血、重度脾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急诊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造瘘术,5例同期行脾切除+责门周围血管离断+胆囊切除术,2例同期行脾切除+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外引流术,10例患者围手术期均输注血浆或红细胞悬液,全部治愈.结论:胆石症合并巨脾型晚血、重度脾亢患者手术治疗是可行的,但要做好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尤其是充足的血源,如何减少出血是手术的关键.
作者:吴年贵;金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报告1例肾囊肿术后合并双肺坠积性肺炎的抢救与护理,重点介绍在病情观察、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护与坠积性肺炎治疗和护理方面的经验,体会到加强患者术后管理对预防老年病人术后坠积性肺炎至关重要.
作者:陈凤华;杨万玲;刘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某医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随访6~36个月(平均19个月),按Dienst标准评定:优47例,良10例,一般3例,差0例,优良率为95%.结论:单边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复位满意,疗效可靠.同时精心的护理对患者病情及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汲娣艳;黄凌;周汪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对各种慢幽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临床各种慢性疼痛的100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采用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根据临床疗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到62%.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有效快捷地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缓解症状,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超;王迪;周月凌;潘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螺旋CT表现,进行评价.结果:其中25例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5例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腹腔穿刺证实.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显示率达98%,不仅可确定诊断,而且能判断炎症的范围、程度及并发症,还可在CT引导下穿刺、抽液、引流,是目前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方法.
作者:朱美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