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臭氧空气消毒器对空气中微生物杀灭效果的研究

徐燕;谈智;孙俊;王晓蕾;王玲;戎毅

关键词:臭氧空气消毒器, 杀菌效果, 白色葡萄球菌, 自然菌
摘要:目的 观察臭氧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及臭氧降解速度.方法 用空气微生物采样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杀菌效果检测.结果 臭氧空气消毒器在20 m3密闭房间内,启动机器30 min,空气中臭氧浓度达到10.39 mg/m3;启动机器60 min,空气中臭氧浓度为18.82 mg/m3;在消毒器关闭后,开窗户通风30 min,空气中臭氧浓度低于0.2 mg/m3.在20 m3密闭房间内启动臭氧空气消毒器30 min,对空气中人工喷染的白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到99.90%以上;在40 m3密闭房间内启动臭氧空气消毒器60 min,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达到90%以上.结论 臭氧空气消毒器在密闭环境内产生臭氧浓度比较高,对室内人工污染细菌和自然菌都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动态观察

    目的 了解不同方法对医院Ⅱ类环境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三种常用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紫外线灯照射1 h,三氧消毒机和静电空气净化消毒器各运行0.5 h,均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84%左右.当工作人员进入后,紫外线灯停止照射,另2种消毒持续进行,运行0.5 h至3 h内,只有三氧消毒机和静电空气净化消毒器能维持室内空气达标,紫外线消毒则明显超标.结论 三种消毒方法在无人条件下消毒效果无差别,有人在条件下只能使用循环风或空气消毒器.

    作者:谢爱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现况调查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其工作重点就是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为了解医疗机构供应室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

    作者:周宏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山楂核提取物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为了解以山楂核提取物为主要杀菌成分的皮肤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其他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含体积分数50%的该消毒剂作用1 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含体积分数70%的该消毒剂作用1 min,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4.00.影响因素试验证明,该皮肤消毒剂杀菌作用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pH值升高而减弱;有机物对其杀菌作用有一定影响.现场消毒试验结果证明,用该消毒液原液擦拭作用1 min,对皮肤表面和手上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1.00.结论 该皮肤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杀灭效果较好,其杀菌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

    作者:李长青;吴伟;佟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B-D测试的相关影响因素观察

    目的 了解B-D试验影响因素,提高其试验准确性.方法 采用实际测试方法对部分因素进行了观察.结果 连续3年进行5588次B-D试验,失败198次,合格率为96.46%.在不合格的试验中,有59次因设备本身因素,有88次是由于测试包和操作不当所致,有49次是因供汽和供水问题.结论 B-D试验受诸多因素影响,应引起操作者注意.

    作者:王蓬;滕智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甲醛蒸汽灭菌技术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甲醛(Formaldehyde)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子式为CH2O,分子量为30.3,比重1.067,沸点-19.5 ℃.甲醛易溶于水、酒精和其它有机溶剂,室温下甲醛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7%左右.

    作者:叶蓉春;顾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微波对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的观察

    目的 研究家用微波炉对农业用绿僵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杀菌试验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随着负载量的增大,杀菌速度降低.负载量为200 g以下时,微波处理3 min,全部无菌生长.负载量为250 g时,微波照射4 min,存活菌数仍达100 cfu/g.试验证明,随着微波处理时间的延长,灭菌效果增强.以100 g固体培养基加60 g水的比例经微波处理效果比较好,灭菌处理3 min均能达到灭菌目的.结论 微波对绿僵菌固体培养基灭菌佳工艺为:100 g的固体培养基加60 g水,浸润3 h,在800 W的微波功率处理3 min,可达到灭菌效果.

    作者:应月青;张礼生;农向群;高松;张泽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院消毒灭菌监测报告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与灭菌效果,改进感染控制与提高消毒质量.方法 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2005年第3、4季度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分别为物体表面84.36%,医务人员手76.34%,透析器入口液体合格率为86%,透析液合格率为78%.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和压力蒸汽灭菌的无菌器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该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整体较好,存在部分监测项目不合格现象,应进行改进提高.

    作者:杨荣丽;王瑞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某酒店餐具消毒状况调查

    宾馆饭店的餐具洗消保洁状况是确保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掌握宾馆饭店餐具的消毒状况,以便加强卫生监督和提高卫生水平,我们于2005年对某宾馆餐具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育兵;王武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呼吸道治疗器械污染的调查

    呼吸道治疗器械在临床治疗和抢救中应用极为广泛,而其在使用中的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正确使用呼吸道治疗器械,防止其污染是预防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于2004年~2005年对我院监护病房患者正在使用的呼吸道治疗器械进行了带菌情况调查.

    作者:文国华;季玉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宁波鄞州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检测报告

    加强医院消毒质量监测与管理是有效预防、控制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为了解本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卫生质量,对鄞州区镇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检测.

    作者:王志平;马黎辉;郑文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消毒液容器的规范化管理

    临床使用的消毒液盛装容器经常因卫生管理不善而造成消毒液污染.为此,我院消毒供应室对消毒液容器(盛装碘酒、乙醇溶液的磨口瓶)的清洗、包装、消毒、发放、回收实施规范化管理,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梁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蓟县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监测

    为有效降低我县医疗单位医源性感染率,加强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了解我县各级医院消毒效果,于2004年我站对蓟县26所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贾艳合;王艳玲;于凤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供应室无菌间护士两种洗手方法消毒效果比较

    供应室人员在纷繁的供给工作中,由手完成了各种复杂与简单,精细与琐碎的各项操作.从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直至无菌物品的发放都是由手具体进行,如果工作人员手上细菌的数量和种类较多,又处理不当,将会因细菌的传播而造成污染.为防止供应室引起的感染,做好手部的清洁与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简便易行的措施之一.

    作者:翦向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用粘质沙雷菌试验评价Ⅱ级生物安全柜的研究

    目的 改进完善Ⅱ级生物安全柜生物测试的方法,观察两种指示微生物的空气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改良美国NF-49标准方法,以粘质沙雷菌为指标菌检测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结果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过porton采样器冲击30 min,其相对存活率只有37%;而粘质沙雷菌经30 min冲击,其相对存活率为88%.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30 min雾化,其相对存活率为53%;粘质沙雷菌雾化30 min,其相对存活率为89%.实验环境中粘质沙雷菌本底检测结果菌落数均为0,粘质沙雷菌在自然界空气中不是优势菌株,不会对检测产生干扰.两台生物安全柜在不同风速下防护性能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且与该安全柜出厂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粘质沙雷菌具有良好的雾化和冲击耐受性,受检的安全柜的人员、样品和环境防护作用合格,本研究建立的检测验证方法灵敏性和重复性与美国标准(NF-49)一致.

    作者:毕建军;温占波;赵建军;王洁;李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院化学消毒剂污染原因分析

    在对医院使用中的消毒剂常规监测中发现,化学消毒剂存在明显污染问题.

    作者:杨显文;陈江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次氯酸钠溶液理化指标的分析

    目的 了解次氯酸钠消毒剂理化性质,分析其中金属离子种类和含量.方法 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次氯酸钠消毒剂溶液中有效氯含量视不同产品和出厂不同时间波动在36.4~115.8g/L之间,游离碱含量有超标现象,铁、铅、砷含量基本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次氯酸钠原液有效氯含量合格率为92%,游离碱含量超标率为25%;金属离子均未超标.次氯酸钠有效氯与游离碱含量的高低无明显相关性,但次氯酸钠溶液pH值和游离碱含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次氯酸钠消毒液在室温下自然存放9个月后有效氯含量下降率为15.5%~48.5%,但游离碱含量变化不大.结论 市售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存在不合格现象,游离碱含量超标明显,但有害金属离子均不超标.

    作者:阎海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西昌市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为有效预防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消毒管理工作,于2003~2005年,对西昌市内9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抽查.

    作者:张正纯;毛玉华;马名驹;陈先美;邓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成都市郊区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报告

    目的 了解成都市郊区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用现场采样方法和调查进行了评价.结果 采样检测1820份样,总超标率为1.43%.室内空气超标率为2.67%,物体表面污染超标率为1.08%,医务人员手卫生全部合格,压力蒸汽灭菌器全部合格,使用中消毒液污染超标率为0.58%.结论 成都市郊区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整体比较好.

    作者:黄平;白艳;许成华;付良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市场抽检九种含碘消毒剂消毒性能观察

    目的 了解市场销售的含碘消毒剂杀菌效果及消毒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对抽检的9种含碘消毒剂进行了观察.结果 九种不同品牌含碘消毒剂有效碘的含量波动在500~50 000 mg/L范围.9种含碘消毒剂均以原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只有6种能达到消毒合格要求.此6种含碘消毒剂以有效碘150~250 mg/L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杀灭率均可达到合格要求;另外3种含碘消毒剂分别以有效碘500、1000 mg/L和5000 mg/L,作用3~5 min方可达到消毒合格要求.结论 抽检的9种含碘消毒剂基本都属于碘伏类消毒剂,多数品种能达到消毒合格要求,约占3成以上产品消毒效果偏低.

    作者:张亚增;张亚尼;宋晖;张福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耐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对消毒剂抗力试验观察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消毒剂的抗力水平,了解耐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与消毒剂抗药性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作比较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30株铜绿假单孢菌中,对β-内酰胺复合物(青霉素类)耐药率为100%,对氯霉素耐药率为90%;耐药率低者是碳青霉素类为19.67%.含苯扎溴铵400 mg/L消毒液作用7 min,对30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杀灭对数值<5.00者占43.33%;含400 mg/L本扎溴铵对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作用7 min,杀灭对数值全部<5.00.含有效氯2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作用7 min,杀灭对数值<5.00的菌株占10%,仍有部分不合格;对标准株作用3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即全部合格.有效碘75 mg/L的碘伏消毒液对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作用7 min,杀灭对数值<5.00的菌株占16.67%,有部分不合格;对标准株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即全部合格.结论 具有对抗生素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特性的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苯扎溴铵抗力水平与标准菌株一致,对碘伏和含氯消毒剂抗力水平略高于标准菌株.

    作者:葛忆琳;苏怡;沈伟;侯立光;应庆如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