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合;王艳玲;于凤太
目的 了解雾化吸入器储药杯污染的原因,改进消毒与管理方法.方法 采用表面涂抹采样法对雾化吸入器储药杯进行细菌污染检测.结果 采样18份,有5份细菌总数超标,超标率为27.78%.在5份阳性标本中,有2份检出肠杆菌群.经改进消毒与管理方法后,重新对18台雾化吸入器储药杯进行监测,菌数均符合Ⅱ类环境卫生学标准.结论 雾化吸入器储药杯存在细菌污染超标现象并有致病菌生长,经过改进消毒方法使消毒效果和卫生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张洪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供应室人员每天面临着多种职业性危害,如接触各种感染性体液及分泌物.在回收、消毒、洗涤、灭菌过程中,经常有被锐利器械刺伤、化学消毒剂灼伤、压力蒸汽灭菌时烫伤等各种职业损伤和暴露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崔宗丽;邓小平;张润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销毁器对注射器毁形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染菌检测方法观察了注射器毁形后细菌残留情况.结果 在一次性使用注射器针头上人工污染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经LHZ-Ⅰ型注射器销毁器毁形处理后,全部无菌生长,连续5次试验结果一致.经LHZ-Ⅰ型注射器销毁器毁形后,可将污染在一次性注射针头上的HBsAg完全灭活.结论 临床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经销毁器毁形后,可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
作者:丁津华;徐文体;宁培勇;沈(qz);孙开英;邱立军;刘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通过监测了解灭菌器内各点灭菌物品的温度分布情况,有利于合理装载待灭菌物品,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作者:郭海燕;张秀銮;张芳;杨立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餐饮业经营体制多样化,个体餐饮店占有重要比重.个体餐饮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关键经营人员不重视卫生管理,引起的食品投诉案件日益增加.为了解本区餐饮业卫生管理情况,改进和提高餐饮卫生质量,进行了现况调查.
作者:张秀英;耿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次氯酸钠消毒剂理化性质,分析其中金属离子种类和含量.方法 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次氯酸钠消毒剂溶液中有效氯含量视不同产品和出厂不同时间波动在36.4~115.8g/L之间,游离碱含量有超标现象,铁、铅、砷含量基本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次氯酸钠原液有效氯含量合格率为92%,游离碱含量超标率为25%;金属离子均未超标.次氯酸钠有效氯与游离碱含量的高低无明显相关性,但次氯酸钠溶液pH值和游离碱含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次氯酸钠消毒液在室温下自然存放9个月后有效氯含量下降率为15.5%~48.5%,但游离碱含量变化不大.结论 市售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存在不合格现象,游离碱含量超标明显,但有害金属离子均不超标.
作者:阎海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甲醛(Formaldehyde)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子式为CH2O,分子量为30.3,比重1.067,沸点-19.5 ℃.甲醛易溶于水、酒精和其它有机溶剂,室温下甲醛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7%左右.
作者:叶蓉春;顾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消毒剂的抗力水平,了解耐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与消毒剂抗药性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作比较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30株铜绿假单孢菌中,对β-内酰胺复合物(青霉素类)耐药率为100%,对氯霉素耐药率为90%;耐药率低者是碳青霉素类为19.67%.含苯扎溴铵400 mg/L消毒液作用7 min,对30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杀灭对数值<5.00者占43.33%;含400 mg/L本扎溴铵对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作用7 min,杀灭对数值全部<5.00.含有效氯2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作用7 min,杀灭对数值<5.00的菌株占10%,仍有部分不合格;对标准株作用3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即全部合格.有效碘75 mg/L的碘伏消毒液对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作用7 min,杀灭对数值<5.00的菌株占16.67%,有部分不合格;对标准株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即全部合格.结论 具有对抗生素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特性的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苯扎溴铵抗力水平与标准菌株一致,对碘伏和含氯消毒剂抗力水平略高于标准菌株.
作者:葛忆琳;苏怡;沈伟;侯立光;应庆如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用银片覆盖伤口来防止细菌感染、加速伤口愈合以及用银器对食品保鲜等古来有之.科学应用银制剂来抗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发生在19世纪,直到20世纪后人们才真正发现银是一种广谱性抗菌材料,不仅能抑菌也能杀菌.近代科学家已经将银离子及其复方制剂应用于杀灭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污染的消毒,如用银制成过滤器净化饮水用于航空器上,含银抗菌材料用于预防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1].银离子在消毒与抑菌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新技术制造的纳米银产品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沈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邻苯二甲醛复方,改善邻苯二甲醛杀菌性能.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和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以5000 mg/L邻苯二甲醛和4000 mg/L苯扎溴铵及pH调节剂科学组合,研制出杀菌效果好的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在该消毒剂溶液pH值为8.3条件下,以含邻苯二甲醛50 mg/L该复方消毒液作用3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对数值均>5 log;作用1 min,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均>5 log,以5000 mg/L邻苯二甲醛复方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in,杀灭对数值>5 log.小鼠急性经口LD50>5000 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微核试验结果阴性.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复方邻苯二甲醛原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 min,大多数芽孢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皮质区电子密度下降,与核心区界限不清,核心区结构松散、部分消失.结论 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配方合理,其对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细菌芽孢都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属于实际无毒,无致微核作用.
作者:林立旺;许能锋;陈菁;黄辉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供应室人员在纷繁的供给工作中,由手完成了各种复杂与简单,精细与琐碎的各项操作.从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直至无菌物品的发放都是由手具体进行,如果工作人员手上细菌的数量和种类较多,又处理不当,将会因细菌的传播而造成污染.为防止供应室引起的感染,做好手部的清洁与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简便易行的措施之一.
作者:翦向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医用双氧水杀菌效果及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结果 双氧水消毒液过氧化氢平均含量32.3%.以双氧水消毒液原液作用1 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率为99.99%;作用30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为99.41%;作用90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为99.92%以上.结论 医用双氧水对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较好,对真菌和细菌芽孢杀灭效果较低.
作者:郭地;张亚尼;宋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新型床垫防污染保护罩防污染性能,评价其防污染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 使用中的床垫经过清洁与紫外线照射消毒,污染菌数平均为27 cfu/cm2,使用1周后细菌总数增加到728 cfu/cm2,使用2周后细菌总数增加到1072 cfu/cm2.用新型防污染保护罩加以保护,使用1周后细菌总数增加到84 cfu/cm2,使用2周后细菌总数仅增加到122 cfu/cm2.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以下层采样点污染菌数多;未使用保护罩的床垫在使用1周后菌数比刚消毒后增加近30倍;使用防污染保护罩的床垫使用2周后菌数增加不到5倍.结论 新型防污染保护罩对医院病床床垫具有良好的防污染效果,使用方便,适合在医院病床及家庭病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唐素琴;胡雪飞;李泓;王霞;肖红;马桂英;魏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对医院使用中的消毒剂常规监测中发现,化学消毒剂存在明显污染问题.
作者:杨显文;陈江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柠檬提取物抗微生物和保鲜作用.方法 采用纸片法和稀释法对其抑菌效果和抗病毒作用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将柠檬提取物原液作1:3200稀释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抑菌环直径为18 mm;1:10稀释液对大肠埃希菌标准株抑菌环直径20 mm,1:12800稀释液,抑菌环直径11 mm.柠檬提取物1:10稀释液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株和克雷伯菌耐药株(产β-内酰胺酶)抑菌环直径分别为30 mm和20 mm,对白假丝酵母菌和啤酒酵母菌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7 mm和14 mm.将1:12800稀释度的柠檬提取物与单纯泡疹病毒混合作用,显示出明显的抗病毒效果.结论 柠檬提取物对细菌及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产β-内酰胺酶菌株也有较强抑制作用;1:12800稀释度的该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徐建设;焦明菲;王双林;李晓霞;钟启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是目前医学领域中使用广泛、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灭菌方法,确保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良好运行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一环.为了有效控制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质量,除坚持日常的工艺监测和化学监测外,还要定期进行生物监测,并对灭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详细记录,以便监测发现问题时,找出原因及时纠正.
作者:刘洪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紫外线灯表面必须保持清洁,一般1~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以确保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消毒效果不受影响.为了解紫外线灯清洁擦拭时间对辐照强度值的影响,对不同擦拭时间前后紫外线辐照强度进行了实验观察.
作者:韩雪玲;郑永军;胡淑芳;张文香;华梅;邓琳;王丽;杨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止血带是临床为病人静脉输液、注射、抽血及四肢加压止血所用的一般诊疗用品,每天使用频率高,用量大,且直接与病人皮肤接触,属于低度危险性诊疗用品,需要进行卫生消毒.为了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我院规范了一般诊疗用品的管理,归消毒供应中心统筹统供.我们选用使用频度高的止血带作为观察对象,连续观察了消毒效果.
作者:贺彬;柴翠平;刘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有效预防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消毒管理工作,于2003~2005年,对西昌市内9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抽查.
作者:张正纯;毛玉华;马名驹;陈先美;邓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监测是保证紫外线灯有效使用的重要措施,按规范规定需要在紫外线灯垂直下方一定距离测试,但医院在监测中往往缺少有效的工具.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紫外线辐射强度指示卡或辐照仪进行常规监测,除指示卡和仪器之外还需要标尺.为此,我们自己设计制作一批监测紫外线强度标尺挂钩,用于紫外线灯强度常规监测,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登秀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