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燕;张秀銮;张芳;杨立霞
目的 为了确保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切口棉拭子采样检测,对腹腔镜手术器械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手术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手术人员手卫生质量均符合规范要求,未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经压力蒸汽灭菌和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的手术器械和敷料的监测结果全部无菌生长.经医用内窥镜灭菌器灭菌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监测9件手术器械中有7件培养细菌阳性;其中有6件菌数达到20 cfu/件,有1件菌数达到40 cfu/件.经鉴定主要污染菌为鲍曼不动杆菌,且与手术病人切口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同源性;还检出少量粪肠球菌,生物指示剂(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培养无菌生长.结论 经医用内镜灭菌器灭菌的腹腔镜手术器械达不到完全灭菌的要求,灭菌处理过程不易规范,本次检出主要污染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该菌可引起医院内感染.
作者:杨小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宾馆饭店的餐具洗消保洁状况是确保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掌握宾馆饭店餐具的消毒状况,以便加强卫生监督和提高卫生水平,我们于2005年对某宾馆餐具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育兵;王武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医用双氧水杀菌效果及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结果 双氧水消毒液过氧化氢平均含量32.3%.以双氧水消毒液原液作用1 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率为99.99%;作用30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为99.41%;作用90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为99.92%以上.结论 医用双氧水对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较好,对真菌和细菌芽孢杀灭效果较低.
作者:郭地;张亚尼;宋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有效降低我县医疗单位医源性感染率,加强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了解我县各级医院消毒效果,于2004年我站对蓟县26所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贾艳合;王艳玲;于凤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通过监测了解灭菌器内各点灭菌物品的温度分布情况,有利于合理装载待灭菌物品,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作者:郭海燕;张秀銮;张芳;杨立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雾化吸入器储药杯污染的原因,改进消毒与管理方法.方法 采用表面涂抹采样法对雾化吸入器储药杯进行细菌污染检测.结果 采样18份,有5份细菌总数超标,超标率为27.78%.在5份阳性标本中,有2份检出肠杆菌群.经改进消毒与管理方法后,重新对18台雾化吸入器储药杯进行监测,菌数均符合Ⅱ类环境卫生学标准.结论 雾化吸入器储药杯存在细菌污染超标现象并有致病菌生长,经过改进消毒方法使消毒效果和卫生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张洪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方次氯酸钠消毒剂杀菌效果及影响其有效成分的因素.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碘量法进行观察.结果 以含有效氯3000 mg/L的复方次氯酸钠消毒剂对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in,杀灭对数值仅为1.86;有效氯含量为4000 mg/L该消毒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 min,杀灭对数值>5.00.用硬水把复方次氯酸钠消毒剂稀释成有效氯含量为4000~2000 mg/L,在20 ℃条件下放置60 min,对有效氯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在150 ml蒸馏水配制的消毒液中含有稀释液(TPS)15 ml,使有效氯含量在4000~2000 mg/L范围,对有效氯含量基本没有影响.在150 ml蒸馏水配制的消毒液中含30 g/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15 ml,使有效氯含量在4000~2000 mg/L范围,放置30 min,有效氯含量3000 mg/L的消毒液其有效氯下降率达到50%以上.结论 新的悬液定量法评价次氯酸钠消毒液杀菌效果所需剂量明显增加;实验体系中的牛血清白蛋白和菌悬液加入量对有效氯含量影响明显.
作者:赵克义;崔树玉;尹洪安;孙启华;李子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该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逐年上升,对该区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了解该区医疗机构口腔科器械消毒工作现状,进一步提高消毒工作质量,于2005年对该区医疗机构口腔科器械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专项调查.
作者:张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次氯酸钠消毒剂理化性质,分析其中金属离子种类和含量.方法 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次氯酸钠消毒剂溶液中有效氯含量视不同产品和出厂不同时间波动在36.4~115.8g/L之间,游离碱含量有超标现象,铁、铅、砷含量基本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次氯酸钠原液有效氯含量合格率为92%,游离碱含量超标率为25%;金属离子均未超标.次氯酸钠有效氯与游离碱含量的高低无明显相关性,但次氯酸钠溶液pH值和游离碱含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次氯酸钠消毒液在室温下自然存放9个月后有效氯含量下降率为15.5%~48.5%,但游离碱含量变化不大.结论 市售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存在不合格现象,游离碱含量超标明显,但有害金属离子均不超标.
作者:阎海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食源性疾病的暴发不断发生,特别是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肝炎、痢疾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为摸清自贡市餐饮业餐具消毒卫生现状,研究建立和完善餐具消毒监管措施,探索适合自贡地区的餐饮业餐具消毒办法,我们于2006年对自贡市餐饮业餐具消毒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范正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新型床垫防污染保护罩防污染性能,评价其防污染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 使用中的床垫经过清洁与紫外线照射消毒,污染菌数平均为27 cfu/cm2,使用1周后细菌总数增加到728 cfu/cm2,使用2周后细菌总数增加到1072 cfu/cm2.用新型防污染保护罩加以保护,使用1周后细菌总数增加到84 cfu/cm2,使用2周后细菌总数仅增加到122 cfu/cm2.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以下层采样点污染菌数多;未使用保护罩的床垫在使用1周后菌数比刚消毒后增加近30倍;使用防污染保护罩的床垫使用2周后菌数增加不到5倍.结论 新型防污染保护罩对医院病床床垫具有良好的防污染效果,使用方便,适合在医院病床及家庭病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唐素琴;胡雪飞;李泓;王霞;肖红;马桂英;魏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止血带是临床为病人静脉输液、注射、抽血及四肢加压止血所用的一般诊疗用品,每天使用频率高,用量大,且直接与病人皮肤接触,属于低度危险性诊疗用品,需要进行卫生消毒.为了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我院规范了一般诊疗用品的管理,归消毒供应中心统筹统供.我们选用使用频度高的止血带作为观察对象,连续观察了消毒效果.
作者:贺彬;柴翠平;刘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对医院使用中的消毒剂常规监测中发现,化学消毒剂存在明显污染问题.
作者:杨显文;陈江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静脉置管、静点、静注、采静脉血是医院常规介入性治疗,止血带则是这些操作中的必备用品.可重复使用的止血带被携带来往于治疗室、病人、病室之间,如果未消毒有造成感染的危险.为此,我们进行了两年的监控追踪,检查止血带使用中的状况.
作者:杨显文;孙芳;陈江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与灭菌效果,改进感染控制与提高消毒质量.方法 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2005年第3、4季度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分别为物体表面84.36%,医务人员手76.34%,透析器入口液体合格率为86%,透析液合格率为78%.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和压力蒸汽灭菌的无菌器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该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整体较好,存在部分监测项目不合格现象,应进行改进提高.
作者:杨荣丽;王瑞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口腔科感染控制是防止医务人员和患者口腔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许多病原体都可能在口腔诊疗中传播,口腔科患者和医务人员都可能通过接触含有微生物的血液、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及诊疗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作者:刘姣玲;王梅琴;赵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用银片覆盖伤口来防止细菌感染、加速伤口愈合以及用银器对食品保鲜等古来有之.科学应用银制剂来抗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发生在19世纪,直到20世纪后人们才真正发现银是一种广谱性抗菌材料,不仅能抑菌也能杀菌.近代科学家已经将银离子及其复方制剂应用于杀灭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污染的消毒,如用银制成过滤器净化饮水用于航空器上,含银抗菌材料用于预防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1].银离子在消毒与抑菌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新技术制造的纳米银产品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沈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B-D试验影响因素,提高其试验准确性.方法 采用实际测试方法对部分因素进行了观察.结果 连续3年进行5588次B-D试验,失败198次,合格率为96.46%.在不合格的试验中,有59次因设备本身因素,有88次是由于测试包和操作不当所致,有49次是因供汽和供水问题.结论 B-D试验受诸多因素影响,应引起操作者注意.
作者:王蓬;滕智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医疗机构污水排放的卫生状况,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方法 对全市医疗机构污水监测点进行随机抽样检测.结果 总余氯量合格率为76.7%~87.2%,粪大肠菌群合格率为86.8%~93.8%,沙门菌和志贺菌均未检出.结论 医疗机构污水消毒处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陆学奎;华一江;贾秋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参保人员不断增加,门诊医疗保险圈存机及电脑查询触摸屏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本医院日均门诊量达千余人,医疗保险病人约占44%,许多人在刷卡交费前后都要查询,甚至有些非就诊人群也前来查询,造成医疗保险圈存机和电脑查询触摸屏受细菌污染严重.我们针对医疗保险圈存机和电脑查询触摸屏进行了环境卫生学监测.
作者:江洪;王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