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燕;张秀銮;张芳;杨立霞
目的 观察复方次氯酸钠消毒液对器械的消毒性能.方法 采用理化分析方法和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有效氯含量为10.90 g/L的器械消毒液原包装,置54℃温箱储存14 d,其有效氯下降率均值为5.41%;常温下浸泡72 h,其原液对不锈钢,铜无腐蚀.以含有效氯3300 mg/L的该消毒液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7.5 min,杀灭对数值>3.0;作用60 min,对细菌芽孢可达到完全杀灭.医疗器械模拟现场试验,浸泡作用15 min,对污染在器械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3.0;作用60 min,达到完全杀灭.连续使用5 d的该消毒液杀菌效果基本不下降,能量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低合格浓度为有效氯2400 mg/L.结论 该器械消毒液性能稳定,对细菌芽孢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对铜和不锈钢无腐蚀.
作者:庄世锋;陈贵秋;宋江南;朱应凯;高琼;黄威;李世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用银片覆盖伤口来防止细菌感染、加速伤口愈合以及用银器对食品保鲜等古来有之.科学应用银制剂来抗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发生在19世纪,直到20世纪后人们才真正发现银是一种广谱性抗菌材料,不仅能抑菌也能杀菌.近代科学家已经将银离子及其复方制剂应用于杀灭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污染的消毒,如用银制成过滤器净化饮水用于航空器上,含银抗菌材料用于预防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1].银离子在消毒与抑菌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新技术制造的纳米银产品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沈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不同方法对医院Ⅱ类环境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三种常用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紫外线灯照射1 h,三氧消毒机和静电空气净化消毒器各运行0.5 h,均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84%左右.当工作人员进入后,紫外线灯停止照射,另2种消毒持续进行,运行0.5 h至3 h内,只有三氧消毒机和静电空气净化消毒器能维持室内空气达标,紫外线消毒则明显超标.结论 三种消毒方法在无人条件下消毒效果无差别,有人在条件下只能使用循环风或空气消毒器.
作者:谢爱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餐饮业经营体制多样化,个体餐饮店占有重要比重.个体餐饮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关键经营人员不重视卫生管理,引起的食品投诉案件日益增加.为了解本区餐饮业卫生管理情况,改进和提高餐饮卫生质量,进行了现况调查.
作者:张秀英;耿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改进完善Ⅱ级生物安全柜生物测试的方法,观察两种指示微生物的空气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改良美国NF-49标准方法,以粘质沙雷菌为指标菌检测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结果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过porton采样器冲击30 min,其相对存活率只有37%;而粘质沙雷菌经30 min冲击,其相对存活率为88%.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30 min雾化,其相对存活率为53%;粘质沙雷菌雾化30 min,其相对存活率为89%.实验环境中粘质沙雷菌本底检测结果菌落数均为0,粘质沙雷菌在自然界空气中不是优势菌株,不会对检测产生干扰.两台生物安全柜在不同风速下防护性能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且与该安全柜出厂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粘质沙雷菌具有良好的雾化和冲击耐受性,受检的安全柜的人员、样品和环境防护作用合格,本研究建立的检测验证方法灵敏性和重复性与美国标准(NF-49)一致.
作者:毕建军;温占波;赵建军;王洁;李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销毁器对注射器毁形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染菌检测方法观察了注射器毁形后细菌残留情况.结果 在一次性使用注射器针头上人工污染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经LHZ-Ⅰ型注射器销毁器毁形处理后,全部无菌生长,连续5次试验结果一致.经LHZ-Ⅰ型注射器销毁器毁形后,可将污染在一次性注射针头上的HBsAg完全灭活.结论 临床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经销毁器毁形后,可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
作者:丁津华;徐文体;宁培勇;沈(qz);孙开英;邱立军;刘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是目前医学领域中使用广泛、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灭菌方法,确保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良好运行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一环.为了有效控制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质量,除坚持日常的工艺监测和化学监测外,还要定期进行生物监测,并对灭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详细记录,以便监测发现问题时,找出原因及时纠正.
作者:刘洪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甲醛(Formaldehyde)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子式为CH2O,分子量为30.3,比重1.067,沸点-19.5 ℃.甲醛易溶于水、酒精和其它有机溶剂,室温下甲醛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7%左右.
作者:叶蓉春;顾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该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逐年上升,对该区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了解该区医疗机构口腔科器械消毒工作现状,进一步提高消毒工作质量,于2005年对该区医疗机构口腔科器械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专项调查.
作者:张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新型床垫防污染保护罩防污染性能,评价其防污染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 使用中的床垫经过清洁与紫外线照射消毒,污染菌数平均为27 cfu/cm2,使用1周后细菌总数增加到728 cfu/cm2,使用2周后细菌总数增加到1072 cfu/cm2.用新型防污染保护罩加以保护,使用1周后细菌总数增加到84 cfu/cm2,使用2周后细菌总数仅增加到122 cfu/cm2.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以下层采样点污染菌数多;未使用保护罩的床垫在使用1周后菌数比刚消毒后增加近30倍;使用防污染保护罩的床垫使用2周后菌数增加不到5倍.结论 新型防污染保护罩对医院病床床垫具有良好的防污染效果,使用方便,适合在医院病床及家庭病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唐素琴;胡雪飞;李泓;王霞;肖红;马桂英;魏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消毒效果检测工作主要针对产品报批及产品质量抽检,做好这项工作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与操作技术外,还与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等有密切关系,必须熟悉和深入领会国家有关法规和规定并遵照执行.现就消毒产品报批的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姚楚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口腔科感染控制是防止医务人员和患者口腔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许多病原体都可能在口腔诊疗中传播,口腔科患者和医务人员都可能通过接触含有微生物的血液、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及诊疗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作者:刘姣玲;王梅琴;赵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次氯酸钠消毒剂理化性质,分析其中金属离子种类和含量.方法 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次氯酸钠消毒剂溶液中有效氯含量视不同产品和出厂不同时间波动在36.4~115.8g/L之间,游离碱含量有超标现象,铁、铅、砷含量基本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次氯酸钠原液有效氯含量合格率为92%,游离碱含量超标率为25%;金属离子均未超标.次氯酸钠有效氯与游离碱含量的高低无明显相关性,但次氯酸钠溶液pH值和游离碱含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次氯酸钠消毒液在室温下自然存放9个月后有效氯含量下降率为15.5%~48.5%,但游离碱含量变化不大.结论 市售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存在不合格现象,游离碱含量超标明显,但有害金属离子均不超标.
作者:阎海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医院内各种消毒灭菌措施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若消毒灭菌措施采取不当,则达不到应有的消毒灭菌效果.目前,多数医院医护人员对消毒剂的使用、消毒方法的选择、规范操作等方面的理解、认识欠全面,往往是采取了消毒措施而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成为发生医院感染的隐患.
作者:张凡非;张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有效预防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消毒管理工作,于2003~2005年,对西昌市内9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抽查.
作者:张正纯;毛玉华;马名驹;陈先美;邓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宾馆饭店的餐具洗消保洁状况是确保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掌握宾馆饭店餐具的消毒状况,以便加强卫生监督和提高卫生水平,我们于2005年对某宾馆餐具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育兵;王武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以山楂核提取物为主要杀菌成分的皮肤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其他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含体积分数50%的该消毒剂作用1 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含体积分数70%的该消毒剂作用1 min,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4.00.影响因素试验证明,该皮肤消毒剂杀菌作用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pH值升高而减弱;有机物对其杀菌作用有一定影响.现场消毒试验结果证明,用该消毒液原液擦拭作用1 min,对皮肤表面和手上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1.00.结论 该皮肤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杀灭效果较好,其杀菌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
作者:李长青;吴伟;佟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雾化吸入器储药杯污染的原因,改进消毒与管理方法.方法 采用表面涂抹采样法对雾化吸入器储药杯进行细菌污染检测.结果 采样18份,有5份细菌总数超标,超标率为27.78%.在5份阳性标本中,有2份检出肠杆菌群.经改进消毒与管理方法后,重新对18台雾化吸入器储药杯进行监测,菌数均符合Ⅱ类环境卫生学标准.结论 雾化吸入器储药杯存在细菌污染超标现象并有致病菌生长,经过改进消毒方法使消毒效果和卫生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张洪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大蒜与食醋及其复方消毒液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杀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 用大蒜原液对副溶血性弧菌作用30 min,杀灭率为100%;食醋原液对副溶血性弧菌作用5 min、体积分数50%食醋作用15 min,杀灭率均为100%.以体积分数为3.13%大蒜液与3.13%食醋组成的复方溶液对副溶血性弧菌作用2 min,杀菌率亦为100%.大蒜液与食醋的杀菌效果均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强,菌悬液中含25%以上小牛血清对大蒜液和食醋杀菌效果有一定影响.结论 大蒜液与食醋单用或复方均可杀灭悬液中副溶血性弧菌,其杀菌效果受有机物影响.
作者:鲁晓晴;张超英;周晓彬;汪求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高浓度臭氧水杀菌效果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和化学测定方法在实验室进行了观察.结果 用臭氧水消毒机生产制备的臭氧水浓度为13.23~44.73 mg/L.在5 ℃~25 ℃条件下,臭氧水的半衰期在150.7~12.5 min范围内依次递减.用含量为13.73 mg/L的臭氧水,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率为分别99.99%、99.95%、99.9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20 min,平均杀灭率达到99.99%.用16.58 mg/L的臭氧水,对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0 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92%、99.95%、98.75%;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in,平均杀灭率为99.95%.结论 用臭氧水消毒机可以制备出浓度高达44.73 mg/L的臭氧水;这种臭氧水在常温下分解速度比较快;以13.73 mg/L和16.58 mg/L臭氧水分别对悬液内和载体上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细菌芽孢均有较强的杀灭效果.
作者:徐亚军;刘衡川;谷素英;文海燕;方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