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市部分医疗单位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龙芝美;麦伟麟;林耀焜;胡世潮

关键词:医院消毒, 监测, 灭菌质量
摘要:目的 了解医疗单位消毒灭菌质量,进一步落实医院消毒管理措施.方法 用现场抽检方法进行了采样和检测.结果 室内空气合格率为79.10%,物体表面为96.97%;医护人员手为95.71%;使用中消毒剂为100%;器械保存液为85.71%;无菌医疗物品为100%;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指示剂监测合格率为100%.医院污水检测合格率为73.33%,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合格率为97.48%.结论 广州市市属以上医疗单位消毒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但应加强重点区域空气及医院污水监测管理工作.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光触媒脱臭杀菌装置抗菌与消毒效果的评价

    目的 观察光触媒杀菌脱臭装置抗菌和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定量抑菌试验和现场空气消毒试验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 整合光触媒的过滤网样片经光触媒脱臭杀菌装置紫外线照射1 h后,染菌后继续在室温作用18 h,对样片上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0.72%.在12 m3气雾室内经光触媒脱臭杀菌装置作用1 h,对空气中人工污染的大肠杆菌杀灭率为99.89%.在35 m3房间内,经该装置作用1 h,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为90.91%.结论 光触媒脱臭杀菌装置对空气中大肠杆菌和自然菌都具有一定杀灭作用.

    作者:王晓俭;任志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臭氧空气消毒器对空气中微生物杀灭效果的研究

    目的 观察臭氧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及臭氧降解速度.方法 用空气微生物采样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杀菌效果检测.结果 臭氧空气消毒器在20 m3密闭房间内,启动机器30 min,空气中臭氧浓度达到10.39 mg/m3;启动机器60 min,空气中臭氧浓度为18.82 mg/m3;在消毒器关闭后,开窗户通风30 min,空气中臭氧浓度低于0.2 mg/m3.在20 m3密闭房间内启动臭氧空气消毒器30 min,对空气中人工喷染的白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到99.90%以上;在40 m3密闭房间内启动臭氧空气消毒器60 min,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达到90%以上.结论 臭氧空气消毒器在密闭环境内产生臭氧浓度比较高,对室内人工污染细菌和自然菌都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

    作者:徐燕;谈智;孙俊;王晓蕾;王玲;戎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院消毒灭菌监测报告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与灭菌效果,改进感染控制与提高消毒质量.方法 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2005年第3、4季度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分别为物体表面84.36%,医务人员手76.34%,透析器入口液体合格率为86%,透析液合格率为78%.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和压力蒸汽灭菌的无菌器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该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整体较好,存在部分监测项目不合格现象,应进行改进提高.

    作者:杨荣丽;王瑞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呼吸道治疗器械污染的调查

    呼吸道治疗器械在临床治疗和抢救中应用极为广泛,而其在使用中的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正确使用呼吸道治疗器械,防止其污染是预防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于2004年~2005年对我院监护病房患者正在使用的呼吸道治疗器械进行了带菌情况调查.

    作者:文国华;季玉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雾化器储药杯的消毒与管理

    目的 了解雾化吸入器储药杯污染的原因,改进消毒与管理方法.方法 采用表面涂抹采样法对雾化吸入器储药杯进行细菌污染检测.结果 采样18份,有5份细菌总数超标,超标率为27.78%.在5份阳性标本中,有2份检出肠杆菌群.经改进消毒与管理方法后,重新对18台雾化吸入器储药杯进行监测,菌数均符合Ⅱ类环境卫生学标准.结论 雾化吸入器储药杯存在细菌污染超标现象并有致病菌生长,经过改进消毒方法使消毒效果和卫生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张洪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环氧乙烷灭菌过程控制

    环氧乙烷灭菌是好的低温灭菌技术之一,非常适合于精密器械、光学仪器、电子器件、各种导管及塑料制品等畏热畏湿物品的灭菌.环氧乙烷穿透力强、杀菌谱广、杀菌力强,对消毒灭菌物品无损害,灭菌效果可靠,但影响环氧乙烷灭菌的因素很多.为严格控制环氧乙烷灭菌过程,把握各种影响因素,确保灭菌质量,我们在2003~2005年连续3年环氧乙烷灭菌处理物品5829包,经生物监测69次,合格率为100%.现将主要控制技术和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田桂登;陈春丽;田雍;谭家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次氯酸钠溶液理化指标的分析

    目的 了解次氯酸钠消毒剂理化性质,分析其中金属离子种类和含量.方法 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次氯酸钠消毒剂溶液中有效氯含量视不同产品和出厂不同时间波动在36.4~115.8g/L之间,游离碱含量有超标现象,铁、铅、砷含量基本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次氯酸钠原液有效氯含量合格率为92%,游离碱含量超标率为25%;金属离子均未超标.次氯酸钠有效氯与游离碱含量的高低无明显相关性,但次氯酸钠溶液pH值和游离碱含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次氯酸钠消毒液在室温下自然存放9个月后有效氯含量下降率为15.5%~48.5%,但游离碱含量变化不大.结论 市售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存在不合格现象,游离碱含量超标明显,但有害金属离子均不超标.

    作者:阎海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妇科洗液抑菌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市场妇科洗液实际抗菌效果.方法 采用抑菌环试验法对4类妇科洗液抑菌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含醋酸氯已定、聚六亚甲基胍、络合碘和中药抑菌成分的4种妇科洗液,经抑菌环试验,在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醋酸氯已定为35 mm以上,聚六亚甲基胍为25 mm以上,中草药为20 mm以上,络合碘无抑菌作用.上述4类洗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直径依次为8、9、10 mm和0 mm.结论 含双胍类成分和中草药成分的洗液对试验菌均显示出抑菌作用,络合碘则未显示出抑菌作用.

    作者:王建红;张立山;杜淑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甲醛蒸汽灭菌技术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甲醛(Formaldehyde)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子式为CH2O,分子量为30.3,比重1.067,沸点-19.5 ℃.甲醛易溶于水、酒精和其它有机溶剂,室温下甲醛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7%左右.

    作者:叶蓉春;顾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供应室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

    供应室人员每天面临着多种职业性危害,如接触各种感染性体液及分泌物.在回收、消毒、洗涤、灭菌过程中,经常有被锐利器械刺伤、化学消毒剂灼伤、压力蒸汽灭菌时烫伤等各种职业损伤和暴露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崔宗丽;邓小平;张润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紫外线灯清洁擦拭时间对辐照强度影响的实验观察

    紫外线灯表面必须保持清洁,一般1~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以确保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消毒效果不受影响.为了解紫外线灯清洁擦拭时间对辐照强度值的影响,对不同擦拭时间前后紫外线辐照强度进行了实验观察.

    作者:韩雪玲;郑永军;胡淑芳;张文香;华梅;邓琳;王丽;杨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过程监测及综合分析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是目前医学领域中使用广泛、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灭菌方法,确保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良好运行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一环.为了有效控制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质量,除坚持日常的工艺监测和化学监测外,还要定期进行生物监测,并对灭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详细记录,以便监测发现问题时,找出原因及时纠正.

    作者:刘洪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院化学消毒剂污染原因分析

    在对医院使用中的消毒剂常规监测中发现,化学消毒剂存在明显污染问题.

    作者:杨显文;陈江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八种化学消毒剂对黑曲霉菌杀灭效果的研究

    目的 了解8种常用化学消毒剂对黑曲霉菌的杀灭效果.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进行了观察.结果 75%乙醇作用1 min、4000 mg/L长链季铵盐作用5 min、4000 mg/L聚醇醚碘作用45 min、250 mg/L二氧化氯作用2.5 min、3000 mg/L有效氯的84消毒液作用10 min,对黑曲霉菌的杀灭对数值均>4.00.用8000 mg/L醋酸氯已定作用20 min、5000 mg/L对氯间二甲苯酚作用30 min、4000 mg/L聚维酮碘作用60 min,对黑曲霉菌的杀灭对数值依次分别为0.60、0.86、0.83.结论 在常规使用浓度下,乙醇、长链季铵盐、聚醇醚碘、二氧化氯和84消毒液对黑曲霉菌杀灭效果较好;醋酸氯已定、对氯间二甲苯酚、聚维酮碘对黑曲霉菌杀灭效果较差.

    作者:谈智;徐燕;吉钟山;王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疗保险圈存机及电脑查询触摸屏消毒

    随着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参保人员不断增加,门诊医疗保险圈存机及电脑查询触摸屏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本医院日均门诊量达千余人,医疗保险病人约占44%,许多人在刷卡交费前后都要查询,甚至有些非就诊人群也前来查询,造成医疗保险圈存机和电脑查询触摸屏受细菌污染严重.我们针对医疗保险圈存机和电脑查询触摸屏进行了环境卫生学监测.

    作者:江洪;王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广州市部分医疗单位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医疗单位消毒灭菌质量,进一步落实医院消毒管理措施.方法 用现场抽检方法进行了采样和检测.结果 室内空气合格率为79.10%,物体表面为96.97%;医护人员手为95.71%;使用中消毒剂为100%;器械保存液为85.71%;无菌医疗物品为100%;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指示剂监测合格率为100%.医院污水检测合格率为73.33%,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合格率为97.48%.结论 广州市市属以上医疗单位消毒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但应加强重点区域空气及医院污水监测管理工作.

    作者:龙芝美;麦伟麟;林耀焜;胡世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止血带的消毒及供应方法

    止血带是临床为病人静脉输液、注射、抽血及四肢加压止血所用的一般诊疗用品,每天使用频率高,用量大,且直接与病人皮肤接触,属于低度危险性诊疗用品,需要进行卫生消毒.为了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我院规范了一般诊疗用品的管理,归消毒供应中心统筹统供.我们选用使用频度高的止血带作为观察对象,连续观察了消毒效果.

    作者:贺彬;柴翠平;刘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院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动态观察

    目的 了解不同方法对医院Ⅱ类环境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三种常用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紫外线灯照射1 h,三氧消毒机和静电空气净化消毒器各运行0.5 h,均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84%左右.当工作人员进入后,紫外线灯停止照射,另2种消毒持续进行,运行0.5 h至3 h内,只有三氧消毒机和静电空气净化消毒器能维持室内空气达标,紫外线消毒则明显超标.结论 三种消毒方法在无人条件下消毒效果无差别,有人在条件下只能使用循环风或空气消毒器.

    作者:谢爱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食具消毒柜中不同消毒因子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研究

    目的 了解以臭氧、紫外线和热力为杀菌因子的食具消毒柜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对大肠杆菌进行了杀灭效果观察.结果 消毒柜满载条件下,只启动消毒程序,柜内中心点温度为28.1 ℃;烘干工作120 min内,柜内中心点温度值为65 ℃~72.8 ℃.启动消毒程序5 min,柜内臭氧浓度为53.6 mg/m3;在工作120min期间臭氧浓度维持在40.0 mg/m3;紫外线辐射强度波动在675~819 μw/cm2.单独启动消毒程序或烘干程序运行120 min,对大肠杆菌杀灭效果达不到合格要求;消毒与烘干程序协同作用180 min,杀灭对数值方可>5.00.结论 该食具消毒柜单独启动消毒程序或烘干程序在120 min内不能达到消毒要求,将二者程序协同作用180min,对大肠杆菌杀灭效果可达到消毒合格要求.

    作者:朱一凡;魏兰芬;傅桂明;林军明;潘协商;陆龙喜;许激;陆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方次氯酸钠消毒剂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次氯酸钠消毒剂杀菌效果及影响其有效成分的因素.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碘量法进行观察.结果 以含有效氯3000 mg/L的复方次氯酸钠消毒剂对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in,杀灭对数值仅为1.86;有效氯含量为4000 mg/L该消毒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 min,杀灭对数值>5.00.用硬水把复方次氯酸钠消毒剂稀释成有效氯含量为4000~2000 mg/L,在20 ℃条件下放置60 min,对有效氯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在150 ml蒸馏水配制的消毒液中含有稀释液(TPS)15 ml,使有效氯含量在4000~2000 mg/L范围,对有效氯含量基本没有影响.在150 ml蒸馏水配制的消毒液中含30 g/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15 ml,使有效氯含量在4000~2000 mg/L范围,放置30 min,有效氯含量3000 mg/L的消毒液其有效氯下降率达到50%以上.结论 新的悬液定量法评价次氯酸钠消毒液杀菌效果所需剂量明显增加;实验体系中的牛血清白蛋白和菌悬液加入量对有效氯含量影响明显.

    作者:赵克义;崔树玉;尹洪安;孙启华;李子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