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氧水消毒液部分性能的实验研究

郭地;张亚尼;宋晖

关键词:过氧化氢, 杀菌效果, 细菌繁殖体, 细菌芽孢
摘要:目的 观察医用双氧水杀菌效果及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结果 双氧水消毒液过氧化氢平均含量32.3%.以双氧水消毒液原液作用1 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率为99.99%;作用30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为99.41%;作用90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为99.92%以上.结论 医用双氧水对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较好,对真菌和细菌芽孢杀灭效果较低.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宁波鄞州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检测报告

    加强医院消毒质量监测与管理是有效预防、控制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为了解本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卫生质量,对鄞州区镇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检测.

    作者:王志平;马黎辉;郑文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山楂核提取物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为了解以山楂核提取物为主要杀菌成分的皮肤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其他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含体积分数50%的该消毒剂作用1 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含体积分数70%的该消毒剂作用1 min,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4.00.影响因素试验证明,该皮肤消毒剂杀菌作用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pH值升高而减弱;有机物对其杀菌作用有一定影响.现场消毒试验结果证明,用该消毒液原液擦拭作用1 min,对皮肤表面和手上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1.00.结论 该皮肤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杀灭效果较好,其杀菌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

    作者:李长青;吴伟;佟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蒜液和食醋对副溶血性弧菌杀灭效果的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大蒜与食醋及其复方消毒液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杀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 用大蒜原液对副溶血性弧菌作用30 min,杀灭率为100%;食醋原液对副溶血性弧菌作用5 min、体积分数50%食醋作用15 min,杀灭率均为100%.以体积分数为3.13%大蒜液与3.13%食醋组成的复方溶液对副溶血性弧菌作用2 min,杀菌率亦为100%.大蒜液与食醋的杀菌效果均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强,菌悬液中含25%以上小牛血清对大蒜液和食醋杀菌效果有一定影响.结论 大蒜液与食醋单用或复方均可杀灭悬液中副溶血性弧菌,其杀菌效果受有机物影响.

    作者:鲁晓晴;张超英;周晓彬;汪求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环氧乙烷灭菌过程控制

    环氧乙烷灭菌是好的低温灭菌技术之一,非常适合于精密器械、光学仪器、电子器件、各种导管及塑料制品等畏热畏湿物品的灭菌.环氧乙烷穿透力强、杀菌谱广、杀菌力强,对消毒灭菌物品无损害,灭菌效果可靠,但影响环氧乙烷灭菌的因素很多.为严格控制环氧乙烷灭菌过程,把握各种影响因素,确保灭菌质量,我们在2003~2005年连续3年环氧乙烷灭菌处理物品5829包,经生物监测69次,合格率为100%.现将主要控制技术和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田桂登;陈春丽;田雍;谭家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武口区餐饮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

    我国餐饮业经营体制多样化,个体餐饮店占有重要比重.个体餐饮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关键经营人员不重视卫生管理,引起的食品投诉案件日益增加.为了解本区餐饮业卫生管理情况,改进和提高餐饮卫生质量,进行了现况调查.

    作者:张秀英;耿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止血带的消毒及供应方法

    止血带是临床为病人静脉输液、注射、抽血及四肢加压止血所用的一般诊疗用品,每天使用频率高,用量大,且直接与病人皮肤接触,属于低度危险性诊疗用品,需要进行卫生消毒.为了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我院规范了一般诊疗用品的管理,归消毒供应中心统筹统供.我们选用使用频度高的止血带作为观察对象,连续观察了消毒效果.

    作者:贺彬;柴翠平;刘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用粘质沙雷菌试验评价Ⅱ级生物安全柜的研究

    目的 改进完善Ⅱ级生物安全柜生物测试的方法,观察两种指示微生物的空气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改良美国NF-49标准方法,以粘质沙雷菌为指标菌检测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结果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过porton采样器冲击30 min,其相对存活率只有37%;而粘质沙雷菌经30 min冲击,其相对存活率为88%.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30 min雾化,其相对存活率为53%;粘质沙雷菌雾化30 min,其相对存活率为89%.实验环境中粘质沙雷菌本底检测结果菌落数均为0,粘质沙雷菌在自然界空气中不是优势菌株,不会对检测产生干扰.两台生物安全柜在不同风速下防护性能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且与该安全柜出厂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粘质沙雷菌具有良好的雾化和冲击耐受性,受检的安全柜的人员、样品和环境防护作用合格,本研究建立的检测验证方法灵敏性和重复性与美国标准(NF-49)一致.

    作者:毕建军;温占波;赵建军;王洁;李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透析室的应用

    目的 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对血透中心部分物品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 血路管浸泡4 d以内无菌生长,容器经过浸泡或擦拭消毒后B液菌数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结论 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擦拭和浸泡消毒均能有效清除透析用品表面的细菌.

    作者:潘丽;乔丽;赵怡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含氯器械消毒液部分性能的试验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次氯酸钠消毒液对器械的消毒性能.方法 采用理化分析方法和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有效氯含量为10.90 g/L的器械消毒液原包装,置54℃温箱储存14 d,其有效氯下降率均值为5.41%;常温下浸泡72 h,其原液对不锈钢,铜无腐蚀.以含有效氯3300 mg/L的该消毒液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7.5 min,杀灭对数值>3.0;作用60 min,对细菌芽孢可达到完全杀灭.医疗器械模拟现场试验,浸泡作用15 min,对污染在器械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3.0;作用60 min,达到完全杀灭.连续使用5 d的该消毒液杀菌效果基本不下降,能量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低合格浓度为有效氯2400 mg/L.结论 该器械消毒液性能稳定,对细菌芽孢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对铜和不锈钢无腐蚀.

    作者:庄世锋;陈贵秋;宋江南;朱应凯;高琼;黄威;李世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现况调查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其工作重点就是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为了解医疗机构供应室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

    作者:周宏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禽流感现场消毒演练中发现的问题与改进效果观察

    目的 考察卫生防疫部门对禽流感现场消毒处理能力和效果,找出存在问题,以便改进.方法 按疫源地消毒要求,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练.结果 库存的15台背负式消毒喷雾器,有4台各出现机械故障,不能使用;所使用的99洗消净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明显低于标签标示值.演练时部分消毒人员对消毒剂的配制浓度和使用剂量把握不准确.第1次演练的消毒合格率为83.8%(201/240).经过培训消毒员、维修喷雾器和更换消毒剂,第2次演练的消毒合格率为100%(240/240).结论 经过禽流感现场消毒演练,发现了问题,消毒处理合格率比较低;经实施相应的改进对策,再一次演练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作者:杜庆涛;封占云;张建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浓度臭氧水稳定性及杀菌效果的试验观察

    目的 观察高浓度臭氧水杀菌效果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和化学测定方法在实验室进行了观察.结果 用臭氧水消毒机生产制备的臭氧水浓度为13.23~44.73 mg/L.在5 ℃~25 ℃条件下,臭氧水的半衰期在150.7~12.5 min范围内依次递减.用含量为13.73 mg/L的臭氧水,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率为分别99.99%、99.95%、99.9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20 min,平均杀灭率达到99.99%.用16.58 mg/L的臭氧水,对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0 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92%、99.95%、98.75%;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in,平均杀灭率为99.95%.结论 用臭氧水消毒机可以制备出浓度高达44.73 mg/L的臭氧水;这种臭氧水在常温下分解速度比较快;以13.73 mg/L和16.58 mg/L臭氧水分别对悬液内和载体上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细菌芽孢均有较强的杀灭效果.

    作者:徐亚军;刘衡川;谷素英;文海燕;方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院消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内各种消毒灭菌措施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若消毒灭菌措施采取不当,则达不到应有的消毒灭菌效果.目前,多数医院医护人员对消毒剂的使用、消毒方法的选择、规范操作等方面的理解、认识欠全面,往往是采取了消毒措施而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成为发生医院感染的隐患.

    作者:张凡非;张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次氯酸钠溶液理化指标的分析

    目的 了解次氯酸钠消毒剂理化性质,分析其中金属离子种类和含量.方法 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次氯酸钠消毒剂溶液中有效氯含量视不同产品和出厂不同时间波动在36.4~115.8g/L之间,游离碱含量有超标现象,铁、铅、砷含量基本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次氯酸钠原液有效氯含量合格率为92%,游离碱含量超标率为25%;金属离子均未超标.次氯酸钠有效氯与游离碱含量的高低无明显相关性,但次氯酸钠溶液pH值和游离碱含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次氯酸钠消毒液在室温下自然存放9个月后有效氯含量下降率为15.5%~48.5%,但游离碱含量变化不大.结论 市售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存在不合格现象,游离碱含量超标明显,但有害金属离子均不超标.

    作者:阎海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使用中止血带的消毒状况

    静脉置管、静点、静注、采静脉血是医院常规介入性治疗,止血带则是这些操作中的必备用品.可重复使用的止血带被携带来往于治疗室、病人、病室之间,如果未消毒有造成感染的危险.为此,我们进行了两年的监控追踪,检查止血带使用中的状况.

    作者:杨显文;孙芳;陈江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银离子消毒与抗菌应用研究现状

    用银片覆盖伤口来防止细菌感染、加速伤口愈合以及用银器对食品保鲜等古来有之.科学应用银制剂来抗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发生在19世纪,直到20世纪后人们才真正发现银是一种广谱性抗菌材料,不仅能抑菌也能杀菌.近代科学家已经将银离子及其复方制剂应用于杀灭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污染的消毒,如用银制成过滤器净化饮水用于航空器上,含银抗菌材料用于预防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1].银离子在消毒与抑菌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新技术制造的纳米银产品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沈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自制监测紫外线辐射强度挂钩的应用

    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监测是保证紫外线灯有效使用的重要措施,按规范规定需要在紫外线灯垂直下方一定距离测试,但医院在监测中往往缺少有效的工具.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紫外线辐射强度指示卡或辐照仪进行常规监测,除指示卡和仪器之外还需要标尺.为此,我们自己设计制作一批监测紫外线强度标尺挂钩,用于紫外线灯强度常规监测,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登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供应室无菌间护士两种洗手方法消毒效果比较

    供应室人员在纷繁的供给工作中,由手完成了各种复杂与简单,精细与琐碎的各项操作.从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直至无菌物品的发放都是由手具体进行,如果工作人员手上细菌的数量和种类较多,又处理不当,将会因细菌的传播而造成污染.为防止供应室引起的感染,做好手部的清洁与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简便易行的措施之一.

    作者:翦向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院消毒灭菌监测报告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与灭菌效果,改进感染控制与提高消毒质量.方法 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2005年第3、4季度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分别为物体表面84.36%,医务人员手76.34%,透析器入口液体合格率为86%,透析液合格率为78%.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和压力蒸汽灭菌的无菌器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该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整体较好,存在部分监测项目不合格现象,应进行改进提高.

    作者:杨荣丽;王瑞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口腔诊疗中的医院感染控制

    口腔科感染控制是防止医务人员和患者口腔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许多病原体都可能在口腔诊疗中传播,口腔科患者和医务人员都可能通过接触含有微生物的血液、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及诊疗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作者:刘姣玲;王梅琴;赵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