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倩;廖婉红;陈少芳;刘甘泉
探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结合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实际,应在以下方面加快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相关制度,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农村和基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作者:高开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院文化与医院品牌两者相辅相成,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医院的美誉度与老百姓对医院的信任度.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品牌建设对于促进医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品牌打造要与医院文化创新并重.
作者:吴希林;余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比两种静脉留置针(以下简称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选择一种更为安全实用的小儿静脉留置针.方法:将儿内科120例住院惠儿随机分为普通静脉留置针组(对照组)和安全静脉留置针组(试验组),对比两组留置针使用效果.结果:普通留置针与安全留置针引起针刺伤差异有显著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安全留置针,确保医疗质量的同时可以提高医护的职业安全性.
作者:黄丽华;金利萍;许茂莲;陈孝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雾化吸入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本文对吸入装置的类型及吸入药物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总结,目的是提高和普及呼吸系统痰病的新治疗方法.
作者:张春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ng)Ⅱ受体拮抗荆缬沙坦在治疗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结果:两组用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均能改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
作者:严卫国;余梅玫;伍万仕;娄大庆;胡兴兵;江庆;刘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从分析服毒患者的心理动机入手以及采取的护理对策进行综述,经过救治和心理干预后患者身心得以新生,强调对服毒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作者:姜文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药事法规>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方法:在<药事法规>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将药事法规相关的代表性案例应用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提高,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推进了药事法规教学改革的发展.结论:在医药院校实行<药事法规>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是可借鉴的.
作者:刘春兰;韩瑞亭;宫莉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251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认为腹腔镜治疗具有无碍美观的手术切口及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同时也认为,做好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是关键.结论: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使用改变了护理的观念,减少了护理工作量,降低了护理难度.
作者:吴克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抢救与监护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治疗及护理过程.结果:手术治疗99例,保守治疗13例,106例痊愈同、死亡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结论:正确的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抢救肝脾破裂大出血休克的根本的措施.
作者:邓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阐述高频电氩气刀在进行肝脏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探讨氩气刀在肝脏移植手术中的实用性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5例肝移植患者使用氩气刀切割,止血的效果.结果:使用氩气刀患者术中出血得到很好控制且无气味、安全、创面愈合快等优点.结论:使用氩气刀在肝脏移植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要充分做好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党爱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单纯饮食控制或加用盐酸二甲双胍药物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86例患者随机分成瑞格列奈组46例和格列吡嗪组42例,疗程12周.监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体重的变化,并观察有否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结果: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对空腹血糖均有显著性下降,两药降低幅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餐后2h血糖的疗效高于格列吡嗪(P<0.01),两药能明显降低HbA1C但瑞格列奈疗效优于格列吡嗪(P<0.05).结论: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对空腹血糖均有显著性下降,但瑞格列奈控制餐后高血糖和HbA1C明显优于格列吡嗪.
作者:汤广锋;徐雯;杨玉红;李昉;唐同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输卵管吻合复通率的可行方法.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08例患者施行输卵管吻合术,并随访观察1年.结果:108例施行输卵管显微吻合术后,通畅率达100%,子宫内妊娠105例1(97.2%).结论:使用显微外科技术,提高了手术精度;另外,输卵管吻合前加压通水及术后早期通水,对吻合术复通成功率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钱兴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外科护理学>总论课教学效果.方法: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现能动性、以典型病例激发学生好奇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加强实践课教学、改革课程考核制度和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探讨.结果:学生在各种考试、考棱中取得满意成绩.结论:采用上述方法不仅提高理论课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胡大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 Vimpex 和氢氧化钙糊荆作为盖髓荆,在活髓切断术治疗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露髓中的效果.方法:将外伤致年轻恒前牙冠折露髓的90例116个牙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Vitapex和氢氧化钙糊荆作为盖髓荆作活髓切断术,并进行2年回访.结果:Vitapex组成功率为96.67%.氢氧化钙糊剂组成功率为83.92%.两组比较P<0.05.结论:Vitapex是一种很好的盖髓剂.
作者:张志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是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是一种维持病人生命,治疗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在其实施中对护理人员的知识与技术方面的要求比较全面.作者就静脉营养支持疗法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作以下综述.
作者:姚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出血病人的临床征象和理化特点.方法:对22例基底节区出血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基底节区出血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应激性损害、并发症和心电学异常.结论:基底节区出血病人在积极减轻脑水肿防治再出血同时,力争控制高危因素,减少应激性损害,适时进行理化检查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德祥;段茂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首次住院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用药情况.方法:对两个月内出院的233例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首次住院患者133例,多次住院患者100例,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首次与多次住院患者精神药物使用频率居首的均为氯氮平,其中多次住院患者高于首次住院者:居前五位的均为氯氮平、舒必利、利培酮、氯丙嗪、奋乃静;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多次住院组明显高于首次住院组;首次住院组单一用药多于多次住院组,精神药物联合治疗的比例明显少于多次住院组.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服用前五位抗精神病药物的日平均大荆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上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上首次住院组少于多次住院组.
作者:刘勇;杨琪;杨丽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为提高肝胆管结石病人术后,纤维胆道镜取净胆道残留结石率,探讨对T管引流技术的要求和改进.方法:通过507例T管引流术后,常规造影摄片、纤雏胆道镜检查、取石对比,对T管引流放王的位置、型号,纤维胆道镜检查术后,T管的重王方法、要求,T管引流的并发症及处理、T管引流的护理加以讨论.结果:术中T管窦道损伤3例,窦道炎症、出血4例,T管脱落中途停止取石6例,T管窦道十二指肠瘘2例.诱发急性胰腺炎2例.结论:T管引流虽是一个常用的基本搡作技术,但随着纤维胆道镜的普遍应用,必须提出新的理论、新的要求和改进.
作者:孙华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数字化虚拟人体为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形象直观、立体感强的三维动态图像资料及形态学参数,重建的三维图像不仅能再现器官组织的整体三维空间形态,也可以任意角度展示或切割显示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像,还可以进行任意方向的动态旋转,借此三维立体视觉,可以精确、定量化地研究各结构的空间关系、提供人体解剖结构三维参数、设计手术入路、模拟手术,以及为生物材料(如假肢、电子耳蜗、人工关节等)的设计制造提供形态及生物力学方面的数据资料,还可以用于解剖教学、辅助医学培训等方面.
作者:方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对母儿的危害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5例延期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延期妊娠使胎儿窘迫、羊水过少、新生儿室息、手术产等发生率升高.结论:延期妊娠胎儿高危程度逐渐增加,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产科结局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玉侠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