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安全应用

黄丽华;金利萍;许茂莲;陈孝云

关键词:安全, 静脉留置针, 针刺伤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两种静脉留置针(以下简称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选择一种更为安全实用的小儿静脉留置针.方法:将儿内科120例住院惠儿随机分为普通静脉留置针组(对照组)和安全静脉留置针组(试验组),对比两组留置针使用效果.结果:普通留置针与安全留置针引起针刺伤差异有显著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安全留置针,确保医疗质量的同时可以提高医护的职业安全性.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现实疗法治疗神经性厌食症1例报告

    目的:探讨现实疗法在高校心理咨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现实疗法对1例神经性厌食症来访者进行治疗研究.结论:现实疗法在高校心理咨询应用具有可行性,且效果良好.

    作者:周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浅析心血管系统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及教学体会

    药物相互作用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的常见原因,有些不恰当的药物联合会造成严重的毒性反应,甚至导致死亡.在心血管系统药理教学中需加强药物相互作用的讲解,以便学生记忆和更合理地用药,也适应临床广泛的联合用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秀琴;王嗣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经皮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机监测下行经皮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采用VAS评分及患者主观满意度分级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完整随访52例,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9.5个月.术前VAS评分6.35±0.75分.随访时评分平均2.37±0.58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92.3%.结论:经皮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便、疗效好的优点,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诚;王其友;宋炎成;苑勇;曹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光动力疗法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患者在进行光动力治疗前、中、后给予相应护理.护理重点是细心作好各项治疗前的准备工作,严格避光措施及防止和处理光过敏;术中协助医生准确实施各项操作,确保正确、及时、安全的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各种并发症发生.结果:临床症状8例缓解,1例出现皮肤光敏反应,1例术后3天出现大出血.结论:PDT是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新方法,是患者作为姑息疗法的一种选择.

    作者:秦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社区心理护理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干预研究

    目的:了解对社区内中老年2型糖尿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采用常规临床心理护理工作程序时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并通过相关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心理测量结果表明对社区内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指导患者重建规律生活、控制病情,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对社区内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微波治疗在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微波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60例上消化道息肉经内镜下微波点灼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在内镜下得到治愈,单个息肉一次性治愈,多发性息肉须分次治疗.结论:掌握一定技巧,微波治疗上消化道息肉安全可靠.且具有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费用少的优点.

    作者:丁熠;张钱枝;戴七保;槐玉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医院文化与医院品牌

    医院文化与医院品牌两者相辅相成,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医院的美誉度与老百姓对医院的信任度.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品牌建设对于促进医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品牌打造要与医院文化创新并重.

    作者:吴希林;余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诊眩晕患者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眩晕患者的发病特点和病因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诊眩晕患者两个年龄组(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急诊眩晕患者的前3位病因依次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2例(51.7%)、耳源性眩晕33例(27.5%)和脑卒中18例(15.0%).老年组前3位病因依次为颈椎病18例(15.0%)、良性阵发性位王性眩晕14例(11.7%)和高血压11例(9.2%);非老年组依次为颈椎病17例(14.2%)、梅尼埃病7例(5.8%)和高血压5例(4.2%).结论:急诊眩晕两个年龄组均可发病,病因复杂多样,不乏危重症和少见病,应尽快明确诊断.

    作者:范新生;刘志军;徐非凡;胡小明;吕学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浅谈中专卫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中专卫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多的时期.中专卫校学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本文对中专卫校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和有关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作粗浅的探讨.

    作者:王雅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纤维胆道镜应用于T管引流507例报告

    目的:为提高肝胆管结石病人术后,纤维胆道镜取净胆道残留结石率,探讨对T管引流技术的要求和改进.方法:通过507例T管引流术后,常规造影摄片、纤雏胆道镜检查、取石对比,对T管引流放王的位置、型号,纤维胆道镜检查术后,T管的重王方法、要求,T管引流的并发症及处理、T管引流的护理加以讨论.结果:术中T管窦道损伤3例,窦道炎症、出血4例,T管脱落中途停止取石6例,T管窦道十二指肠瘘2例.诱发急性胰腺炎2例.结论:T管引流虽是一个常用的基本搡作技术,但随着纤维胆道镜的普遍应用,必须提出新的理论、新的要求和改进.

    作者:孙华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精神科疾病伴有外伤的护理

    目的:探讨精神科疾病伴有外伤的护理特点及防止其自伤或他伤的措施.方法:通过对46例精神科疾病伴外伤患者的分类分析和临床护理现察,提出护理和防止措施.结果:46例惠者通过治疗和护理,除了2例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外,余均安全治愈出院,未出现再次自伤和他伤.结论:对精神科疾病伴外伤患者的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和外科特别护理及家庭监护与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孙梅;王玉梅;葛雪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院前急救常见的医疗纠纷与防范

    探讨院前急救常见的医疗创伤与防范问题.探讨院前急救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分析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非常必要.

    作者:陆锦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静脉营养疗法中常见问题的观察及护理

    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是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是一种维持病人生命,治疗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在其实施中对护理人员的知识与技术方面的要求比较全面.作者就静脉营养支持疗法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作以下综述.

    作者:姚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探讨

    目的:观察急性感染住院惠儿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其对儿童感染的鉴别诊断和细菌感粢性疾病治疗价值.方法:用速率散射免疫浊度法测定40例细菌感染患者治疗前后CRP的含量,并与病毒感染组及时照组时比.结果:细菌感染性患者CRP水平高低与病情密切相关.结论:CRP可作为儿童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叶章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产科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使孕产妇减少心理争生理问题.方法:对孕产妇实施科学规范的健康教育.结果:良好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技能,预防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也可以增强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从而有效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实施科学规范的健康教育尤为迫切和必要.

    作者:何冬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23例体会

    目的:探讨保脾治疗脾外伤的可行性及其适应症选择.方法:对23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13例,均无死亡.结论:脾外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脾破裂的类型而定.必要时采用联合多种方式保脾.

    作者:祁琦;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30例,其中锁骨中段骨折20例,中外1/3处骨折10例.结果:30例均获随访平均10个月以上,骨折完全临床愈合.结论: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中外1/3处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作者:常维东;邵松;吕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脑基底节区出血2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出血病人的临床征象和理化特点.方法:对22例基底节区出血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基底节区出血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应激性损害、并发症和心电学异常.结论:基底节区出血病人在积极减轻脑水肿防治再出血同时,力争控制高危因素,减少应激性损害,适时进行理化检查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德祥;段茂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产后出血致孕产妇死亡29例分析

    目的:分析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险因素及特点,减少孕产妇死亡.方法:通过对5年来本市死亡孕产妇个案调查和市级专家组评审,分析明确的死亡原因并抽取其中典型的病例.结果:29例孕产妇死于产后出血均为可避免死亡.结论:在经产妇分娩过程中,不正确使用宫缩剂和不规范操作剖宫产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未及时识别和不能有力救治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根本原因.

    作者:杨大平;王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外科护理学》总论课教学改革探讨

    目的:提高<外科护理学>总论课教学效果.方法: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现能动性、以典型病例激发学生好奇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加强实践课教学、改革课程考核制度和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探讨.结果:学生在各种考试、考棱中取得满意成绩.结论:采用上述方法不仅提高理论课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胡大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