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胆道镜应用于T管引流507例报告

孙华健

关键词:T管引流, 纤维胆道镜, 肝胆管结石
摘要:目的:为提高肝胆管结石病人术后,纤维胆道镜取净胆道残留结石率,探讨对T管引流技术的要求和改进.方法:通过507例T管引流术后,常规造影摄片、纤雏胆道镜检查、取石对比,对T管引流放王的位置、型号,纤维胆道镜检查术后,T管的重王方法、要求,T管引流的并发症及处理、T管引流的护理加以讨论.结果:术中T管窦道损伤3例,窦道炎症、出血4例,T管脱落中途停止取石6例,T管窦道十二指肠瘘2例.诱发急性胰腺炎2例.结论:T管引流虽是一个常用的基本搡作技术,但随着纤维胆道镜的普遍应用,必须提出新的理论、新的要求和改进.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光动力疗法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患者在进行光动力治疗前、中、后给予相应护理.护理重点是细心作好各项治疗前的准备工作,严格避光措施及防止和处理光过敏;术中协助医生准确实施各项操作,确保正确、及时、安全的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各种并发症发生.结果:临床症状8例缓解,1例出现皮肤光敏反应,1例术后3天出现大出血.结论:PDT是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新方法,是患者作为姑息疗法的一种选择.

    作者:秦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浅论医院品牌建设

    医院品牌建设策略要与医院整体业务战略匹配,院长应深度参与品牌创立;品牌结构设计应适宜,品牌建设应体现核心价值;创建过程应规范细节,医院应建立评价体系等.

    作者:李新民;杨平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30例,其中锁骨中段骨折20例,中外1/3处骨折10例.结果:30例均获随访平均10个月以上,骨折完全临床愈合.结论: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中外1/3处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作者:常维东;邵松;吕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411例深部真菌感染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411例真茼感染阳性标本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以探讨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采用沙保弱培养基培养真茵,用德灵WalkAway-40鉴定仪Ry-ID真菌鉴定板鉴定,ATB-Expressiont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11株真菌共有11种,以白色念珠茵为主.各种真茵对两性霉素B均敏感,对其它5种抗真菌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必须提高真茵的检测手段,及时进行真茵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杨佰侠;王中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胸腺切除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护理

    目的:介绍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并分析胸腺切除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7例临床资料.结果:细致负责的观察病情,尽早发现呼吸肌无力的的临床症状,从而及时的进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抢救措施和针对性的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并肌无力危象的护理重点是呼吸的护理,及时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是抢救病人的关键,呼吸护理是保证病人康复的重要步骤.

    作者:刘三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Vitapex和氢氧化钙糊剂在活髓切断术中应用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 Vimpex 和氢氧化钙糊荆作为盖髓荆,在活髓切断术治疗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露髓中的效果.方法:将外伤致年轻恒前牙冠折露髓的90例116个牙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Vitapex和氢氧化钙糊荆作为盖髓荆作活髓切断术,并进行2年回访.结果:Vitapex组成功率为96.67%.氢氧化钙糊剂组成功率为83.92%.两组比较P<0.05.结论:Vitapex是一种很好的盖髓剂.

    作者:张志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8例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临床特征及诊治结果.方法:对8倒SNL患儿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例儿童SNL临床表现均有淋巴结肿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8例中曾有4例误诊,误诊率50.0%,需与淋巴结结棱、恶性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鉴别.结论: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作者:王晓光;李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胃肠道间质瘤2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发生部位为胃和小肠(91.3%),临床以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表现为主,症状无特异性,23例均行手术切除,随访1~60个月,死亡1例,死于腹腔广泛转移.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良性5例(21.1%),潜在恶性7例(31.5%),恶性11例(47.4%).CD117 阳性22例(95.6%).结论: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诊断有赖于病理形态学检查与免疫组织化学的结合,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朱兴国;王成宏;陈晓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精神科疾病伴有外伤的护理

    目的:探讨精神科疾病伴有外伤的护理特点及防止其自伤或他伤的措施.方法:通过对46例精神科疾病伴外伤患者的分类分析和临床护理现察,提出护理和防止措施.结果:46例惠者通过治疗和护理,除了2例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外,余均安全治愈出院,未出现再次自伤和他伤.结论:对精神科疾病伴外伤患者的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和外科特别护理及家庭监护与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孙梅;王玉梅;葛雪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面对职业危害如何做好防护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中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及临床总结,针对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增强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意识,做好自我防护.结论:手术室护士通过有效防护措施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

    作者:龚咏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现实疗法治疗神经性厌食症1例报告

    目的:探讨现实疗法在高校心理咨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现实疗法对1例神经性厌食症来访者进行治疗研究.结论:现实疗法在高校心理咨询应用具有可行性,且效果良好.

    作者:周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产科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使孕产妇减少心理争生理问题.方法:对孕产妇实施科学规范的健康教育.结果:良好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技能,预防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也可以增强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从而有效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实施科学规范的健康教育尤为迫切和必要.

    作者:何冬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外科护理学》总论课教学改革探讨

    目的:提高<外科护理学>总论课教学效果.方法: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现能动性、以典型病例激发学生好奇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加强实践课教学、改革课程考核制度和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探讨.结果:学生在各种考试、考棱中取得满意成绩.结论:采用上述方法不仅提高理论课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胡大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生理学多媒体教学的探讨

    在生理学教学中,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对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实验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光倩;廖婉红;陈少芳;刘甘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23例体会

    目的:探讨保脾治疗脾外伤的可行性及其适应症选择.方法:对23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13例,均无死亡.结论:脾外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脾破裂的类型而定.必要时采用联合多种方式保脾.

    作者:祁琦;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静脉营养疗法中常见问题的观察及护理

    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是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是一种维持病人生命,治疗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在其实施中对护理人员的知识与技术方面的要求比较全面.作者就静脉营养支持疗法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作以下综述.

    作者:姚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氩气刀在肝脏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及管理

    目的:阐述高频电氩气刀在进行肝脏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探讨氩气刀在肝脏移植手术中的实用性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5例肝移植患者使用氩气刀切割,止血的效果.结果:使用氩气刀患者术中出血得到很好控制且无气味、安全、创面愈合快等优点.结论:使用氩气刀在肝脏移植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要充分做好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党爱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安全应用

    目的:通过对比两种静脉留置针(以下简称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选择一种更为安全实用的小儿静脉留置针.方法:将儿内科120例住院惠儿随机分为普通静脉留置针组(对照组)和安全静脉留置针组(试验组),对比两组留置针使用效果.结果:普通留置针与安全留置针引起针刺伤差异有显著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安全留置针,确保医疗质量的同时可以提高医护的职业安全性.

    作者:黄丽华;金利萍;许茂莲;陈孝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产后出血致孕产妇死亡29例分析

    目的:分析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险因素及特点,减少孕产妇死亡.方法:通过对5年来本市死亡孕产妇个案调查和市级专家组评审,分析明确的死亡原因并抽取其中典型的病例.结果:29例孕产妇死于产后出血均为可避免死亡.结论:在经产妇分娩过程中,不正确使用宫缩剂和不规范操作剖宫产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未及时识别和不能有力救治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根本原因.

    作者:杨大平;王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浅谈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251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认为腹腔镜治疗具有无碍美观的手术切口及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同时也认为,做好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是关键.结论: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使用改变了护理的观念,减少了护理工作量,降低了护理难度.

    作者:吴克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