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卉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发生部位为胃和小肠(91.3%),临床以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表现为主,症状无特异性,23例均行手术切除,随访1~60个月,死亡1例,死于腹腔广泛转移.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良性5例(21.1%),潜在恶性7例(31.5%),恶性11例(47.4%).CD117 阳性22例(95.6%).结论: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诊断有赖于病理形态学检查与免疫组织化学的结合,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朱兴国;王成宏;陈晓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常见急症之一,可经呼吸道,消化道迅速吸收,也可经皮肤粘膜吸收,总结108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正确及时的诊断,快速、有效的护理措施,早期彻底洗胃清除毒素尽快阿托品化,正确掌握阿托品用量,根据病情随时调整阿托品用量,呼吸功能支持,气道管理,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唐白秀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增强药物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提高治愈率.方法:对33例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支持治疗的同时均给予药物保留灌肠.结果:33例患者中21例治愈,10例好转,2例无效.其中好转类有2例分别在6个月和14个月后复发再次住院治疗.结论: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保留时间长,利于被充分吸收,增强疗效.
作者:林承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的年龄、病因、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对73例胸腔积液病例特别是青年组和中老年组的病因、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年龄≤40岁青年组患者胸腔积液病因83.3%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恶性胸腔积液占4.2%,年龄≥40岁中老年组患者胸腔积液36.7%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4.8%为恶性胸腔积液,其他病因占28.5%.结论:良恶性胸腔积液发生率与年龄有关,中老年组需注意恶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以防误诊.
作者:董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探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结合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实际,应在以下方面加快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相关制度,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农村和基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作者:高开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眩晕患者的发病特点和病因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诊眩晕患者两个年龄组(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急诊眩晕患者的前3位病因依次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2例(51.7%)、耳源性眩晕33例(27.5%)和脑卒中18例(15.0%).老年组前3位病因依次为颈椎病18例(15.0%)、良性阵发性位王性眩晕14例(11.7%)和高血压11例(9.2%);非老年组依次为颈椎病17例(14.2%)、梅尼埃病7例(5.8%)和高血压5例(4.2%).结论:急诊眩晕两个年龄组均可发病,病因复杂多样,不乏危重症和少见病,应尽快明确诊断.
作者:范新生;刘志军;徐非凡;胡小明;吕学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微波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60例上消化道息肉经内镜下微波点灼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在内镜下得到治愈,单个息肉一次性治愈,多发性息肉须分次治疗.结论:掌握一定技巧,微波治疗上消化道息肉安全可靠.且具有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费用少的优点.
作者:丁熠;张钱枝;戴七保;槐玉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现实疗法在高校心理咨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现实疗法对1例神经性厌食症来访者进行治疗研究.结论:现实疗法在高校心理咨询应用具有可行性,且效果良好.
作者:周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现代医院的发展源于现代医院管理理念.从培植现代管理理念,确定医院经营战略;强化管理运行机制,实施医院经营战略;谋划医院发展规模,促进医院持续发展三个方面阐述我院通过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培植,取得医院经营战略运作的实效.
作者:朱德昌;李传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药事法规>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方法:在<药事法规>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将药事法规相关的代表性案例应用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提高,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推进了药事法规教学改革的发展.结论:在医药院校实行<药事法规>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是可借鉴的.
作者:刘春兰;韩瑞亭;宫莉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出血病人的临床征象和理化特点.方法:对22例基底节区出血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基底节区出血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应激性损害、并发症和心电学异常.结论:基底节区出血病人在积极减轻脑水肿防治再出血同时,力争控制高危因素,减少应激性损害,适时进行理化检查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德祥;段茂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输卵管吻合复通率的可行方法.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08例患者施行输卵管吻合术,并随访观察1年.结果:108例施行输卵管显微吻合术后,通畅率达100%,子宫内妊娠105例1(97.2%).结论:使用显微外科技术,提高了手术精度;另外,输卵管吻合前加压通水及术后早期通水,对吻合术复通成功率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钱兴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411例真茼感染阳性标本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以探讨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采用沙保弱培养基培养真茵,用德灵WalkAway-40鉴定仪Ry-ID真菌鉴定板鉴定,ATB-Expressiont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11株真菌共有11种,以白色念珠茵为主.各种真茵对两性霉素B均敏感,对其它5种抗真菌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必须提高真茵的检测手段,及时进行真茵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杨佰侠;王中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雾化吸入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本文对吸入装置的类型及吸入药物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总结,目的是提高和普及呼吸系统痰病的新治疗方法.
作者:张春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为提高肝胆管结石病人术后,纤维胆道镜取净胆道残留结石率,探讨对T管引流技术的要求和改进.方法:通过507例T管引流术后,常规造影摄片、纤雏胆道镜检查、取石对比,对T管引流放王的位置、型号,纤维胆道镜检查术后,T管的重王方法、要求,T管引流的并发症及处理、T管引流的护理加以讨论.结果:术中T管窦道损伤3例,窦道炎症、出血4例,T管脱落中途停止取石6例,T管窦道十二指肠瘘2例.诱发急性胰腺炎2例.结论:T管引流虽是一个常用的基本搡作技术,但随着纤维胆道镜的普遍应用,必须提出新的理论、新的要求和改进.
作者:孙华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络磺钠的有关物质.方法: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0.12%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91∶9)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63nm.结果:卡络磺钠的检测限为0.6ng,卡络磺钠与各杂质峰分离良好.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卡络磺钠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士高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药物相互作用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的常见原因,有些不恰当的药物联合会造成严重的毒性反应,甚至导致死亡.在心血管系统药理教学中需加强药物相互作用的讲解,以便学生记忆和更合理地用药,也适应临床广泛的联合用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秀琴;王嗣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对母儿的危害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5例延期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延期妊娠使胎儿窘迫、羊水过少、新生儿室息、手术产等发生率升高.结论:延期妊娠胎儿高危程度逐渐增加,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产科结局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玉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院文化与医院品牌两者相辅相成,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医院的美誉度与老百姓对医院的信任度.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品牌建设对于促进医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品牌打造要与医院文化创新并重.
作者:吴希林;余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海绵肾合并双肾多发性结石的护理.方法:针对2007年7月我科收治的1例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饮食、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结果:良好的护理促使患者病情很快好转出院.结论:海绵肾易并发结石或感染,防止并发症发生,精心的护理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董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