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3例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董琳

关键词:胸腔积液, 青年组, 中老年组,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的年龄、病因、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对73例胸腔积液病例特别是青年组和中老年组的病因、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年龄≤40岁青年组患者胸腔积液病因83.3%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恶性胸腔积液占4.2%,年龄≥40岁中老年组患者胸腔积液36.7%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4.8%为恶性胸腔积液,其他病因占28.5%.结论:良恶性胸腔积液发生率与年龄有关,中老年组需注意恶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以防误诊.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瑞格列奈与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单纯饮食控制或加用盐酸二甲双胍药物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86例患者随机分成瑞格列奈组46例和格列吡嗪组42例,疗程12周.监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体重的变化,并观察有否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结果: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对空腹血糖均有显著性下降,两药降低幅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餐后2h血糖的疗效高于格列吡嗪(P<0.01),两药能明显降低HbA1C但瑞格列奈疗效优于格列吡嗪(P<0.05).结论: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对空腹血糖均有显著性下降,但瑞格列奈控制餐后高血糖和HbA1C明显优于格列吡嗪.

    作者:汤广锋;徐雯;杨玉红;李昉;唐同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产后出血致孕产妇死亡29例分析

    目的:分析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险因素及特点,减少孕产妇死亡.方法:通过对5年来本市死亡孕产妇个案调查和市级专家组评审,分析明确的死亡原因并抽取其中典型的病例.结果:29例孕产妇死于产后出血均为可避免死亡.结论:在经产妇分娩过程中,不正确使用宫缩剂和不规范操作剖宫产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未及时识别和不能有力救治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根本原因.

    作者:杨大平;王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23例体会

    目的:探讨保脾治疗脾外伤的可行性及其适应症选择.方法:对23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13例,均无死亡.结论:脾外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脾破裂的类型而定.必要时采用联合多种方式保脾.

    作者:祁琦;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外伤性肝脾破裂112例的抢救与监护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抢救与监护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治疗及护理过程.结果:手术治疗99例,保守治疗13例,106例痊愈同、死亡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结论:正确的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抢救肝脾破裂大出血休克的根本的措施.

    作者:邓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纤维胆道镜应用于T管引流507例报告

    目的:为提高肝胆管结石病人术后,纤维胆道镜取净胆道残留结石率,探讨对T管引流技术的要求和改进.方法:通过507例T管引流术后,常规造影摄片、纤雏胆道镜检查、取石对比,对T管引流放王的位置、型号,纤维胆道镜检查术后,T管的重王方法、要求,T管引流的并发症及处理、T管引流的护理加以讨论.结果:术中T管窦道损伤3例,窦道炎症、出血4例,T管脱落中途停止取石6例,T管窦道十二指肠瘘2例.诱发急性胰腺炎2例.结论:T管引流虽是一个常用的基本搡作技术,但随着纤维胆道镜的普遍应用,必须提出新的理论、新的要求和改进.

    作者:孙华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内镜下上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凝切术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内的疗效及安全性.120例息内根据其大小、部位及分型,采用不同的内镜下治疗方法,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是否复发或癌变.结果:内镜下治疗120例上消化道息内,均全部切除,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6个月,均未复发.结论: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安全、创伤小、疗效满意.

    作者:刘东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院前急救常见的医疗纠纷与防范

    探讨院前急救常见的医疗创伤与防范问题.探讨院前急救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分析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非常必要.

    作者:陆锦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73例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的年龄、病因、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对73例胸腔积液病例特别是青年组和中老年组的病因、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年龄≤40岁青年组患者胸腔积液病因83.3%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恶性胸腔积液占4.2%,年龄≥40岁中老年组患者胸腔积液36.7%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4.8%为恶性胸腔积液,其他病因占28.5%.结论:良恶性胸腔积液发生率与年龄有关,中老年组需注意恶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以防误诊.

    作者:董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探讨

    目的:观察急性感染住院惠儿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其对儿童感染的鉴别诊断和细菌感粢性疾病治疗价值.方法:用速率散射免疫浊度法测定40例细菌感染患者治疗前后CRP的含量,并与病毒感染组及时照组时比.结果:细菌感染性患者CRP水平高低与病情密切相关.结论:CRP可作为儿童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叶章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光动力疗法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患者在进行光动力治疗前、中、后给予相应护理.护理重点是细心作好各项治疗前的准备工作,严格避光措施及防止和处理光过敏;术中协助医生准确实施各项操作,确保正确、及时、安全的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各种并发症发生.结果:临床症状8例缓解,1例出现皮肤光敏反应,1例术后3天出现大出血.结论:PDT是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新方法,是患者作为姑息疗法的一种选择.

    作者:秦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浅谈中专卫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中专卫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多的时期.中专卫校学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本文对中专卫校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和有关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作粗浅的探讨.

    作者:王雅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长托宁用于小儿氯胺酮静脉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氯胺酮静脉麻醉前静脉应用阿托品和长托宁,对HR、BP的影响及其抗涎作用.方法:采用监护仪监测静脉给长托宁、阿托品前,给药后HR、BP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长托宁组HR、BP组内无差异,阿托品组HR、BP变化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

    作者:徐忠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30例,其中锁骨中段骨折20例,中外1/3处骨折10例.结果:30例均获随访平均10个月以上,骨折完全临床愈合.结论: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中外1/3处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作者:常维东;邵松;吕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诊眩晕患者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眩晕患者的发病特点和病因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诊眩晕患者两个年龄组(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急诊眩晕患者的前3位病因依次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2例(51.7%)、耳源性眩晕33例(27.5%)和脑卒中18例(15.0%).老年组前3位病因依次为颈椎病18例(15.0%)、良性阵发性位王性眩晕14例(11.7%)和高血压11例(9.2%);非老年组依次为颈椎病17例(14.2%)、梅尼埃病7例(5.8%)和高血压5例(4.2%).结论:急诊眩晕两个年龄组均可发病,病因复杂多样,不乏危重症和少见病,应尽快明确诊断.

    作者:范新生;刘志军;徐非凡;胡小明;吕学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首次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抗精神病药治疗调查

    目的:为了解首次住院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用药情况.方法:对两个月内出院的233例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首次住院患者133例,多次住院患者100例,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首次与多次住院患者精神药物使用频率居首的均为氯氮平,其中多次住院患者高于首次住院者:居前五位的均为氯氮平、舒必利、利培酮、氯丙嗪、奋乃静;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多次住院组明显高于首次住院组;首次住院组单一用药多于多次住院组,精神药物联合治疗的比例明显少于多次住院组.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服用前五位抗精神病药物的日平均大荆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上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上首次住院组少于多次住院组.

    作者:刘勇;杨琪;杨丽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多种教学方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医学心理学是医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如何教好该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解决课程本身枯燥、抽象的问题,本文就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作者:杨平;周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精神科疾病伴有外伤的护理

    目的:探讨精神科疾病伴有外伤的护理特点及防止其自伤或他伤的措施.方法:通过对46例精神科疾病伴外伤患者的分类分析和临床护理现察,提出护理和防止措施.结果:46例惠者通过治疗和护理,除了2例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外,余均安全治愈出院,未出现再次自伤和他伤.结论:对精神科疾病伴外伤患者的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和外科特别护理及家庭监护与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孙梅;王玉梅;葛雪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海绵肾伴双肾多发性结石1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海绵肾合并双肾多发性结石的护理.方法:针对2007年7月我科收治的1例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饮食、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结果:良好的护理促使患者病情很快好转出院.结论:海绵肾易并发结石或感染,防止并发症发生,精心的护理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董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产后晕厥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提高产后护理工作的内涵质量,减少产后晕厥的发生.方法:找出发生产后晕厥的原因,并加以分析.结果:对应产后晕厥发生的原因采取对应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降低产后晕厥的发生率,应围绕预见性健康教育展开.

    作者:查铭莉;凌舒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静脉营养疗法中常见问题的观察及护理

    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是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是一种维持病人生命,治疗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在其实施中对护理人员的知识与技术方面的要求比较全面.作者就静脉营养支持疗法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作以下综述.

    作者:姚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