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端粒与细胞衰老

朱海贵;宋小平

关键词:端粒, 细胞衰老
摘要:端粒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端粒封闭了染色体的末端并维持了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的缺失与细胞的衰老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端粒的结构和功能与细胞老化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论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培养

    培养医学生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是医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本文从如何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业务素质培养、社区卫生实践教学等方面研究了这一课题.

    作者:李平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诊断、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40岁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特点,并与同期>40岁的患者相比较.结果:10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了明显的增高,各年龄段的发病均有所增加,但各年龄段发病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0岁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发病率10.64%.除1例晚期保守治疗病人死亡外,余11例手术治疗随访至今仍健在.结论: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多与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高危因素有关;对于年轻妇女特别是具有高危因素的年轻妇女应及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余平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端粒与细胞衰老

    端粒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端粒封闭了染色体的末端并维持了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的缺失与细胞的衰老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端粒的结构和功能与细胞老化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朱海贵;宋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方案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方案.方法:选择144位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采用中药熏洗+达克宁栓外用的治疗方案;治疗组B采用中药熏洗+制霉菌素泡腾阴道片外用治疗方案;时照组C仅采用制霉菌素治疗.结果:近期疗效,A、B组明显优于C组,A、B组之间无差异;远期疗效,A组明显优于B纽和C组.结论:用达克宁与中药熏洗联合的治疗方案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汪崔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颈内静脉与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应用中的比较

    目的:比较颈内静脉与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建立临时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优缺点.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对68例尿毒症患者共留置颈内静脉双腔导管36根,股静脉双腔导管32根.观察两种中心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血流量及KT/V值等.结果:颈内静脉插管的导管留王时间为32±16天,明显长于股静脉插管19±13天(P<0.01);血流量分剐为250±30ml/分,210±40ml/分(P<0.05),颈内静昧插管的导管堵塞发生率、感染及血流量不足发生率低于股静脉插管;两者透析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相比较而言,颈内静脉王管是一种更理想的临时性通道.

    作者:陈灵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

    目的:探讨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分娩的孕妇共107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率在羊水1度和2度污染之间盖刺无显著性差异,在羊水3度同1度污染比较时,差别有显著性.结论:羊水3度污染同新生儿窒息关系密切.

    作者:周荣生;杨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原发于肺的NK/T细胞恶性淋巴瘤1例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NK/T细胞恶性淋巴瘤的认识.方法:通过病史采集、有创作、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该病.结果:原发于肺部的NK/T细胞恶性淋巴瘤比较罕见,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快,治疗效果及预后差.结论:对疑似病例进行有创检查,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诊断.

    作者:江雪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回肠、回盲部结核误诊1例

    目的:通过对1例回盲部结核误诊分析,找出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对策.方法:对1例回盲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肠结棱临床表现多样,继发性肠结棱并非总来自肺结核.结论:误诊原因主要:认识不足;思路狭窄;本症临床表现特异性差.

    作者:肖强;杨善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医学高职高专英语教法

    撂讨医学高职高专英语教法.简要分析了<新编实用应用英语>教材学以致用的特点及医学高职高专学生未来职业对英语的需求,据此探讨如何在中等卫生学校高职英语教学中改进教法,优化教学效果.

    作者:李青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院

    构建和谐医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谐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作者:顾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28例的体会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28名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以护肝、降酶为主,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辨证诊治,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临床治愈22例,有效6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效果较好.

    作者:项保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早期削痂植皮治疗烧伤深Ⅱ°~Ⅲ°混合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深Ⅱ°~Ⅲ°烧伤混合创面削痂后应用自体皮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76例烧伤患者深Ⅱ°~Ⅲ°混合创面在3~5天内实施削痂手术,然后切取自体刃厚皮和大张中厚皮移植于其上.结果:3周内创面愈合率在98%以上.结论:对深Ⅱ°~Ⅲ°烧伤混合创面一并采取早期削痂植皮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任少强;薛忠信;周琴琴;赵遵江;张保德;章荣涛;刘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坐位行腰硬联合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观察

    目的:现察不同体位行腰硬联合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产妇,经L2~3行脊麻一硬膜外穿刺,随机分为A组(坐位穿刺组),B组(左侧卧住穿刺组),观察穿刺时脑脊液流出情况,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1.4ml,连续观察记录产妇的SBP、HR和SPO2,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阻滞量高平面和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高平面、HR及SPO2无明显差异.SBP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下降幅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坐位与侧卧位行脊液与硬膜外联合阻滞均适用于剖宫手术的麻醉.

    作者:韩苗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院

    构建和谐医院对医院发展至关重要.医院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营造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和平等尊重的医患关系,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医院注入永恒动力.

    作者:朱晓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效果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抑郁和焦虑状态,探讨实施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评定出50例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焦虑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他们进行干预式心理护理.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程度比较,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好转.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发生率较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干预式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病人抑郁、焦虑状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方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原发性胆囊癌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治疗方案和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对862例胆囊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胆囊炎、胆囊结石78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73例,胆囊占位3例.结果:12例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腺癌.术后随访行胆囊及肝楔状切除加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清除者,5例生存1年,2例生存14个月,1例生存2年,单纯行胆囊切除2例均生存1年,胆囊切除及旁淋巴结活检+胆总管T管引流2例生存4个月.结论:原发性胆囊癌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早期综合治疗.

    作者:余志发;朱存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院前急救与护理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现状与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70例次院前出诊记录.结果:急救处理病例2941人次.占68.88%;空车1329例次,占31.12%.院前急救排序为:创伤、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急腹症、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结论:根据院前急救的特点,加强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形成院前一种院内一体化的急救护理体系,制定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规范院前急救网络并加强管理,减少资源浪费.

    作者:邱芙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脑梗塞病人窒息的预防策略

    目的:探索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措施,降低老年脑梗塞病人呛咳、窒息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实验组重点指导病人进食的方法和技巧:病人床头预置负压吸引嚣;并教会陪护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对照组则根据医嘱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及护理.结果:实验组90例,采取护理措施后有呛咳16例,有窒息5例,经抢救无1例死亡.对照组90例,有呛咳28例,窒息15例,虽经抢救死亡3例.两组比较,呛咳、窒息的发生及两组病人总的抢救成功率不同,P<0.01,有高度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老年脑梗塞病人进行进食方法和技巧指导,床头预置负压吸引器并教会陪护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可降低呛咳、窒息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避免患者意外死亡.

    作者:戴俭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静脉营养治疗34例低出生体重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营养时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低出生体重儿分为治疗组与时照组,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静脉营养治疗,时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体重增长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每天平均体重增长(15.2±7.4g),对照组每天平均体重增长(8.3±5.1 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存活率97.1%(33/34),对照组存活率83.3%(25,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营养对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提高生存质量及存活率非常重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水卫华;谢玉增;陶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诊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的培养

    诊断学内容较多、较难,如果采用一惯的灌输教学法,让学生被动地学习、记忆,学生很难真正掌握知识.如果能采用策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学习学得既轻松,知识掌握得又牢固.

    作者:龚世凤;吴惠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