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新型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相关性能的实验观察

梁金平;洪倩;梁琼

关键词:过氧化氢, 复方消毒剂,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杀菌效果, 腐蚀性
摘要:目的 研究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消毒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和载体定量试验法,对该复方消毒剂杀菌效果及稳定性进行了观察.结果 以含4580 mg/L过氧化氢的复方消毒液作用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以含过氧化氢47.6 g/L的复方消毒液,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90 min,或对污染在止血钳齿端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20 min,均可达到完全杀灭.将该复方消毒剂原液密封保存在54℃ 14 d或在室温下存放1年后,其过氧化氢含量平均下降率分别为5.78%和16.38%.该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原液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对碳钢、铜和铝等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体积分数50%小牛血清对该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基本无干扰.结论 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均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对普通金属存在腐蚀性.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使用中无菌器械与空气菌数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医院使用中无菌器械干式保存时限与室内空气菌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无菌检验和平板沉降法对使用中无菌器械和室内空气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室内有人走动10次,空气中细菌总数达到647 cfu/m3,干式保存的无菌器械使用超过39次,使用中干式保存的无菌器械即受到污染.结论 使用中干式保存的无菌器械污染与空气染菌量及使用次数密切相关.

    作者:吴黎平;张廷轩;程明明;姜国秀;李溪文;付艳;王鑫姝;徐波;高阳;杨莉;张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一种多因子组合空气消毒器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一种多因子组合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 用多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方法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试验检测.结果 由静电场、紫外线及活性碳过滤等多因子组合空气消毒器启动运行60 min,对气雾室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99.97%;实验室空气中自色葡萄球菌的自然衰亡率≤51.60%.在现场房间内启动该空气消毒器运行6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清除率达97.03%.结论 此多因子组合空气消毒器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对实验室和现场室内空气中细菌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作者:赵克义;李子尧;高萌;崔树玉;孙启华;王洪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餐具消毒质量监测结果报告

    餐具消毒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重要手段,公用餐具消毒不合格是导致伤寒、痢疾、肝炎等肠道传染病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如东县餐具消毒卫生质量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餐具消毒质量管理,于2004~2005年对如东县餐具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张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对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的研究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对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存在情况和耐药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株对消毒剂和磺胺耐药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经对连续分离的68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出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与sul Ⅰ)阳性41株,检出率为60.3%.结论 临床连续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提示临床抗药菌株可能同时对消毒剂存在抗药性.

    作者:王继东;周丽珍;钱小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用乙醇消毒液的毒性试验观察

    目的 了解乙醇消毒液的毒性,评价其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动物试验法对其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皮肤刺激性进行了观察.结果 含体积分数75%乙醇消毒液对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5000 mg/kg(体重).各剂量诱导的PCE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该乙醇消毒液原液对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亚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动物生长发育良好;对大鼠的体重、血常规及血液生化等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影响.病理检查发现,高剂量组个别动物肝脏、肾脏和肺脏切片可观察到少数组织轻度改变,但无组间特异性分布,同样的变化在对照组动物中也能观察到,其它脏器均无异常变化.结论 该乙醇消毒液属实际无毒,无致微核作用,对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亚急性毒性试验未发现明显异常.

    作者:黄晓波;岳木生;彭明军;郑立国;张天宝;张令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护理质量是影响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评价医疗质量的决定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对医院感染的研究尤为重视,进一步弄清了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唐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清白蛋白对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菌悬液中含小牛血清白蛋白(B组)对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等3种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观察,并与不含血清白蛋白菌悬液(A组)作平行比较.结果 用有效氯含量25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作用1 min,对A组悬液内大肠杆菌杀灭率均为100%;对B组菌悬液内大肠杆菌杀灭率依次分别为99.53%、99.92%、16.66%.以含有效氯500 mg/L的3种含氯消毒剂作用1 min,对A组悬液内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均为100%;对B组菌悬液内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率依次分别为98.88%、100%、66.25%.用含有效氯2000 mg/L三种含氯消毒剂作用15 min,对A组菌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为99.99%~100%;对B组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率依次分别为99.31%、69.41%、62.35%.结论 菌悬液中含小牛血清白蛋白对三种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次氯酸钠的杀菌效果影响更为显著.

    作者:包卫华;彭国克;慈九正;王劲;李凤玲;肖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种含碘口含片杀菌规律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两种含碘口含片(西地碘片和维善碘片)杀菌效果及其在唾液中的杀菌规律.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有效碘测定方法进行试验检测.结果 含有效碘750 mg/L的两种口含片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作用2 min,杀灭率均为100%.相同含量有效碘的两种口含片对唾液中上述3种细菌杀灭率为96.5%~99%.将两种含碘口含片分别置于1 ml唾液中2 min,西地碘片的有效碘为0 mg;维善碘片的有效碘尚有0.88 mg.两种口含片均采用铝塑包装,室温贮存8年,西地碘片有效碘下降率为66.7%,维善碘片有效碘下降率为62.0%.结论 含碘口含片对水悬液内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较好,对唾液中细菌杀灭效果与水悬液相比明显降低;两种口含片在唾液中有效碘快速下降,西地碘下降更快.

    作者:闫黎;陈虹;葛绘虹;赵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测定方法选择性分析

    目的 研究准确测定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含量为0.20 g/100 ml醋酸氯己定单方溶液,测得结果完全一致,其相对标准偏差前者为2.4%、后者为3.8%.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回收率在90%~110%之间,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回收率为100%.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准确快速、精密度高,是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测定的佳选择方法.

    作者:宋寅生;荆琦;徐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消毒学信息资源分布特点及获取途径

    医学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离不开医药卫生文献信息,目前不仅信息更换速度快,而且信息来源广泛、检索手段多样.消毒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涉及到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及基础护理学等多学科.

    作者:张蜀平;吴纲;崔淑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用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确保灭菌质量.方法 采用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方法连续进行了实际灭菌效果监测.结果 连续3年共灭菌物品10291件,实行程序监测106次,有2次失败,灭菌合格率为98.22%;化学监测10291次,失败160次,合格率为98.45%;生物监测106次,失败2次,合格率为98.22%.结论 环氧乙烷灭菌方法灭菌效果可靠,个别物品灭菌失败容易通过监测发现.

    作者:田桂登;陈春丽;侯秋华;田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杀菌效果的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进行了检测.结果 以含5070 mg/L邻苯二甲醛的复方消毒液作用1 min和5 min,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均为100%.以含5635 mg/L邻苯二甲醛的复方消毒液作用3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为10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in,杀灭率为100%.含体积分数50%小牛血清对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杀菌效果有轻度影响.结论 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细菌芽孢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受有机干扰物影响小.

    作者:程胜中;吴清平;黄静;廖富迎;邓金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国消毒学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术室保养手术器械的方法

    病人在手术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紧急的抢救情况,外科器械和仪器准备必须充分、适用,这关系到抢救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关系到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因而,加强手术器械和仪器的保养至关重要.

    作者:袁春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过氧化氢加合物制备及其杀菌效果观察

    目的 过氧化氢加合物是由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通过特殊工艺制备而成,了解该加合物的杀菌效果及毒性.方法 在实验室进行了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结果 以含过氧化氢2.7 g/L的该加合物溶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作用10 min,平均杀灭率为99.999%.以5.4 g/L过氧化氢的该加合物溶液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0 min,平均杀灭率为99.96%.过氧化氢加合物对动物皮肤刺激指数高为0.4,属于无刺激性.将该加合物原液密封于54℃储存14 d,过氧化氢含量下降率为1.23%.结论 过氧化氢加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性能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

    作者:李利芳;赵达文;刘英华;张宝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生物实验室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微生物实验室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现状,提高微生物实验室灭菌质量,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方法 采用资料调查和现场检测的方法对某医学科研机构微生物实验室使用中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调查71台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其中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占15.49%,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占71.83%,尚有12.68%的压力蒸汽灭菌器采用直火加热方式产生蒸汽.这些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室温度检测合格率为60.56%;时间控制检测合格率为71.83%.灭菌包化学指示物检测合格率为100%;生物检测合格率亦为100%.结论 某医学科研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内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过程监测全部合格,部分灭菌器质控监测不合格,灭菌设备管理和灭菌操作人员的知识存在问题,存在灭菌质量隐患.

    作者:沈瑾;张流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聚维酮碘预防术后粘连和感染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腹腔冲洗留置预防和控制术后肠粘连和腹腔感染的效果.方法 以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建立实验性腹腔粘连、急性化学性和化脓性腹膜炎,对聚维酮碘预防和控制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含有效碘250~500 mg/L聚维酮碘溶液腹腔冲洗留置对肠粘连率、粘连程度及平均粘连长度均有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含有效碘500 mg/L的聚维酮碘溶液腹腔留置可显著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醋酸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腹膜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用含有效碘250~500 mg/L的聚维酮碘溶液腹腔留置,可显著抑制实验动物腹腔脓肿和腹腔粘连率,降低动物死亡率.结论 聚维酮碘溶液腹腔冲洗留置,可降低腹腔粘连程度、粘连长度和粘连率;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腹腔脓肿和粘连,降低试验动物死亡率,具有一定预防和控制术后肠粘连和腹腔感染的作用.

    作者:蔡华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对幼儿手去污染效果的观察

    目的 观察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对幼儿手除菌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手消毒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际效果评价,并与肥皂流动水洗手作平行比较.结果 洗手前幼儿手上平均细菌总数为1065 cfu/手,检出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耐久肠球菌.经肥皂流动水洗手后1 min和60 min,幼儿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53.33%和56.67%,均未检出致病菌.经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洗手后1 min,幼儿手上平均细菌总数为102 cfu/手,合格率为90.00%;抗菌凝胶洗手后60 min,保持合格率66.67%.结论 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对幼儿手去污染效果好于肥皂流水洗手,并具有一定持续效果.

    作者:罗引珍;沈伟;王臻;侯立光;唐毅;陆锦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种方法去除残留消毒剂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三种残余消毒剂去除方法在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求更准确地评价化学消毒剂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化学中和法、稀释法和中和过滤冲洗法等三种方法对抑菌作用较强的胍类消毒剂去除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 用5 g/L组氨酸、3 g/L卵磷脂和30 g/L吐温80组成的中和剂,用化学中和法对含50 g/L双胍类消毒液中残留作用去除不彻底,各组长菌数不符合中和剂试验要求;但对含5 g/L双胍类消毒剂的残留作用可达到有效去除效果.相同的中和剂用中和稀释法,对含50 g/L和5 g/L两种浓度的胍类消毒剂残留毒性均可达到有效去除效果.用中和过滤冲洗法不能有效去除含量50 g/L的胍类消毒液残余作用,但可有效去除含量为5 g/L胍类消毒液对试验菌的残留作用.用上述复方中和剂进行杀菌效果评价验证试验,以含50g/L双胍类消毒液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in,用化学中和法与过滤冲洗去除残余消毒剂,消毒后检不出存活细菌;而用中和稀释法去除残余消毒剂方法消毒后存活菌数为189 000 cfu/片,平均杀灭率为91.54%.用含5 g/L双胍类消毒液对载体上该细菌芽孢作用60 min,三种去除残余消毒剂的方法检验出的消毒后存活菌数基本一致,平均杀灭率完全一致.结论 三种去除残余消毒剂的方法中,以中和稀释法效果好,可用于高浓度抑菌作用较强的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

    作者:蒋莉;袁庆霞;饶林;武雪冰;张文福;姚楚水;帖金凤;王长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昆山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是预防医院内感染,防止某些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可靠的手段.为了更好地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我们于2006年对昆山市5家市级、14家镇级、23家私营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

    作者:夏岚;缪金华;王文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