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对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的研究

王继东;周丽珍;钱小毛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消毒剂, 磺胺, 耐药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对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存在情况和耐药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株对消毒剂和磺胺耐药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经对连续分离的68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出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与sul Ⅰ)阳性41株,检出率为60.3%.结论 临床连续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提示临床抗药菌株可能同时对消毒剂存在抗药性.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东城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托幼机构是幼儿学习、活动、生活的聚集场所,如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为了解东城区托幼机构消毒状况,于2005~2006年对其所属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进行连续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晓玲;张淑芬;刘英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生物实验室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微生物实验室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现状,提高微生物实验室灭菌质量,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方法 采用资料调查和现场检测的方法对某医学科研机构微生物实验室使用中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调查71台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其中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占15.49%,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占71.83%,尚有12.68%的压力蒸汽灭菌器采用直火加热方式产生蒸汽.这些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室温度检测合格率为60.56%;时间控制检测合格率为71.83%.灭菌包化学指示物检测合格率为100%;生物检测合格率亦为100%.结论 某医学科研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内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过程监测全部合格,部分灭菌器质控监测不合格,灭菌设备管理和灭菌操作人员的知识存在问题,存在灭菌质量隐患.

    作者:沈瑾;张流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工处理呼吸机螺纹管保存有效期观察

    临床使用后的呼吸机螺纹管污染有大量致病菌,是造成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呼吸机螺纹管污染造成的医院感染,消毒供应中心除了对机器进行清洗消毒外,遇到特殊情况下,还需进行手工常规处理并对清洁保存有效期进行严密观察.

    作者:曹永革;刘志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餐具消毒质量监测结果报告

    餐具消毒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重要手段,公用餐具消毒不合格是导致伤寒、痢疾、肝炎等肠道传染病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如东县餐具消毒卫生质量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餐具消毒质量管理,于2004~2005年对如东县餐具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张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公共场所公用物品消毒情况调查

    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的消毒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消化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强化公共场所各种用品用具卫生消毒尤为重要.为了解公共场所用具物品的消毒情况,我们于2005年对本管辖区域内公共用品卫生进行监测.

    作者:张秀英;耿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测定方法选择性分析

    目的 研究准确测定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含量为0.20 g/100 ml醋酸氯己定单方溶液,测得结果完全一致,其相对标准偏差前者为2.4%、后者为3.8%.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回收率在90%~110%之间,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回收率为100%.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准确快速、精密度高,是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测定的佳选择方法.

    作者:宋寅生;荆琦;徐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一种新型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相关性能的实验观察

    目的 研究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消毒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和载体定量试验法,对该复方消毒剂杀菌效果及稳定性进行了观察.结果 以含4580 mg/L过氧化氢的复方消毒液作用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以含过氧化氢47.6 g/L的复方消毒液,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90 min,或对污染在止血钳齿端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20 min,均可达到完全杀灭.将该复方消毒剂原液密封保存在54℃ 14 d或在室温下存放1年后,其过氧化氢含量平均下降率分别为5.78%和16.38%.该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原液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对碳钢、铜和铝等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体积分数50%小牛血清对该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基本无干扰.结论 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均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对普通金属存在腐蚀性.

    作者:梁金平;洪倩;梁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螯合金属多胺型棉纤维的制备及其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目的 研究稳定性螯合金属多胺型抗菌棉纤维.方法 采用改进工艺路线和振荡烧瓶方法,制作螯合金属棉纤维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 采用改进工艺路线碱化棉纤维与环氧氯丙烷反应,接枝环氧基团,接枝产物开环反应,进一步与多乙烯多胺以-C-N-键相连接,生成多胺型棉纤维.二乙烯三胺-Cu(Ⅱ)棉纤维的低抑菌浓度为12 mg/ml;三乙烯四胺-Cu(Ⅱ)棉纤维的低抑菌浓度为14 mg/ml;四乙烯五胺-Cu(Ⅱ)棉纤维的低抑菌浓度为10 mg/ml.三种抗菌棉纤维的抑菌作用速度都比较快,抑菌率与作用时间呈正比直线关系.作用20 min,三种抗菌棉纤维抑菌率平均都达到90%以上;作用80 min,抑菌率都达到100%.经蒸馏水清洗和75%酒精浸泡洗涤的三种抗菌棉纤维,对大肠杆菌均保持了良好的抑菌效果,有很好的耐热性和耐洗性.结论 改进工艺合成制作的抗菌棉纤维达到新工艺要求,实现了抑菌效果好、具有良好的耐洗性的要求.

    作者:王军;葛婕;徐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术室保养手术器械的方法

    病人在手术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紧急的抢救情况,外科器械和仪器准备必须充分、适用,这关系到抢救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关系到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因而,加强手术器械和仪器的保养至关重要.

    作者:袁春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氨基酸碘对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机理研究

    目的 研究氨基酸碘杀菌效果及其作用机理,为其应用于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透射电镜和生化检测等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含有效碘200 mg/L的氨基酸碘溶液作用3~20 min,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杀灭率范围为99.91%~99.96%;含有效碘400 mg/L该消毒液作用3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可达到100%.经氨基酸碘处理的白色念珠菌外层质膜电子密度明显降低,继而菌体形态可出现轻度不规则,细胞质中细胞器和核质结构形态混乱.氨基酸碘作用可使白色念珠菌膜蛋白含量减少,细菌碱性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渗出,且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有所抑制;细菌核酸无降解发生,但有少量交联物生成.结论 氨基酸碘对白色念珠菌杀灭作用较强.氨基酸碘可使细菌膜通透性明显增加,膜结构蛋白降解,胞质及蛋白酶渗出,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少量细菌核酸发生交联反应.

    作者:熊鸿燕;张耀;李亚斐;朱才众;马翔宇;张路;曾江;曾燕;可金星;黄文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一种多因子组合空气消毒器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一种多因子组合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 用多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方法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试验检测.结果 由静电场、紫外线及活性碳过滤等多因子组合空气消毒器启动运行60 min,对气雾室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99.97%;实验室空气中自色葡萄球菌的自然衰亡率≤51.60%.在现场房间内启动该空气消毒器运行6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清除率达97.03%.结论 此多因子组合空气消毒器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对实验室和现场室内空气中细菌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作者:赵克义;李子尧;高萌;崔树玉;孙启华;王洪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种方法去除残留消毒剂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三种残余消毒剂去除方法在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求更准确地评价化学消毒剂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化学中和法、稀释法和中和过滤冲洗法等三种方法对抑菌作用较强的胍类消毒剂去除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 用5 g/L组氨酸、3 g/L卵磷脂和30 g/L吐温80组成的中和剂,用化学中和法对含50 g/L双胍类消毒液中残留作用去除不彻底,各组长菌数不符合中和剂试验要求;但对含5 g/L双胍类消毒剂的残留作用可达到有效去除效果.相同的中和剂用中和稀释法,对含50 g/L和5 g/L两种浓度的胍类消毒剂残留毒性均可达到有效去除效果.用中和过滤冲洗法不能有效去除含量50 g/L的胍类消毒液残余作用,但可有效去除含量为5 g/L胍类消毒液对试验菌的残留作用.用上述复方中和剂进行杀菌效果评价验证试验,以含50g/L双胍类消毒液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in,用化学中和法与过滤冲洗去除残余消毒剂,消毒后检不出存活细菌;而用中和稀释法去除残余消毒剂方法消毒后存活菌数为189 000 cfu/片,平均杀灭率为91.54%.用含5 g/L双胍类消毒液对载体上该细菌芽孢作用60 min,三种去除残余消毒剂的方法检验出的消毒后存活菌数基本一致,平均杀灭率完全一致.结论 三种去除残余消毒剂的方法中,以中和稀释法效果好,可用于高浓度抑菌作用较强的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

    作者:蒋莉;袁庆霞;饶林;武雪冰;张文福;姚楚水;帖金凤;王长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包头市九原区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了解包头市九原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以便改进和提高医院消毒质量.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进行了监测.结果 全区连续4年共采样4677份,总合格率为65.70%.区级医院合格率为83.08%;企业医务室、乡镇卫生院为73.27%;村卫生所、个体诊所为63.72%.各监测项目中以无菌器械和室内空气合格率比较低,分别为56.54%和47.57%.结论 包头市九原区医疗机构2002~2005年消毒与灭菌质量发展速度缓慢,合格率比较低,无菌器械灭菌质量令人担忧.

    作者:刘汇君;池玉英;程毓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曲阜市学校食堂学生餐具卫生状况

    学校餐饮具不洁是引起学生食源性疾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为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督促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进一步落实餐具消毒工作,我们于2002~2005年每年分别对曲阜市的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的21个学生食堂的餐具进行了卫生监督.

    作者:刘长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查找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合格的原因,以提高手卫生质量,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方法和活菌计数方法,在2005年1~2月和3~12月分2次对丽水市中心医院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了检测.结果 全年共监测医务人员手172人次,合格率为94.8%;年初检测总合格率为79.3%,之后检测总合格率为97.9%.新生儿室2005年初检测全部不合格,ICU合格率较低,从肥皂中查到致病菌.手术室、产房、血液透析室和供应室检测均达到合格要求.采取改进措施并加强管理之后,于2005年底进行重复检测,这些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得到很大提高,仅产房和供应室及血液透析室各有1人次不合格.结论 丽水市中心医院重点科室部分人员手卫生存在不合格现象,采取改进措施后,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徐丽英;朱美珍;吴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过氧化氢加合物制备及其杀菌效果观察

    目的 过氧化氢加合物是由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通过特殊工艺制备而成,了解该加合物的杀菌效果及毒性.方法 在实验室进行了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结果 以含过氧化氢2.7 g/L的该加合物溶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作用10 min,平均杀灭率为99.999%.以5.4 g/L过氧化氢的该加合物溶液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0 min,平均杀灭率为99.96%.过氧化氢加合物对动物皮肤刺激指数高为0.4,属于无刺激性.将该加合物原液密封于54℃储存14 d,过氧化氢含量下降率为1.23%.结论 过氧化氢加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性能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

    作者:李利芳;赵达文;刘英华;张宝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清白蛋白对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菌悬液中含小牛血清白蛋白(B组)对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等3种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观察,并与不含血清白蛋白菌悬液(A组)作平行比较.结果 用有效氯含量25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作用1 min,对A组悬液内大肠杆菌杀灭率均为100%;对B组菌悬液内大肠杆菌杀灭率依次分别为99.53%、99.92%、16.66%.以含有效氯500 mg/L的3种含氯消毒剂作用1 min,对A组悬液内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均为100%;对B组菌悬液内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率依次分别为98.88%、100%、66.25%.用含有效氯2000 mg/L三种含氯消毒剂作用15 min,对A组菌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为99.99%~100%;对B组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率依次分别为99.31%、69.41%、62.35%.结论 菌悬液中含小牛血清白蛋白对三种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次氯酸钠的杀菌效果影响更为显著.

    作者:包卫华;彭国克;慈九正;王劲;李凤玲;肖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状况的调查及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四川省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现状,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质量.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测方法,对实施干预措施前后作比较检查.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器械非常缺乏,多数没有压力蒸汽灭菌设备,没有安装紫外线灯,消毒用品比较落后.实施干预措施后,消毒器械及设备的配备情况有明显改善.消毒剂配备率明显提高,中高效消毒剂从9.50%增加到21.08%.实施干预后,医疗机构物品表面消毒卫生合格率达到82.67%,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为88.29%;消毒合格率在干预后有了显著提高.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使用率为75.75%,毁形率为24.75%,使用后基本不消毒.实施干预措施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率上升到96.00%,用后毁形执行率上升到88.00%,用后消毒的执行率达到45.50%.结论 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消毒工作存在设备落后,消毒质量低下;实施干预后情况得到改善,消毒质量有所提高,但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王晓;杨宁;赖发伟;曾文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消毒技术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程度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空气消毒和净化是改善空气污染程度行之有效的手段.医疗环境空气消毒在控制空气传播医源性感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方建龙;吴亚西;李新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饱和蒸汽质量对化学指示胶带颜色变化的影响

    目前,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监测已成为常规,通过工艺、化学和生物监测方法,可确保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在人为控制范围之内.

    作者:丁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