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范宇翔;章恒;蒋军;杨歆璐;马灵;李寅;张博;魏冰
目的:探讨重大交通事故批量伤员的有效救治和护理.方法:对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结果:所有伤者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论:良好的组织管理、医护人员过硬的急救技术以及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是院内急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万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熟练正确的护理对先天性喉喘鸣患儿顺利进行纤支镜检查术的重要性.方法:对23例先天性喉喘鸣患儿纤支镜检查术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正确合理的护理.23例纤支镜检查均顺利进行,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熟练的配合和精心的护理对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发挥重要作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医患矛盾的出现.
作者:尚启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通过近5年来我校对乡村医生培训效果的观察,阐述了如何进一步开展乡村医生教育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几点乡医教育的具体措施,认为以此能提高乡医的培训效果.
作者:马婷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呃逆症的针灸治疗经验.方法: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50例呃逆症运用针灸刺激腧穴的方法治疗.结果:一次性治愈35例,二次治愈10例,三次治愈5例.结论:针灸对于呃逆症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朱微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45例病人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病人渗液较少.于术后9~14天愈合,B组病人渗液较多,于术后14~30天愈合.两组病人无1例出现院内感染.结论:正确的手术操作和早期处理可以减少或避免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吴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点、适应征及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采用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87例.结果:经平均 18.5个月随访80例获得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74例(92.5%),一般4例(5.0%),二期手术植骨2例.结论: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是一种操作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符合生物学原理;股骨干上、中、下段骨折均是一种适宜的内固定方法,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付明;张继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两种不同用法对实体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化疗后曾出现Ⅲ度及Ⅲ度以上骨髓抑制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在化疗结束后第2天开始使用 rhG-CSF以及在化疗后白细胞低于2×109/L时开始使用,直至白细胞升至 10×109/L.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和用量.结果:血常规检查示两组患者的骨髓功能均能在下一周期化疗前恢复正常,但B组所需 rhG-CSF 平均3.69支,较A组的6.17支明显减少(P<0.05).结论:两种方法疗效相当,但所需费用不同,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文杰;王勇;胡长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讨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体会.方法:讨论11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股骨头坏死病人的临床护理重点.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疗效.结论: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取得理想疗效的基本保证.
作者:张学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护生实习带教中的作用.方法:将护生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6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教学兴趣及考核成绩显著提高,对教学质量满意度提高.结论:采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可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
作者:曹教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静脉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IA、PCEA)在外科手术后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患者90例,随机分布为PCEA组,PCIA组和对照组.PCEA和PCIA组给予相应的方法镇痛,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观察术后6小时VAS评分,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PCIA组尿潴留的发生明显低于PCEA组(P<0.05),PCEA 的肠蠕动恢复快于PCIA(P<0.01),但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及其他并发症并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术后6小时血清皮质醇量高于PCA镇痛组(P<0.01).结论:PCEA 和 PCIA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PCIA组尿潴留发生率低,呼吸抑制发生率较高,肠蠕动恢复较PCEA慢.
作者:刘平;范宇翔;章恒;蒋军;杨歆璐;马灵;李寅;张博;魏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基础护理学>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为有效发挥五年制高职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的优势,探讨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基础护理学>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问题进行.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章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新型宫内节育器(IUD)元宫药铜环和传统的节育器 Tcu380IUD 母体系 MLcu IUD 的避孕效果和副反应.方法:1380 例自愿放置 IUD 的育龄妇女为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放置元宫药铜 Tcu380IUD MLcu IUD.结果:元宫药铜 IUD、Tcu380IUD 和 MLeuIUD 使用12月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48%、3.75%、0.85%.脱落率分别为 0.93%、2.92%、0.85%.因症取出率分别为2.80%、6.25%、3.81%.续用率分别为 95.8%、87.08%、94.49%.结论:元宫药铜环是一种安全可靠对月经影响小的宫内节育器.
作者:姚明;陈小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普米克令舒和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除常规抗感染、激素、对症等常规治疗外,辅以普米克令舒和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30例只采用常规治疗.临床观察气急缓解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和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方法简便.
作者:胡壮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针对目前中等卫校学生的现状,就解决学生学习药物学难的问题,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提出一些可行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韩芳;田贞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索提高急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和急救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培养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提升自身对挫折的应对能力;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增强自身心理和身体素质.结果:使急诊护士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应对急救工作.结论:医院管理者和急诊护士应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影响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许其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探讨医院如何改进管理和服务,促进发展问题.通过总结本院工作实践经验,提出挖潜创新、改善服务、强化管理,努力打造人民满意医院.
作者:马存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病人的术前急救护理措施,以便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迅速判断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静脉补液抗休克治疗,保持患者体温并给予心理护理.结果:185例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181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97.8%.结论:严重创伤病人的死亡率、伤残率较高,运用急救护理程序,抓住时机积极救治,为进一步专è科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欧阳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以中药疏肝和胃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集门诊54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疏肝和胃中药和西药治疗,观察治疗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有效率为88.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和胃是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书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手术的可行性和术式的选择.方法:53例55岁以上(女)、60岁以上(男)的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风险的防范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92.5%(49/53),空肠造瘘术7.5%(4/5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4%(23/53),病死率7.5%(4/53).结论: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应严格控制适应证及适宜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
作者:刁宗盛;张继学;阎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学分型相结合,对诊断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的105例急性白血痛患者的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结果:形态学结合免疫学分型得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3例.结论:免疫学分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形态学的不足,在某些急性白血病的后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王品;张松涛;张守永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