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娟;朱宝立;吴健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正丁苯测定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 活性炭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正丁苯,以二硫化碳解吸后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该方法在0~100μg/ml范围中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870x-0.014,相关系数r=0.999 9;检出限为0.32 μg/ml,低检出浓度为0.21 m咖3(采样体积以1.5 L计);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8%~102.6%;精密度批内为3.06%,批间为3.64%;平均解吸效率为99.6%;穿透容量大于6.34 mg,;采样效率100%;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7d.结论 该方法各项指标均符合GBZ/T 210.4-2008《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正丁苯的检测.
作者:谭启涛;张兆志;燕东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掌握广州市企业溶剂型原辅材料挥发性有机成分情况,为有机溶剂使用企业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工作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 依行业分层随机抽取被调查企业,采集其主要溶剂型原辅材料,进行挥发性有机成分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164家企业的491个样品中88.80%检出挥发性有机成分,其中11.61%检出苯,56.42%检出苯系物,2.85%检出1,2-二氯乙烷,22.4%检出正己烷,2.04%检出二甲基甲酰胺.结论 企业应加强溶剂原材料管理,注意工作场所通风,加强个体防护.
作者:张海宏;周丽屏;刘移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科技人员的工作疲劳现状,分析工作疲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积极的应对及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某科研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疲劳量表-14和工作内容问卷.结果 研究单位的科技人员疲劳发生率较高,为54.6%;工作疲劳与职业应激之间存在正相关(rs=0.384,P<0.05),不同职业应激类型的疲劳得分、疲劳构成比和疲劳类型均不同;总工作疲劳的影响因素为职业应激类型、社会支持和文化程度,高应激型发生疲劳的危险性远大于低应激型(OR=8.5,95%CI=3.9~18.7),社会支持是工作疲劳的保护因素,而文化程度越高疲劳越严重.结论 科技人员疲劳状况较严重,重点关注高应激类型科技人员,针对职业应激进行干预是降低工作疲劳发生的关键.
作者:杨婷;周鼎伦;宋明瑛;兰亚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中,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结论不一致的情况虽然不合理,但却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会出现结论不一致的情况,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避免这种不一致,既不出现漏诊,也不出现误诊,使我们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结论更科学、公平、公正,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用人单位的权益,值得我们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医师探讨.本文报道1例申请职业性白斑,却在职业病诊断与市级职业病鉴定时得到截然相反结论的案例,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作者:周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氯丙烯测定的溶剂解吸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方法.方法 活性炭管吸附空气中氯丙烯,用二氯甲烷解吸后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结果 氯丙烯浓度在0~2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1.27x-0.22,相关系数r=0.999 8.检出限为0.20 μg/mL,若采集7.5 L空气样品,则低检出浓度为0.03 mg/m3.对高、中、低三个浓度水平重复测定的日间、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7%~4.8%;平均采样效率100.0%;总体解吸效率为94.4%;穿透容量>0.59 mg(100 mg活性炭).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氯丙烯浓度的测定.
作者:李小娟;朱宝立;吴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血清中戊唑醇中毒定性定量的气相色谱快速测定方法,为临床中毒急救和监测血液透析后戊唑醇清除率提供依据.方法 取0.5 ml血清加乙酸乙酯4.0 ml分两次充分震荡萃取,静置5 min,4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氮气吹干,50μl乙醇定容,1.0μl进样.结果 血清中戊唑醇浓度在5.0~100 μg/ml范围内呈线性,回归方程y=128.8x+116.2,r=0.999 8.低检出浓度:5.0 μg/ml.方法回收率为86.8%~102.4%;相对标准偏差(RSD)3.6%~4.8%.日内、日间相RSD分别为4.22%~5.0%和3.47%~4.9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结果准确,可以为快速诊断、治疗戊唑醇中毒提供实用的检测方法.
作者:陈姿如;杜社明;杜书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劳动者的健康、安全和福祉对全世界数亿劳动力人口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也关系到企业和社区的生产力、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国家和区域经济.目前,估计全球每年大约有200万人死于职业性事故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或伤害;每年发生2.68亿宗非致命性工伤事故,每宗事故平均损失3个工作日;每年新发1.6亿例与工作相关疾病;此外,全球抑郁症所致疾病负担的8%可归咎于职业风险.上述数据来自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仅反映了在正式注册的工作场所中发生的伤害和疾病.
作者:李涛;李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临床医生职业倦怠及心理疾患风险水平,分析人格特征、倦怠及心理疾患风险关系,探讨人格特征对心理疾患风险的直接或间接效应.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G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和心理疾患风险量表(Kessler 10)对775名临床医生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医生倦怠以轻度为主,检出率为29.5%;心理疾患风险水平得分为22.7±8.18;人格对情绪耗竭和玩世不恭的影响要大于成就感低落;具有内向、不稳定及精神质性格的医生心理疾患风险要高;人格特征对心理疾患风险有直接和间接效应,神经质对心理疾患风险的效应强,效应值为0.55.结论 医生倦怠和心理疾患风险处于较高水平,不同人格的医生职业倦怠及心理疾患风险水平存在差异,可根据人格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黄磊;周鼎伦;姚永成;兰亚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某企业低浓度苯接触的5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病例的调查,了解该起职业性苯中毒发生特点,探讨职业性苯中毒诊断等有关问题.方法 收集该企业职业病确诊病例的一般资料、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以及病例职业健康监护结果等资料,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该企业作业场所中苯浓度较低(≤0.1 mg/m3),生产所用的18种化学品仅1种检测出含苯(含量为0.7%);5例病例均以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工龄1年3月~7年8月,女性4名;5例病例前1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均未发现血细胞有异常;除1名喷油工外,其余工人均很少接触化学品.结论 建议修改和完善职业性苯中毒诊断及苯检测相关标准.
作者:赵转地;朱志良;张胜;陈金茹;宾海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合并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早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宁波市第一医院呼吸科和宁波市第二医院肺科201 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76例煤工尘肺合并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无菌收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76例患者送检痰标本245例次,经细菌学检验共分离出2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163株,占74.77%;革兰阳性球菌(G+)39株,占17.89%;真菌16株,占7.34%.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头孢噻肟、氨曲南等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克林霉素等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结论 该组煤工尘肺合并肺炎病例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多有严重的耐药性,应掌握好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赵可喻;杨军;朱育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220例矽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尘肺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999年6月至2014年6月确诊的220例石雕工人矽肺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石雕工人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文版(WHOQOL-100)评价其生存质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独立性及精神领域和总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68、3.8165、5.9230、2.7764、3.0761,P<0.05);观察组疼痛及不适、精力及疲倦、睡眠与休息等11个方面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消极情绪、矽肺分期、休闲娱乐参与、年龄、对医疗的依赖、疼痛及不适、精神信仰是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且生存质量的变异有68.3%是由这些因素引起的.结论 在对矽肺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健康及心理教育,鼓励其多参加休闲娱乐活动,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文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高校教师工作倦怠与工作能力的调查,分析影响高校教师工作能力的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新疆950名高校教师进行工作倦怠问卷(CMBI)和综合性工作能力指数(CWAI)量表调查.结果 (1)在情感耗竭维度上,不同民族(F=3.603,P<0.05)、学历(t=5.926,P<0.01)教师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高学历教师得分较高;(2)在人格解体维度上,不同性别(t=4.931,P<0.05)、民族(F=2.750,P<0.05)及专业(F=2.330,P<0.05)教师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维族以及理学专业教师的人格解体得分较高;(3)在成就感降低维度上,不同学历(t=4.276,P<0.05)、教龄(F=11.456,P<0.01)教师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学历、20年以上教龄教师成就感降低得分较高;(4)不同性别(t=5.849,P<0.05)、学历(t=3.940,P<0.01)、教龄(F=4.570,P<0.05)和专业(F=4.063,P<0.01)教师工作能力指数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低学历、10年以下教龄教师以及农学专业教师工作能力指数比较高;(5)工作倦怠与工作能力呈负相关(R=-0.352,P<0.01).结论 不同民族、学历教师在工作倦怠情感耗竭维度上有差异;不同性别、民族及专业教师在工作倦怠人格解体维度上有差异;不同学历、教龄教师在工作倦怠成就感降低维度有差异;不同性别、学历、教龄和专业教师工作能力有差异;工作倦怠与工作能力相关.
作者:赵作荣;赵俊龄;韩明明;王坤玲;张玉红;刘继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模拟50 m水深氮氧饱和暴露对兔外耳道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分2批于50 m水深氮氧饱和暴露,饱和暴露后取外耳道黏膜上皮组织进行HE染色.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兔外耳道黏膜上皮炎症因子IL-6、IL-10和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50 m水深氮氧饱和暴露组较对照组兔外耳道黏膜上皮炎症细胞浸润增加,小血管充血及黏膜水肿明显.Real-time PCR检测显示饱和暴露组较对照组兔外耳道黏膜上皮IL-6、TNF-α表达增加,而IL-10表达降低.结论 50 m水深氮氧饱和暴露可致兔外耳道黏膜上皮炎症损伤,机制可能与IL-6、TNF-α表达增加,而IL-10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巴剑波;王明科;武文斌;徐雄利;陈海庭;陈锐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车载X线机作为流动查体车的主要医疗设备,在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广泛使用立式胸片架.根据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的技术要求,在职业健康检查与尘肺病诊断工作中,现有的车载X线机立式胸片架在遇到肢体活动不便、截瘫、身体虚弱不能站立的患者时拍摄站立后前位高千伏胸片极为不便,需要1人或多人搀扶.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有时搀扶者的肢体也被迫成像,遮挡干扰患者肺组织的显示,影响摄片质量,从而影响尘肺病诊断,为此我们对现有立式胸片架进行了改进.
作者:刘尚军;刘兆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贵州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通过10余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职业病防治的区域规划,职业病危害得到了一定控制,全社会职业病防护意识逐步提高,职业卫生覆盖率及体检率较前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许多地区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谢娟;赵德发;杨光红;张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改进酸脱蛋白法测定血铅的校准方法.方法 以标准曲线法代替工作曲线法进行校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的铅含量.结果 该方法改进了校准方法,方法检出限为2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66%~4.45%,测定的标准物质误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结论 该校准方法操作简单,免去了复杂的血样处理步骤,且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耿琪;曾东;秦文华;余善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气相色谱/质谱/自动解卷积(GC/MS/AMDIS)技术在化工原料挥发性有机组分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AMDIS及保留时间锁定(RTL)技术,对化工原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组分进行GC/MS定性鉴定.结果 建立了包含保留时间指数判别的化工原料中挥发性有机组分AMDIS质谱数据库,准确对化工原料中挥发性组分进行定性鉴定.结论 将保留时间定性和”净化”的质谱图定性相结合,使化工原料中挥发性组分的定性鉴定更加快捷可靠.
作者:刘奋;李添娣;谢玉璇;何俊涛;李双凤;贠建培;林怡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来,美国、欧盟等国家开发的一系列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工具[1-3],方便广大专业机构及企业效仿运用,有力地推进了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我国尚缺乏这样的成熟工具,而典型案例是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工具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人们从中寻找规律及经验,借鉴到具体实践之中.我们整理了某电子企业开展健康促进的案例,探讨指导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模式.
作者:张巧耘;李平;李霜;许忠杰;刘仁平;朱宝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枯竭程度与唾液溶菌酶活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唾液收集管以咀嚼方式采集131名调查对象连续2个工作日4个时间点的唾液样本,采集时间点为基线(8:00)、上午班中(10:00)、下午班中(15:30)、恢复期(17:30),同时每名调查对象完成1份职业枯竭调查问卷,问卷主要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职业枯竭水平.使用偏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不同年龄、工龄、学历间唾液溶菌酶活力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30岁组比较,30~35岁组、>35岁组的工作期活力和平均活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恢复期低于≤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年组工作期活力、平均活力均低于≤10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大专)及以上组的工作期和平均活力均低于高中(中专)及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枯竭及其3个维度均与唾液溶菌酶活力呈显著负相关(P<0.01).人格解体和情感耗竭是基线唾液溶菌酶活力的负面影响因素;情感耗竭和个人成就感是工作期唾液溶菌酶活力的负面影响因素;个人成就感是恢复期、平均唾液溶菌酶活力的负面影响因素.结论 唾液溶菌酶活力对护士职业枯竭是敏感的,可以作为职业枯竭的客观评价指标.
作者:田宏迩;詹永国;曹丽丽;苏景国;张宏;朱华斌;刘留留;姜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颈椎失稳,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受累而引起的相关症状和体征[1].主要临床表现如颈肩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耳鸣、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下肢痉挛,行走困难,四肢麻痹、瘫痪,甚至猝倒等.X线检查是目前常用的筛查技术,CT三维重建可以显示椎间关节错位等信息.笔者分析总结了338名外科医生颈椎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特征.
作者:田青;张雅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