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周成芳

关键词:医院消毒, 灭菌质量, 监测
摘要:目的 了解武汉市中心医院消毒灭菌质量,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和检测方法,对医院不同对象卫生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2004~2006年连续3年该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总合格率为97.8%~99.6%;物体表面卫生合格率92.9%~98.0%;工作人员手的合格率91.0%~97.6%.使用中的消毒剂质量合格率99%以上,无菌物品灭菌质量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该医院内环境及物品卫生消毒与灭菌质量较好.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密云县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密云县各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的状况,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抽检方法对密云县各级医疗机构重点科室消毒灭菌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 全县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总合格率为94.1%.医院卫生院、社区服务站、个体诊所和村卫生室合格率依次分别为94.8%、95.1%、94.3%和89.9%.监测项目中的空气合格率低为85.8%,紫外线辐射强度合格率为87.0%,其他项目合格率均在90%以上.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尚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强消毒工作的管理和监测.

    作者:肖桂琴;王冬梅;杨育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两种方法评价臭氧水杀菌效果

    目的 观察两种试验方法评价臭氧妇科治疗仪产生的臭氧水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浸泡定量试验和流动冲洗载体浸泡定量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杀菌效果检测 .结果 在常温下,该臭氧治疗仪在水流量0.5~0.8 L/min条件下, 产生的臭氧水含臭氧量为4.83~8.20 mg/L.在载体浸泡试验条件下, 含量为6.82 mg/L的臭氧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22%和99.55%;对白色念珠球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率为88.40%.在流动冲洗浸泡载体试验条件下,含量为6.82 mg/L的臭氧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 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90%和99.96%;对白色念珠球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率为90.35%.有机物和作用温度对臭氧水杀菌效果均有不同程度影响.结论 用流动冲洗浸泡载体法评价臭氧水对3种试验菌的杀灭效果略好于载体浸泡试验法.

    作者:邱静;方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的综合监测工作,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开展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已有20余年,取得了很大成绩,医院感染的本底情况清楚,但近几年出现滑坡趋势.现就目前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马菊红;王友军;冯国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江苏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执行相关法规的情况,提高企业卫生监督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查方法对江苏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各种规模消毒产品生产企业237个,涉及消毒产品432个,企业卫生许可持证率100%.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要求的占63.29%,以卫生用品的合格率高占80.20%.产品标签、说明书完全符合《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要求的占总合格率为35.19%.将2004~2006年调查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以2005年合格率高,各年合格率的变化与企业培训情况及监督管理力度等因素有关.结论 江苏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多数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其规模小、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掌握和执行法规不够,因而存在问题较多, 某些项目合格率不高;因此需要加强培训和监督管理力度.

    作者:顾健;张小凡;刘有虎;邱杏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某部医院各科室消毒质量监测

    为了加强我院消毒工作,提高消毒与灭菌质量,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我们于2006年对全院科室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监测.1 方法 室内空气用普通琼脂平板沉降5 min采样,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用灭菌棉拭子浸无菌生理盐液涂抹,棉拭子放入10 ml采样液中;使用中消毒液取1 ml样液加入9 ml相应中和剂中;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用紫外线辐射强度仪测定紫外线灯辐照度值.

    作者:刘竹歌;夏静;康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两株细菌芽孢对电离辐射抗力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炭疽杆菌芽孢与短小杆菌芽孢对电离辐射的抗力.方法 采用配对设计和载体定量灭活试验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 经照射剂量率为2651.2 rad的钴60照射处理,钴60γ射线照射杀灭炭疽杆菌芽孢的D10值为1.62,短小杆菌芽孢的D10值为1.51.经高能加速电子束照射处理后,其杀灭炭疽杆菌芽孢的D10值为2.23,短小杆菌芽孢的D10值为1.83. 结论 炭疽杆菌芽孢对电离辐射的抗力略强于短小杆菌芽孢.

    作者:张文福;蒋莉;王太星;武雪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杀菌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的杀菌性能,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 以含有效氯300 mg/L该消毒片溶液对载体上大肠杆菌作用3 min,杀灭率达到100%;含有效氯400 mg/L该消毒片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杀灭率达到100%.含有效氯600 mg/L该消毒片溶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率达到100%;含有效氯1000 mg/L该消毒片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 min,杀灭率达到100%.结论 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细菌繁殖体,真菌及细菌芽孢都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作者:陆永梅;章迎春;沈小芳;张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我国消毒产品管理现状分析和对策

    1987年我国开始对消毒剂和消毒器械产品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次年开始正式启动评审制度.1992年卫生部正式颁布《消毒管理办法》,并在全国范围内对批准的消毒剂、消毒器械进行了清理整顿.2002年卫生部对《消毒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重新颁布,规定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审批和发放卫生许可证,国家收回省、直辖市对消毒剂和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审批权,由卫生部统一审批.

    作者:胡国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原环境下医院制剂间各类细菌培养超标原因分析

    医院制剂间是生产制剂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操作环境洁净,避免分装过程中微生物进入终成品,以保证药品质量.本医院地处高原环境,因气候的特殊性,微生态环境与平原不同.为此,我们于2003~2006年对我院内服药制剂间的空气、物体表面、制剂人员手进行监测.

    作者:高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液消毒相关性能观察

    目的 了解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液消毒相关性能,为消毒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理化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含对氯间二甲苯酚2515 mg/L的该消毒液作用1.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对数值>5.00;作用3 min对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分别>5.00和>4.00.含对氯间二甲苯酚1258 mg/L的消毒液作用3 min,对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5.00.用含对氯间二甲苯酚2515 mg/L的消毒液涂擦消毒物体表面5 min,对人工污染的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均>1.00.用该消毒液浸泡4种金属片72 h,对不锈钢片、碳钢片和铜片基本无腐蚀,对铝片有轻度腐蚀.结论 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杀灭作用较强,腐蚀性低.

    作者:王晓蕾;刘华良;徐燕;谈智;陈越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酒精擦拭消毒物体表面的效果观察

    医院普遍采用含氯消毒液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效果比较可靠,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含氯消毒液消毒法存在腐蚀性强、刺激性大等缺点,经常造成无菌柜金属框架的锈斑,擦拭后使人感到很大的刺激性.为此,我们改用75%酒精对无菌间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并对擦拭后的物体表面进行监测.

    作者:李子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两种迷迭香消毒片剂熏蒸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两种迷迭香消毒片熏蒸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探索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法进行了室内空气自然菌杀灭效果检测.结果 在约27 m3房间内用1片迷迭香片(5 g/片)置于电加热器上加热熏蒸.经迷迭香纯干粉片剂对网吧室内空气动态熏蒸1 h,空气中自然菌数由消毒前的1793 cfu/m3下降至656 cfu/m3,平均除菌率为63.41%;在1~10 h期间,空气中细菌总数保持在656~477 cfu/m3 ,高除菌率为74.46%.经迷迭香混合型片剂对室内空气动态熏蒸1 h,空气自然菌数由消毒前的1876 cfu/m3降到638 cfu/m3 ,平均除菌率为65.99%;在1~10 h期间,空气中细菌总数保持在638~394 cfu/m3 ,高除菌率为81.18%.结论 迷迭香片剂加热熏蒸对网吧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具有一定消毒效果,两种迷迭香片剂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别.

    作者:杨谨;刘旭云;杨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处理

    腹腔镜手术器械比普通手术器械的构造复杂、精细,有细小的管腔,不易清洗,极易残留污物,给清洗和消毒带来困难.所以,对此类器械要严格遵守清洗消毒流程,才能确保腹腔镜的手术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尹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环氧乙烷灭菌处理对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的影响

    目的 观察环氧乙烷灭菌处理对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的影响和环氧乙烷在滤器中的残留状况.方法 采用定期随机抽样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结果 经环氧乙烷灭菌处理的输血过滤器中的残留环氧乙烷在灭菌后的6个月内呈缓慢解析状态,为非线性解析曲线.有56.82%的灭菌过滤器需放置6 ~12个月后残留环氧乙烷解析才能合格;有20.45%的灭菌过滤器需放置18个月后才能合格;剩下的有9.09%的灭菌过滤器即使长期放置,环氧乙烷残留量仍处于超标状态.结论 环氧乙烷灭菌处理的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对环氧乙烷具有很强吸附性且不易解析,建议不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此类过滤器.

    作者:谢如锋;李云;戴勇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洛阳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为了解洛阳市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我们于2005~2006年对洛阳市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王宇川;郭玉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法测定化学消毒剂中的铅含量

    铅是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毒性极高的环境毒物和神经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应用于食品和生活饮用水的化学消毒剂中,对铅的含量严格要求,作为消毒剂报批必检项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了消毒剂中铅的含量测定采用餐具洗涤剂的国家标准方法即双硫腙比色法,该方法既繁琐又不能准确定量.

    作者:刘文杰;王超;王国玲;贾崇奇;张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唐山市医疗单位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为了解唐山市医疗单位消毒灭菌现状,于2006年对唐山市20所二级以上医院重点科室环境及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王福才;李欣;张秋芬;刘鉴;郭秀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胃镜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胃镜检查是一项侵入性特殊操作,医护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危害因素之中,经常会受到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物和气溶胶的危害.美国职业安全保障和健康管理组织(OSHA)要求医院工作人员在处理有危险工作前,应接受适当的训练[1],并制定了OSHA措施.近年来,医护人员职业性危害和防护已引起国内外同行普遍关注.笔者就胃镜室医护人员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有效的防护措施.

    作者:郭翠英;常宇峰;彭丽花;聂昭华;宋红艳;叶立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攀枝花市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现状,规范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工作,加强口腔科医源性感染控制.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监测方法对本市辖区内部分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环境及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 环境卫生学合格率三级医院口腔诊疗环境全部合格,个体诊所环境卫生合格率为72.00%.消毒级诊疗器械合格率95.56%,灭菌级诊疗器械合格率85.33%.使用后的牙钻手机检出HBsAg阳性率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0.83%和16.67%.结论 攀枝花市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合格率较高,但灭菌合格率较低,提示存在疫源性感染的隐患.

    作者:陈祖华;董朝琼;沈来红;唐刚;张顺瑶;吴万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采血环境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指、献血者手臂及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物品的卫生消毒质量,直接关系到血液采集过程中的细菌污染和医源性感染控制,直接影响着血液采集质量.为进一步做好采血环境与所用物品的消毒管理工作,严格感染管理制度,对孝感市中心血站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状况进行了细菌污染调查,并对改进措施前后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谢惠敏;方春梅;张华珍;杨毓明;彭秀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