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才;李欣;张秋芬;刘鉴;郭秀莲
采血环境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指、献血者手臂及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物品的卫生消毒质量,直接关系到血液采集过程中的细菌污染和医源性感染控制,直接影响着血液采集质量.为进一步做好采血环境与所用物品的消毒管理工作,严格感染管理制度,对孝感市中心血站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状况进行了细菌污染调查,并对改进措施前后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谢惠敏;方春梅;张华珍;杨毓明;彭秀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为更好地监督指导和评价托幼机构消毒卫生工作,探讨托幼机构日常消毒方案和消毒卫生指标.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采样监测方法,对北京市托幼机构消毒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提出制定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建议案.结果 北京市托幼机构餐具消毒主要采用煮沸消毒与远红外线加热消毒;室内空气消毒主要采用自然通风、紫外线照射和化学消毒剂等综合处理方法;普通物体表面采用含氯消毒剂作擦拭消毒;保教人员和儿童手大多数用肥皂及流动水清洗.所有检测对象上均未检出致病菌,检测细菌总数以中位数表示,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教师和儿童手的细菌总数中位数依次为907 、3和228.结论 北京市托幼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教师和儿童手细菌总数均呈偏态分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制定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建议.
作者:乔宏;邓小虹;李凤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的杀菌性能,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 以含有效氯300 mg/L该消毒片溶液对载体上大肠杆菌作用3 min,杀灭率达到100%;含有效氯400 mg/L该消毒片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杀灭率达到100%.含有效氯600 mg/L该消毒片溶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率达到100%;含有效氯1000 mg/L该消毒片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 min,杀灭率达到100%.结论 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细菌繁殖体,真菌及细菌芽孢都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作者:陆永梅;章迎春;沈小芳;张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准确地反映软式内镜消毒后细菌总数的检测结果,验证消毒内镜细菌总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客观反映其监测结果,我们对2004年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称《内镜规范》)中细菌总数检测方法用两只平板法与一只平板法,软式内镜消毒后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合格标准进行修正.
作者:辛华玲;韩同喜;姜志明;王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环氧乙烷灭菌处理对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的影响和环氧乙烷在滤器中的残留状况.方法 采用定期随机抽样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结果 经环氧乙烷灭菌处理的输血过滤器中的残留环氧乙烷在灭菌后的6个月内呈缓慢解析状态,为非线性解析曲线.有56.82%的灭菌过滤器需放置6 ~12个月后残留环氧乙烷解析才能合格;有20.45%的灭菌过滤器需放置18个月后才能合格;剩下的有9.09%的灭菌过滤器即使长期放置,环氧乙烷残留量仍处于超标状态.结论 环氧乙烷灭菌处理的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对环氧乙烷具有很强吸附性且不易解析,建议不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此类过滤器.
作者:谢如锋;李云;戴勇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传染病医院输血科卫生消毒质量,以保障输血安全.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输血科内环境及医务人员手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输血科室内空气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4.74%,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8.83%,使用中消毒液全部合格,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83.33%.结论 该医院输血科内环境卫生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医务人员手的卫生消毒质量合格率偏低.
作者:刘振红;文翠容;杨静;冯艳清;庄英杰;李可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纸塑袋包装物品用环氧乙烷灭菌效果及其对保存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无菌检验和化学监测方法进行环氧乙烷灭菌后和保存期间无菌质量检测.结果 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的纸塑包装袋内指示卡和袋外指示色块变色全部合格.灭菌处理的纸塑包装物品保存9个月后,3M纸塑包装袋检出一次细菌阳性;芬兰WIPAK纸塑包装袋出现1次阳性.大可纸塑包装袋保存6~10个月后检出4次阳性.结论 环氧乙烷对纸塑包装物品可达到灭菌要求;但保存期限不同.
作者:张锋;张春玉;吴金京;宋瑾;王绍红;徐键;张秋妹;张剑英;惠新华;胡梅芳;周红;孙华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口腔科使用的器械、材料和设备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特殊性,对其消毒与灭菌亦体现出特殊要求.口腔器械的操作基本是在病人口腔内进行,常会被血液和唾液污染,除携带有大量细菌之外,还可能会有血液传播性肝炎、艾滋病病毒及其他病毒因子.为控制口腔操作中可造成的交叉感染,国内外医学界先后提出了在口腔医疗工作中,预防经牙科设备、器械、材料等引起的交叉感染和控制的基本原则.
作者:龚彩霞;曾淑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改善污染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滨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的器械清洗由原来的单纯水清洗改用水洗加84消毒液浸泡,再用多酶清洗液浸泡,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贾芳玉;李宝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足浴作为一种新型的卫生保健服务正在迅速兴起,却还没有相应的卫生规范和标准对其实施有效的卫生管理.为此,我们对本区足浴场所好、中、差中随机抽取10家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细菌学检测,以便杜绝交叉传播,有利于该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作者:任慧;任文军;潘晓春;陈仁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腹腔镜手术器械比普通手术器械的构造复杂、精细,有细小的管腔,不易清洗,极易残留污物,给清洗和消毒带来困难.所以,对此类器械要严格遵守清洗消毒流程,才能确保腹腔镜的手术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尹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医院胃肠镜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省内32所医院的胃肠镜使用和消毒现场进行调查.结果 胃肠镜检查室的通风状况可能是影响胃肠镜消毒效果的危险因素;消毒后的胃肠镜的储存条件和清洗消毒人员的培训内容可能是影响胃肠镜消毒效果的保护因素.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用注射器抽吸酶洗液冲洗送气送水管道及活检孔道、用酶洗液浸泡的时间、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和清洗后并擦干可能是影响胃肠镜消毒效果的保护因素.按照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的胃肠镜模拟现场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可将传统方法的消毒合格率78.33%提高到98.33%.结论 严格控制胃肠镜清洗消毒程序中的有关因素,可明显改善胃肠镜消毒效果.
作者:廖如燕;骆福添;林锦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两种试验方法评价臭氧妇科治疗仪产生的臭氧水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浸泡定量试验和流动冲洗载体浸泡定量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杀菌效果检测 .结果 在常温下,该臭氧治疗仪在水流量0.5~0.8 L/min条件下, 产生的臭氧水含臭氧量为4.83~8.20 mg/L.在载体浸泡试验条件下, 含量为6.82 mg/L的臭氧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22%和99.55%;对白色念珠球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率为88.40%.在流动冲洗浸泡载体试验条件下,含量为6.82 mg/L的臭氧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 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90%和99.96%;对白色念珠球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率为90.35%.有机物和作用温度对臭氧水杀菌效果均有不同程度影响.结论 用流动冲洗浸泡载体法评价臭氧水对3种试验菌的杀灭效果略好于载体浸泡试验法.
作者:邱静;方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手术器械使用后的清洗是保证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灭菌前手术器械应彻底清洗干净,所以,手术器械的清洗已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
作者:康晋萍;陈桂珍;黄培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碳酸盐透析液细菌污染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 采样现场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对透析液B液进行调查.结果 每年1~3月与11、12月抽检的B液合格率为77.78%;4~10月抽检的B液合格率为44.93%.经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后抽检的B液合格率提高到90.00%.结论 碳酸盐透析液在配制、储存、运输等多个环节中可能造成污染,并与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规范碳酸盐透析液的制备中消毒卫生措施,严格消毒储存容器可有效控制污染.
作者:邵卫东;汪佶;潘亚萍;章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空气清洁程度直接关系到无菌物品质量安全.医院供应室无菌区属于Ⅱ类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200 cfu/m3为合格标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供应室进行的空气细菌数监测结果明显超标,经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重新监测结果均合格.
作者:范红霞;刘莎;哈景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医院内各种物体表面均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而在诊疗和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频繁与这些物体接触极容易受到污染.在各种医疗操作过程中,病原微生物就会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疾病,造成院内感染.因此,医护人员手消毒是确保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解梧州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污染细菌的情况,我们于2006年对本市109家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
作者:钟坚;李善华;黄浩;黄桂珍;谭琳琳;黄鹰翔;潘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消毒供应室作为向临床提供无菌物品的主要科室,必须做好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及监测控制,保证使用安全.我院消毒供应室一直按照相关规定,从多方面对无菌物品存放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
作者:曹登秀;伍分淑;赵玛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复合溶菌酶消毒剂对开放性骨折伤口创面消毒效果,探讨其降低伤口感染率的作用.方法 采样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以及比较伤口感染率方法进行了临床病例观察.结果 开放性骨折创面上不同程度存在细菌污染,清创消毒前总菌数为216~226 cfu/支棉拭,试验组与对照组菌数无明显差异.试验组用FE复合溶菌酶消毒剂清创消毒之后创口上菌数由清创前的216 cfu/支棉拭下降到清创后的23cfu/支棉拭;对照组创口上总菌数由清创前的226 cfu/支棉拭下降到清创后的52cfu/支棉拭.实验组的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试验组所使用的清创消毒方法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方法,实验组的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合溶菌酶消毒剂可有效降低开放性骨折的伤口感染率.
作者:方欢;刘莉;张楠楠;张秀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中心医院消毒灭菌质量,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和检测方法,对医院不同对象卫生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2004~2006年连续3年该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总合格率为97.8%~99.6%;物体表面卫生合格率92.9%~98.0%;工作人员手的合格率91.0%~97.6%.使用中的消毒剂质量合格率99%以上,无菌物品灭菌质量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该医院内环境及物品卫生消毒与灭菌质量较好.
作者:周成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