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凯歌;甄翠玲;蔡伟;李丹丹
对医院进行等级评审,是近年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推广的一项规范医院管理工作的新举措,不同等级的医院除其规模、综合管理及技术水平有着不同要求外,医院的消毒工作也应与之相适应.
作者:梁劭荣;樊国亲;樊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使供应室内空气质量达到Ⅱ类环境消毒标准,我院采用KDSJ型多功能动态杀菌机,经过两年的使用及生物学检测证明杀菌效果满意.
作者:宋艳丽;罗李之;昝东华;黄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元复方戊二醛消毒剂使用时不需要活化和另加入缓蚀剂.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理化分析及动物毒性试验方法,对其杀菌效果和消毒相关性能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以含3000 mg/L戊二醛该复方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作用1 min,杀灭对数值达到3.0以上;以含25g/L戊二醛该复方消毒剂对龟分枝杆菌作用5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9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超过3.0.用该消毒液浸泡止血钳5 h,对污染在止血钳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可达到完全杀灭.一元复方戊二醛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大于5000 mg/kg体重,属于无毒类物质;该消毒剂原液产品在37℃下储存90d,其戊二醛含量下降率小于10%.结论,一元复方戊二醛消毒剂稳定性良好,对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杀灭作用较强.
作者:温宪芹;陈璐;孟蔚;孙启华;刘文杰;冯宁;朱汉泉;崔树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心负压吸引(墙式集中负压吸引)是医院的基本装置,目前负压吸引体系的储液瓶及其连接的吸引管的消毒已列为护理常规.但负压吸引装置中墙壁吸引管接口由于是固定装置难以拆卸,对其清洗消毒有所忽略,成为消毒盲区.
作者:侯凤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贯彻<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了解医院内镜清洗消毒质量,采用现场检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贵州省10所综合医院内镜清洗消毒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6所省级医院软式内镜及附件采样83份,合格率56.63%;腹腔镜及各种器械钳采样67份,合格率95.52%.4所市级医院胃镜共监测126份样,合格率47.20%.从内镜采样标本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5.56%,大肠埃希氏菌11.11%,铜绿假单胞菌8.73%,HIV抗体初筛阳性1例.结论,医院内镜清洗消毒质量不合格现象严重,其中软式内镜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较低.
作者:杨锦玲;杨怀;黄山;龚廉坚;郑越萍;夏贵喜;刘若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加强临沂市消毒质量的管理,有效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2002~2003年度对市直医院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了微生物污染监测.
作者:张莉;胡雅琴;季圣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工作的质量对预防控制儿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掌握重庆市南岸区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工作现况,我们于2004年对区属119家公私立幼儿园、学前班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幼教人员手及常用消毒液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抽样监测.
作者:田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舟山市直属医疗机构重点科室的室内空气消毒主要使用紫外线灯照射,少数部分采用层流装置、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及臭氧.为加强对紫外线灯消毒使用情况检查监测,进一步规范空气消毒,我们对市级医疗单位的紫外线灯使用情况连续10年进行抽样检测.
作者:曹刚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接触的人数众多,极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传播疾病.因此,搞好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的消毒工作至为重要.为了解桂林铁路地区公共用品的消毒情况,于2003年对辖区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和理发、美容店公共用品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刘柳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建立苯扎溴铵消毒液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一种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含量进行了实际测定观察.结果,苯扎溴铵在波长262 nm处有大吸收峰值,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含量208.23 1249.38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对产品样品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1.42%.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
作者:陈元俊;丁川;周金生;卢玉兰;连劲龙;邬冥;郑月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克大克消毒液以聚六亚甲基胍为主要杀菌成分,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对其杀菌效果和毒理学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以含2000 mg/L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作用3 min,对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平均杀灭率达99.99%以上;用3750 mg/L该消毒液作用5 min,对白色念珠菌杀灭率达99.99%以上.菌悬液内含体积分数25%小牛血清对杀菌效果有轻度影响.该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5000 mg/kg.bw;对皮肤和粘膜无刺激性.蓄积系数K>5;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阴性.结论,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白色念珠菌具有一定杀灭作用,口服毒性属于无毒类物质,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
作者:张玮;史晓滨;孙燕晓;李子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解国产化学指示剂质量情况,在实际条件下对其与进口产品及生物指示剂进行比较.结果,在相同条件下进行3组试验比较,生物指示剂监测结果合格率均为100%;国产化学指示剂在辅料包中合格率为93.3%、金属器械包内合格率为70.0%、玻璃器械包内合格率为76.6%;进口1250化学指示剂在辅料包中合格率为96.6%、金属器械包内合格率为80.0%、玻璃器械包内合格率80.0%.结论,国产与进口化学指示剂在不同物品灭菌中的监测效果相同,但化学指示剂与生物指示剂存在差异.
作者:邵素玲;李东升;谢延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院感染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进行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是医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医院消毒工作质量,了解宁波市市级医院消毒工作开展情况及卫生状况,我们于2004年对宁波市12所医院细菌污染情况进行了监测.
作者:于梅;郑剑;林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解六安市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质量状况,提高医院卫生消毒工作质量.于2001~2004年对六安市医疗单位进行消毒质量监测.
作者:时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GS-CD型床单位消毒机为床单位和室内空气两用消毒机.为了解其消毒性能,采用现场消毒试验和仪器测定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启动床单位消毒器10 min后,臭氧浓度为2496mg/m3.满载卧具情况下,启动消毒机消毒10 min,对纸质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及床单上自然菌的杀灭率均为100%.在20m3气雾室内启动消毒机作用45min,对污染在空气中的白色葡萄球菌杀灭率均达99.90%以上;在65 m3房间内启动消毒机作用90min,对空气中自然菌消除率均达到90%以上.结论,GS-CD型床单位空气两用消毒机可在短时间内产生较高臭氧浓度,对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较好,对床单位和室内空气都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作者:陈贵秋;朱应凯;李世康;黄威;高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解肇庆市各级医疗单位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情况,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进行了监测.结果,肇庆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总合格率为67.22%,均未检出致病菌.从综合性医院、基层医院、专科门诊、企事业单位医疗室至乡村卫生室医护人员手的合格率依次降低,高为80.31%,低者为36.70%,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肇庆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质量合格率较低,有待于加强管理,进一步改善.
作者:黄雪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滤膜过滤技术是现代分离技术领域的分支,主要作用是从气相或液相物质中去除(截留)胶体、细菌和固体物质,以达到净化、分离和浓缩等工艺的目的[1].滤膜具有膜面光滑、无碎屑、厚度薄、吸附滤液少、孔隙率高、微孔结构均匀、过滤效果好和过滤速度快等诸多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子、能源、环保和检验等领域.
作者:宁培勇;丁津华;徐文体;沈芃;孙开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的消毒现况,采用现场抽样和检测方法,对全市老年护理医院进行了调查.结果,大部分医院环境整洁,总体布局较合理,能做到清洁区与污染区分隔.90%医院安排专门消毒员,其中专职消毒员占23.15%,兼职消毒员占76.85%.72.5%医院使用肥皂和流动水的方法洗手,手消毒剂中,碘伏消毒液占34%,含氯消毒剂占60%.医院压力蒸汽灭菌设备和消毒设备合格率达到90%以上;空气消毒合格率只有66%~71%.结论,老年护理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较完善,但需要加强消毒与灭菌设备的配置,严格洗手消毒制度.
作者:周艳冰;沈伟;苏怡;吴瑞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溴氯海因消净剂是以溴氯海因为主要杀菌成分,添加表面活性剂等成分配制而成的复方消毒剂.为了观察该消毒剂杀菌效果及稳定性,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含有效溴氯550 mg/L的该消毒剂溶液作用15 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有效溴氯含量为5500 mg/L,作用135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4.71;有效溴氯含量为550 mg/L,作用7.5 min,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平均灭活对数值≥4.00.该消毒剂于54℃存放14 d,有效溴氯下降率为3.54%.结论,溴氯海因消净剂在实验室能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储存性能稳定.
作者:李彩苋;廖如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临床使用后的输液器、注射器,常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在对浸泡注射器消毒液的浓度化学监测中,常发现配制后不久的消毒液浓度下降,观察发现是由于注射器残留的药物直接影响含氯消毒剂浓度.为了减少残留药物对有效氯浓度影响,保证消毒效果,试验观察了30种药物对有效氯浓度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旭畅;陶西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