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兵;王银龙;朱友明
目的 利用FRET技术构建破伤风毒素和B型肉毒毒素酶类抑制剂高通量体外筛选方法.方法 构建针对破伤风毒素和B型肉毒毒素的双荧光标记底物的重组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荧光标记底物重组蛋白;利用A型肉毒毒素轻链(ALc),B型肉毒毒素轻链(BLc)和破伤风毒素轻链(TIc)分别对目的蛋白进行酶切反应.对基于双荧光标记底物高通量体外筛选方法的条件进行优化.酶动力学参数分别测定TLc和BLc切割底物荧光标记底物的Km和Kcat值.结果 设计并成功构建荧光标记底物的重组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后获得纯度为90%左右的重组蛋白,命名为CY-VAMP.利用ALc、BLc和TLc分别对CYVAMP进行酶切,CYVAMP能被BLc和TLc识别切割而不能被ALc切割.对基于双荧光标记底物高通量体外筛选方法的条件优化得到:CYVAMP较适宜的范围为0.2~32 μ.mol/L,酶标仪滤光片灵敏度设定的较合适的设置范围在65~110;(对于96孔板)动态实时检测间隔时间2 min较为合适,检测持续时间从30 min到120 min较合适.CYVAMP在内肽酶BLc作用下随反应时间变化与荧光值528与485比值作图大时在1.5左右,小在0.5左右.酶动力学参数测定得到BLc酶切CYVAMP的Km和Kcat值分别为(17.6±2.6)μmol/L和(4.16+0.28) s-1.TLc酶切CYVAMP的Km和Kcat值分别为(40.8±3.5)μmol/L和(2.65±0.32)s-1.结论 成功构建基于FRET技术的分析法能满足对破伤风毒素和B型肉毒毒素的检测及抑制剂的高通量体外筛选所需.
作者:罗森;丁朋晓;李涛;王琴;王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雷公藤多苷(TWP)对贝伐珠单抗(BEV)诱导的小鼠蛋白尿的干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ICR小鼠分为对照组(静脉相同注射生理盐水)、BEV组[BEV 60 mg/(kg·周),i.v]、BEV+ TWP1组[BEV 60 mg/(kg·周),i.v +TWP 4 mg/(kg· d)]、BEV+ TWP2组[BEV60 mg/(kg·周),i.v+TWP 8 mg/(kg· d)]、BEV+TWP3组[BEV 60 mg/(kg·周),i.v+TWP 16 mg/(kg·d)].4周末收集小鼠24h尿液、血液标本,行尿蛋白总量、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后处死小鼠,留取肾组织,分别行HE染色、电镜、免疫组化、Q-PCR等方法检测.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BEV组24h尿蛋白量显著增高;BEV+ TWP2、BEV-TWP3组24 h尿蛋白量较BEV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EV+ TWP1 24 h尿蛋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各组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在光镜下,BEV+ TWP1、BEV组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缩小,改变后的结构呈空泡状,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与BEV组比较,BEV+ TWP2、BEV-TWP3组肾小球结构有明显恢复.④电镜下观察到对照组小鼠足细胞结构正常,而BEV组足细胞足突明显融合;较BEV组,BEV+ TWP2、BEV-TWP3组小鼠足细胞有明显恢复,BEV-TWP3组接近正常组.⑤免疫组化结果:对照组、BEV +TWP2、BEV-TWP3组小鼠肾组织VEGF的表达为阳性或强阳性,BEV组为阴性或弱阳性.⑥VEGF、nephrin、podocin mRNA的表达量情况,与各组24 h尿量有密切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EV +TWP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EV降低VEGF、nephrin、podocin蛋白及mRNA表达,从而破坏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蛋白尿.而TWP可减少蛋白尿,主要机制可能恢复了肾小球足细胞VEGF、nephrin、podocin蛋白及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足细胞修复作用.
作者:闻妹;陈映霞;马兴群;黄勇;曹梦苒;江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不同剂量单次照射构建大鼠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5Gy、10 Gy、20 Gy、30 Gy组.直线加速器下照射大鼠心脏,剂量率为600 cGy/min,源皮距为100cm,照射野2.0 cm×2.0 cm.照射后1周末和4周末,各组分别随机取4只大鼠,经右颈总动脉插管,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后检测大鼠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取心尖部组织行HE、Masson染色.结果 照射后1周,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不明显,而cTnI、SOD、MDA指标差异明显(P<0.05).照射后4周,5Gy、10 Gy组心功能参数较正常组无明显变化,20 Gy和30 Gy组心功能指标变化明显(P<0.05),但两组间差别不大,cTnI、SOD、MDA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4周末各剂量照射组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学形态改变,Masson结果显示心肌间质和小血管周围有不同程度胶原纤维沉积改变.结论 在构建大鼠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时,不同剂量照射有其各自的特征.大鼠心脏在20 Gy单次剂量照射后,可较好观察到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变化.氧化应激在RIHD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刘阳;高世乐;胡宗涛;马金柯;高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分析比较安徽省5市成年残疾人残疾类型、辅具需求情况及需求差异性,为辅助器具适配及补助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在安徽省残联的协作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安徽省5市1 382名成年残疾人的辅具适配现状.结果 5市各残疾类型构成比、各类型辅具需求率、辅具总体需求率及覆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市辅具不适合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5市残疾类别及辅具需求均有差异,在开展辅具覆盖工作时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以实现辅具高效适配.不同市辅具适配现状存在差异且均未满足实际需求.辅具适配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不断增加辅具配置的适合度及残疾人对辅具适配的满意度.需普及辅具适配相关知识以提高有需求的残疾人的辅具申请率,增加辅具发放力度.
作者:吴建贤;金欠欠;邓璐;刘亚玲;唐亮;吴来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尿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检测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46例IBD患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60例,克罗恩病(CD)患者86例,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IBD患者及对照者的尿液sCD163水平.结果 IBD患者尿液sCD16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活动期患者尿液中sCD16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C活动期患者尿液中sCD16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C患者尿液sCD163水平与CRP、疾病活动性显著相关(P<0.05);与治疗前尿液中sCD163水平比较,IBD患者治疗后尿液中sCD163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 尿液sCD163水平检测在IBD疾病病情严重度评估和疗效评估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刘冬;王晶;胡翠;梅俏;许建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宫颈鳞癌中CD44分子变异体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方法 qRT-PCR法检测宫颈鳞癌SiHa、HeLa、ME-180细胞系CD44各种变异体的转录水平;凝胶电泳进一步验证CD44在子宫颈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亚型及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颈鳞癌细胞株中的CD44v6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检测3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部位,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SiHa、HeLa细胞系主要表达CD44s、CD44v6型变异体,ME-180细胞系主要表达CD44v型变异体,以CD44v6为主;宫颈鳞癌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均为阳性,主要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CD44v6强表达与宫颈鳞癌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宫颈鳞癌细胞系及组织中以CD44v6变异体为主,SiHa、HeLa细胞系CD44s变异体表达量较高,ME180细胞系以CD44v型表达为主.CD44v6高表达参与宫颈鳞癌的侵袭与转移,可能作为判断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作者:王娟;宋伟国;申震;吴大保;周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外白藜芦醇(Res)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自噬作用及其部分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仅加培养基RPMI-1640)、白藜芦醇组(加入Res 5、10、20、50、100 μmol/L处理),MTF法检测各组HeLa细胞增殖抑制情况,Hoechst33258观察不同浓度Res处理HeLa后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浓度Res处理HeLa细胞后LC3A/B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62及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es(5、10、20、50、100 μmol/L)处理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增高(P<0.01);细胞凋亡显著增加;荧光显微镜下可见,Res(30、100 μmol/L)处理后,可见HeLa细胞质中分布较多的LC3A/B绿色荧光;Res处理HeLa细胞48 h后,随着Res浓度增高,p62表达逐渐降低,而Beclin-1表达逐渐增强.结论 Res体外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诱导HeLa细胞自噬增强有关.
作者:孙传名;方文秀;周荣生;汪陶荣;赵卫东;陈晓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iRNA-3129与hace1是否可作为口腔肿瘤标志物,在口腔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方法 收集15组口腔肿瘤组织与瘤旁组织,应用QRT-PCR法检测组织中hace1 mRNA的表达,通过MTT实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hace1对细胞增殖、迁移的变化影响.生物信息学预测hace1的miRNA,通过luciferase和QRT-PCR验证miRNA-3129与hace1的关系,QRT-PCR法检测组织中miRNA-3129的表达.结果 hace1在口腔肿瘤中低表达,并抑制口腔肿瘤的迁移与增殖;且miRNA-3129可靶向hace1 3'UTR,并调节hace1 表达水平.结论 miRNA-3129在口腔肿瘤中高表达,与hace1表达呈负相关性,可能通过靶向hace1促进口腔肿瘤生长.
作者:胡利兵;王银龙;朱友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STIL在肝细胞癌(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癌症公共数据库Oncomine和TCGA对STIL基因的表达情况和预后价值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回顾性收集67例肝癌患者癌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STIL基因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后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探索STIL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Oncomine数据库预测STIL基因mRNA水平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TCGA数据显示STIL基因mRNA水平高表达的肝癌患者预后明显差于低表达者(P =0.003).免疫组化结果证实了上述预测结果,肝癌中STIL蛋白水平呈现高表达(P<0.001),且高表达STIL的肝癌患者预后差于低表达者(P <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均提示:STIL高表达可以作为肝癌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预测因子(P值均<0.001).结论 STIL基因在肝癌中高表达,且高表达的STIL可以作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预测因子.未来STIL基因有望成为肝癌患者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袁勇刚;李文娟;周杭城;彭燕;王伟;胡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并分析复发性流产夫妇的染色体核型,为复发性流产夫妇提供遗传咨询及临床治疗指导.方法 收集1 123对RSA患者夫妇的外周血,采用常规G显带方法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 1 123对复发性流产夫妇中确认有染色体异常的夫妇78对,其中染色体倒位者3例,罗氏易位者10例,相互易位者61例,数目异常者4例.将染色体异常的患者按性别进行分类,相互易位的女性患者有36例,男性25例,罗氏易位的女性患者有2例,男性8例,倒位的女性患者有1例,男性2例,数目异常的女性患者有3例,男性1例.1 123对夫妻中,染色体多态性者316例,其中1、9、16号染色体变异分别为178例、5例、7例,D/G组变异45例,大Y染色体71例,inv(9) 10例.将1 123对复发性流产患者按流产次数分类,发生2次、3次及3次以上的患者的比例分别为78%(876例)、18%(204例)、4%(43例),各组的异常率分别为5.60% (49/876)、11.27% (23/204)、13.95% (6/4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染色体核型异常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针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应建议其常规行双方染色体核型检测,检测出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应接受遗传咨询以减少因染色体异常流产及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对优生优育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影;徐祖滢;苏叶舟;向卉芬;曹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药物转运蛋白人类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1(OCT-1)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蛋白B亚家族成员1(ABCB1)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中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对伊马替尼(IM)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 对诊断并服用IM治疗的97例CML慢性期患者,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RT-PCR)检测其骨髓细胞中OCT-1、AB-CB1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两种基因的表达量与CML患者疗效以及2年总生存率(OS)的关系.根据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将患者分为佳反应组(n=46)、警告组(n=23)和治疗失败组(n=28);同时根据用药情况监测患者初诊时(第1天)、用药1个月(30 d)的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和ABCB1 mRNA表达量,对CML患者的疗效进行早期预测.结果 佳反应组OCT-1 mRNA表达水平高于警告组和治疗失败组(P<0.01),警告组和治疗失败组ABCB1 mRNA表达水平高于佳反应组(P<0.01).97例随访CML患者的2年OS为86.96%,佳反应组(91.05%)、警告组(85.91%)和治疗失败组(80.63%)间的2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OCT-1 mRNA高表达组(90.41%)和低表达组(81.87%)以及ABCB1 mRNA高表达组(86.70%)和低表达组(93.13%)的2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8、0.35).通过监测患者第1天诊断和服药30 d的ABCB1mRNA表达水平的倍数变化和BCR/ABL融合基因水平,显示ABCB1mRNA高倍数上升的患者(≥2.5,n=21)未能实现主要分子学反应(BCR/ABLIs≤0.1%,P=0.002).同时,在第1天(P=0.423)或第30天(P =0.160),ABCB1 mRN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BCR/ABLIs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M治疗CML患者的OCT-1、ABCB1 mRNA表达水平在疾病不同状态间存在差异,但对CML患者的2年OS没有影响.同时,早期监测ABCB1 mRNA表达水平倍数的变化为鉴定可能对IM反应不佳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作者:程艳红;江潇潇;徐修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SD大鼠代谢综合征模型,研究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增敏剂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并探索Ⅱ型5α还原酶(SRD5A2)在其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运用高脂高糖饲养方法建立代谢综合征SD大鼠模型,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干预,获取40 d后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前列腺组织重量和前列腺指数等参数,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SRD5A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脂高糖饲养成功诱发SD大鼠产生代谢综合征,高脂高糖饲养其FINS与HOMA-IR较普通饲养明显升高(P<0.05),其体质量、前列腺组织重量与前列腺指数较普通饲养组明显升高(P<0.05).SRD5A2蛋白在增生前列腺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胰岛素增敏剂干预效果明显,显著改善高脂高糖饲养组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前列腺增生程度和SRD5A2蛋白的高表达.结论 高脂高糖饲养所诱导的代谢综合征是大鼠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治疗代谢综合征所致的前列腺增生.
作者:徐从云;黄涛;潘大庆;肖峻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安徽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比较在不同人群之间基因表型差异与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为冠心病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244例安徽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并比较与其他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和不同民族之间CYP2C19基因分布多态性的差异.结果 CYP2C19*1、CYP2C19*2和CYP2C19*3 3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60.66%、31.76%和7.58%;快代谢型(* 1/* 1)92例,发生率37.7%,中间代谢型112例(*1/*2、*1/*3),发生率45.91%,慢代谢型40例(*2/*2、*2/*3、*3/*3),发生率16.39%.不同性别之间基因型及代谢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徽汉族冠心病人群与健康汉族人群代谢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国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快代谢型(P<0.05)及中代谢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在快、中、慢代谢型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徽汉族冠心病人群CYP2C19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与其他地区汉族人群及各民族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差异,以中快代谢型为主,为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李洁;程筱雯;汪波;徐元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胚胎移植14 d β-HCG值结合胚胎移植30d阴道彩超测量孕囊平均直径(MSD)与胚胎头臀长(CRL)的比值对早期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IVF/ICSI单胎妊娠共1 134周期,按胚胎移植14 d血β-HCG值分为:①≤610 IU/L(174个周期);②610~1 340 IU/L(249个周期);③1 340 ~2 200 IU/L(262个周期);④>2 200 IU/L(449个周期)4组,并将各组中满足MSD/CRL≥5为A组,MSD/CRL<5为B组,对不同β-HCG组段中A组和B组孕妇胚胎存活和流产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 134个周期中A组总的早期胚胎流产率(84.92%)高于B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组组内分别对A组和B组孕妇早期流产的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胚胎移植14 dβ-HCG值结合胚胎移植30 d阴道超声测MSD/CRL对IVF/ICSI-ET孕早期结局有预测价值,可以作为识别胚胎早期流产的临界指标.此结果对临床是否需要继续保胎治疗有较高价值.
作者:熊甜甜;李君;张洲;吴欢;陈蓓丽;许孝凤;周平;章志国;曹云霞;魏兆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院内黏质沙雷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并探索其院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临床合理运用抗生素和预防、控制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物中无重复患者的黏质沙雷菌株标本,以Vitek 2 Compact检测药敏结果,改良Hodge试验(MHT)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检测碳青霉烯酶类基因,ERIC-PCR分析菌株克隆型.结果 筛选获得17株耐碳青霉烯黏质沙雷菌株,主要来自于重症医学科和干部病房,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100%敏感,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曲松呈现高度耐药.14株为碳青霉烯酶表型阳性,10株细菌含有CTX-M-14,5株含有KPC-2,2株含有TEM,1株含有NDM-1,1株含有SHV基因,并出现了一株细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的情况.结论 院内黏质沙雷碳青霉烯耐药严重,耐药基因以CTX-M-14和KPC-2为主.17株细菌中11株为同一型别,可能由院内感染引起,需要院感、检验科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强防范,预防和控制其感染.
作者:饶碧华;储新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抑制剂乙酰唑胺(AZ)对IL-1β诱导的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关节软骨细胞主要采用胰酶-胶原酶法,IL-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AZ体外处理IL-1β刺激的关节软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 33258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和rhodamine-123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QP1、Bcl-2、Bax、Caspase3、IκBα、p-IκBoα、NF-κB p65和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 AZ(12.5、25、50 μmoL/L)剂量依赖性地提高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增殖;AZ可以抑制IL-1β诱导的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表现为减少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降低软骨细胞凋亡率和提高软骨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与正常组比较,IL-1β组AQP1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和Caspase3 蛋白表达升高,IκB蛋白表达下降,p-IκBα和p-NF-κB p65 蛋白表达增加;与IL-1β组比较,AZ抑制AQP1表达,提高Bcl-2表达,降低Bax和Caspase3表达,抑制IκBα的降解和磷酸化,并减少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论 AZ体外能抑制IL-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凋亡.该项结果可能与下调Caspase3和Bax(均为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Bcl-2(抗凋亡基因)表达及抑制NF-κB炎症通路活化有关.
作者:陈伟娜;李春梅;朱仲珍;蔡莉;李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iR-22靶向NLRP3基因对冠心病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 构建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模型,分离大鼠原代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培养并鉴定,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细胞共孵育24h,进行冠心病应激,细胞分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2和NLRP3的靶向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和各组细胞中miR-22和NLRP3、caspase-1水平.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chest 33258染色检验细胞凋亡.ELISA检测白介素(IL)-1β、IL-6、IL-10和IL-18炎症因子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大鼠相比,AS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a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AS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iR-22水平显著降低,NLRP3、caspase-1 mRNA及NLRP3、caspase-1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NLRP3证实为miR-22的靶基因.与空白对照组细胞相比,miR-22 mimic组的NLRP3、caspase-1 mRNA及NLRP3、caspase-1蛋白水平下降,细胞活力增强,细胞凋亡率下降,IL-1β、IL-6和IL-18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下调,IL-10表达水平上调(P<0.05);而miR-22 inhibitor组的NL-RP3、caspase-1 mRNA及NLRP3、caspase-1蛋白水平上调,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上升,IL-1β、IL-6和IL-18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上升,IL-10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miR-22通过靶向抑制NLRP3基因,减少冠心病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下调促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波;张晓刚;李德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颅脑创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和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参照Marmarou方法构建大鼠闭合型脑创伤模型;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TBA)和羟胺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门冬氨酸特异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模型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MDA量显著增高(P<0.05);药物组较模型组MDA量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SOD量显著降低(P<0.05);药物组较模型组SOD量显著增高(P<0.05).模型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Fas、Caspase-8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药物组较模型组Fas、Caspase-8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P<0.05);药物组较模型组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有效提高颅脑创伤后脑组织SOD量,降低MDA量,通过下调颅脑创伤后Fas介导的凋亡程序,以发挥对大鼠颅脑创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林思宁;李建民;刘俊杰;李群喜;薛承景;赵雅宁;付爱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人重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rhACE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RMC)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RMC随机分为对照组、rhACE2组、AngⅡ组、AngⅡ+ rhACE2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系膜细胞活力、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凋亡率减少(P<0.05).与AngⅡ组比较,AngⅡ+rhACE2组细胞活力、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凋亡率增加(P<0.05).单用rhACE2对HRMC无明显影响.结论 AngⅡ诱导HRMC增殖,rhACE2能抑制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张红利;张晓翠;李秀;赵其星;邓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剥夺小鼠睡眠后促觉醒中枢结节乳头体核(TMN)内小胶质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自然睡眠组(NS-TODS)、腹腔注射米诺环素自然睡眠组(mino-TODS)、睡眠剥夺生理盐水组(NS-SD)和腹腔注射米诺环素后睡眠剥夺组(mino-SD).采用脑立体定位埋放电极、多导睡眠描计技术和免疫荧光法观察4组小鼠的睡眠和觉醒时间以及小胶质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①NS-TODS组和mino-TODS组小鼠在觉醒(W)、快速眼动(REM)睡眠以及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时间呈昼夜节律变化,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NS-TODS相比,NS-SD组可见明显的睡眠增加,主要表现在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总量增加(P<0.05),觉醒时间减少(P<0.05);③与NS-SD组相比,mino-SD组在ZT 5 ~6时间段内,其觉醒总量增多(P<0.05),睡眠总量减少(P<0.05),但在ZT6 ~11时段内,无显著性变化;④与NS-TODS相比,NS-SD组睡眠剥夺5h后,TMN区的小胶质细胞直径明显增大(P<0.01),其荧光强度增强(P<0.05);而mino-SD组睡眠剥夺5h后,小胶质细胞体积有变小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MN内的小胶质细胞可能参与睡眠-觉醒稳态的调节.
作者:洪艳;施伍;梁悦;李晓凤;王媛;许奇;伍龙军;王烈成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