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潘天荣;杜益君;钟兴
收集未行手术的食管癌初治患者行自适应放射治疗,分别采集每位患者第1次放疗前、第8次放疗后和第16次放疗后的CT扫描图像勾画靶区,制定P1、P2、P33次治疗计划。通过比较3次计划间计划靶区( PTV)体积与剂量学差异、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学差异来观察并探讨自适应放疗在食管癌治疗上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3组计划中,靶区体积及靶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剂量( Dmean )有逐渐增大并接近计划剂量64 Gy的趋势。靶区的剂量均匀性指数(HI)、靶区适形度指数(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CI值有逐渐增大并接近1的趋势;心脏V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肺V5、V10、V20、V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脊髓D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表明食管癌的离线自适应放疗对靶区剂量及体积影响不明显,但对危及器官脊髓保护较好。
作者:顾静文;王凡;权循凤;凡巧云;汪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NLR)在多发性骨髓( MM)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以62例初诊MM患者和81例正常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得出NLR,比较NLR的差异;并以均值2.61为临界值,将MM患者分为低NLR组( NLR≤2.61)和高NLR组(NLR>2.61),然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红蛋白( Hb)、血清钙( Ca)、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Cr)、国际分期标准(ISS)和总体生存期( OS)方面的差异。生存分析采用 Kaplan-Meier 法和 Log-rank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MM患者NLR水平高于对照者(t=2.54,P<0.05)。与低NLR组相比,高NLR组血清β2-MG和 Cr偏高、ISS分期偏晚、总体生存期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2.6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P <0.05)。结论 MM 患者外周血NLR升高提示预后不良,是影响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孙磊;王会平;熊术道;张翠;杨冬冬;郭进京;翟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肾周脂肪面积用于评估腹型肥胖的价值及对经腹胃癌根治术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胃癌外科治疗的11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la-vien系统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体的体质指数(BMI)为(21.1±3.2) kg/m2,总体的肾周脂肪面积为(26.0±8.2) cm2,肾周脂肪面积与腹腔脂肪面积有较高的相关性(r=0.928,P<0.001)。年龄、肾周脂肪面积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性别、手术方式、TNM分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肾周脂肪面积均为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肾周脂肪面积是反映腹腔内脂肪情况的较好指标,在经腹胃癌根治术术后短期并发症的预期上可作为独立风险因素,预测价值高于BMI。
作者:贾犇黎;汪泳;汪正广;万圣云;孟翔凌;周连帮;于刚;钱波;程云生;刘志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膈肌增厚率( DTF)及双侧平均膈肌活动度( ADE)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共纳入55例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 h并达到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标准的患者。用超声实时记录患者自主呼吸试验时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及膈肌厚度的变化。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及失败组,分析两组患者膈肌活动度( DE)及 DTF 等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评价各项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膈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中14例患者(27.5%)存在DE下降(活动幅度小于10 mm),其中双侧及单侧DE下降分别为3、11例。预测成功撤机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DE:0.97,较小侧膈肌活动度( MDE):0.98,右侧DE为0.88,左侧DE为0.82。其中, ADE 的佳值为>13 mm (敏感度92%,特异度99%), MDE 的佳值为>11 mm (敏感度90%,特异度100%)。双侧DTF预测成功脱机的佳值均为>24%(右侧:敏感度74%,特异度79%;左侧:敏感度84%,特异度64%)。结论临床上膈肌超声在指导撤机方面有可行性,ADE、MDE指标可较为准确地指导撤机。
作者:胡仕静;周树生;吴丹;刘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脂多糖( 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中钾离子通道蛋白 Kv1.3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C57BL/6小鼠,建立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肝损伤病变,相关试剂盒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谷草转氨酶( AST)水平,免疫组化、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 )及 Western blot检测Kv1.3表达变化;选取原位灌流的方法分离原代肝脏枯否细胞( KCs ),检测 Kv1.3的表达变化。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使用LPS刺激,进一步检测Kv1.3的表达变化;使用 Kv1.3特异性阻断剂玛格毒素( MgTx )预处理RAW264.7细胞,再加 LPS 刺激,采用 qRT-PCR 和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成功,模型组的ALT和AST含量均高于正常组( P <0.01),模型组组织和原代肝脏 KCs 中Kv1.3表达均低于正常组( P <0.01),体外实验 LPS 刺激RAW264.7细胞后,Kv1.3表达降低( P<0.05);Kv1.3特异性阻断剂MgTx减少LPS诱导的细胞因子的分泌。结论Kv1.3在急性肝损伤模型中的表达降低,阻断Kv1.3能减少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Kv1.3可能在治疗肝脏疾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群;吴宝明;孟晓明;黄成;李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 UTI)对严重脓毒症患者60 d预后及体内降钙素原( PCT)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151例,根据患者60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 n=84)和死亡组(n=67);再根据患者是否予UTI治疗分为UTI组( n=69)和非UTI组( n=82)。患者的性别、年龄、预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Ⅱ)评分、乳酸、白细胞( WBC)、淋巴细胞( LY)、血小板( PLT)、PCT等指标被收集。结果确诊脓毒症第1天死亡组年龄、APACHEⅡ评分、乳酸、PCT均显著高于生存组,LY、UTI治疗例数显著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治疗是患者60 d死亡保护因素(RR=0.504,P=0.008);UTI组与非UTI组患者的一般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6天与第1天各指标动态变化值两组比较, APACHEⅡ评分、乳酸、WBC、LY、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T变化值两组比较,UTI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UTI组患者60 d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非UTI组( P<0.05)。结论 UTI是严重脓毒症患者60 d死亡保护因素,常规治疗联合UTI能够显著提高严重脓毒症患者60 d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显著降低患者体内感染指标PCT。
作者:王伟;常平;李夏西;岑仲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单侧第一磨牙缺失对患者的咬合接触特征、下颌骨对称性的影响,并探讨咬合接触特征与下颌骨对称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T-Scan Ⅲ咬合分析系统记录60例单侧第一磨牙缺失患者(实验组)和60例正常牙合者(对照组)的牙尖交错位,前伸及侧方牙合的咬合接触数据;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曲面断层X线片拍摄并计算髁突不对称指数( CAI)、下颌支不对称指数( RAI)、下颌骨不对称指数( CRAI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牙合力中心距离、闭合时间、前伸及侧方牙合分离时间均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出现率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12岁前和12~18岁缺牙患者CRAI高于对照组(P<0.05),18岁后缺牙患者CRA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研究患者的CAI、RA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第一磨牙缺失且未修复患者会造成其牙合接触特征异常;18岁前单侧第一磨牙缺失且未修复患者会造成下颌骨不对称,18岁后单侧第一磨牙缺失且未修复患者对下颌骨对称性影响较小;异常咬合和下颌骨不对称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晓筱;王楠;王元银;侯爱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回顾性分析51例重症肌无力( MG)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31例接受胸腔镜手术(腔镜组),20例接受胸骨正中劈开手术(开放组)。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腔镜组2例术中辅助小切口;两组术后各有1例发生肌无力危象,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腔镜组与开放组比较,手术时间、延迟拔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失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6~53个月,中位时间23个月,失访4例。腔镜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21.4%,有效率为78.6%,胸腺瘤复发率为7.1%,开放组分别为26.3%、84.2%、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高选择性的MG并胸腺瘤患者,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安全可行,能取得与胸骨正中劈开入路手术相近的远期疗效,且在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方面存在优势。
作者:张文军;范军;马冬春;徐美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10( TLR10)基因rs10004195位点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以及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行胃镜活检的患者652例,同时采集患者外周血标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Hp抗体,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TLR10基因rs10004195位点基因型。结果 TLR10基因rs10004195位点AA、TT和AT基因型分别为30.98%、20.71%、48.31%;Hp抗体阳性组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Hp抗体阴性组( P<0.05)。 Hp抗体阳性组中各疾病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较,以及Hp抗体阴性组中各疾病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LR10基因 rs10004195位点多态性与 Hp感染有易感相关性,而与Hp感染相关疾病无相关性。
作者:舒颖;张平安;童永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重实时PCR( RT-PCR)检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PDAP)致病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0例患者的腹透液标本,分别行传统细菌培养与荧光染料法细菌通用引物RT-PCR检测。根据70例样本培养结果及相关参考文献,选取常见的6种PDAP致病菌作为检测菌,设计各检测菌特异引物,分别采用单一及多重荧光探针法 RT-PCR,针对通用RT-PCR法检出的阳性样本进行检测。结果70例标本中传统培养46例阳性,阳性率为65.71%;通用RT-PCR法57例阳性,阳性率为81.43%,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6种常见致病菌检测中,对通用RT-PCR法检出的57例阳性样本行单一及多重RT-PCR检测,两者均检出38例样本在6种检测菌范围内,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1例RT-PCR结果与培养结果不符,剩余19例菌种在6种检测菌范围以外。通用 RT-PCR可在4~6h内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针对6种致病菌的检测,单一RT-PCR可在6~9 h内完成,多重RT-PCR仅需3 h即可明确菌种。结论与传统培养法比较, RT-PCR方法有较高灵敏性和特异性,多重RT-PCR因可同时检测多种致病菌,较单一RT-PCR更加迅速、简便、经济。
作者:燕雯雯;沈继录;李晓峰;吴永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小鼠经饮水暴露铅和镉对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4周龄雄性ICR小鼠被随机分入对照组、铅组、镉组、铅+镉组,每组15只。各组小鼠分别经口饮用纯净水(反渗透水)、醋酸铅水溶液、氯化镉水溶液以及醋酸铅和氯化镉混合水溶液,暴露40 d后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后取睾丸、附睾,称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进行附睾尾精子计数。 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睾酮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铅组、镉组和铅+镉组小鼠的饮水量、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毒40 d后,单纯铅、单纯镉暴露或镉铅联合暴露均未改变小鼠体重、睾丸、附睾重量及其脏器系数。进一步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铅组、镉组和铅+镉组小鼠附睾精子浓度和血清睾酮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条件下,青春期和成年早期联合暴露铅与镉未引起小鼠雄性生殖损害作用。
作者:张莉;胡仁宜;王华;杨露露;胡永方;王碧伟;张桂彬;徐德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构建大鼠酸敏感离子通道1(ASIC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ASIC1-promoter,并进行功能的鉴定。方法设计、合成ASIC1启动子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从大鼠全基因组DNA中扩增出ASIC1启动子片段;Nhe I和Xho I双酶切后将目的片段连接到pGL3-Basic报告载体上;构建的pGL3-ASIC1-promoter重组质粒和pRL-TK内参质粒瞬时共转染293T细胞检测ASIC1启动子活性。结果 PCR扩增得到大鼠ASIC1基因启动子片段;成功构建pGL3-ASIC1-promoter报告基因载体,菌落 PCR和测序结果表明启动子DNA序列正确。与空质粒pGL3-Basic转染组相比,pGL3-ASIC1-promoter质粒转染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增加(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ASIC1基因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为探究ASIC1转录表达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作者:周仁鹏;吴小山;王志森;谢亚亚;李悦;代贝贝;王志强;葛金芳;陈飞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单操作孔肺大疱切除的手术要点、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接受VATS肺大疱切除术患者353例,其中常规三孔法VATS肺大疱切除172例,单操作孔VATS肺大疱切除18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液引流量、术后1d疼痛VAS评分、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复发率,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中转开胸。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液引流量(t=-3.520,P=0.021)、术后1 d疼痛VAS评分(t=-6.726,P=0.000)、术后胸管留置时间(t=-4.268,P=0.000)、术后住院时间(t =-3.899,P =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操作孔VATS肺大疱切除术安全可行,相对于传统三孔法VATS肺大疱切除术有创伤小,疼痛减轻,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等优势,可作为肺大疱外科治疗的优选术式。
作者:李田;梅新宇;解明然;吴显宁;张天赐;马冬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去卵巢大鼠骨强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基础饲料组( SHAM组)、假手术高脂饲料组( HFD组)、去卵巢基础饲料组( OVX 组)和去卵巢高脂饲料组( OVX-HFD 组)。HFD组和OVX-HFD组予30%高脂饲料喂养28周。实验结束时检测血清N端中段骨钙素( N-MID-OT)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水平,右股骨和腰椎骨密度( BMD)和骨矿含量( BMC),左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左股骨钙、磷和羟脯氨酸含量,测量右股骨远端骨小梁HE染色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结果与SHAM 组比较, OVX组血清 TRAP显著升高(P=0.000),股骨骨小梁分离度显著增加(P=0.035),股骨BMD和BMC、股骨弹性载荷和大载荷、股骨羟脯氨酸和钙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HFD组血清N-MID-OT和TRAP 显著升高( P =0.007、0.000),股骨和腰椎 BMD、BMC显著增加(P<0.05,P<0.01),股骨弹性载荷和大载荷、钙含量、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显著增加(P<0.05,P<0.01);与OVX组比较,OVX-HFD组血清 N-MID-OT和TRAP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和腰椎 BMD、BMC、股骨弹性载荷和大载荷、钙含量、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30%高脂饮食对去卵巢大鼠骨可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朱小欢;尹倩倩;鲍莹莹;代芳;张楠;鲁云霞;章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Array-CGH)对颅部神经管畸形及正常流产胚胎进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CNVs)筛查,探讨基因组CNVs在颅部神经管畸形中的致病作用。方法在伦理同意基础上,采集51例颅部神经管畸形胚胎(病例组)和75例正常流产胚胎(对照组),运用高分辨率芯片筛查全基因组CNVs,针对所发现的基因组CNVs,利用国际基因组CNVs多态性数据库过滤去除良性多态性CNVs,然后根据其是否包含参考基因将其分别命名为非多态性 CNV、非多态性 genic CNV 及非多态性 ciliogenic CNV,应用χ2检验对以上基因组CNVs与颅部神经管畸形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到48和33个非多态性 CNVs,其中分别有37和26个为非多态性genic CNVs。病例组内含非多态性CNVs和非多态性 genic CNVs的样本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2.9% vs 32.0%,P<0.05;49.0% vs 26.6%,P<0.05),其中非多态性genic CNVs导致颅部神经管畸形发生风险增加2.644倍( OR=2.644)。结论全基因组CNVs研究的证据表明,基因CNVs是颅部神经管缺陷的危险因素。
作者:汪静;郭柳;蔡春泉;陈晓丽;谢华;赵慧智;吴佰林;张霆;姜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慢性肾脏病5期( CKD5期)住院患者52例,予以颈动脉多普勒检查,并记录颈动脉中膜厚度以评估血管钙化情况,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为对照组。参加者均检测血清骨形态蛋白2(BMP-2)、骨形态蛋白7(BMP-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钙( Ca)、磷( P)、全段PTH( iPTH)指标。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清BMP-7低于对照组,BMP-2高于对照组。病例组中颈动脉钙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与高 BMP-2、低 BMP-7相关;血清BMP-2与BMP-7呈负相关性。
作者:王冬梅;王科;方媛;刘静静;江洁龙;任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外源性Gas-6蛋白对脂多糖( LPS)诱发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Gas-6蛋白对照组、LPS处理组、Gas-6蛋白保护组。 LPS处理组、Gas-6蛋白保护组分别通过腹腔注射 LPS诱导急性肺损伤模型,其余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而后Gas-6蛋白对照组及Gas-6蛋白保护组立刻通过尾静脉注入Gas-6蛋白,其余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LPS/生理盐水注射12 h后,取小鼠血清及肺组织。 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湿/干质量比、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肺组织中TNF-α mRNA、IL-6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LPS处理组小鼠肺水肿、肺组织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炎性渗出较明显,而Gas-6蛋白可减轻上述改变。 LPS处理组小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中TNF-α、IL-6水平及肺组织中TNF-α mRNA、IL-6 mRNA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Gas-6蛋白保护组上述指标较LPS处理组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s-6蛋白对LPS所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
作者:尹璐;杨进;汪影;毕继蕊;刘辉;陆友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 )联合肠内营养( EN)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6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rhGH和EN;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白蛋白( PAB)、白蛋白( ALB)、血红蛋白( HB)、T细胞亚群、C-反应蛋白( CRP)、降钙素原( PCT)等相关指标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14 d后血清PAB、ALB、HB、T细胞亚群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炎症指标CRP、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使用rhGH联合EN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功能,降低炎症指标,提高疗效。
作者:汪兰兰;康冬梅;周剑;朱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 FSH)、雌激素( E)、孕激素( P)水平变化,并检测大鼠卵巢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TSHR)的表达,了解TSHR是否与TNF-α和IL-6细胞因子的变化存在关联。方法10只雌性SD大鼠分为2组,正常组(n=5)及甲减组(n=5),正常组饮用自来水,甲减组饮用0.05%丙硫氧嘧啶( PTU)水诱导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模型。8周后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及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LH、FSH、E、P水平,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卵巢TSHR的表达。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甲减组TNF-α、IL-6升高( P<0.01);②与正常组比较,甲减组LH、FSH水平升高( P<0.05), E、P水平降低( P<0.05);③甲减组大鼠卵巢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中TSHR表达强度较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减组大鼠卵巢黄体组织中TSHR表达强度高于正常组( P<0.05);④ TNF-α、IL-6与黄体中TSHR有线性正相关性(P<0.05)。结论 TSHR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卵巢黄体中表达增强,可能与炎性因子TNF-α、IL-6存在关联。
作者:周换丽;孙燕;邓大同;王佑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代谢正常肥胖( MHO)人群中抗衰老蛋白( Klotho蛋白)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的资料,共180例纳入研究,其中正常组60例、MHO组60例、肥胖伴代谢综合征组60例,记录测量对象空腹血糖( FBG)、餐后2 h血糖(2 h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收缩压、舒张压、腰围、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ELISA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活性及Klotho蛋白水平。采用协方差分析校正其他影响因素比较各组间临床生化指标、氧化应激水平及 Klotho 蛋白水平的差异, 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了解Klotho蛋白水平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HO组和肥胖伴代谢综合征组 MDA 含量均升高( P <0.05), TAOC、SOD、Klotho蛋白活性均降低( P<0.05)。与MHO组比较,肥胖伴代谢综合征组血清TAOC、Klotho蛋白含量降低( P<0.05)。经相关分析,Klotho蛋白与SOD、TAOC呈正相关性(r=0.654、0.557,P<0.05),与腰围、BMI、2 hBG、FBG、收缩压呈负相关性( r=-0.182、-0.225、-0.221、-0.202、-0.188,P<0.05),SOD、TAOC 是 Klotho 蛋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MHO人群存氧化-抗氧化紊乱状态, Klotho蛋白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氧化应激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状态。
作者:韩艳平;王佑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